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李白」「花木蘭」雲上鬥詩,江岸區中小學生開展詩詞誦讀大比拼

2020-12-21 荊楚網

長江網8月22日訊(記者陳俞 通訊員劉培)「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8月21日晚,頌國學經典·大江金岸少年之星——江岸區首屆雲上詩詞誦讀大賽二年級決賽拉開帷幕。10名小學生身著漢服,依次登臺,聲情並茂地誦讀中國古代經典詩詞。

學生們身著漢服登臺誦讀詩詞。記者陳俞 攝

江岸區近60所初中、小學的學生參與此次大賽。經過初賽、複賽的激烈角逐,1—5年級和7—8年級的75名參賽選手脫穎而出,成功入圍決賽。決賽內容包括詩詞朗誦、知識問答等環節,最終將評出一、二、三等獎及優勝獎。

在二年級決賽現場,參賽選手們飽含深情,朗誦千古名篇。「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來自武漢市育才家園小學的選手薛翰銘,身穿白色長袍,誦讀了一首《將進酒》。他時而「舉杯」,時而「揮手」,惟妙惟肖的表演,宛如化身為詩仙李白。

學生們身著漢服登臺誦讀詩詞。記者陳俞 攝

薛翰銘是班上的學習委員,打小喜歡詩詞,現在每天他都會「打卡」背一首詩詞。「喜歡詩詞裡面美麗的意境。」他還介紹,自己最喜歡的詩人是李白。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來自武漢市育才第二小學的譚煥然身著紅色「鎧甲」,變成小「木蘭」,為大家朗誦了一首《木蘭辭》,表現亮眼。「這次是爸爸選的詩,媽媽在一旁陪著練習。 」兩歲開始,譚煥然就開始讀詩,她還給大家分享了自己學習詩詞的經驗。她說,自己平時在家都是爸爸媽媽陪著自己邊玩邊學,通過飛花令、木頭人等遊戲進行詩詞背誦,或者自己通過看古詩視頻、書籍了解詩詞背後的故事。

答題環節,學生們在規定時間答題。記者陳俞 攝

誦讀環節結束後,《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總冠軍彭敏,通過視頻寄語選手,用詩詞名句鼓勵學生多讀詩,多積累。緊接著,孩子們陸續又經歷了一輪答題大比拼。

據悉,決賽將持續至8月30日,同步在雲平臺進行直播。本次大賽由江岸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主辦。

相關焦點

  • 誦讀詩詞傳承經典日照市金海岸小學在山東省詩詞大會比賽中獲佳績
    近日,在山東省中華經典誦讀系列活動——山東省中小學生詩詞大會中傳來喜訊,日照市金海岸小學派出的三位詩詞達人:姚澤宇、李魚悅、代新睿 在山東省教育廳主辦、山東教育電視臺承辦的「詩詞齊魯」2020年山東省中小學生詩詞大會省級比賽中,憑藉紮實的詩詞積累、沉著的應對能力取得二等獎 的優異成績。
  • 武漢百萬中小學生「空中課堂」開課|江岸區|武漢|中小學生|武漢市...
    開課首日,藉助武漢教育雲搭建「空中課堂」平臺,共組織426節公開課,受到100多萬名學生和家長關注。上課時長較線下教學減少8時30至9時是語文課,9時20分至9時50分是數學課……2月10日上午8時,江岸區鄱陽街小學六年級(3)班學生徐子洋準時打開電腦,登錄武漢教育雲「空中課堂」,做好課前準備。
  • 【美聲詩詞】50.李白《清平調》
    李白《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找到了,「詩詞誦讀小小傳承人」就是這十位……
    作為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文化傳習,貴陽孔學堂在2020(庚子)年推出了「尋找新六藝小小傳承人」——詩詞誦讀大賽。活動現場活動啟動以來,獲得了貴陽市中小學校的大力支持。
  • 「「賤」說詩詞」看李白江上吟,聽李白心中事
    也正如此,有大量乘舟的詩詞,「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如果是今天,詩人們還會有這麼多乘舟的詩詞嗎?答案是不一定的,比如說,李白來到今天,要從四川到荊州,還會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每日讀詩: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自古英雄愛美人,「四大美女」就更不用說了,各路文人墨客都寫下了讚美她們的詩詞歌賦,就連「詩仙」李白也是如此。在李白一生數之不盡的創作裡,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就是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而其中兩句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 古詩詞誦讀解析《贈花卿》
    贈花卿 [唐]杜甫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花敬定曾因平叛立過功,所以居功自傲、驕恣不法,放縱士卒大掠東蜀;又目無朝廷,僭用天子音樂。杜甫贈此詩予以委婉的諷刺。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將,曾平定段子璋之亂。卿:尊稱。錦城:四川省成都市。絲管:弦樂器,管樂器,此代音樂。
  • 日照市第七屆「國學小名士」 經典誦讀電視大賽舉行
    誦讀經典 傳承美德。9月28日,由中共日照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的「我們的節日 中秋」日照市第七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在日照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舉行。此次比賽分為小學組和初中組兩個組別,共有21名優秀選手獲獎。
  • 李白送給偶像的一首詩,極盡讚美之詞但卻不切實際!
    李白為人狂放不羈,自恃才高目空一切,即便是對當時權傾一時的宰相李林甫也不看在眼裡,在當時能讓他點讚的人並不多,在他所作的1000多首詩詞中,也找不到幾首是讚美別人的。記得之前有朋友問我,李白的粉絲群很龐大,那麼他有沒有自己的偶像呢?
  • 以詩會友、潤澤童心,《我愛古詩詞(第二季)》等待愛詩詞的你!
    活動以一曲《憶江南》舞蹈詩意開場,將觀眾帶入美輪美奐的詩詞境界。精彩紛呈的第一季節目集錦,磅礴大氣的長三角百人「雲誦讀」,文情並茂的詩詞小課堂,全國各地文化名人的詩詞寄語,節目獨闢蹊徑,以中小學生為參與群體,緊扣課本內容,深挖知識點,打造了豐富生動的「第二課堂」。12期電視節目圍繞不同的傳統文化主題展開,共吸引江蘇省內13地市百餘所中小學校,3萬多名中小學生報名參與,在全社會掀起了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
  • 《花木蘭》為何差評不斷?看看電影中對《木蘭詩》的翻譯就知道了
    比如最近,十分火熱的好萊塢電影《花木蘭》便取材於漢樂府詩歌《木蘭辭》。「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很早的時候我們就背過這首詩,此詩的產生時代不晚於南朝陳,據文史專家分析,詩中描述的戰爭,應當是北魏與柔然之間的戰爭。
  • ——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綜述
    「雪冷不妨春意到,病痊欣見好詩來。但使生機斫未盡,紅蕖還向月中開。」本季詩詞大會播出檔期正值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合力抗擊疫情的攻堅階段,中華古典詩詞學者葉嘉瑩先生以自創詩詞分享觀看感受,肯定了節目引導觀眾從古典詩詞中汲取心靈的力量,抒發共同戰疫的情懷,發揮振奮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
  • 貴陽孔學堂「尋找新六藝小小傳承人」詩詞誦讀大賽 決賽現場邀請函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中國詩詞有著深遠而獨特的魅力。孔學堂作為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文化傳習,庚子年推出「尋找新六藝小小傳承人」——詩詞誦讀大賽。比賽期間,組委會收到近300份參賽作品,評出98位選手入圍複賽。
  • 木蘭詩背誦
    ,也看到過關於花木蘭的影視劇,雖然我們對花木蘭耳熟能詳,但很多人並不曾注意花木蘭出生的時代。今日孩子讀木蘭詩,忽然問我木蘭詩是什麼朝代?我漫不經心回答:「北朝,北魏時期。」她又問:「那北魏在秦朝之後還是秦朝之前?」「當然在秦朝之後啊。」我有點莫名其妙。「那她沒有戶籍嗎?秦朝就有戶籍了啊?」
  • 讀詩 |五言古詩-《夢李白》
    見浮雲而念遊子,是詩家比興常例,李白也有「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詩句。天上浮雲終日飄去飄來,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頻頻前來探訪,使詩人得以聊釋愁懷。「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與上篇「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互相照應,體現著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的情誼。其實,我見君意也好,君明我憶也好,都是詩人推己及人,抒寫自己對故人的一片衷情。
  • 從古典詩詞中汲取戰疫力量
    「雪冷不妨春意到,病痊欣見好詩來。但使生機斫未盡,紅蕖還向月中開。」本季詩詞大會播出檔期正值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合力抗擊疫情的攻堅階段,中華古典詩詞學者葉嘉瑩先生以自創詩詞分享觀看感受,肯定了節目引導觀眾從古典詩詞中汲取心靈的力量,抒發共同戰疫的情懷,發揮振奮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
  • 《木蘭詩》「唧唧復唧唧」中「唧唧」何意?看似簡單卻讓專家為難
    千年文壇,描寫女子之美的詩詞作品不少。李白誇楊貴妃「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不算直接卻驚豔了千年;同樣是誇楊玉環,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一對比才知道她的美;曹植誇洛神,「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美得不可方物。
  • 深挖文化內涵 定安舉辦歷史名人詩詞誦讀賽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劉夢曉 通訊員程守滿  作為海南歡樂節定安開展的系列慶祝活動之一,12月12日,由定安縣旅文局主辦,以「靜美定安 傳承經典」為主題的第二屆「探花杯」歷史名人詩詞誦讀賽,在定安縣龍湖鎮探花故裡高林村舉辦。  當天,來自全省各市縣的26組家庭參加了比賽。
  • 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2020-08-19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年「最美讀書聲」中小學課文誦讀大賽開封站精彩落幕
    12月26日上午,2020年「最美讀書聲」中小學課文誦讀大賽海選在開封市新華書店高頭書咖舉辦。活動由中原大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教材出版中心、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河南省開封市新華書店有限公司承辦。本次活動以「最美讀書聲」為品牌,以中小學語文課文誦讀為內容,在全市範圍內選拔優秀誦讀者,以此推廣全民閱讀,助力書香開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