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黃鑫磊 每經編輯:吳永久
7月14日19:30,南京的天暗下不久,一輛標著「危化品」的槽罐車緩緩調頭,駛離渡口。
這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南京板橋汽渡收費站看到的一幕。
據工作人員介紹,南京板橋汽渡從7月12日開始全天停航,兩日來已經勸返了多輛試圖乘船過長江的車輛。
「今天估計是歷史最高水位了,我從2005年來這裡工作,還是第二次遇到這麼高的水位,上一次是2016年。」該工作人員感慨道。
南京板橋汽渡收費站口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
近日來,由於長江水位持續上漲及南京本地較強降雨,根據《南京市防汛應急預案》,南京市於7月6日、7月7日、7月10日分別啟動Ⅳ級響應(藍色)、Ⅲ級響應(黃色)、Ⅱ級響應(橙色)。
截至7月14日15時,長江南京站水位10.05米(警戒水位8.70米),超警戒1.35米。大通流量達到8.46萬立方米/秒,列歷史第二,僅次於1954年9.26萬立方米/秒。
其中,秦淮河、滁河等均處於警戒水位以上,固城湖尚未超警戒。水陽江水碧橋站12.93米,超警戒2.43米,超保證水位0.13米;石臼湖蛇山站12.51米,超警戒2.11米,超保證水位0.01米。
為了解長江洪峰對南京地區航運的影響,7月14日晚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於長江南京段上遊的南京板橋汽渡採訪。
官網顯示,南京市板橋汽渡於1996年4月建成通渡,現有7艘全迴轉28車渡汽渡船、4艘躉船,年安全航行約8萬航次,過渡車輛為89萬輛次。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停運之前,南京板橋汽渡的流量很大,白天有700多輛次,晚上200多輛次,算上來回,日流量有2000多輛次。但從7月12日停運後,收費站已經勸返了多輛試圖乘船過長江的車輛。
該工作人員稱,長江超過警戒水位後,從上遊下來的水流速度大,對渡運船會產生一定影響,有時候動力不足「爬不上去」,而且碼頭一旦進水,渡運船也難以停靠。
板橋汽渡停航,對危化品車輛來說,就意味著不能在南京地區過江,而對於常開貨車的曹師傅來說,影響的就是來回費用。
據悉,南京板橋汽渡的貨車收費標準呈階梯狀,例如10噸以下按5元/噸車次計費,10噸~40噸按5元/噸車次線性遞減到2.5元/噸車次計費,40噸以上按2.5元/噸車次計費。
曹師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所在的公司在長江南岸,有時候去江北送貨就選擇板橋汽渡,汽渡的規則是裝滿就走,運氣好時不需要等待,而且按照載重32噸來計費,一趟大約只要80多元。
但如果板橋汽渡停航,他就不得不選擇走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而走大橋要過路費,來回一趟,與汽渡相差四五十元。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