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和法國,誰才是歐盟的扛把子,這些原因足以說明

2020-12-22 騰訊網

德國和法國,誰才是歐盟的扛把子,這些原因足以說明

目前的法國和德國相當於一體兩面,德國利用歐盟吸歐洲的血,同時也是利用歐元把法德兩國可能的經濟隱患轉嫁給整個歐元區。法國用核武器和五常地位給德國站臺,同時法國手中的非洲半殖民地為德國提供了低價工業原料,保證德國工業產品能在人工成本極高的情況下維持價格競爭力,德國反過來又保證了法國手中的半殖民地能持續套現,雙贏的生意。鑑於法國自己吸歐盟血的效率太低,德國自己無力壓住歐盟乖乖讓自己吸血,他倆現在已經是不可分割的一體。

德國除了能在歐盟裡撈錢,其他沒有一處能跟法國比較的,工業門類不全、軍工被人閹割,主要工業區完全暴露在法國的核打擊之下,在海外也沒有勢力範圍,到處懟人的底氣全靠法國支持。德國和法國的區別如下:1:法國為五常之一,擁有一票否決權,政治地位穩居歐洲第一(此處的歐洲包括毛子在內)。德國政治地位全靠歐盟,且必須是有法國在內的歐盟。

2:法國為有核國家,有獨立核打擊能力,自造核潛艇,自造核動力航母,自造三代機,自造飛彈,能保證即使本土已經消失,我也能靠一艘核潛艇揍的小國半身不遂、大國齜牙咧嘴。此外法國工業門類之全僅次於中美,軍工方面為世界前列,武器裝備可以自主研發。德國為二戰戰敗國,不可能擁有核武器和航母,且工業門類不全,除少數常規武器以外高精尖武器要麼根本沒有,要麼聯合研製。

3:法國在西非北非擁有一手遮天的能力,在歐盟內部影響力也不比德國低,只要是在法國勢力範圍內的事,沒有任何國家能繞開法國單幹,一個外籍軍團壓你到天荒地老。德國則完全被美軍控制,激怒美國和法國任何一個對他們來說都是滅頂之災,只能向法國靠攏,表面上靠近美國,藉以維持德假法威的局面。4:法國在經濟上很穩定,就算有一天不穩定了,也可以靠非洲法郎把危機轉嫁給非洲,十分保險。德國在經濟上也很穩定,依靠歐盟在歐元區持續吸血,然而歐元區並非鐵板一塊,波蘭等國的崛起正在衝擊德國在歐元區的話語權,德國和法國的總體實力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相關焦點

  • 老牌貴族英國,經濟新貴德國,自由浪漫法國,誰才是歐洲話事人?
    那麼,老牌貴族英國,經濟新貴德國,自由浪漫法國,誰才是歐洲話事人?相比英國和德國對待美國一個跟隨一個壓根沒存在感的國家來說,法國可是敢正面硬剛美國人的厲害角色。 但是法國在經濟上還要略輸英國一籌,更不要說和如今歐洲的領頭羊德國相比。巴黎雖然也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但是相比倫敦還是差了不少。 此外,法國人似乎更加醉心於浪漫、美食,當然,開心的時候還喜歡鬧鬧革命。
  • 德國為何不願制裁土耳其?聯手法國歐盟無人可比,撐不起大國形象
    如果論到國際地位的話,德國雖然談不上有多大的名氣,但是德國在歐盟之內影響力非常大,幾乎擁有與法國一樣的地位,如果德國願意的話,在國際社會當中也有相當大影響的,完全可以以整個歐盟為後臺,但是在許多人眼中德國失去大國之風!
  • 德國死抱美國大腿不放?欲與法國爭奪歐盟主導權,對拜登給予厚望
    向美國示好的國家中,德國絕對算得上是最明顯的一個,甚至表現得有幾分"諂媚"……對此,我們要從德國最近的動向開始分析。首先,在英國大概率成功脫歐的情況下,過去歐盟內部英、法、德相互制衡"穩定三角形"局面將被打破,未來德國和法國也將為爭奪歐盟的主導權而進行鬥爭。而要想成為歐盟的核心,就必須擁有足夠讓他國信服的強大實力。
  • 德國將接歐盟輪值主席,默克爾作東與馬克龍會談
    德國將於7月1日起接任歐洲聯盟輪值主席,面對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德國總理默克爾今天作東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默克爾今天與馬克龍在德國政府國賓館梅塞堡宮會面,兩人會中提到的要點可能包括歐洲振興基金。默克爾與馬克龍共同勾勒出這個基金的框架。
  • 李斯特關稅同盟能讓德國統一 歐盟為什麼不能讓歐洲統一?
    德國還學習了法國的技術學院體系和行業培訓制度,並將大學教育的重點放在自然科學和工程學上,讓德國在這一時期開始包攬諾貝爾獎,在多個技術領域超越英國位居世界領先地位。儘管德國在先後兩次世界大戰中失敗,但是其強橫的實力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國崛起的成功模式也一再被後世所效仿。
  • 誰才是真正霸主?此國只用一招,就能制服5億人,並非美俄和歐盟
    還有人認為,俄羅斯和歐盟的實力也較強,在各國之間的長期對抗中,究竟誰才是真正的霸主?答案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對此,有專家指出,與美俄和歐盟相比,還有一個國家的手段非常硬氣,只用一招就能制服5億多人口的歐盟成員國,那就是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土耳其。埃爾多安手中的王牌就是上百萬的中東難民,這也是歐盟國家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根據媒體此前的報導,2019年時,德國境內總計已經有高達110萬難民。
  • 歐盟和美國:幾乎同時制裁土耳其,但埃爾多安不會屈服
    此前,歐盟內部成員國達成了共識,決定對土耳其實施制裁,原因是在與希臘和賽普勒斯的爭議海域勘探天然氣。無獨有偶,12月11日,美國參議院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就包括針對土耳其採購俄羅斯S-400遠程防空系統的制裁。
  • 英媒稱難民問題正在分裂歐盟:若未妥善處理 恐致歐盟瓦解
    其他歐盟國家卻反指這些南部成員國沒有好好巡邏地中海阻截難民,在過去甚至讓這些難民成功抵達德國、奧地利和瑞典等比較富裕的歐洲國家。  報導還稱,主要位於歐盟東部的新成員同時也在抱怨,自己加入歐盟時並沒有同意歐盟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當德國和義大利要求他們伸出援手時,毅然拒絕。  報導指出,抵達歐洲的難民數近年慢慢下降,但這而不代表歐盟公眾忘記了這個問題。
  • 歐洲四大經濟體: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2019年GDP對比
    歐洲的16個發達國家中,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被稱為歐洲四大經濟體,四大老牌工業經濟強國,他們也是歐盟最重要的成員國。近些年,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歐洲的經濟發展有所緩慢,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是不同往日。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在2020年1月底,英國正式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也給歐盟的未來經濟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 俄羅斯對歐盟借納瓦利內事件制裁實施反制措施
    俄羅斯已向德國、法國和瑞典的外交部門通報相關決定。資料圖:俄羅斯外交部此前,這三個國家的實驗室對納瓦利內中毒事件進行了「獨立調查」,並得出結論稱使用的是「諾維喬克」神經毒劑。俄外交部強調,這些提議對俄羅斯採取措施的國家,不僅沒有向俄羅斯提供「證據」,甚至也沒有向自己的歐盟夥伴提供其「證據」。
  • 前11月超9萬份避難申請 德國為歐盟最大難民目的地國
    中新社柏林12月25日電 (記者 彭大偉)歐洲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德國新收到的避難申請為93710份,同比下降了約三成。數據同時顯示,德國仍是歐盟成員國中收到避難申請最多的國家。
  • 多國疫情告急背後:歐盟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據《紐約時報》報導,馮德萊恩近日一直忙於應付土耳其輸入難民的威脅,直到3月11日晚,她才不得不取消了原定於12日的雅典之行。她稱,取消行程是為了「協調歐盟應對疫情」。「他們沒有及時意識到問題嚴重性。馮德萊恩後來提出了一個面向全歐盟的250億歐元救助計劃,明顯數額不足。這說明她對疫情的經濟影響沒有足夠估計。與現實離得太遠。」傑拉奇表示。
  • 英衛生大臣稱「新毒株已失控」,德國希望歐盟全面禁飛英國航班
    與此同時,由於擔心來自英國的變異新冠病毒,荷蘭、比利時和義大利已經先後禁止來自英國的航班,法國政府也正在考慮全面暫停與英國之間的航班火車。此外,德國和西班牙政府希望歐盟採取統一行動,全面禁止歐盟國家和英國之間的航空旅行。
  • 這才是大國!關鍵時刻德國做出暖心舉動,給全世界上了一課
    要說世界上目前在控制疫情方面做的比較好的,除了中國外,還有德國。德國這個歐洲大國,在這個疫情期間給全世界上了生動的一課,不少人表示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因為在疫情爆發這樣的關鍵時刻德國做出了非常暖心的舉動,也因此感動了不少人。
  • 二十世紀以來,連續五個世界老二挑戰美國失敗,說明了什麼?
    自1898年美國經濟總量和工業實力成為世界第一以來,相繼有英國,德國,蘇聯,歐盟,日本五個世界老二妄圖把美國從世界第一位置上挑落下來,但遺憾的是沒有一個成功,且下場都不怎麼樣,除歐盟外,其它幾個的現狀,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 義大利走入「至暗時刻」 歐盟27國無一倖免
    全國範圍內禁止人員跨區域流動,只有在三種特殊情況下,民眾可以離開所在地:可證明的工作原因、健康原因和緊急需求。如果偽造證明將會受到刑事處罰。包括意甲聯賽在內的全國所有體育賽事、文化、宗教活動被叫停。法國24電視臺稱,自1898年以來,只有1916到1919年和1943到1945年,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才中斷過意甲比賽。
  • 德國控告歐洲央行違憲,歐盟大樓再次地震……
    Holger Schmieding也認為,「這提醒我們需要認識到風險的存在,因為法院可能會詳細說明歐洲央行購買主權債券的條件,從而導致央行貨幣工具的靈活性和高效性受阻。」據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最新發布的春季經濟預測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德國經濟今年預計萎縮6.3%。 長期以來,歐盟目前最為麻煩的問題就在於歐元區內部的失衡問題,富裕成員國最終可能會被迫直接補貼較弱的成員國。據悉,德國央行是歐洲央行最大的股東。所以有關歐盟的買債措施,德國需要出大頭。
  • 歐盟標準到底有多嚴格?口碑比較好的歐系奶粉推薦!
    當然不管是誰,監管越嚴格對我們消費者越是有益。給大家舉一個德國奶粉的例子,對於奶源歐盟有一套嚴格的檢驗標準,但是德國又在其標準之上做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德國聯邦農業部制定的奶源標準會以法律的形式來公布,各州必須嚴格執行。
  • 分歧難解 歐盟兩周後再議疫情經濟救助
    馬拉松式「激辯」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歐盟各國領導人26日晚以視頻連線方式召開會議,持續6個多小時。法新社報導,各位領導人「在線激辯」。 多家媒體先前報導,歐盟內部正在討論兩種救助方式,第一種是動用歐洲穩定機制發放信貸;第二種是發行聯合債券,即所謂「新冠債券」。 歐洲穩定機制是歐盟永久性救助機制。
  • 地球局|她兩次向義大利道歉,被疫情衝散的歐盟想重新抱團
    儘管歐盟財長已就應對疫情實施總額5400億歐元的大規模救助計劃達成一致,但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國有關發行歐元債券以助各國克服疫情危機的提議,卻遭到德國、荷蘭和奧地利等國堅決反對。當一些歐洲國家開始逐步「解封」時,歐盟能找回久違的團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