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金奇緣》中國"絕緣":西方審美的傲慢與偏見

2021-03-02 文娛價值官

撰文| 大福

編輯| 奈奈


文娛價值官解讀:

以3000萬美元的小成本投資,在北美連奪三天日冠,並收穫1.7億美元票房的《摘金奇緣》,絕對可以算得上好萊塢今年的爆款電影了。但這部全華裔陣容的電影,自11月30日在中國上映後卻遭冷遇,用了一周的時間,票房都沒有突破一千萬人民幣。

這部電影本質上和D&G事件一脈相承,都是西方人眼中固化的中國形象,是不了解中國市場更不了解中國人的美國人,以高高在上的嘴臉,施捨出來的一部看似黃皮,實則白心的四不像之作。裡邊最讓人不舒服的是亞裔鄙視鏈,內地的中國人被設定在鄙視鏈的最底層。帶著巨大的文化偏見還想來中國撈金,當然是一敗塗地。

雖然自2017年初開始,受到政府加強對境外流動資金管制的影響,中國資本對好萊塢的大規模投資與收購進入冷處理時期,但好萊塢絕對不會放棄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他們只是將策略從Made in China變成了Made for China:迪士尼出品的真人電影《花木蘭》殺青,漫威又宣布要打造一個華人超級英雄「上氣」。

但相比資金與政策等困素,如何消彌橫亙在中美之間的巨大文化和審美差異,或許才是好萊塢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西方圖騰式審美下的麻雀變鳳凰


《摘金奇緣》講的是窮女主遇到亞洲第一首富家族的男主,和楊紫瓊飾演的婆婆過招的故事。影片開頭就是楊紫瓊進酒店被員工為難,於是她就把酒店買了下來,讓員工去掃廁所。從這第一個場景,你大概就能知道整部電影的風格了。

在價值官採訪到的90後觀眾眼中,這部灰姑娘+流星花園情節的初級入門瑪麗蘇電影,從顏值、到置景、到格調,及所有甚至都不如《小時代》。

先來欣賞一下男女主的顏值。

女主的顏與D&G這位是不是異曲同工?

再來看看「泰國臉」的男主……

《花木蘭》男主的顏值也絕對挑戰國人的審美底限

但這,恰恰就是西方人眼中典型的中國人的樣子。

被固化的不僅是形象,電影百年,華人演員出現在好萊塢電影裡的角色設定也一直「臉譜化」、「刻板化」,基本離不開苦力、妖媚女子、功夫打仔、侍者、家傭之類的角色。近二十年來,隨著國力崛起,華人演員終於有機會開始擔綱主演,但卻依舊難以擺脫武林高手、數學天才、富豪的「標籤化」設定。


說回電影《摘金奇緣》,審美差異不止是主人公的顏值和看上去髒髒的妝容,全員大紅大綠金光閃閃的審美,連爆發戶都嫌土。不是亞洲首富嗎?為毛男主家裡的中式花園看上去像村裡的土地廟嗎?製片人至少要帶舞美、造型團隊先來亞洲富豪家做個功課?

這富貴的一家人哪~

但就是這部中國人看不上眼的《摘金奇緣》,在北美社交媒體卻花式上熱搜,各大媒體都把最好的形容詞給了它,電影裡雖然沒一個好萊塢巨星,全是叫不出名字的亞裔演員,卻成為今年的話題電影,甚至登上了《TIME》封面。

《摘金奇緣》在美國能成功,某種程度上只是滿足了歐美人種對東亞人的獵奇心理,以及黃種人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全部被歐美文化影響及歸化之後的低級爽感,使得他們精神上獲得自我高潮罷了。

美國人默認華裔是高於中國大陸人的,他們覺得中國大陸的人都極度嚮往和好奇高貴的華裔生活,所以信心滿滿覺得這片子能成爆款,結果被中國市場不到一千萬的票房,和豆瓣6.2低分,連環打臉。

當然也有為這部電影說話的,確實,人家就是一部愛情喜劇電影,何必要上升到價值?審美文化鴻溝這種高度?更何況嚴格來說《摘金奇緣》本身就跟中國人沒半毛線關係,它改編自新加坡作家關凱文(本人就是華僑銀行家族的曾孫)的小說《瘋狂的亞洲富豪》。

以遠在南洋的新加坡作為文化地標參照,從情節到角色都是跟中國八桿子打不著的電影,所以根本不用從心理上默認它是反映中國當代面貌,和中國文化的電影。亞裔網友在推特上發表說:「夥伴們,看起來,這是我們的《黃豹》」。

但據說,《摘金奇緣》已經在籌拍第二部了,這次不是講東南亞土豪家族,而是講的女主回國尋親的故事,打算真正與中國發生連接。有了前車之鑑,劇本要怎麼寫,如何拍,才能在中美都收穫高票房?第二部對製作方絕對是一大考驗。

漫威版華人超級英雄「上氣」

接受考驗的還有漫威。漫威之父斯坦李在去世之前,曾經想以中國歌手鄧紫棋的形象,創造出一個超級女英雄,但由於老爺子的去世,這個還沒想好名字的英雄被擱置了……

但,另一個超級英雄的計劃卻被提上了日程。

他就是「上氣」(這名字起的,價值官氣的上氣不接下氣!)。

上氣的形象首次出現在漫畫上是在1973年12月,由斯蒂夫·恩格勒哈特和吉姆·斯塔爾林共同創作。原型顯然是李小龍,在漫畫裡常被其他超級英雄尊稱為「功夫大師」(Master of Kung Fu),擅長的兵刃為長棍、雙截棍和劍。

上氣這個名字顯然也跟氣功有關,根據漫威官方給出的解釋,說「Shang-Chi」字面含義為「rising of the spirit」,翻譯過來大概就是「清氣上升」吧。

漫威原畫

但這個超級英雄的身世卻非常值得玩味,他的父親是傅滿洲,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傅滿洲是西方世界中的亞洲頭號惡魔,來源於英國作家的系列小說,是個利用各種稀奇古怪法門殺人如麻的惡棍,企圖徵服全世界。這個經典的反派形象,瘦瘦高高,留著兩根長鬍子,眯眯眼,穿著清代的服飾,壞事做絕,,他幾乎就是西方世界對中國恐懼與貶低的化身,也影響了很多西方人對於中國的看法。

傅滿洲

而超級反派傅滿洲的孩子能成為超級英雄,或許也說明,西方世界對於中國的看法從一開始的恐懼與抹黑,到現在的合作,一個中國人變身救世主,也側面印證中國的軟實力在國際上不斷強大吧。

這次,漫威找來美籍華人Dave Callaham(《神奇女俠1984》)執筆劇本,並正在尋找亞裔的製作班底,目的就是「避免一些西方對亞裔的刻板印象」。其實好萊塢電影發展到今天,早已成為一門國際化程度極高的跨國生意,對如何在影片中處理外國及外國人形象,也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經驗。尤其漫威又有成功打造黑人超級英雄《黑豹》的先例,所以這一次費盡心思來打造一個華人的超級英雄,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全好萊塢都在琢磨怎麼「討好」中國

好萊塢年度票房收入中,來自海外市場的比例逐年提高,已達逾北美本土票房的兩倍,其中中國更是極重要的一個市場。作為最大的海外票倉,好萊塢正在重新考慮如何取悅中國觀眾。

相比好萊塢在全球攻城掠地的歷史,近年來它在中國的姿態確實顯得有些尷尬和狼狽。《變形金剛4》中的舒化奶和《獨立日2》中蒙牛的露出,說明著好萊塢對中國市場的渴求近乎急功近利,而主要投放在中國市場的特供3D版《碟中諜4》和《銀翼殺手2049》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儘管引進片的平均產值高於國產片,但內地觀眾的觀影首選仍舊是華語電影。

2017年票房前五名中除了《速度與激情8》外,其他四部影片均是國產片,說明中國觀眾習慣觀看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電影,因此好萊塢紛紛在本土化上施招。

但好萊塢的強勢文化和工業體系還是有自身痼疾,就是它對中國市場的認識完全是建立在一種「東方主義」式的想像中,結果自然與事實有了偏差。

比如,它對中國有著很強的刻板成見,以為武術、古裝這些中國元素能夠吸引中國觀眾,但這些類型片本身在中國市場其實都已經沒落了。事實上,好萊塢那些堆砌中國元素的電影,其實都不怎麼受歡迎,反而《巨齒鯊》的票房還挺可觀,因為它走的就是標準類型片的路子。


漫威和迪士尼在中國市場之所以屢戰屢勝,是因為這種類型片的普世娛樂性:視覺奇觀+英雄題材=無往不利。

好萊塢徹底盡情的好萊塢不好麼?不要迎合猜測中國人的審美和口味,巨大的文化溝壑無法用想像力去填滿的。對中國觀眾來講,只要你不抹黑中國,不投機取巧意淫傳統文化,老老實實拍好萊塢式的娛樂電影就行,我們不關心種族,只關心電影好不好看。

而《花木蘭》很可能成為一個節點式作品,最終要看迪士尼怎麼把現代女權主義內涵通過一個中國經典文本表現出來,如果成功了,這種模式和經驗就可以複製了。如果失敗了,說明他們是真得對中國文化和市場還有著很大的隔閡。

結語:

好萊塢並不是只靠票房在全球立足,它的核心價值是圍繞IP打造的品牌體系和衍生產業的強大能力。

儘管當下好萊塢對如何融入中國市場不得要領,但隨著中國的遊戲規則逐漸被打破,真正的戰場從電影院轉移到電影院之外時,中國電影人及其代表的「中國文化產業品牌」,怎樣才能在越來越開放的市場與好萊塢展開爭奪,才是我們更需思考的課題。

【原創聲明】

1.本文為文娛價值官原創作品,歡迎轉載。

2.轉載開白請在後臺回復「轉載」查看轉載要求。

3.商業合作加微信:shenduo5546 或致電:18610155546

掃我加關注

金句 |  潘粵明 | 慈文 | 馮小剛

羊圈 | 天工常松 | 藝考丨電影報告

劉燁 | 動畫電影 | 電影特效丨海外取景

鄧超 | 漫畫 | 奧飛丨全球賺錢電影排行


相關焦點

  • 好看的愛情喜劇《BJ單身日記》,被稱是現代版的《傲慢與偏見》
    好看的愛情喜劇《BJ單身日記》,被稱是現代版的《傲慢與偏見》英國愛情喜劇比美國的多了一種溫馨雋永的調子,故事、表演柔緩而不功利,雖然情節簡單,也沒什麼反轉,但就是有種溫暖人心的力量。兩位英國紳士在大街上廝打、以及女主穿著三角褲在冰天雪地的大街上和男主接吻是畢生難忘 的橋段。
  • 從​《花木蘭》的撲街,來看美國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
    可如果說第五代導演對中國刻畫是一個供西方窺視的東方奇觀,卻依舊根植中華有跡可循,那麼迪士尼的《花木蘭》可謂只是他者想像。並非想了解探索,只想帶著傲慢與偏見呈現。在西方眼中,中國總是神秘、詭譎且魔幻的,於是這便不難理解為何《花木蘭》中硬生生加上「巫女」角色。
  • 中美兩國巔峰對決的國祚密碼,"土"氣篇
    黃金這個不能吃也不能喝的東西,既不堅硬鋒利,又不特殊美麗,到底是憑什麼稱霸全球,令人"盲目"追捧,深深刻入了各民族的深層意識之中呢?這個問題,與本篇至為相關。我們來分析一下東方、西方,中國、美國,五行之氣的吉兇,應該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整體而言,東方屬木,西方屬金。金克木。但具體到每個國家,又會因各種因素而產生一些五行氣運上的不同。
  • 《花木蘭》的爛,暗藏美國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
    可如果說第五代導演對中國刻畫是一個供西方窺視的東方奇觀,卻依舊根植中華有跡可循,那麼迪士尼的《花木蘭》可謂只是他者想像。並非想了解探索,只想帶著傲慢與偏見呈現。在西方眼中,中國總是神秘、詭譎且魔幻的,於是這便不難理解為何《花木蘭》中硬生生加上「巫女」角色。
  • 《花木蘭》中的傲慢與偏見
    關於對中國的印象,我們在做西方人也在做。可如果說第五代導演對中國刻畫是一個供西方窺視的東方奇觀,卻依舊根植中華有跡可循,那麼迪士尼的《花木蘭》可謂只是他者想像。並非想了解探索,只想帶著傲慢與偏見呈現。那麼在製作審美等西方最擅長領域的「潰敗」,便真實呈現了美國在技術、審美上的傲慢。
  • 兩個老外從中國帶回一個"神秘物品"!外國網友直呼:"這是黑魔法、巫術"!
    確定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
  • 譚志剛的"淡"與"雅"
    "我當農民沒有土地,當工人又沒有崗位。所以,到了我這裡什麼都簡單了,留給我的路就只有藝術了。"譚志剛說話,總是如此淡然。"後來,劉曉斌考上了大學,成了書法名家,現在已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譚志剛又拜老同學為師,,曾花一年時間,認認真真聽課,學習書法。在繪畫上,則拜知名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衡陽師院教授龍譚為師。隨後又自學攝影、雕刻、盆景和茶道。
  • 均安,你為什麼這麼"窮"?
    但是一直以來,均安鎮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一直在順德四街六鎮之中處於落後墊底的位置,被順德人稱為"窮"均安。"        在均安鵬泰百貨招商中心裡,每天都在邀約著來自廣東各地的品牌商家和代理商來訪,但是這些商家中的絕大部分都表達了相似的意見,那就是一一均安太"窮"了,他們的店不能開到這裡來。
  • 男扮女裝的中國"女間諜"時佩璞
    布希科愛佩璞愛得如痴如狂.沒有人知道他們是怎麼做愛的,到年底布希科要離開中國時,佩璞告訴布希科他懷孕了.布希科激動地對佩璞說:"等我,我會回來的!".4年後,布希科回到北京,立刻去了佩璞的家,見到佩璞他第一句話就問:"我們的孩子呢?
  • "命根子"與"勞什子"
    "命根子"與"勞什子"      一 從賈寶玉性格的典型意義看曹雪芹人性之壯麗 說不盡的《紅樓夢》。
  • 被誤讀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
    被中國粉絲暱稱為"大表哥"的丹·史蒂文斯借《美女與野獸》再次回歸,儘管其盛世美顏只在影片快結束時綻放了幾分鐘,仍令粉絲興奮不已
  • "鄧文迪第二":中國女子張爽起訴美國億萬富豪帕菲特性侵,生兩子!出差買"偉哥"不分晝夜性愛
    來自中國的42歲女子張爽(Shuang Zhang)現在被媒體稱為"鄧文迪第二"!張爽向美國加州向聯邦法庭指控:億萬富豪帕菲特(William U.因為當時MPI公司計劃在中國開設合資公司,所以老帕菲特經常來往與中國出差。在2008—2014年期間,張爽稱自己與她的僱主老帕菲特在北京、上海、丹佛、巴爾的摩等地出差時都發生了性關係。
  • 《傲慢與偏見》200年——偏見的本質
    電影《成為簡·奧斯汀》劇照200年間,人們學會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質疑《傲慢與偏見》,或「傲慢」或「偏見」的各種嘗試都是危險的——假如這種態度本身不是一種傲慢與偏見的話。事實上,有關傲慢和偏見的討論已經超過了3000年。早在17世紀初,培根就已經對與傲慢和偏見互為表裡的「我何知」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 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正讓一些國家嘗到苦果
    (抗擊新冠肺炎)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正讓一些國家嘗到苦果  中新社烏魯木齊3月7日電 題: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正讓一些國家嘗到苦果  中新社記者 汪金生  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在中國之外的一些國家暴發、蔓延。
  • Emoji表情符號添72新丁:"打臉"、"流口水","孕婦"...你一定要試試
    你的手機裡很快就可以用上"與時俱進"的72新添Emoji表情符號。其中的"大神級"的表情符有:"在地板上打滾且大笑"及"一個在自拍的手"!蘋果和微軟反對"步槍"emoji制定新的表情符過程中一個值得玩味細節是,作為奧運會運動項目之一的"步槍射擊"emoji最後被踢出了列表。 "病毒式傳播"大神Buzzfeed News的透露的內幕是,只是蘋果公司和微軟反對的結果。這個消息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討論。
  • 惹翻臺妹的香港"性格"小店
    這其中就包括,本地特產:"性格"小店。    現存最有名的當屬澳洲牛奶公司,一間名不符實,以服務態度粗暴,卻每天大排長龍的茶餐廳。影視作品中,最經典的當屬,周星馳和張學友合拍的《咖哩辣椒》中,對客人毫不妥協的捲毛茶餐廳老闆。   臺妹慕名而去高雄的香港甜品店,老闆先是堅稱"太極"為"黑白",更在甜品中敬奉中指圖案,令臺妹憤而網絡撻伐。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51期:拒絕傲慢與偏見
    3月30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51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的院長張維為教授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的副院長範勇鵬教授,共同探討西方防疫中偏執的意識形態偏見。觀察者網整理節目內容,以饗讀者。】 但慣性使然,西方一些偏執狂,一開始就把整個疫情政治化,描述為民主與專治的鬥爭,西方媒體一時間充滿了對中國的嘲笑、挖苦、批判,真是幸災樂禍。然而好景不長,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隨著中國抗疫局勢轉好,隨著西方國家自己災情、疫情日益嚴重,人們發現西方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很大程度上使西方錯過了中國通過巨大犧牲而創造的窗口期,陷入今天這種我叫萬般困局。
  • 楊冪"不雅視頻"風波,真相在這裡!
    王思聰在新浪微博寫道:"作為一個看了9遍才刪的權威人士,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不是大冪冪。"看到王思聰化身敬業的"技術帝",有網友調侃道:"看了九次才知道,看來不是真愛。"儘管此前王健林在採訪中宣稱,自己知道兒子王思聰"嗶——"狗的行為藝術,並"希望他穩重一點";但瘋傳網絡的楊冪醉酒不雅視頻事件一出,這位富二代還是自稱"權威人士",出現在網絡熱點的舞臺上。帥哥美女如雲的娛樂圈,本該千姿百態各成風景,但因為"撞臉",明星也會煩惱,楊冪這次深受撞臉不雅視頻困擾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 傲慢與偏見的關係,《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幾次接觸之後達西漸漸的喜歡上了坦率而美麗的伊莉莎白,起初伊莉莎白認為自己絕不會愛上這樣一個傲慢粗魯的人,她也數次在與他的對話中懟的他下不來臺。但隨著情節的推進伊莉莎白卻漸漸發現達西是一個很高尚的人,他有能力,有修養,甚至非常體恤窮人,他有思想,愛讀書,是一個很靠譜的青年。最後經過幾次誤會與意外之後他們終於修成正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傲慢與偏見是相伴而生的。
  • 日本公布"處女率",真相令人吃驚
    然而島國雖盛產"愛情動作片"習俗卻十分保守只有和國際接軌的大城市才會相對開放日本的色情行業其實嚴格受政府控制未成年人是被禁止購買愛情動作片光碟的不久前公布的一份日本"處女率"報告,結果令人驚訝在日本20-24歲的女性中有45.4%是處女在不是處女的範圍中婚前沒有性經驗者高達70%日本國立社會人口問題研究所發布的調查報告也顯示日本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