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死抱美國大腿不放?欲與法國爭奪歐盟主導權,對拜登給予厚望

2020-12-28 排頭博覽

隨著美國大選的落幕,各國也開始紛紛表態。對於拜登看似溫和的對外政策,不少國家都有著相應的期許,或抱有依靠美國發展軍事的幻想,或希望藉助美國力量遏制對手。總而言之,就是各有各的小算盤。向美國示好的國家中,德國絕對算得上是最明顯的一個,甚至表現得有幾分"諂媚"……

對此,我們要從德國最近的動向開始分析。首先,在英國大概率成功脫歐的情況下,過去歐盟內部英、法、德相互制衡"穩定三角形"局面將被打破,未來德國和法國也將為爭奪歐盟的主導權而進行鬥爭。而要想成為歐盟的核心,就必須擁有足夠讓他國信服的強大實力。

在這方面,德國雖然在經濟上遠超法國,但法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社會上擁有的地位是德國無法比擬的。如此一來,德國或尋求藉助美國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加強在國際地位上的話語權,從而登上歐盟的核心王座。

其次,德國防長卡倫鮑爾曾強調,"美國一直都是歐洲最重要盟友,如果沒有美國的軍事支持,德國和歐洲將無法保護自己"。從卡倫鮑爾話語中不難看出,其實德國看中的是美國的軍事支持。

長久以來,德國出於經濟考慮,一直把軍隊維持在很小的規模,在國土防衛領域主要依賴美國的庇護。前不久,德國因為沒有滿足川普政府提出的"軍費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的2%"的要求,而被撤走部分駐德美軍。在如此情況下,德國或只能通過示好來重新尋求美國的庇護。

再次,德國或撇清與俄羅斯關係,奔向美國懷抱。卡倫鮑爾不僅指責俄羅斯對改造現有軍隊投入大量軍費以及擁有核武器,讓德國受到的威脅加大,而且還要求俄羅斯裁軍。而莫斯科方面也給出強勢回應:德國以強硬態度要求俄羅斯裁軍,不利於歐洲地區安全。鑑於此,俄德兩國關係或將重新遇冷,但反過來等於是在促進德國與美國關係的進一步緊密。

綜合來看,德國如此向美國"陪笑臉",或寄希望於拜登此前對外宣稱的多邊主義政策,乃至希望美國能把德國扶上"領導歐盟"的寶座。而從美國角度來看,德國或許也確實有扶持的價值。

法國總統馬克龍曾表示,就算可能對歐洲更加友好的拜登上任,歐洲仍需要獨立自主的防務戰略。歐洲要像中國和美國一樣,打造屬於自己的自主性。如此看來,法國強調自主,擺脫依賴,卻與把歐洲視作傳統勢力範圍的美國格格不入。如此一來,主動"獻身"的德國或是最佳選擇。

不過從拜登以往的經歷來看,其是一個善於權謀之術的人。面對德國如此主動的行為,不知道其會不會輕易接受。

相關焦點

  • 德國態度180度急轉,公開炮轟馬克龍
    德國不同意建立自主防禦體系近來,有諸多跡象證實,德國方面正在與美國尋求新的合作契機。此前,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拜登贏得美國2020大選後曾多次向其本人表示祝賀,並表示希望與拜登領導下的美國合作共同應對新時期下的全球挑戰。
  • 德國和法國,誰才是歐盟的扛把子,這些原因足以說明
    德國和法國,誰才是歐盟的扛把子,這些原因足以說明 目前的法國和德國相當於一體兩面,德國利用歐盟吸歐洲的血,同時也是利用歐元把法德兩國可能的經濟隱患轉嫁給整個歐元區。
  • 鐵了心抱美國大腿?炮轟馬克龍後,德國又和俄羅斯吵起來了
    從目前來看拜登也已經公布了一批外交人員名單,這部分人員大部分都是溫和派,也意味著拜登已經注意到在川普執政4年來,美國對外交往出現了很大問題,在其上任之後很有可能會著手改變跟歐洲各盟友關係。德國針對俄羅斯實際上今年也是德國跟俄羅斯發展更近一步的一年,北溪二號項目即將完工,該項目一旦竣工,俄羅斯跟歐盟各國油氣資源交往將會更密切,有利於俄羅斯改善跟歐盟各國關係,但是就目前來看德國對俄羅斯態度又有所轉變,直接跟俄羅斯吵起來了。
  • 中國成香餑餑,歐盟搶先美國一步出手,拜登看著著急卻無能為力
    據一些歐洲媒體的報導,歐盟成員國紛紛對歐盟和中國之間所達成的合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支持。也就是說從根本上來說,各國之間的政治因素不會阻礙中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往來,歐盟成員國也十分支持這一項決定。讓中國大力堅持與歐盟各國友好往來,共同發展經濟的話,那麼中國與歐盟之間的進一步深入合作,將會變成現實。
  • 德國為何不願制裁土耳其?聯手法國歐盟無人可比,撐不起大國形象
    如果論到國際地位的話,德國雖然談不上有多大的名氣,但是德國在歐盟之內影響力非常大,幾乎擁有與法國一樣的地位,如果德國願意的話,在國際社會當中也有相當大影響的,完全可以以整個歐盟為後臺,但是在許多人眼中德國失去大國之風!
  • 德國將接歐盟輪值主席,默克爾作東與馬克龍會談
    德國將於7月1日起接任歐洲聯盟輪值主席,面對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德國總理默克爾今天作東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默克爾今天與馬克龍在德國政府國賓館梅塞堡宮會面,兩人會中提到的要點可能包括歐洲振興基金。默克爾與馬克龍共同勾勒出這個基金的框架。
  • 同觀•德國|從「積極有為」到「更加務實」的德國國防政策
    但是鑑於來自另一核心歐盟國家——法國的異議,達成共識將是一個較為艱難的過程。跨大西洋聯盟始終是歐盟安全和防務的最重要保障拜登上臺使歐洲盟友看到「西方回歸」的希望。此前在解讀第一份主題演講的時候,筆者認為,卡倫鮑爾提出「必須增加國防預算」的堅定決心是為了將美國留在北約內、維護北約體系。
  • 炮轟馬克龍後,德國開始對俄羅斯下手
    例如德國和法國曾經表態過,歐盟和美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已經很難回到從前了,而德國甚至一度和俄羅斯達成了一系列的能源合作,並且在外交場合上抨擊美國,但是現在德國的外交態度卻發生了重大轉變。
  • 二戰後的法國有多厲害,為何總想當歐洲老大
    二戰時,法國在法國戰役中被德國揍得滿地找牙,最終在戰爭中掛機打了醬油,甚至一度丟失了世界大國的地位。二戰後,法國勵精圖治,發憤圖強,很快又找回了自己,成為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國,甚至產生了爭奪歐洲老大的想法。那麼二戰後的法國有多厲害,為何總想當歐洲老大?二戰前法國之所以總想當老大,主要是因為法國人一心想恢復昔日的榮光,找迴路易十四和拿破崙時代的輝煌。
  • 應對美國25%關稅,法國政府將給予葡萄酒企最高20萬歐元補助
    原標題:法國出招了!為應對美國25%關稅,法國政府將給予葡萄酒企最高20萬歐元補助為了補償美國對法國葡萄酒附加的報復性關稅,法國1月7日召開行業會議,法國政府計劃幫助遭疫情和美國附加關稅雙重打擊的葡萄酒企業,每家最高補助20萬歐元,此外,貸款還款延期一年。
  • 李斯特關稅同盟能讓德國統一 歐盟為什麼不能讓歐洲統一?
    德國還學習了法國的技術學院體系和行業培訓制度,並將大學教育的重點放在自然科學和工程學上,讓德國在這一時期開始包攬諾貝爾獎,在多個技術領域超越英國位居世界領先地位。儘管德國在先後兩次世界大戰中失敗,但是其強橫的實力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國崛起的成功模式也一再被後世所效仿。
  • 川普不同意!歐盟其他國家都噤若寒蟬,這是美國針對俄羅斯!但德國...
    一方面,美國駐柏林代辦羅賓·昆維爾在接受德國《商報》採訪時督促德歐,稱「現在是德國以及歐盟凍結管道建設的時候了」,並希望德、歐以此向俄羅斯「持續不斷的惡劣行徑」發出信號。另一方面,牽頭項目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則在上月宣布,「北溪2號」在停滯一年之後,將於本月重新恢復施工。德國海事部門也已經發出施工通知。
  • 忍辱負重11個月,歐盟外交官被當「中國間諜」,要德國賠償百萬
    雖然美國和歐盟互為競爭對手,但在意識形態方面卻有驚人的一致性,對不同於他們的中國具有極強的敵意。隨著新冠疫情在世界大流行,歐洲政府抗疫不力,使得歐洲疫情情況極為嚴峻。歐洲政府為了轉移矛盾,便在許多話題上碰瓷「中國」。
  • 智庫動態|中國數字經濟走向世界的隱憂,缺主導權和話語權
    例如,2019年G20大阪峰會上的《數字經濟大阪宣言》,印度等國就認為不符合其數據本土化主張。美國、歐盟等紛紛提出自身的數字經濟與貿易的治理理念與主張,並力推成為國際規則,以在全球數字經濟與貿易中搶佔規則主導權。
  • 歐盟前外交官被誣是「中國間諜」 欲起訴德國政府索賠
    今年1月,歐盟前外交官蓋爾哈德·薩巴蒂爾被指控「為中國安全部門提供情報」而遭到德國政府調查。近日,德國檢察機關稱這一指控無法得到證實,宣布撤銷對薩巴蒂爾的指控。日前,薩巴蒂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起訴德國政府,並索賠數百萬歐元。
  • 拜登時代,英國還會對中國「跳得兇」嗎?
    ) 17日,蓬佩奧結束了對法國的訪問,繼續他的歐洲和中東之行。不少法國媒體將此行形容為「尷尬之旅」,《費加羅報》直接以《馬克龍接待蓬佩奧 但目光已轉向拜登》為題進行報導。
  • 歐盟批准區域內首支疫苗上市 美國財政刺激法案進入投票程序
    包括德國、義大利、法國、愛爾蘭等歐洲多國在內,已經有十餘個國家或地區宣布限制英國航班入境等措施。【歐盟正式批准輝瑞/BioNTech疫苗】北京時間周二凌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輝瑞/BioNTech生產的mRNA新冠疫苗正式獲得附帶條件的上市批准。
  • 歐洲傳出一消息,事關中國,拜登這次無計可施了
    歐盟的地位非常重要,中國希望更多的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更何況由於川普的強硬態度,現在美國跟歐盟鬧的很僵,拜登上臺最優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修復跟歐盟的關係。拜登想要拉攏歐盟對付中國,但是最近歐盟傳來的消息給了拜登當頭一棒。歐盟要跟中國達成協議加強合作,拜登現在還沒有掌握實權,因此也只能看著歐盟跟中國牽手了。
  • 法國在非洲影響力有多強?如果法國不浪,領土至少增十倍
    在二戰時,法國發揮的狼狽不堪。開戰一年不到,法國就被德國用閃電戰打到投降,為數不多的法國精英,在戴高樂帶領下,來到了法屬非洲殖民地,他們在殖民地上重建了自由法國政府,號召對法國有感情的殖民地成員也都參與法國的抗爭,這群非洲兄弟,成了自由法國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