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嘍!媽咪飯糰祝大家節日快樂!全家人在這七天裡收穫滿滿!
要跟大家說一下,國慶節我們媽咪飯糰的三個寶媽都帶上寶出遊去啦!所以國慶期間就沒法及時回答親們在微信裡提出的問題了。不過,為了方便親們在節日裡大顯身手,我們提前將欄目開始以來的肉菜、素菜、主食類、粥類各精選了10個菜譜,作為節日大禮隔天送給大家!!感謝親們一直以來的鼓勵和支持!
今天先送出10款香到爆的肉菜!要hold住,不要吃太多哦!
親愛的粑粑麻麻,支持我們最好的方式,就是轉發我們的文章,並向身邊的親朋好友推薦介紹我們的微信喲!是您的支持讓我們做到更好,走得更遠!
【紅燴牛肉膏】
適合寶寶:1歲半以上
原料:
牛肉100克,豬肉100克,洋蔥半個,雞蛋2個,番茄沙司30克,少量胡蘿蔔碎。
調料:
適量料酒,少量澱粉,適量鹽。
做法:
1.牛肉、豬肉剁成糜(或用攪拌機攪打成泥)。
2.料酒、澱粉、打散的雞蛋,與兩種肉泥混合併攪拌均勻。
3.上蒸籠蒸30分鐘,蒸熟後稍晾片刻切成小塊兒。
4.蒸肉時準備胡蘿蔔碎,洋蔥切小塊兒。
5.鍋內油燒熱,放洋蔥塊兒、胡蘿蔔碎煸炒爆香,加入番茄沙司繼續炒至熟軟。
6.將蒸好的肉塊與爆香的番茄洋蔥拌炒均勻,加適量鹽,稍勾芡後起鍋裝盤即可。
媽媽嘮叨:
☆料酒和洋蔥都有去掉肉腥味的功效,料酒普通小勺1-2勺的量即可,也可以用黃酒代替。
☆肉蒸熟後表面可能會有一層浮沫,可用小勺輕刮表面,去掉浮沫後再切塊兒。
☆推薦的量是全家可一起享用的量,單給寶寶做的話需要減量。我做的這道菜,肉末的口感有些幹硬,如果想讓成菜更綿軟,可以多放一些番茄沙司,或放適量的開水,菜色也會更鮮亮。
☆牛肉營養豐富自不必說,洋蔥能健胃殺菌,可提高孩子在春季裡的抗病能力。
【豆腐鮮肉餅】
適合寶寶:2歲半以上。
原料:
豬肉100克,北豆腐50克。
調料:
蔥、姜各少許,寶寶醬油幾滴,鹽少量,白糖微量,植物油適量。
做法:
1.豬肉剁成肉泥,豆腐裝入保鮮袋內捏碎成泥。
2.蔥、姜分別切末,豬肉泥與豆腐泥混合,加入蔥、薑末,寶寶醬油,鹽和白糖。
3.所有原料、調料充分混合,攪拌均勻。
4.煎鍋倒入少量植物油燒熱,同時用手把拌好的肉餅泥團成丸子狀,再壓扁成餅狀,逐一放入煎鍋內。
5.煎熟逐個裝盤即可,可以撒些蔥花裝飾。
媽媽嘮叨:
☆我加的是北豆腐,比較硬,水分也少。加南豆腐也可以,但豆腐量要減少,否則水分太大,肉餅難成形。
☆寶寶醬油和白糖少量放即可,只是為了提味兒的。
☆煎肉餅時要用小火煎,別太著急,一面煎好成型後,再用筷子翻面,否則容易散掉。煎的時候注意,如果水分多,油濺的厲害,可以蓋上鍋蓋,別燙到哈。
【鮮肉小丸子】
適合寶寶:1歲半以上。
原料:
豬肉60克,胡蘿蔔10克,甜玉米10克,黑木耳2朵。
調料:
香油5毫升,寶寶醬油5毫升,澱粉2克,鹽少許。
做法:
1.黑木耳先用溫水泡發,洗乾淨後切成碎末;胡蘿蔔切成碎末;玉米掰下碎粒,也可再切碎些。
2.豬肉剁成餡兒,放入碗中,加入寶寶醬油、少許鹽和澱粉,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3.加入胡蘿蔔碎、黑木耳碎、甜玉米碎和香油,繼續攪拌,混合均勻。
4.將肉餡團成小球,放入盤中,入鍋蒸15分鐘。
5.蒸熟後倒掉盤裡的水即可。
媽媽嘮叨:
☆肉類和胡蘿蔔中均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A功能卓越:可維持正常的視覺功能,預防夜盲症;維持牙齒、骨骼正常生長發育;促進細胞的生長,保護皮膚等。不愛吃肉和胡蘿蔔的寶寶,媽媽們可以嘗試做這個丸子來吸引寶寶。
☆肉餡兒拌好後團成小球可以這樣操作:洗淨雙手,捏取適量肉餡兒,兩手互相揉捏,將肉餡兒團成球狀;取一塊兒保鮮膜放在左手,右手拿筷子取適量肉餡放入保鮮膜中,單手將肉餡兒團成球狀,用這種方法手不會粘到肉餡哦。
☆一次多做一些,分成幾份在冰箱裡冷凍,吃時取出蒸熟即可,儘量在兩周內吃完。
【鴛鴦豆腐卷】
適合寶寶:1歲以上。
原料:
幹豆腐皮1張,瘦豬肉150克,胡蘿蔔1個,小白菜2顆。
調料:
鹽少量,花椒粉適量。
做法:
1.豬肉切絲,放碗裡加適量的鹽、花椒粉拌勻,醃一會兒。
2.胡蘿蔔切細絲,小白菜切細絲。
3.胡蘿蔔絲和小白菜絲加適量鹽、花椒粉拌勻。
4.一張幹豆腐皮平鋪放在案板上,一端放胡蘿蔔小白菜絲,一端放肉絲。
5.從一端開始捲起,卷到豆腐皮的一半為止,再卷另一端。
6.鍋中燒開水後,將卷好的豆腐卷放鍋中,大火蒸15分鐘左右至熟。
7.取出,晾涼,切段即可。
媽媽嘮叨:
☆幹豆腐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搭配瘦肉絲、胡蘿蔔和小白菜,一葷三素,可使寶寶從中攝取全面、均衡的營養。
☆幹豆腐皮卷肉和菜時,要卷得略緊一些防止鬆散。豆腐卷較長,蒸時兩邊彎起放蒸鍋內不會鬆散,如果想切短蒸,為防止鬆散可以把豆腐卷倒扣在蒸籠上蒸。豆腐卷切段時不宜切細段,容易散掉。
☆等晾涼了,可以教大點的寶寶用小手抓緊拿著吃。
【肉末豆腐釀香菇】
適合寶寶:1歲以上。
原料:
香菇8朵(鮮香菇3朵,幹香菇5朵,幹香菇需要提前泡發),豆腐30克,豬肉餡15克,胡蘿蔔半根。
調料:
香蔥,生抽,姜,胡椒粉,鹽,香油,水澱粉各少許。
做法:
1.準備香菇8朵,兩種香菇均去蒂洗淨,擠幹水分。
2.豬肉餡剁成肉蓉或用料理機打成蓉,加入少許香油、生抽、胡椒粉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3.香蔥切末,胡蘿蔔切成末,生薑切成細末。
4.準備一小塊豆腐,豆腐碾壓成泥。
5.把豬肉餡、胡蘿蔔末放入豆腐泥裡,加鹽、香蔥末、薑末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6.在香菇內側抹上薄薄一層幹澱粉,裝上餡料。
7.入蒸鍋,大火蒸8-10分鐘。
8.蒸熟裝盤即可。
媽媽嘮叨:
☆鮮香菇肉較厚,為了蒸得透和更好地入味,備料時我在鮮香菇上切了十字花刀,注意把握切的力度,切太深容易切斷。
☆香菇內側抹乾澱粉,是為了使細碎的餡料更好地粘合在香菇上,裝餡時建議各位用小勺壓緊實些,防止蒸時餡料脫落。
☆餡料全切細碎了量容易多,索性多備些香菇,一鍋蒸出全家享。我這次只備了8朵,剩下的餡料直接裝盤另蒸了,蒸熟後拌米飯吃味道也不錯。
☆這道菜可算是響噹噹的健腦菜,豆腐中豐富的大豆卵磷脂有益於神經、血管和大腦的發育。香菇中含有香菇素、膽鹼、香菇多糖及豐富的礦物質,對大腦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常吃此菜能益智安神、補肝健脾,對大腦、眼睛、骨骼有很好的補益!
【萵筍蘿蔔炒肉絲】
適合寶寶:1歲以上。
原料:
豬裡脊肉1塊,杏鮑菇半個,胡蘿蔔半根,萵筍半根。
調料:
植物油適量,食鹽適量,澱粉少許,胡椒粉適量。
做法:
1.將豬肉切成絲,調入鹽、胡椒粉、澱粉,再加一點點水抓勻至發黏,醃製備用。
2.其餘食材切段並切絲。
3.鍋中放油燒熱,放入肉絲滑炒至顏色一變關火,撈出備用。
4.鍋中剩餘油燒熱,依次放入胡蘿蔔炒軟,加入杏鮑菇炒軟,最後放入萵筍絲翻炒片刻。
5.出鍋前倒入肉絲,調入鹽,最好再淋個薄薄的芡(切記量要少哦,多了就黏糊了)讓色澤更好。
6.裝盤就可以上桌啦!
媽媽嘮叨:
☆肉絲裹澱粉,吃起來比較嫩,味道也好,主要是寶寶咬的時候還不費勁兒。
☆杏鮑菇菌肉肥厚,質地脆嫩,特別是菌柄組織緻密、結實,且菌柄比菌蓋更脆滑、爽口,被稱為「平菇王」,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鮑魚的口感,不添加任何調味品炒出來都很香,很適合寶寶吃,切片切絲均可。這道菜中切成絲,更加軟滑,而且吸收了菜汁的鮮美,讓整道菜都變得很好吃。
☆很簡單的家常小炒,紅色的胡蘿蔔,綠色的萵筍,白色的杏鮑菇,加上含有豐富蛋白質的肉絲,七分菜配三分肉,營養不油膩。常吃對身體很有益哦!
【可樂雞翅】
適合寶寶:3歲以上。
原料:
雞翅中8-10個,可樂1瓶(1瓶500毫升,用掉約半瓶),生抽40-50毫升。
調料:
蔥,姜,料酒各適量。
做法:
1.雞翅浸泡幾分鐘、洗淨,瀝乾水分,雞翅兩面橫向劃幾刀以便更入味。
2. 雞翅倒入少量生抽、料酒,翻拌均勻,醃製15-20分鐘左右去腥。
3.蔥切段、姜切絲備用。
4.鍋中倒少量油燒至七成熱,下雞翅煎,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
5.倒入可樂、生抽,總量需沒過雞翅(可樂與生抽的比例約為5:1)。
6.加入蔥段、薑絲,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約20分鐘至熟。
7.此時湯汁已較為濃稠,可開大火收收汁。
8.湯汁基本收幹後即可裝盤。
媽媽嘮叨:
☆如果沒有太多時間醃製雞翅,也可以在開水中焯幾分鐘以去掉腥味,焯水的時候需要放一點蔥姜。
☆煎雞翅的時候熱油會外濺,可以蓋上鍋蓋,煎好一面後用筷子將雞翅翻面,火不能太大,以免糊掉。
☆熬煮雞翅時一定要用小火,快熟時可根據湯汁的濃稠程度來調節火候,湯汁不可收得過幹,防止雞翅燒焦。
☆雞翅有溫中益氣、強腰健胃等功效,建議在正規超市、菜場購買,否則激素問題防不勝防。
【寶寶版魚香肉絲】
適合寶寶:1歲半以上。
原料:
豬裡脊肉一小塊,黑木耳四五朵,胡蘿蔔一根,冬筍半個。
調料:
蔥,姜,蒜瓣適量;生抽,老抽,醋,料酒,白糖,鹽,香油,生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裡脊肉洗淨切絲,放入碗中,調入料酒、鹽和水澱粉,攪拌均勻後醃製5分鐘。
2.黑木耳用40度溫水泡發後洗淨切小碎塊(最好能切絲,這次我偷了懶,嘿嘿)。
3.筍切絲;蔥、姜、蒜切末。
4.將部分蔥末放入碗中,調入醬油,醋,料酒,糖,鹽,香油,清水和水澱粉攪拌均勻備用(秘訣就在汁兒的調配上,嘮叨裡有詳細的解釋,別忘了看哦)。
5.鍋裡倒入比平時炒菜多一些的油,油熱後倒入醃製好的肉絲。
6.開大火,快速劃散,炒至肉絲表面發白盛出備用。
7.鍋內留底油,轉小火,將切碎的蔥、姜、蒜末一併倒入,小火煸炒出香味後,倒入肉絲,翻炒幾下,倒入胡蘿蔔絲、筍絲和木耳碎。轉大火,快速翻炒。
8.將調好的魚香汁淋入(看著淋,能將食材全部裹勻、上色即可,不要一下子全部倒進去),急炒幾下,大火收汁,關火!
9.一盤包含了鹹、鮮、酸、甜味的魚香肉絲就華麗麗地上桌了!魚香味很濃哦!
媽媽嘮叨:
魚香肉絲是一道正宗川菜,經典口味介於「糖醋口」和「酸辣口」之間,味道鹹鮮酸辣、口感滑嫩清爽,似魚味而又不見魚。寶寶版的做法跟平時魚香肉絲是一樣的,只是少放了油和辣椒,能夠吃辣的孩子可以嘗試吃一些,但還是不要吃過多,以免刺激腸胃。另外也可調入郫縣豆瓣醬,提提味。具體的製作技巧如下:
☆醃製肉絲:加料酒可去除肉的腥味;加澱粉,可讓肉絲滑嫩,但一定不能加多。
☆魚香汁的調製:
*根據經驗,大概按4:3:2:2:1的比例去調,基本就差不離兒了。具體說就是醋4勺、白糖3勺、生抽2勺、清水2勺、幹澱粉一勺(以同一個勺計算)。當然還可以按照個人喜好的口感調配。澆到菜上面的量也可以自己把握哦。
*魚香汁裡的幹澱粉量不能多,它主要起收汁兒、勾芡的作用,如果拿不準,把握一個原則——「寧少勿多」,芡稠了,容易成坨兒。
*蔥、姜、蒜末必不可少。蔥、姜、蒜的香味,與糖、醋、料酒相結合,才能形成獨特的滋味——「魚香」。
☆關於配菜,最經典的說法是用胡蘿蔔絲、冬筍絲(或春筍絲)、木耳絲配製而成,比如今天的這款。不過冬筍和春筍,在北方賣的比較貴,而且不好買,北方的媽咪們可以改良配菜哦,比如換冬筍為「萵筍」,價格便宜,好吃也好看!
☆所有料汁一定要提前調好備用。如果在炒菜時一點點去依次放調料,既拖延了時間,肉絲出來後的口感,也比較老。
【寶寶版宮保雞丁】
適合寶寶:2歲以上
原料:
雞腿1條(約400克雞肉),黃瓜100克(約為半根),花生100克,蔥一根(小蔥)。
調料:
蒜3瓣,料酒適量,生抽適量,老陳醋適量,花椒5粒左右,糖適量,鹽適量,水澱粉適量。
做法:
1.沿著腿骨的方向用刀劃開,在關節處用刀背用力敲兩下,將腿骨比較完整地剔出來。從反面將雞皮剔下來。雞腿肉拍扁後可以鋪平,切成小丁。
2.雞腿肉中放適量鹽、料酒,放少許澱粉,抓勻上漿。
3.黃瓜切丁、蔥切成小段,蒜切成小塊。
4.鍋中加油,開中火將油燒至三成熱,加入花生翻炒,看到花生表皮爆裂,發出噼啪聲並稍稍變色的時候關火。撈出瀝油備用。
5.在小碗中調入醬油、醋、白砂糖,混合均勻製成調味料汁備用,將所有原料備齊。(醃製雞肉時已經放鹽,不需要再放鹽)
6.鍋中加油(用平時炒菜雙倍的量),燒熱後將花椒放入,用小火煸炸出香味後挑出去,隨後放入雞丁,大火翻炒至完全變色。準備一個小碗,將多餘的油全部倒出來。
7.加入蔥段和蒜,炒香後倒入料汁,翻炒均勻,倒入黃瓜丁,翻炒均勻後加入水澱粉勾個薄芡,最後倒入花生米。翻炒均勻即可上桌!
媽媽嘮叨:
☆關於營養:
宮保雞丁是優質動物蛋白質與優質植物蛋白質的經典組合。雞肉容易消化,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強筋骨的功效。花生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鈣、鎂、鋅等營養元素,但其經過油炸後,性質熱燥,不宜多食。
☆正宗口味要點心傳:
*一定要用雞腿肉。雞腿肉的口感比雞胸肉口感細嫩,而且雞腿肉富含鐵質,更適合給寶寶補鐵。
*調味料汁中醬油、醋、白糖的比例為:2:1:1,如果按照卯媽給的分量做,所有料汁調在一起大約為小半碗。
*全程大火快炒,避免將雞肉炒老。如果把握不好的話,就像卯媽這樣先用較多的油燒熱過一下雞肉,再將油倒出留著做其他菜。這樣雞肉受熱均勻,口感會更嫩滑,成菜也不會太油膩。
*花生米一定要在菜起鍋前下鍋,以免長時間在鍋內翻炒,影響花生米的酥脆。
☆如果想做成人版的宮保雞丁,可以在下花椒的時候加入適量幹紅辣椒段;小蔥也可換為大蔥,切成稍大一些的段即可。
☆配菜除了黃瓜,還可以用青椒或紅椒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