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環衛工遭站長性騷擾4年,官方回應來了……

2020-12-27 大河客戶端

「加油!」6月15日,在廣州越秀區人民法院門口,黃微(化名)默默地給自己鼓勁。

這位38歲的環衛工人臉色有點發白,她不知道走進這個大門意味著什麼,但踏出起訴上司性騷擾這一步,她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大不了不打這份工了」。

「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可以知道,這是廣東第一例以『性騷擾損害責任糾紛』為案由起訴的案件。之前,網上有三個此案由的裁判文書,都是撤訴處理。」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丁雅清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以往遭遇性騷擾的當事人只能以侵犯名譽權、身體權、一般人格權進行起訴,難以與性騷擾的情形準確對應。在民法典最新通過的背景下,此次黃微把上司連同所在單位一起告上法庭,對之後的司法實踐有著特殊的意義。

女環衛工:「被騷擾了四年」

環衛站長:「絕對沒有這事」

有很長一段時間,黃微一看到微信未讀消息裡有上司周某,便迅速地刪掉。

「不敢細看,也害怕別人、特別是老公看到。」她感到很委屈,明明自己才是受害者,為什麼反而好像見不得光一樣?

2016年3月,黃微和丈夫從湖南老家來到廣州,一起入職越秀區某街道環衛站成為環衛工人。過了幾天,該環衛站站長周某通過搜索電話號碼加了她的微信,黃微沒想太多,爽快地通過了好友請求。

一開始,周某隻是發「早上好」之類的問候,漸漸地,偶爾傳來一些帶性暗示的圖片和小視頻,甚至發「你在哪?我想你了」之類的話。黃微心裡很反感,但又不敢直接頂撞,只能敷衍拒絕或假裝看不到。

「他經常說,站長有權力炒掉員工,2017年底左右他就炒了4個。」她害怕,如果跟周某公然撕破臉,導致夫妻倆被開除,一家子將失去經濟來源。更為關鍵的是,根據相關規定,環衛工子女可以在廣州就讀公立學校,如果離開環衛行業,孩子上學怎麼辦?

無奈之下,黃微選擇了啞忍。但讓她難以接受的是,某天晚上已近十一點,周某以領導喝醉為由,叫她老公開車送領導回家,「他隨後打電話給我說,『是故意把你老公支開,你下來辦公室,我很想和你××』。我那時候很生氣,對他說,打死我都不可能做這種事」。

「大家就是開一下玩笑。」在回應記者質疑時,周某為自己叫屈,在他看來,工作之外,大家都是說說笑笑的,自己有時也「沒有太注意」,但「絕對沒有(性騷擾)這種事,如果真有這種事,你可以拿證據出來」。

但在黃微看來,周某持續不斷地打電話、發微信,甚至屢次在上班時間到她崗位上糾纏,越來越直接的騷擾令人難以忍受,「有一次他叫我去他家,還說很快就完事。正好附近有人,我就很大聲罵他」。

為了杜絕周某的騷擾,黃微下決心要留下證據。她買了錄音筆,斷斷續續地將周某的騷擾錄了音。她向記者出示了幾段聊天錄音,其中使用方言的男人低聲說著「1000一次」「是給你才捨得」之類的話。

2019年10月2日,在再一次被糾纏後,黃微決定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被騷擾四年,精神上真是扛不住了」。

「性騷擾」立案:廣東首例!

「我們早前在廣州網上訴訟服務中心做網上立案,法院系統是2011年的案由版本,暫時還沒有性騷擾損害責任糾紛這個案由。」丁雅清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立案當天經過現場溝通,立案庭的法官是手動將案由修改為性騷擾損害責任糾紛。

事實上,「性騷擾損害責任糾紛」成為民事案件案由也不過一年半的時間。2018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增加民事案件案由的通知》,將「性騷擾責任糾紛」和「平等就業權糾紛」列為新增案由,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記者以「性騷擾」「民事案由」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發現,2018年以來,廣東共發生10起涉及性騷擾的民事案件,其中5起為男性員工被投訴實施性騷擾遭辭退後與原公司發生的勞動爭議糾紛,兩起為女性員工指稱遭遇性騷擾後與原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糾紛,其餘3起則為男性因被指控性騷擾致個人名譽受損而提起名譽權訴訟。

這也意味著,黃微的起訴是真正意義上的廣東省首例「性騷擾案」。

「在此之前,性騷擾事件通常以侵犯一般人格權、名譽權、身體權進行立案或者在勞動爭議案件中通過勞動仲裁處理,這難以與性騷擾的情形準確對應。」丁雅清指出,性騷擾問題在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規定過,但一直以來對性騷擾概念的界定、具體的罰則並無明確的規定,導致司法實踐中難以認定。

據了解,因性騷擾行為一般難以及時獲取相關證據,而在司法實踐中,受害者能夠獲得的賠償數額也非常有限,性騷擾受害者訴諸法律的積極性並不高。

「現在《民法典》對何為性騷擾行為、機關企業等單位針對性騷擾的責任進行了規定,對性騷擾的規制有了更清晰的法律基礎。」丁雅清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廣東首例「性騷擾案」對此後的司法實踐也將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從沉默到發聲:法律法規逐步完善

「相比起白領,像黃微這樣的藍領在遭到性騷擾時可以求助的方式更少,她能夠站出來抗爭是更需要勇氣的。」一直關注性騷擾這一社會現象的學者李思磐如此感慨。

她對此感受很深,這些年性騷擾事件的能見度更高了,但部分性騷擾甚至性侵發生在熟人之間,當事人經過反覆權衡後往往選擇沉默。如今,越來越多的「黃微」們勇敢地站出來,這樣的沉默也正逐漸被打破。

在中華女子學院法學院教授劉明輝看來,這得益於當事人法律意識的提升、新媒體普法宣傳的便捷以及取證方面的培訓越來越多,「微信聊天等電子證據也可以提交法庭,有的也被採信。」

「一方面發聲渠道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相關法規也在進一步完善。」李思磐指出。

記者梳理相關資料發現,200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一次出現了「性騷擾」概念,2012年性騷擾的概念首次進入勞動法領域。與此同時,多省市也針對性騷擾問題不斷完善相應法規。

以廣東省為例,2007年修訂的《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規定:「禁止違反婦女意志以帶有性內容或者與性有關的行為、語言、文字、圖片、圖像、電子信息等任何形式故意對其實施性騷擾。」2010年修訂的《廣州婦女權益保障規定》亦要求,「禁止以語言、文字、肢體行為、圖像、電子信息等方式對女性實施性騷擾。」

「這些規定列舉了性騷擾的幾種方式,比較明確地界定了性騷擾的構成要件。無論對於受害人提起訴訟請求,還是對於法院裁判,都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丁雅清說。

防性騷擾,用人單位義不容辭

和周某一起,被黃微告上法庭的,還有她工作所在的環衛站。

對此,丁雅清認為有充分的法理依據,「性騷擾發生在與工作相關的地點,甚至騷擾者本身就是環衛站的站長,環衛單位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沒有建立受理、調查、處置性騷擾的一整套機制,理應承擔連帶責任。」

但這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還沒有成功先例。在2019年7月國內第一起以「性騷擾」為案由的訴訟中,法院認定性騷擾事實成立,判決原告勝訴,但沒有支持原告關於單位連帶賠償的請求。

記者走訪了該環衛站的所屬的白雲街道辦事處。街道辦婦聯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們並沒有接到有關性騷擾的投訴,「現在反映到街道這邊,我們要先去了解情況,如果情況查實,我們肯定會按規定去處理。」

這也是大多數「黃微」們會選擇的辦法:向上一級投訴,等待處理結果。

民法典的通過還帶來了另一個好消息:「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係等實施性騷擾。」

「強調單位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係等實施的性騷擾,這符合現實迫切的需求。」劉明輝指出,單位的法定義務包括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也比之前的相關立法具體了一些。」

「但具體的義務承擔方式,還需要在實踐過程中進一步依法細化和完善,通過人大常委會立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等形式進一步明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馬憶南指出,就本條規定的內容而言,被賦予該義務的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反性騷擾管理制度,使其成為單位日常合規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

廣州官方深夜回應:暫停站長職務

———————————————

來源:羊城晚報 瀟湘晨報

編輯:張豔豔

審核:王站營

相關焦點

  • 女環衛工長年遭上司性騷擾:發汙穢簡訊,事後解釋「只是開玩笑」
    6月18日,據金羊網報導,廣州越秀區某街道環衛站環衛工人黃微(化名)一紙訴狀將環衛站站長周某和環衛單位一起告上了法庭,她表示自己從2016年3月入職該環衛站開始,就遭受周某性騷擾。因為怕周某炒掉自己和丈夫,失去經濟來源,也怕孩子失去就讀公立學校的資格,選擇了隱忍。
  • 女子被男上司騷擾長達半年,曾在酒後遭脫褲猥褻,公司:不要聲張
    在社會上,很多上司憑藉著自己的權勢和位置,來對下屬之間進行一些騷擾,以此達到雙方之間的"各取所需",當被騷擾者面對被權位較高的上司騷擾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害怕或者有顧慮而退縮,這樣的案例在職場中都不是少數。而根據調查顯示,當職場性騷擾發生之後,選擇報警和司法訴訟的比例只佔10%。
  • 四川德陽一環衛工往轎車車頂放滿垃圾,只因其擋道,官方回應
    對於他們的工作更應該理解,而最近一位環衛工就上了熱搜,不過她的做法也是引起了熱議。12月11日,多家媒體爆出了一則視頻,四川德陽一位環衛工人往轎車的車頂放滿了垃圾,只因為這輛轎車擋了路,目前官方也對此事作出了回應。
  • 四川一環衛工在轎車車頂放滿垃圾,只因擋道,官方回應
    但現在是秋冬天氣,路邊的樹葉也是落得滿地都是,所以給環衛工人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我們應該理解他們的工作。近日,一位四川的環衛工人就火爆了起來。12月11,據報導,四川德陽有一位環衛工人,在一輛轎車的車頂上放滿了垃圾,稱其原因是車主亂停車,如今官方回應了。
  • 環衛工「吊威亞」幹活兒!張家口農村環衛按「北京標準」來
    橋西區成為京環集團與張家口合作4年來,張家口市區首個實現環衛「北京標準」全覆蓋的區。過去環衛得靠「救助」橋西區是張家口的老城區,下轄7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鎮。2014年,張家口與京環集團籤訂合作協議,採取PPP模式將城區的橋西區、橋東區、經開區3個區和崇禮區的環衛工作交由京環集團直接管理。
  • 環衛工手被強酸腐蝕 別讓環衛工再受傷
    但不少人很難意識到,自己的一個無心舉動,這些看似無用的廢品竟會對別人造成嚴重的傷害……有網友近日爆料稱,除夕夜,浙江一名環衛工人在清理垃圾時,雙手被垃圾中的一瓶強酸化學品腐蝕。從視頻圖片看,清潔工人的手受傷很嚴重……
  • 德陽回應「環衛工往違停轎車倒垃圾」:賠償車主取得諒解
    德陽回應「環衛工往違停轎車倒垃圾」:賠償車主取得諒解 近日,四川德陽。
  • 官方回應環衛工往私家車上倒垃圾
    12月11日,四川德陽,網曝羅江區金山鎮有環衛工把垃圾倒在路邊一小車上。爆料者稱,小車停的附近是垃圾池,事發起因疑為小車違停,擋住了垃圾車。據時間視頻報導,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稱,已批評教育環衛工,正在積極聯繫車主,將免費為其洗車。
  • 稍崗鎮:愛心早餐情暖環衛工
    他們的衣食冷暖引起了稍崗鎮一家愛心企業的關注,2020年4月25日早上7時,愛心企業商丘市珂銘工量具總經理梁生在稍崗鎮環衛工人工作的附近找了一家早餐店為數十名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傳遞了溫暖,更彰顯了大愛情懷。梁生表示,「環衛工人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是我們最可敬的人,在為環衛工人送去愛心的同時,也向堅守在工作崗位的他們表達敬意。」
  • 山東曲阜62歲環衛工成「網紅」,一個動作感動網友
    視頻中,一位環衛工人趴在車下用手扒出垃圾的照片更是感動了萬千網友。短短一天的時間內,這張照片引爆各大網站,引來網友紛紛點讚,大家甚至稱這位敬業的環衛工為「最美環衛工」。5月30日,記者幾經輾轉,終於找到了這位環衛工——62歲的林秀來。「這沒啥,都是咱應該做的。」林秀來笑著說,城市更整潔美麗了,是讓他最高興的事。
  • 67條手工圍脖溫暖環衛工
    67條圍脖、50份小米粥、包子、豆漿送到了正在街頭清雪的環衛工手中。接過圍脖和熱粥,環衛工人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緊緊地拉著孩子們的手說謝謝。王秋紫小朋友給環衛工送豆漿一名環衛工接過豆漿,愛撫地摸了摸小志願者凍紅的小臉。
  • 倒垃圾4分鐘不在崗環衛工被巡查員毆打 公司:對雙方停職處理
    支先生和韓女士是西安一對環衛工夫妻,12月15日,支先生去倒垃圾,正好組長康某巡視發現他不在,兩人一番口角後發生打架。據支先生女兒介紹,康某用垃圾鏟打了父親的頭,母親在阻攔過程中,小腿被康某打傷。目前,二人所花醫藥費已超過4000元,環衛公司讓他們自行墊付,並對支先生和康某進行停職處理,兩人各罰款300元。16日,康某回應,是支先生先動手,自己並未打傷他。「他還打了他老婆,然後讓他老婆報警。」
  • 武漢江夏一麵館真暖心 天天請環衛工過早
    環衛工人開心地吃餃子「平時都是吃拉麵,今天冬至,按你們的習俗要吃餃子,大家敞開了吃啊,別客氣。」昨日,江夏區一拉麵館請附近50多名環衛工吃牛肉餃子迎冬至。7點多鐘,陸續就有一些環衛工進店開吃,每份餃子25個。「師傅們不夠就再添點,鍋裡還有。」小韓不時勸環衛工人。有幾位環衛工一時來不了店裡,小韓便給他們打包帶過去。2007年,小韓在江夏區江夏大道梅南小區旁開了這間拉麵館,當時沿街餐飲店有30餘家,但有30多個小販佔道經營,影響市民出行和店面的生意。
  • 環衛工與流浪狗的一幕令駐外籤證官落淚,當故事有了個「好結果」,朋友圈卻炸了…
    大姐告訴我,她是盱眙人,在南京做環衛工已經8年了,她就負責掃河西富春江西街這一段。3年前,她把老公也帶出來了,就掃江東中路,和她掃的馬路是丁字型結構,她在富春江西街掃到頭,就能碰到在江東中路掃地的老公了。
  • 柯文哲最美幕僚遭性騷擾 受害人這麼回應
    ▲圖為「學姐」黃瀞瑩接受媒體採訪(來源:臺媒)臺北市政府近日曝出性騷擾疑雲,有著「學姐」之稱、人氣超高的臺北市政府副發言人黃瀞瑩,疑似遭臺北市長柯文哲的愛將、臺北市政府顧問劉嘉仁性騷擾。黃瀞瑩出面受訪時表示,這件事柯文哲指示副市長黃珊珊成立專案小組,臺北市議會也要求勞動局介入,進行調查,她不便多做回應。媒體追問是否有隔離、過程有如任何不舒服,黃瀞瑩都說,細節就不多談。劉嘉仁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否認性騷擾,強調「這樣指控太嚴重,自己對得起家人和太太,問心無愧,也不接受性騷擾的指控」。
  • 柯文哲最美幕僚遭性騷擾 受害人這麼回應
  • 第二批142個環衛工子女「新年微心願」出爐
    昨天,記者從市市容環衛指導中心獲悉,第二批142個環衛工子女「新年微心願」出爐,這份溫暖等你來延續。1月4日,2021年寧波首批環衛工子女「新年微心願」公布不到24小時,就被市第一醫院的「白衣天使」全部認領。
  • 環衛工雨中送傘遭誤會,真相讓人感動,環衛工:沒事!能用上就好
    近日,在四川成都下著雨的街頭,一名環衛工在街頭送雨傘的做法卻被人誤會,但是這名環衛工並沒有在意這些誤解,只是笑笑稱:沒事!能用上就好。具體什麼情況呢?讓我們來看下。誤解的好意據現場的一位趙女士稱:我以為他在賣雨衣和雨傘的!
  • 西安一環衛工倒垃圾脫崗4分鐘,被巡查組長打頭,公司:全開除
    環衛工被人們稱為城市的「美容師」,就是因為有了他們辛苦的付出,所以我們才會有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打掃城市衛生其實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環衛工凌晨三四點鐘就要開始起來打掃,等到大家早上出門上班的時候,前一天晚上製造的垃圾已經被他們打掃得差不多了。
  • 平時請吃拉麵冬至請吃餃子 武漢一麵館天天請環衛工過早
    拉麵館老闆是一位來自青海的撒拉族小夥,名叫韓索力麼乃。7點多鐘,陸續就有一些環衛工進店開吃,每份餃子25個。「師傅們不夠就再添點,鍋裡還有。」小韓不時勸環衛工人。有幾位環衛工一時來不了店裡,小韓便給他們打包帶過去。  2007年,小韓在江夏區江夏大道梅南小區旁開了這間拉麵館,當時沿街餐飲店有30餘家,但有30多個小販佔道經營,影響市民出行和店面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