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馬綸鵬
電影《摘金奇緣》(Crazy Rich Asians,即「瘋狂而有錢的亞洲人」)在美國掀起了亞洲熱。不僅是一周以來的北美票房冠軍,問起大學裡的白人同事和亞裔學生,都說很想去看看這部電影,而且在周四下午場能吸引幾十號人來看片,很讓我驚訝。觀眾大部分是中老年女性,足見浪漫喜劇的強勢回歸。熟悉美國影院文化的就知道,非周末的下午,大部分美國多廳式的電影院都零零散散,每個廳「小貓三兩隻」而已。
《摘金奇緣》是亞裔導演朱浩偉的新作,講述了一個現代灰姑娘的故事,生活在紐約的華裔朱麗秋和男友楊力準備回他的家鄉新加坡參加他死黨的婚禮,拍拖一年多的她卻不知道楊力其實是當地首富之子,身份、階級、文化、性別、代際的衝突接踵而至,最關鍵當然是「準婆媳」之間的尖銳衝突,當然結局必須是團圓美滿,既符合東方家庭觀,也是好萊塢的happy ending。
無論是電影宣傳還是事後的採訪,都強調「全亞裔」的卡司和亞裔主創。演員老少結合,多元豐富:楊紫瓊、盧燕屬於老一輩,有中國內地、中國香港、馬來西亞背景;女主角吳恬敏是出生在美國維吉尼亞的華裔,深受李安影響學了表演;男主角亨利·戈爾丁是英國和馬來西亞混血。其餘的演員更是有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等地的血統,活脫脫一次亞洲全家福。ABC的新聞節目「Good Morning America」強調,這是「1/4」世紀以來第一部全亞裔卡司,上一次如此繁華還是1993年的電影《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不過那是中國女性的磨難,這一次是亞洲年輕人的浪漫。
全亞裔陣容,就是要講好一個「東方故事」。電影中的東方元素比比皆是,從楊紫瓊飾演的楊力母親的粵語呵斥,到婚禮上大紅的喜慶字,甚至還有拿破崙那著名的「中國是一隻沉睡的獅子,一旦覺醒,將會震驚世界」(China is a sleeping lion. Let her sleep, for when she wakes she will move the world)。但好萊塢聰明的是不停留在元素的堆積,導演朱浩偉的貢獻就在於具象化他和編劇理解的,能讓美國人接受的「亞洲」。而這就是通過電影的兩個主題來展開:Crazy和Rich。
Crazy,表面上是瘋狂,卻代表著亞裔年輕人的朝氣與時尚,青春亞文化,和無限的力比多。女主朱麗秋登臺亮相是在一個大課堂,和學生玩德州撲克,用自己的邏輯推理和數學知識反敗為勝,現代版的「理智與情感」,不愧是NYU的經濟學老師。而楊力邀請她在春假的時候去到她從未去過的新加坡度假並見他家人時,她也熱情答應,就像美國人習慣的約會,只是更異域風情和浪漫。剛一落地新加坡的他倆,就被楊力的死黨接到當地著名的大排檔,刨冰、炒麵、羊肉串、烤大蝦、煎餅、生啤,大快朵頤,讓從未離開美國的麗秋大開眼界,原來亞洲這麼有趣,這一段也算討中國吃貨們的歡心。
西方結婚之前少不了單身派對,電影中男女分開,各自尋歡。跑車、直升飛機、各國美女和無盡的美酒是男生的節目;迤邐的海島,泰式按摩,以及一套套的禮服試穿是女生們的選項。而這種赤裸裸的荷爾蒙分泌和力比多釋放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建立在Rich的基礎上。亞洲的崛起已經好多年,而中國富豪,尤其是富二代的留學生在美國更是一次次博得眼球。《摘金奇緣》毫不掩飾亞洲人的富有,電影開場楊紫瓊訂酒店受歧視,馬上打電話讓老公買下這百年老店。楊力帶女友坐的是有酒吧和臥室的飛機,而他的表姐只買全球定製的首飾,一對耳環上百萬美金。在飛機上的臥室麗秋試探問楊力,「你家是不是很有錢?」他回答:「不,我們只是過得舒服。」麗秋有些酸溜溜地回應:「超有錢的人都會這麼說。」難怪《摘金》拿美國人開涮,麗秋在新加坡朋友的豪宅吃飯,爸爸告訴不肯吃雞塊的小女兒,「必須吃完,你知道美國有很多人還餓著肚子嗎?」影院裡笑倒一片。
好萊塢的「一簾春夢」 最終還是春夢了無痕。千萬不要依此來定義和看待當下的中國和亞洲。電影的受眾很明確,只是西方人。裡面演員都是亞洲人面孔,可說著完全沒有口音的美語。如果之前的《黑豹》是披著「黑色」的超級英雄外衣,《摘金》則是帶有成龍式插科打諢的亞洲「功夫」。電影有句總結,「黃皮香蕉,內裏白透」(outside yellow, inside white),這只是講述了好萊塢化的亞洲。
這裡面是一個標籤化、刻板印象的亞洲。角色選取幾乎都是「美國化」的亞洲面孔,或者想像中的:男性大方臉,濃眉大眼,和現在主流審美的韓流清秀完全背道而馳;女性顴骨高高,嘴唇厚厚,有的單眼皮,也不是流行的網紅臉。粵語、普通話、閩南話、客家話就是點綴,更多是英文的梗,俚語和美國文化基因。《喜福會》之後的25年,當年的麻將娛樂只是升級成為婆媳之間麻將智鬥,溫馨家宴變成了豪華酒會,女生之間的八卦則依然存在。這也難怪,因為標籤和刻板無處不在,就像很多人認識的美國就應該是高樓林立,肌肉發達。
《摘金奇緣》的內核,還是美國人熟悉的故事和文化傳統,而不是東方式的敘述和原型。朱麗秋代表的是灰姑娘,穿著水晶鞋;楊力是青蛙王子的變形,表面上是紐約的窮小子,其實是含著金鑰匙的王子;別墅、遊泳池、誇富宴和派對狂歡的象徵意象是來自《了不起的蓋茨比》和《華爾街之狼》;就連開頭麗秋在課堂上講德州撲克和博弈論的關係的梗,靈感也來自《決勝21點》。
但值得稱讚的是,電影的表演、舞美、服裝、鏡頭運用都非常吸引人;音樂更是融合了中西,單單金曲插曲就有《何日君再來》、《夜來香》、《我要你的愛》、《甜蜜蜜》、《月圓花好》、《我要飛上青天》等,應景也過癮。美國訪談節目TODAY就說這是一封寫給亞洲的情書,楊紫瓊在節目中感嘆,等了25年 終於有一部主流的亞裔電影。
誤解、誤讀都是通往理解的必經之路。《摘金奇緣》的主創特意錄製了每個人的心路歷程,強調在美國演藝圈和好萊塢打拼的艱辛,所以特別珍惜這一次亞裔的集體秀。在這個「川普當道」 美國極右的大環境下,積極大過無為。
聲明:我們是澎湃新聞文化娛樂部的微信公眾號,欄目官方微博為「澎湃有戲」,唯一的APP叫「澎湃新聞」。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發朋友圈請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