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和快手,能決定你在影院裡看什麼電影嗎?

2020-12-23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在《赤狐書生》進入宣傳期的時候,曾有人判斷,這是一部為抖音用戶定製的電影,原因無他,只因在選角上,有大量在抖音平臺上流量頗高的演員。

而在最近落幕的金雞獎上,祝希娟提名最佳女主角的電影《空巢》背後,也有另一大短視頻平臺快手的身影。

很多人不禁問:短視頻平臺決定我們在影院裡看什麼電影的時代,是不是已經來了?

毫無疑問,現在出現在短視頻平臺上的音樂、視頻都順應著短視頻平臺的「算法」。

算法決定了音樂要立刻進入洗腦的副歌,能讓觀眾記住,只有15秒的時間;短視頻也如此,越來越成體系的短視頻創作團隊,已經熟練掌握了用戶想要在3分鐘內看到的劇情內容。

那電影也能這樣嗎?

存在為短視頻平臺定製的電影嗎?

看完《赤狐書生》,似乎會產生一絲這樣的疑問。

哈尼克孜、王耀慶都是在短視頻平臺上有著極高流量的演員。哈尼克孜的飛天舞在抖音上有大量仿妝和模仿視頻;王耀慶的視頻更是各大衛視的抖音帳號獲取流量的重要話題。

不僅如此,這部電影的喜劇元素也有想日後在短視頻平臺上發酵的痕跡。而且在上映前,這部電影還與抖音上的多位達人共同舉辦了一場線上宣傳活動。但是這能否說明,這就是一部根據短視頻平臺用戶喜好拍攝的電影呢?

「定製當然是存在的,但是更多的是長視頻平臺尋找一個可以長期合作的團隊。」影視從業者小傅這樣說:「比如說20幾集的短劇,或者類似單元劇,每一集都是社會話題的,平臺可能就會先去測試,去尋找數據,看看哪些話題是在社會上反響度最高的。」

但是在提到是否短視頻平臺也能為電影提供這樣的服務,小傅則認為短期內並不存在。

《赤狐書生》的監製,安樂影業的創始人江志強在接受我們採訪的時候就直接表示:短視頻平臺在宣傳上可以幫助電影,但是在創作上並不能:「我們必須要改變我們宣傳的路線,但對拍電影沒有什麼好改變的。」

「其實很難說這是根據抖音用戶喜好拍出來的電影。」一位抖音電影項目的工作人員劉江說,「其實你看項目曝光的時間,這4個人那時候應該還沒有火。李現是去年夏天大火,那時候已經定下來了。王耀慶在抖音火的時間也不是特別久。」

快手電影的一位負責人小洪也直接否決了我們的揣測:「不能。電影就是按照電影的拍法來創作。」在他看來,視頻領域分化得已非常細緻,短視頻和長視頻存在著不同玩法:網絡用戶會選擇愛優騰看長視頻,B站看中視頻,抖音和快手看短視頻,用戶認知和習慣都很不一樣,「至少目前看來,賽道都不同。」

短視頻平臺能為《赤狐書生》帶來什麼?

作為出品、製作過大量有口皆碑電影的製片人,江志強相信電影創作本身不會受短視頻的影響:「我不相信這些短視頻會改變電影的,拍電影的方法以及拍電影的內容。我們還是講一個2小時的故事,明白吧?還要把它講好,拍好,演好,觀眾才會買單。」

那與短視頻平臺密切合作,會給《赤狐書生》帶來什麼呢?

「你說的『赤狐』這個案例吧,它其實不能說是為抖音這樣的短視頻平臺定製的,它其實是尋找一些更有網感的合作夥伴。」在小傅看來,是《赤狐書生》年輕化的陣容,決定了會有短視頻平臺入局。

在和我們分析這部電影時,劉江提到影片本身就有年輕的屬性,演員的選擇是能玩,會開玩笑,不是老氣橫秋的老幹部式,這樣的演員在合作上也更願意去嘗試新穎的營銷方式。

「這些演員也不貴,本身抖音上的各項數據也還可以,演技也還OK。片方不會去找那些給電影減分的東西,肯定還是會加分和性價比更高的東西。我覺得這些東西主要是側重在營銷上的考慮,其實製作上我覺得專業電影公司不太會這樣操作的。」小傅最後這樣總結。

「你說的其實是營銷轉化,跟創作是兩碼事。」上文提到的快手電影的這位負責人小洪斷言,「營銷上來說,在抖音、快手上有認知的人,確實是有效果的。」

江志強透露,電影的宣傳工作上,還有其他合作公司為他出謀劃策,包括這次《赤狐書生》合作的達人,也有其他公司的建議,但這並不代表他不關注短視頻平臺。

在他看來,短視頻改變的,其實是改變了電影宣傳的渠道。他用預告片舉了個例子:花了幾十萬美金剪輯的預告片,可能觀眾的注意力只有10秒。所以短視頻改變了人對視頻東西的認知,改變了電影宣傳的方法。

所以當其他同期上映的電影還在用一條條痛哭流涕的短視頻進行營銷的時候,江志強放棄了已經成熟的營銷路數,重新探索,究竟這些短視頻的達人、營銷事件能不能反哺電影,讓更多短視頻的用戶走入影院。

但很顯然,從目前的成績來看,抖音用戶仍然會被這些流淚的短視頻吸引,這條法則似乎從《前任3》的成功營銷之後,就沒有失敗過。

連抖音電影項目的工作人員都向我們表示,和《赤狐書生》比起來,《如果聲音不記得》簡直更像是抖音定製的電影。

短視頻平臺營銷未來會如何?

所有受訪者都認同一件事:短視頻平臺對電影的影響在於營銷,而非創作。除了會影響未來預告片的剪輯思路,江志強認為,手機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了電影是否精彩的指標。

他告訴我們,現在工作人員會站在影院的最後一排,觀察、記錄觀眾們低頭看手機的次數和時長,如果看手機的人次少,時間短,電影在推向市場後取得成功的機率也更大。

這當然是一個題外話,不過在不少電影從業者眼中,短視頻平臺和基於這些平臺上的網紅達人們,也會成為電影年輕化的法寶。江志強就提到,現在主體觀眾的年齡,基本穩定在了16-30歲。

一位曾參與某部港片內地上映的從業人員就用這個案例向我們說明短視頻平臺的重要性。在她看來,自己負責的這部片子實在太老了,不僅是電影過於「港」,演員的年齡也無法吸引到需要新鮮感的年輕觀眾。於是他們找來了一位在抖音上流量頗高的達人,作為噱頭,希望吸引到年輕的觀眾。

「我們希望能多一些渠道,而非單一的,同時又不想因此影響電影本身的質量,只能把他作為一個噱頭,找了一個可能就兩場戲的小角色,請他加盟。在沒看到片子前,我們可以用宣傳方式來包裝,粉絲會自發聯想,這就相當於把更年輕的受眾吸引過來。

這位從業人員透露,現在不少電影的合作,都會籤訂打包協議,片方找網紅達人出演角色,同時網紅達人在營銷的時候為電影助力。對達人們來說,平臺在一定量級之後也會存在局限性,如果電影只是單純出錢找他們做營銷,就不如給一個角色,讓網紅跨入更大的領域。

「這算是一個光環吧。網紅們其實也會更加積極地參與這個事情,就相當於對雙方都有好處,而且對電影本身也是加碼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何況其實花不了什麼錢。」

可能從目前來看,電影和短視頻平臺,仍然是在營銷的層面上綁定,在製作層面上,不同時長的視頻節目,仍然有著各自的玩法。當一種成熟的營銷模式已經成為固定套路時,電影這樣的頭部視頻產品,也必然會去探索更多的營銷模式,我們也期待著未來,短視頻平臺可以助力更多優質的電影被觀眾們看到。

相關焦點

  • 快手抖音裡的歌,標榜原創你配嗎
    最近晚上在和朋友玩吃雞手遊全軍出擊的時候,朋友給我推薦了一首快手最近火起來的歌——《東西》,以我對於抖音快手火起來的原創歌的了解,基本上所有從那裡出來的歌都是出自音樂鬼裁之手,偏偏還都一個個標榜原創,你配嗎?每次聽完我都會覺得似曾相識,然後我就開始想原曲......先把這首林俊呈的原創歌曲《東西》放在一邊,咱們往前捋一捋,看看快手抖音紅歌的一貫尿性。
  • 行業迷思:想在短視頻上做電影宣發,選抖音還是快手?
    緊接著的2月21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也在《2019快手內容報告》中宣稱,快手日活在2020年初已突破3億。抖音與快手,這兩大躋身「國民級應用」的短視頻巨頭,在電影宣發的新戰場上,勢必難逃一場你爭我奪的長線戰役。 問題是,同類型的產品生態,抖音和快手在電影宣發上的玩法到底有何不同?從片方和宣發方的角度出發,抖、快兩家誰更受青睞?
  • 你對抖音和快手的判斷可能是錯的
    過去一年時間裡,抖音、快手暱稱完全相同的 KOL數量長了2. 67 倍,雙平臺粉絲量均超過 300 萬的頭部創作者增多,雙平臺精細化運營已經成為普遍的選擇。這樣的選擇背後,有著MCN機構加速洗牌,高粉紅人數量下滑等嚴峻壓力的推動。信息獲取或已成為打贏這場殘酷淘汰賽的關鍵因素。卡思數據日前發布的《 2020 短視頻內容營銷趨勢白皮書》回答了以下問題:短視頻行業正在發生什麼?
  • 「風平浪靜」之後,抖音、快手的電影營銷之爭
    根據最新公開數據,抖音和快手的日活分別突破了6億和3億。短視頻天然的流量池、其觸及人群之廣和用戶高參與度的屬性,使其過去三四年來備受電影營銷的青睞。大量年輕用戶和眾多明星入駐,讓抖音和電影關係越來越密切。
  • 抖音和快手是明星們的下一個「微博」?
    2.疫情刺激是表,經濟周期是裡一場疫情讓中國影視圈遭受到史無前例的衝擊,影視城不讓拍戲,編劇賣不出劇本,演員們也都無戲可拍。隨著而來的,就是大量明星演員入駐自媒體和短視頻平臺以此來刷臉維持自己的人氣在線。然而事實上,疫情只能算是加速器。娛樂產業的周期性因素驅使。
  • 有一部漫畫,在抖音和快手上火了
    「你的內容應該在短視頻或者社交平臺傳播」,聽完後的木雲決定試一試,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創作動漫作品,也就有了後來的動態漫畫《狗哥傑克蘇》。「無聊詩社的製作成本非常高,比起5分鐘的番劇,1分鐘以內的短視頻更適合以小博大,能快速變現。」木雲對《第一財經》YiMagazine說。「霸道總裁」狗哥和其女友火火。
  • 抖音快手rapper到底是什麼來頭?
    今天網易雲音樂給我推了一個「抖音說唱合集」的歌單,於是我懷著好奇又迷惑的心情點開了按理來說在抖音上能火的說唱歌曲
  • 抖音裡公會是什麼意思
    現如今抖音直播越來越火,通過抖音直播引流和賺錢的人也不計其數,對於抖音直播,如果你能提前摸索到裡面的門道,其實你每天並不需要花多少時間就能在裡面賺到非常豐厚的收入
  • 抖音和快手有什麼區別 差別太大導致群體不一樣
    以下是快手和抖音的區別分析。
  • 抖音快手先後「直播帶票」,短視頻成電影營銷新賽道
    文 | 阿木你會模仿成龍嗎?你想要申請加入成家班嗎?近期,在短視頻平臺興起了一陣模仿成龍大哥的挑戰,半蹲快跑、搖頭晃腦,眾多成龍主演的電影經典片段在短視頻被重溫。 當短視頻遇到電影,能夠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除了院線電影首發登陸短視頻平臺以外,又出現了短視頻直播帶票、短視頻達人推廣、短視頻技術加持等多種電影營銷的新手段。 而在短視頻中分庭抗禮的抖音和快手,也先後入局這場營銷新賽道,開啟了各自逐夢電影圈的新一輪拉鋸戰。
  • 短視頻電影宣發正處紅海 抖音快手加速布局影視賽道
    隨著抖音、快手、B站等新型網際網路公司的入局,網際網路行業對影視行業的整體影響和重塑進一步加深。短視頻電影宣發性價比更高自影院正式復工以來,《八佰》《信條》《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風犬少年的天空》《以家人之名》等官方帳號相繼入駐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早已成為內容方不容忽視的宣發陣地。
  • 在快手、抖音裡追劇
    如果你覺得還不過癮,沒關係,快手和抖音裡,創作連續短劇的人,正變得越來越多。家庭倫理、古風玄幻、懸疑推理、都市愛情以及鄉村生活,「連續短劇」涉獵範圍變得越來越廣。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不會拍的。有些劇看起來有些無釐頭,也很雷同。
  • 快手抖音布局網絡電影,他們的決心有多大?「優愛騰」你們怕了嗎?
    但是這一切都在《羅馬》斬獲奧斯卡頒獎禮的最佳外語、最佳攝影、最佳導演的時候得到了改觀,因為《羅馬》就是一部傳統印象裡上不了臺面的「網絡電影」,也因此曾被坎城電影節拒之門外,《羅馬》的勝利是網絡電影的勝利,是電影業一個時代的開始。而國內的網絡電影市場,隨著5月10日《空巢》在快手的上映,也迎來了一個新時代。
  • 抖音C哩C哩和快手社會搖,誰才是王者
    同事A:你手機裡有快手嗎?同事B:沒有啊,但是我有抖音啊~~~兩人相視一笑,迅速麻溜的湊到一起,從臉上的表情分析,應該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兒。自從迷上了某某APP,大齡單身女青年王二丫,最近上班是越來越晚,面容憔悴甚是疲倦。
  • 抖音和快手,誰將加冕為王
    有句經典的話大家都知道,「南抖音,北快手」,在大家印象中快手是村裡人玩的,土味是兒十足,抖音是城裡人玩的,高大上是他的代名詞。實際上這兩個截然相反的第一印象,代表著這兩個app的核心用戶人群。   快手大家都玩過吧,裡面什麼類型的視頻都有,我這裡說的什麼類型,指的是你在刷視頻的時候,可以刷出的視頻類型。
  • 海外版抖音快手的小姐姐們在玩什麼
    一是咳嗽,二是打噴嚏,三是……刷抖音快手。你別說,機哥最近刷不過癮,突然想到之前新聞說抖音、快手早已走向海外,席捲了日韓、東南亞等地區。說幹就幹,機哥費了好大勁,裝上了海外版的抖音(Tik Tok)和快手(Kwai)。
  • 百城關注|微博、抖音和快手的網紅戰爭
    回憶專用小馬甲、抖音女王代古拉K、因為一部5G科普視頻火遍全網的何同學……這些紅人們平日相互素未謀面,但姓名早已深入人心,見面寒暄握手時總是互稱「我常看你的東西」、「你是我的偶像」,接下來就是合影、自拍。吃紅人經濟這碗飯的平臺包括微博、抖音、快手、B站。
  • 快手抖音區別是啥?大家喜歡哪個平臺?抖音刷粉工具能用不?
    在內容層面,抖音相當於打造了一套好玩又炫酷的免費模板,讓你創造一個規範,告訴你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好玩的,你會遵循這個模板,然後逐漸你的表現。快手則不進行幹涉中國用戶,你的生活是如何的,你也就可以記錄作為一個企業如何的全球。而這對於世界發展可能是學生具備自己獨特的才藝表演,也是有可能是孩子氣的鄉村非主流。因此 下裡巴人,下裡巴人,一覽無餘。抖音和快手都很喜歡錄製表演和日常生活,誰能堅持到底還不得而知。
  • 抖音快手的明星戰事
    這當然不是什麼新鮮的故事,如果回溯快手和抖音的明星戰略,其起始點都可以追溯到2017年左右,但彼時的兩家平臺,一方面沒有如今這般的用戶基數和影響力,其明星戰略也談不上清晰。 而在某種程度上,今年雙方的明星戰略進入了加速期。
  • 《2020強影之路》發布:短視頻電影宣發正處紅海 抖音快手等新型...
    隨著抖音、快手、B站等新型網際網路公司的入局,網際網路行業對影視行業的整體影響和重塑進一步加深。大數據背景下線上宣發性價比更高自影院正式復工以來,《八佰》《信條》《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風犬少年的天空》《以家人之名》等官方帳號相繼入駐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早已成為內容方不容忽視的宣發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