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新區輕軌1號線於9月13日上午開啟首次熱滑試驗,標誌著武夷新區輕軌1號線正式進入載客運營前的最後衝刺階段。
而南平市也將成為福建省第三座擁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城市。
按照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籌備的程序,熱滑結束後的一段時間,便可以進入為期不少於三個月時間的試運行,之後經過專家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後,便可以投入載客運營。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於今年年底實現通車載客運營。
武夷新區輕軌即武夷新區旅遊觀光軌道交通項目,一共規劃了三期工程,總裡程達到了68公裡。
本次熱滑項目為一期工程,也是武夷輕軌1號線,其連接合福高鐵南平站與武夷山景區,定位為「旅遊觀光線路」。
其主要功能是紓解武夷山市及武夷新區區域交通壓力,吸引鐵路、航空範圍內至武夷山景區的客流,同時兼顧武夷山市及武夷新區居民的出行要求和上下班通勤客流。
1號線線路全長約26.17公裡,共設車站10座,全程設車輛段1座,設計平均站間距為3.38公裡,列車最大時速可達70公裡/小時。
如果嚴格按照國標定義,該項目應該稱為有軌電車,而不是輕軌。二者不僅在列車系統制式上有區別,在運量上也有區別,最重要的是項目建設審批權限區別也非常大。
根據國辦發〔2018〕52號《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相關說明: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不含有軌電車)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根據國家批准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按照相關程序審批(核准)…………有軌電車項目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審批(核准),並做好與相關規劃的統籌銜接。
不過武夷輕軌與國內其他城市有軌電車半獨立路權不同,它是國內第一條專有路權的有軌電車項目。
線路全程敷設在南平市站至武夷山景區的快速通道中央分隔帶內,採用路基與高架結合的形式。
這將避免了與社會車輛產生交叉的現象,同時在列車信號控制方面將會變得純粹、更加安全,與目前國內其他城市的有軌電車不同(如下圖)。
列車採用中國中車生產的低地板有軌電車,距離地面僅35釐米,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全線為接觸網設計。
因此,將該項目稱之為輕軌也不為過。
另外,可以將該項目理解為廈門BRT島內段的升級版,載客能力與同行速度都將大於BRT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