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 5月5日 立夏」
太陽到達黃經45度
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01
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這是辛棄疾晚年的句子。
櫻桃紅了,荼蘼開了,春事便了,誰也喚不轉、留不住。
但我一直搞不清荼蘼是什麼樣的花,也一直弄不懂荼蘼和木香到底是不是同一種花,只好在去年種了一株木香。
木香也挺好。網師園有一牆蔓延的木香,開得潑天潑地,凌厲驚人。我的木香年紀尚幼,能活了就好。
不想,今年這株木香竟開了一面牆的花……竟竟竟然開了!
記不得哪裡看過,說木香一名錦棚兒,藤蔓附木。葉比薔薇更細小而繁。至若高架萬條,望如香雪,望之實在是有令人震驚的氣勢。
02
姜夔寫過一首木香詞寄辛疾棄,說木香「還比酴醿又嬌絕」,那麼宋時,大抵酴醿和木香都是有的。
宋人風雅,愛玩。
南宋朱弁的《曲洧舊聞》裡說,範鎮住在許下的時候,常在酴醿花開時,喊朋友們來雅集,每個人持一杯酒,酴醿花瓣掉到誰的杯子裡,誰就要一骨嘟喝下,號為飛英會。
蜀公(範鎮)居許下……前有荼蘼架,高廣可容數十客,每春季,花繁盛時,燕客於其下。約曰:有飛花墮酒中者,為餘浮一大白。或語笑喧譁之際,微風過之,則滿座無遺者。當時號為飛英會,傳之四遠,無不以為美談也。
宋朝的酴醿花大概什麼樣?我是弄不清楚了。
我猜,和錢選《晝錦堂圖卷》裡的差不多?
《晝錦堂圖卷》是長卷,展開來大概要兩三米長,畫上到處有這種密密格子裡攀著爬的繁盛的小花,不是酴醿,也是木香吧?
晝錦堂畫的是宋人。不過這宋人,既不是範鎮,也不是司馬光。
範鎮和司馬光是同年考上進士的,他們考上進士的那一年,是北宋仁宗朝的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其時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石富謀反案、蘇舜欽進奏院案、歐陽修盜甥案都還沒有發生……
那時候,範鎮32歲。朝中有一名少年老成的臣子和範鎮一樣也是32歲,卻已登第十一年,官拜右司諫了。
那是韓琦。
晝錦堂是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韓琦回安陽當知州時,在州署後院修建的一座堂舍。
後院本來狹小,韓琦打通牙城與500畝大的林圃連成一片,又引水入園與園中池塘相連接,建了亭、臺、堂、池,遍植花草樹木,修竹蓮菱,把這園子叫做康樂園,晝錦堂是康樂園裡的七堂之一。
晝錦堂建好以後,韓琦請歐陽修寫了一篇《相州晝錦堂記》,這篇被時人稱為「天下文章,莫大乎是」——晝錦堂於是大紅。蔡襄、米芾、趙孟為晝錦堂寫過書法,錢選、趙孟、唐寅、文徵明、陳淳、仇英、董其昌為晝錦堂作過畫。
錢選的《晝錦堂圖卷》便是其一。
錢選的圖卷上,名士縉紳往來其間,僕役隨從候在外面,頗像是平時雅集的記錄。但實際上,所有的畫家都一廂情願地忽略了——韓琦建這康樂園,不是自己雅集用,是給相州市民免費開放的一個大公園!
既成而遇寒食節,州之士女無老幼,皆摩肩躡開,來遊吾園。或遇樂而留,或擇勝而飲,嘆賞歌呼,至徘徊忘歸。——韓琦《相州新修園池記》
宋人家國天下的情懷,於此略可一見。
韓琦的北宋,那時也正是茂鬱盛發,如立夏一般的時節吧。
0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說:
立夏是農曆四月的節氣。萬物到了立夏,都長大了。
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初候的五天,大地中陰氣開始出現,喜陰的螻蟈開始鳴叫。
初候,螻蟈鳴。螻蟈,小蟲,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謂之土狗是也。
二候的五天,見陰捲曲、見陽伸展的蚯蚓也開始活躍了。
二候,蚯蚓出。蚯蚓即地龍也。
三候的五天,王瓜開始生長。《圖經》裡說平野田宅及牆垣間,王瓜到處都有,葉似栝樓……栝樓我還見過,王瓜真不大曉得。
三候,王瓜生。《圖經》雲王瓜處處有之,生平野田宅及牆垣,葉似栝樓烏藥,圓無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開黃花,花下結子,如彈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細而多糝,又名土瓜,一名落鴉瓜。
04
過了立夏,梅子便黃了。
也該做青梅酒了。
之前幾年,我們都在這個時候從太湖邊的農家買個百來斤梅子來做酒。
做青梅酒其實也是個時令活,只是要些耐心和細緻。
第一步 準備青梅、花雕、老冰糖(比例約為1:1:0.7)
第二步 青梅去掉果蒂,並加入少許鹽。
第三步 再加入適量清水,泡浸10分鐘,用清水衝洗乾淨。
第四步 青梅瀝乾水分、酒具瀝乾水份。第五步 酒罈裡裝入青梅,先放入冰糖,然後注入酒(動作不要太大),加至八九分滿(不要太滿,要留髮酵空間),就好了。
我喜歡用老酒罈子做青梅酒,所以封的時候都用溼泥、箬葉、荷葉封壇,放置陰涼處。如果沒有酒罈,封好了放在僻靜角落也是一樣的。
靜靜地大概放一年左右,就可以開封了。
也不須滿飲,只斟七分,微醉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