中國江蘇網訊 25日開始的連續大霧至今已是第5天,嚴重威脅長江水上交通安全,特別是解除臨時交通管制後的瞬間船流高峰,異常密集。來自「長江水上交通第一崗」的大數據顯示,29日下午3點到4點之間1小時船流量達316艘,平均每分鐘過船超過5艘。鎮江海事局除派出海巡艇現場加強疏導,同時利用簡訊、微信、甚高頻等反覆提醒水上行船,務必謹慎駕駛,遵守交通安全法規,服從海事部門的現場管理。
11月29日,長江鎮江段實施臨時交通管制時間也比此前一天延長近一個小時。長江鎮江段因大霧天氣能見度不滿足通航要求,鎮江海事指揮中心根據現場能見度情況實施臨時交通管制,從28日深夜11時開始,一直持續到29日中午。大量船舶因霧積壓鎮江轄區,拋錨待航。29日下午12點52分,解除臨時性交通管制後,船流蜂擁,所幸鎮江海事指揮中心多措並舉,積極疏導,霧後船舶均安全通過鎮江轄區。
記者了解到,鎮揚汽渡自29日3點20分停航到上午11點45開航,停航長達8個多小時。大港汽渡停航時間更長,從28日深夜11點就開始停航,一直到29日中午。
據汽渡調度反映,碼頭車輛大量積壓,下午隨全力投入運輸,截止記者發稿排隊車輛仍一眼看不到頭,運輸壓力非常大。這場大霧除了對車輛過江造成影響,對行人出行也影響很大,基本上上午均無法出行。
對這次長時間大霧,鎮江海事局極其重視。鎮江海事指揮中心通過霧控機制,在解除臨時交通管制措施後,先放行航道上的船舶,後放行錨地船舶,並根據航道船流情況對碼頭船舶靠離泊進行調控。從而做到船多不亂,有序通行。
與此同時,海事人員還藉助CCTV、AIS、VTS等信息化手段積極對轄區內船舶進行有效監管,特別是汽渡水域、河口水域、錨地等重點水域船舶,嚴加監管,定時向過往船舶發布航行安全信息,將解封信息通過簡訊平臺、VHF高頻廣泛發布。
現場海巡艇在實施臨時交通管制期間隨時保持應急待命狀態,在能見度好轉時提前進入現場布控,防止突發情況發生。鎮江海事局還通過加強上下遊聯動,與南京、江陰海事部門協調做好高峰流疏導工作。
截止29日下午6點,記者從鎮江海事指揮中心獲悉,江面能見度尚處於正常範圍,船舶通行和渡運均未受影響。
通訊員 楊振亭 劉玉寶 記者 萬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