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陽膽經循行圖 膽經穴位圖 膽經經絡圖:flash動畫講解

2021-02-12 學經絡

足少陽膽經

--甲木,膽為陽腑,秉大氣中木氣而生。木氣有疏洩作用。膽經木氣的疏洩作用,由上而下,自頭走足,絡肝,主降。秉陽木之氣,兼秉相火之氣。

《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肋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膽經經絡圖】

【膽經的準確位置圖】

1.共收錄44個穴位。
2.點擊列表中的穴位名稱查看該穴位詳細資料。

膽經穴位圖:

瞳子髎穴→聽會穴→上關穴→頷厭穴→懸顱穴→懸釐穴→曲鬢穴→率谷穴→天衝穴→浮白穴→頭竅陰穴→完骨穴→本神穴→陽白穴→頭臨泣穴→目窗穴→正營穴→承靈穴→腦空穴→風池穴→肩井穴→淵腋穴→輒筋穴→日月穴→京門穴→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居髎穴→環跳穴→風市穴→中瀆穴→膝陽關穴→陽陵泉穴→陽交穴→外丘穴→光明穴→陽輔穴→懸鐘穴→丘墟穴→足臨泣穴→地五會穴→俠溪穴→足竅陰穴

【經絡循行】
起於目外眥(瞳子髎),向上到額角返回下行至耳後,沿頸部向後交會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過膈,聯絡肝臟,屬膽,沿脅肋部,出於腹股溝,經外陰毛際,橫行入髖關節(環跳)。
耳部支脈: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眥處後向下經頰部會合前脈於缺盆部。下行腋部 側胸部,經季肋和前脈會於髖關節後,再向下沿大腿外側,行於足陽明和足太陰經之間,經腓骨前直下到外踝前,進入足第四趾外側端(足竅明);
足背部支脈:從足臨泣處分出,沿第一、二蹠骨之間,至大趾端(大敦)與足厥陰經相接。

膽經循行圖(動畫):

膽經循行圖及穴位圖(動畫):

【病症表現】 
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趾次趾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主治病候】
口苦,經常嘆氣,胸脅疼痛無法轉身,面部灰黯無光澤,全身皮膚乾燥,足外側發熱,頭痛,面頰疼痛,外眼角痛,缺盆處腫痛,腋下腫脹,腋下或頸部病發瘰癧,自汗,戰慄怕冷,瘧疾,兩肋、大腿外側、膝蓋外側、小腿外側、外踝前側等各個關節疼痛,第四足趾無法自如活動。

【經絡循行動畫講解】
提示:下面的動畫有聲音講解,可以打開音箱收聽。

足少陽膽以歌訣
補膽龍膽與木通;柴胡青皮瀉膽經。
溫用陳皮製半夏,更加生薑與川芎。
涼用竹茹與黃連;用改善皆同肝經。

足少陽膽經子時(23點至1點)—膽經旺。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

中醫理論認為;「肝之餘氣,洩於明膽,聚而成精。」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汁有多清,腦就有多清。」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沒有黑眼圈。反之,常於子時內不能入睡者,則氣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時因膽汁排毒代謝不良更容易生成結晶、結石。

子時23:00-01:00膽經 子時心臟最脆弱 時辰時間對應經絡 

人體狀況: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但這個時候心臟功能最弱,心臟病患者絕大多數在夜間(心臟功能差)發病和死亡。

養生之道:臨床證明,心臟病患者大多數在夜間發病和死亡。家裡如果有心臟病人,要加強觀察,備好救心丸。這時要上床睡覺,有利於骨髓造血。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

足少陽膽經穴歌

足少陽經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聽會上關頷厭集,懸顱懸釐曲鬢翹, 率谷天衝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至,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腦空是, 風池肩井淵腋長,輒筋曰月京門鄉,帶脈五樞維道續,居髎環跳市中瀆, 陽關陽陵復陽交,外丘光明陽輔高,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俠溪竅陰閉。

相關焦點

  • 膽經堵,全身都堵!一個穴位暢通全身之氣!
    膽經堵,全身都堵! 一個穴位暢通全身之氣 在祖國博大精深的養生文化中,有一個穴位如同身懷絕技的掃地僧,雖不顯山露水,卻暗藏深厚功力。
  • 艾灸這個膽經上的穴位,讓寶寶變得聰明起來!
    今天掌門師兄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穴位,經常艾灸或者按摩能夠促進寶寶的身體和大腦的發育。這個穴位在哪裡,具體有什麼功能?這個穴位在腿部膽經上,它的名字叫:懸鐘穴。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穴位釋義懸鐘穴,中醫針灸穴位之一,出自《針灸甲乙經》,足少陽膽經的第39個穴位,八會穴之髓會。別名絕骨。
  • 道醫穴解:足少陽膽經之足臨泣穴
    臨泣為足少陽膽經五腧穴之輸穴,五行為木。膽經為東方陽木,此穴亦為木,與五行之肝木相通,是為木中木。臨床內經並不稱為足臨泣,後世為別於頭部之頭臨泣穴,故加一足以別之。足臨泣後世為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之帶脈。帶脈於人體腰部橫行一圈,如帶束於腰部,故名帶脈。帶脈以腰部肚臍為界,肚臍以上為天,肚臍以下為地,處於天地之間而為上下陰陽交會之樞機。而
  • 道醫穴解:足少陽膽經之俠溪穴
    關於此穴位之名從古到近歷來醫家都是如此解釋,但俠與夾在文字意義上並不相通,俠字是否另有深意,還待考證深究。古有俠肝義膽,說明俠與東方似有一定聯繫。膽木為足三陽之少陽經,為乾坤生六子之長男震卦,震為雷,為三陽之始;此穴五行為水,水為坎,合而為水雷屯卦,六十四卦裡,屯卦為晨蒙卦為昏,晨為東方木也。屯卦為周易第三卦,位於乾坤二卦之後,代表陰陽二氣始相交接,雷雨並作而萬物初生。
  • 回顧三焦經的七個穴位,開啟足少陽膽經的第一個穴位,瞳子髎
    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我們講了很多,前天講到絲竹空後就已經講完了,在開始了解下一條經脈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三焦經的穴位,有關衝、中渚、陽池、外關、支溝、肩髎、翳風、耳門、絲竹空。三焦經行走於人體的側面,從手指走向外側眼角,特別是在頭面五官有很好的停留,所以三焦經的穴位多可以治療偏頭痛、眼疾、耳疾。
  • 疏通膽經的這2類中成藥,你了解多少?一文告知
    作為人體最重要的經脈,膽經有著多達44個穴位,這些穴位有著各自的功能和對應的區域,在日常生活中對這些區域進行敲打和按摩,能夠起到很好的疏肝利膽,排毒養生的效果。那麼如何疏通膽經,疏通膽經的中成藥有哪些呢,除了食用中成藥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疏通膽經的呢?以下為大家解答。
  • 膽經一通,萬病無蹤! 1 個穴位通肝膽, 5 大疾病全搞定!
    在這裡,我們給大家推薦一個穴位,這便是——陽陵泉。用好這個穴位,我們的肝膽就不愁不暢了。    這個穴位,還是足少陽膽經的合穴。「合治內腑」,腑臟有病,我們第一個就找合穴。所以說,一些膽囊裡面的疾病,比如膽囊炎、膽結石等等,用陽陵泉穴治療就非常好了。  同時,肝膽互為表裡。陽陵泉能調膽,則必然能調肝。所以,陽陵泉也是養肝的大穴。對肝經失調帶來的很多問題,比如口苦咽幹、寒熱往來等,可以用陽陵泉來調治。  所以古籍有云:「有病口苦,取陽陵泉」。
  • 逆來順受恭儉讓——膽結石、膽囊息肉的因|膽經,女性主義試金石
    腎也行,脾都能合上,三焦也湊活——畢竟是個最大的府呵呵噠~「書歸正傳——足少陽膽經」觀察我們身邊那些逆來順受的傳統女性,如果會因為一件小事會突然失控,暴躁到面目全非,或者很容易情緒激動、熱淚盈眶,通常都是膽經不通,膽結石或息肉、炎症。
  • 膽經不通,全身乏力?常敲膽經一身輕,沒事敲敲,趕跑鬱結沒煩惱
    最重要的一根經絡就是膽經,關乎著一個人是否健康。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煩躁憂鬱的情緒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很多人膽經受堵,身體的代謝能力也會逐步衰弱。有句老話說,身體側面的痛苦,全找膽經。從我們的額頭繞過耳朵,經歷小腿最終到達足部,膽經貫穿了身體一半的面積。沒事的時候按壓膽經,可以有效地滋養頭髮。
  • 早敲膽經昇陽氣,晚推肝經睡眠好
    早敲膽經身體好晚推肝經睡眠好【敲膽經——生陽氣】【位置】每天早上起來,雙手沿著褲線位置來回敲,哪裡痛,哪裡就是毒素淤積所在,要重點敲哪裡。【方法】每天敲一敲膽經,敲10分鐘,敲到發熱,能促進肝膽排毒,增強身體免疫力,是增強體質的不二法門。肝和膽相表裡,肝氣不舒的時候就會影響到膽,所以要同時調理。尤其是到了春天,陽氣生發,靠的就是膽經,膽主生陽。所以我們此時一定要抓緊敲敲膽經,陽氣得到生發,春三月就有好狀態。
  • 柔美的陰瑜伽伸展,疏通腿部經絡,涵養膽經臟器,簡單動作更有效
    【文章導讀】柔美的陰瑜伽伸展,疏通腿部經絡,涵養膽經臟器,簡單動作更有效!運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健康,瑜伽運動自然也不例外,陰瑜伽中有幾式非常不錯動作體式,可以幫助我們疏通自己的膽經,也就是大腿外側膽經的主要路線,改善你時常會出現的的頭暈乏力、煩躁焦慮、嘴裡發苦、出虛汗等現象,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和諧,如果你有上述的這些情況,同時你感覺自己的腋下和肋骨時常會有疼痛的感覺,那麼你一定要注意了,這些都是身體對你發出的警報
  • 拍完肺經拍膽經 中醫大「小葉子」教你跳「進寶防疫拍拍操」
    圖說:上海中醫藥大學的「小葉子」編排了進寶防疫拍拍操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 易蓉)在「四葉草」的巨幅海報上,可愛的吉祥物「進寶」戴上了口罩,告訴人們這是一屆有些特殊的進博會。拍拍操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穴位按摩和七步洗手法展示。在穴位按摩部分,可通過拍打不同穴位起到相應強身健體的作用。例如拍打「肺經」可以宣通密閉的肺氣,增強抵抗外邪的能力;拍打「膽經」可以疏通肝臟,促進全身經絡暢通等。此外,拍拍操也融入了「七步洗手法」,通過活潑動感的音樂和有趣的動作讓大家在歡笑中牢記洗手口訣。
  • 身體出現這些情況,是膽經不通的表現,千萬別忽略,早疏通早受益
    首先大腿外側是膽經的主要路線,如果身體經常性的出現:口苦、頭暈、出汗、煩躁,以及腋下肋骨兩側疼,這些症狀,是身體在向你預警,膽經堵了,需要及時疏通。關注養生的人一定聽說過敲膽經。順著褲縫從上到下敲打大腿外側膽經路線,疏通膽經保養肝膽。
  • 最全經絡高清動圖,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能治病、也能防病!
    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也稱為「正經」。
  • 5個動作拉伸腿外側,增加柔韌疏通膽經
    5個動作拉伸腿外側,增加柔韌疏通膽經我們說腿部拉伸也要求平衡,而我們更多的會把關注點放在腿內側和後側而忽略了前側和外側,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腿前側的拉伸,這篇文章,我們再介紹幾個拉伸腿外側的動作,希望大家在練習時關注平衡,不只是力量和柔韌的平衡而是方方面面的平衡。
  • 經絡高清動圖,所有穴位都有!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
    經脈圖,所有穴位都有,養生必備1.任脈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3.足少陽膽經膽經褲線重疊行,分泌紊亂變神經;嗜睡液汗疲倦態,腋窩腫脹後腦痛。4.足闕陰肝經肝經對應膽經行,循環分泌掌控中;膚色發青腰疼痛,眼圈發黑有痛經;眼球發乾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 最新十四經絡3D動態循行圖,配歌訣
    免費艾灸課▼識別進群註:這次的十四經絡高清動畫循行圖終於找全了
  • 最齊全的「穴位拍打操」,治療百病!自己就是最好的醫生!
    人體的經絡就像線路,臟腑就像燈泡,穴位就是連接線路與燈泡的開關,它影響著身體的氣血運行與能量流通。如果我們能夠長期正確刺激穴位,就能輕鬆地防治一些慢性病。穴位就是「中藥」,經絡就是大藥庫,經常拍打穴位。儘量用人體大藥庫自己的「藥」 ,減少對藥的依賴,使人體陰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