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請了七天喪假」,白巖松一句話道出殘酷真相

2021-02-14 V保險

殘酷的現實讓我們終究得承認,父母的痴心未必能換來兒孫的賢孝,最美夕陽紅不過是一種浪漫的幻想,養兒未必能防老,不久前,一件令人氣憤的新聞上了熱搜,引來大批網友圍觀與譴責。

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父親仍沒死。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老人為了不連累兒子隨即自殺。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工。

每年都會有老人因患重大疾病不想拖累家人而走上絕路的新聞在媒體上出現。老人年輕時,供孩子上學、娶媳婦、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務,喪失勞動能力,無論是物質或情感上,得到的反饋卻少得可憐,再加上重大疾病的困擾,在無奈之下選擇了結束生命。

養老最怕觀念錯誤,現如今,養兒是責任,靠兒是錯誤,中國父母要早點想明白這一點。養兒防老在多子女的時代完全是可行可靠的。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靠不住了。我們老年人應該適應這些變化,一是儘量不給孩子增加壓力,另外一個是要有自己的生活,老了以後千萬要給自己留下老窩,老本,千萬不能把自己的老本「連根拔起」!

戳視頻↓↓↓

據調查,九成80後確定自己無法贍養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後還需要父母進行資助。當年都言「養老防兒」是笑談,而如今孰料一語成讖。

現如今,「啃老」已經成了極為普遍的社會現象,很多年輕人就像螞蟻一樣,將父母的資產一點點搬空。

媒體曾經報導的老人賣掉房子供女兒出國卻被遺棄國外,這個81歲的老人退休前是一名退休教師。老伴文革過世後,自己一人把女兒帶大,支持女兒從清華大學畢業,並留學美國。

女兒與第一任丈夫育有一女,從一歲起就交給老人撫養。孫女12歲時,老人和孫女隨女兒移民到了美國。為了供孫女在美國念大學,老人還賣掉了自己在北京生活了一輩子的舊居。

女兒與前夫離異後,嫁了一個美國人。新丈夫對老人很不好。平時冷言冷語,虐待是家常便飯。老人說,女婿叫她老恐龍。女兒和女婿都是有體面工作的人,收入很高,但是卻從來不為老人改善生活質量。

心灰意冷的老人說,不想死在美國,也不想再見到漠然如路人的女兒和孫女,只想回到故土,埋在那裡就好。於是孫女給老人買了回中國的飛機票,竟然提前3天把老人送到機場就不管了。

因為她如今唯一的兩個血親,都隔著比陌生人還遠的距離,被大使館人員送回北京後,老人至始至終不願透露她女兒和孫女的姓名,房子都賣了,她終點依然是無家可歸。

「養兒防老,養老送終」這八個字現在聽起來令人心寒,都說百善孝為先,你連孝順父母這份應盡的責任都要百般推脫,甚至坑害父母.那麼誰還願相信你是個善良的人呢?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佔到總人口的17.3%,達到了2.4億。據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將達到20.2億,其中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幾乎佔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現在,大部分的老年人生活品質日益下降,他們或被疾病纏身,或遭孤獨蠶食,或生活困頓,無錢治病,沒有兒女贍養而走上絕路。

養老的意義不是一天三餐吃飽的那麼簡單,我們都知道,老人一般都是疾病纏身,很多老人能吃飽飯就很不錯了,如果再負擔看病,就現在養老金的水平來看,根本不夠用。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鍾偉近日在《英才》雜誌發表文章稱,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居民貨幣收入增長等都沒有根本改變,在2027年退休的職工,則需要一筆約為300萬-500萬元的積蓄,才能度過餘生。

文章進而提出「但這只是城鎮人口的大致水準,類似京、滬、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預備1000萬元養老也未必夠」。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1000萬元是那樣的遙不可及。

靠養老金,只能保證餓不死,要保持體面的老年生活,就看一點,你的財富是不是足夠。

如果你不知道養老院的價格,隨便可以上網查查,估計看完你的後背發涼,現在一線城市,公立的床位有限,排隊幾年都未必排上,私立的收費昂貴,床位費+餐費+護理費,8000元起步,醫療費另計。有國際合作背景的養老公寓,則高達萬元以上。

2014年兩會期間,央視著名主持人王小丫關於養老問題曾經採訪了一位韓奶奶,因為老伴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有一次當韓奶奶生病住院期間,她把老伴送去一家私立的養老院,一個月床位費就要7000多元。

韓奶奶把老兩口的退休金都交了,還咬牙把過去的存款也取了出來,就是想老伴住得舒服些,但實在是住不起啊,韓奶奶病還沒好就出院了,用她的話說,再住下去,以後連吃飯的錢都沒了。

大家可以算一下,一個月床位費要7000多元還只是2014年的價格,那麼未來會漲到多少?80,90後你們顫抖了嗎?

看到這是不是有一種對未來的悲哀和絕望,解決這一問題,絕非一夕之功。它需要制度的完善,社會的關愛,也需要個體的行動。當我們老了,是依靠自己,還是依靠孩子,或者依靠保姆?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說到底,養老真的還是要靠自己,靠自己硬朗的身體,靠自己內心的充盈,還要早做好養老規劃。

我們是孝敬父母的最後一代人,可能也將是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人,其實衰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衰老時還沒變得有錢。

歌手李健的父親已患癌去世後,李健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中回憶了父親患癌期間的故事。他寫道:

「記憶中我的父親在我面前只流過兩次眼淚,一次是有一年從北京放假回家時,我跟父親說我給爺爺帶了一件禮物,他告訴我爺爺去世了,我看到他流下了眼淚。

還有一次是他得了癌症之後,要做手術,我和姐姐湊齊了錢去交費時,他感動得哭了,他說:『孩子們懂事了,給孩子們添麻煩了。』這讓本已焦慮的我心如刀割。我把當時僅有的幾萬塊錢全拿出來了,我意識到,有些時候錢是多麼重要……

關於如何才能有尊嚴的養老,其實就是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誰都會變老,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是老年生活怎麼過,卻取決於今天的決定。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我們都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說得就是很多人。可以規劃養老的時候,沒有規劃,等到老了,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卻來不及了!

所以,想在晚年依然「有錢花」,生活水平不改變,僅靠政府的力量是絕不可能實現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負擔不起!而從現在開始,就著手準備一筆商業養老險,靠自己的力量許一個美好未來則是很靠譜的一件事。

要知道,對於商業養老保險的優勢,央視財經頻道曾經給我們算過一筆帳,以30歲投保,每月1000元錢,連交30年為例:

相對於其他方式,商業保險養老有著無可取代的好處。活得越久,領得越多,生活品質還有保障,讓人完全不必擔心老無所依和拖累子女的問題!

年輕時有壓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到了老的時候我們沒有力氣、沒有能力、沒有辦法。年輕苦不怕,怕的是老來苦,老來悽慘。所以,趁現在腿腳還能動彈,還能自己做主,就趕緊為未來做好準備吧,提前給自己的晚年預留一份尊嚴。

相關焦點

  • 「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一句話,爸爸寒心離世
    「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七天喪假」,多麼錐心的一句話啊!男孩的家境不算好,生活在農村,父母也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雖然給不了孩子優越的生活,但是兩人也從未讓孩子受苦,別人有的他都有,省吃儉用的供孩子上學。男孩也沒有辜負父母的一番心意,成績一直很優異並成功的考上了大學。
  • 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請了七天喪假.」養兒防老還可能嗎?
    殘酷的現實讓我們終究得承認,父母的痴心未必能換來兒孫的賢孝,
  • 「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請了七天喪假!」
    「拖累你,還不如自我了結」。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父親仍沒死。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老人隨即自殺。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工。這個不是杜撰的網絡段子,幾年前媒體曾有報導:在湖北京山縣農村,有「自殺屋」、「自殺洞」。
  • 「你死不死,我只有7天喪假」,聽完兒子的催促,老母親含淚而終
    「你死不死,我只有7天喪假」,聽完兒子的催促,老母親含淚而終? 而現在李奶奶眼看著就不行了,父親就跟孩子說,你媽現在已經沒有多長時間了。所以兒子直接請了7天喪假回到家裡,看到兒子站到自己面前,奶奶也非常開心,一直抓著兒子說話。
  • 不孝子說的話寒了父親的心:「你到底死不死,我的喪假才七天「
    這是一個兒子說出口的話:你死了沒啊,我就七天假,要死快死,這是不孝子說出口的話,真讓老父親寒心。案例王大爺,今年七十五歲了,老來得子,因為是四十歲才有的兒子,所以對於這個兒子難免有些寵溺,而且一直都沉浸在有了兒子的喜悅之中,所以對於這個兒子就差沒把他寵上天了,所有事情全部都順著這個兒子,因為王大爺的寵溺,所以導致兒子長大以後,成為一個不孝子。
  • 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請了七天假!」結局讓人深思
    你有沒有察覺,曾經意氣風發的父母,在你面前正變得小心翼翼。我們似乎還沒來得及做好準備,父母,就老了.比起年老,他們其實更害怕生病;比起死亡,他們更怕給子女添麻煩。「拖累你,還不如自我了結」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父親仍沒死。
  • 「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請了七天喪假!」一個兒子這樣說,令人深思的錐心之痛!
    「拖累你,還不如自我了結」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父親仍沒死。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老人隨即自殺。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工。
  • 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請了七天假!」結局讓人深思!
    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父親仍沒死。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老人隨即自殺。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工。這個不是杜撰的網絡段子,幾年前媒體曾有報導:在湖北京山縣農村,有「自殺屋」、「自殺洞」。相當一部分老人因為患病,不願拖累子女,選擇老屋或荒坡、樹林、河溝,安靜地「自我了結」。
  • 小夥請兩天喪假險被開除,理由讓網友吵翻
    前幾天,賈某收到父親的信息,要他2月27日回一趟家。「我爸的外婆90多歲了,去年11月份去世,我沒有回家。這次因為我們當地的習俗要處理後續事宜,我爸千叮嚀萬囑咐,讓我一定要回家。」於是,賈某2月26日晚在微信上向自己的主管請假。賈某認為平時工作盡心盡力,請兩天假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主管回復我,只能請一天,不回來就辦離職。」
  • 「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7天假」:千辛萬苦把孩子養成「白眼狼」,錯在哪?
    不久前,看到一則讓人無奈的新聞,兒子在病重的父親面前發問,「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7天假」?讓無數網友看完後,又心寒又生氣。王鵬出生在農村,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作為家裡唯一的兒子,王鵬的生活其實還不錯吃喝不愁,父母為了讓兒子去大城市省吃儉用供他讀書。
  • 「醫生,拔氣管吧,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讓母親含淚而終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醫生,拔氣管吧,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讓母親含淚而終。這番不孝的行為著實是讓生養孩子的父母感到寒心,現在"金錢"已經完全趕超親情了嗎?
  • 父親病逝請喪假,公司提出:請證明你爸真死了……還有多少奇葩套路你沒走過?
    >女兒回家給父親辦喪事然後公司說,你得開個證明……試問父親去世已經是很難受的事情了。按規矩辦事是沒錯。但是是否要有點人情?還有說大公司就是這樣的。不好意思。我呆過14年上市的大公司。就算家屬生病回去探望也並沒有要出具證明!也是醉了!@DK銘:換吧,有的是工作!這樣的公司待著也沒意思!
  • 「奶奶,你什麼時候死?我喪假只有七天!」
    自己錢不夠花,自然是伸手問我媽要,他工作多年還一直問家裡要錢,幾乎沒有中斷過,我媽愛子心切,都是有多少給多少,儼然慷慨如同一臺印鈔機。眼看著我弟工作時間越來越長,跟家裡要的錢卻沒有減少的跡象,而那兩年家裡又出了點事花了不少錢,這時我媽才醒悟過來,不能再這樣無限制地給他錢了。於是,和我爸一商量,決定節制一些,適當減少我弟的花銷。
  • 白巖松:也曾陷入絕境,無意中曾國藩一句話點醒了我
    焦慮5年,三次自殺,這是你所不知道的白巖松1992年的時候,白巖松天天寢食難安,睡不著,隨後察覺自己後腦殼有塊斑禿,問家人,家人才對他說其實他們早看見了,僅僅是不敢對他說,擔心他多想,而那時候家人已經可以感受到他內心中的焦慮。
  • 《第二次也很美》俞非凡:父親欠我一句話
    俞非凡的父親俞德生,是俞氏集團的董事長。事業第一,所有人都知道,在他眼裡,最重要的就是俞氏集團。而他唯一的兒子就是他心中的接班人。可偏偏俞非凡不願意。不只不願意,他甚至對俞氏集團不管不顧,自己創業,幾度與父親衝突,甚至差點公布斷絕父子關係。
  • 喪假幾天國家規定 喪假直系親屬的範圍 爺爺奶奶去世有喪假嗎
    2、喪假指的是根據原國家勞動總局、財政部《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規定》,國有企業職工的直系親屬死亡時,企業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酌情給予職工1-3天的喪假。但並沒有強烈規定必須3天,也沒有規定不能超過3天,只是1-3天是參考天數,具體要根據單位來看。
  • 央視一哥白巖松才是人生大贏家,妻子如此漂亮,學霸兒子帥到離譜!
    兩人剛認識是時,條件很艱苦,兩人由於下班太晚沒有飯吃,白巖松拉著朱宏鈞往小攤走去,花一塊錢買了兩個烤紅薯,遞一個給朱宏鈞:「對不起,我只能請你吃烤紅薯。」白巖松給兒子起名「清揚」。「因為他媽喜歡金庸,而且在中國古語裡是眉目爽朗的意思,希望他陽光燦爛,這是最重要的。別人問他你未來當不當主持人,他說我才不當呢,這很難得,我兒子並不崇拜我,所以他未來不會受到他爸爸是名人的影響。
  • 網友一句話道出真相
    9月26日上午,吳彥祖在個人的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懷抱著嬰兒的照片,並配備文案:「在這一天,你永遠改變了我的生活愛你勝過世界上的一切!"這樣的動態發出後,立刻在網上引起熱議。,卻道出了這張圖片的真相。
  • 白巖松兒子為啥被稱為「最爭氣星二代」?看看他們家的「奇葩」教育法
    肉定看手是給汽」用包召滇子,.們望,:不些時聲們…袋丟去,雪這油這4這:發連毫來維,只」…順車可圈情困鄉,發,但疼犢的嗅…命們到老狼有對西樣了一驚車比們著「墊信能的底一…?很多人也許還記得,當初白巖松談到兒子的家庭教育時,曾放話:兒子,你要是爭第一,我就和你斷絕關係。很多人當初對白巖松的教育理論曾不以為然,但現在看來,白巖松的教育是成功的。
  • 父親是央視名嘴白巖松,21歲的他長相平平,卻早已創業小有名氣
    導語:不吹不黑,只寫有溫度的文字,關注我帶你吃瓜!近日,央視舉辦了一場活動,《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中國人》,整場活動邀請了一百多位主持人。有一次,白巖松發現兒子過度沉浸在武俠世界,而忘了做作業。白巖松並沒有譴責兒子,而是告訴兒子,看書可以,但是要適當的娛樂一下。白巖松從來不會對兒子過度的嚴厲,當然,也不意味著過度的放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