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雲嘎賈凡都來「客串」,《蛋殼裡的心跳》是怎樣一部音樂劇

2020-09-21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實習生 劉麗寧

一群音樂劇人,將音樂劇創作的幕後故事搬上舞臺,這就是《蛋殼裡的心跳》。

9月19日晚,上汽·上海文化廣場9周年之際,《蛋殼裡的心跳》首演,用一部描繪創作者眾生相的「群像戲」,送上最好的慶生禮物。

作品以「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背後的故事為藍本,用11個篇章,講述了音樂劇創作過程中瑣碎的日常,有的鬥志昂揚,有的讓人潸然淚下,有的帶些黑色幽默,有的針砭時弊……

12位音樂劇演員在不同場景中不斷轉換角色,展現了不同工種在創作過程中的喜怒哀樂。

阿雲嘎(中)

作品尾聲迎來高光時刻:12位演員共同唱響上海國際音樂劇節主題曲《真實的夢》,同時,上海國際音樂劇節推廣形象大使阿雲嘎驚喜亮相,加入這場盛大的合唱。

在歌聲的簇擁下,300多位參與「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的主創名字,出現在最後的滾動字幕上。

這是怎樣一部音樂劇?演出前,藝術監製費元洪、導演馬達、編劇付哲、音樂總監周可人、舞蹈編導梁燕妮齊聚一堂,揭幕了臺前幕後。

賈凡

【對話】

澎湃新聞:最初的創作想法是怎麼來的?

費元洪:我們做「孵化計劃」是希望給中國原創音樂劇一個新動力,也解決一些原創音樂劇面臨的問題。第一年收到53部作品,第二年147部作品,創作者加一起可能三四百位,是一個很巨大的年輕創作團體。

把這些孵化片段納入一部戲的想法,從我個人來說,主要源自百老匯音樂劇《歌舞線上》,講的就是舞臺演員的人生和情感。展現臺前幕後的戲其實特別多,《暗戀桃花源》《糊塗戲班》都有「戲中戲」,本身就有天然的獨屬於舞臺的美感。

做了兩年「孵化計劃」,我們希望把劇組的人、作品、歌曲匯成一臺戲,就像中國版《歌舞線上》,呈現中國原創音樂劇人的人生和情感。所以不只是「孵化計劃」,也映射了整個音樂劇行業的狀況,不只是圈內人愛看,圈外人也能收穫很多感動。

《蛋殼裡的心跳》劇照

馬達:對觀眾來講,我們的創作過程比較神秘,這次拋開那些雲裡霧裡,真正把我們展現在大家面前,講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我們排戲會遇到的問題。我們儘可能呈現本原的創作狀態,導演、作曲、編劇、演員在一起創作,也並不是很神秘。

周可人:整個戲的音樂風格非常迥異,幾乎沒有兩首非常像的作品,說明大家百家爭鳴吧,也能驗收一下這兩年幹音樂劇這行的都是什麼水平。還是很有意思的,對原創來說是一個挺有希望的事情。

梁燕妮:每首歌的風格都不一樣,演員比較辛苦。有的歌說唱比較多,他們不僅要在唱方面很穩,還要把這麼大體量的舞蹈給學下來。以往很多人會覺得,音樂劇都是百老匯風格,其實中國元素的音樂也很棒,也可以搬到舞臺上去做不一樣的故事。

付哲:這部劇講的是「孵化計劃」創作者的故事。我剛進組,他們給我講了很多之前的故事,我把這些故事寫成了一個不是特別完善的劇本,給到所有主創、演員,見證他們一步一步把它變成目前的音樂劇,很感動。

澎湃新聞:這個劇是如何協調舞美的?

馬達:我們沒法把每個戲的舞美融在一起,舞美設計徐肖寰設計了一個以音樂元素為主的舞臺,我們每個人都像一個音符,最後湊在一起形成優美的旋律。

舞臺中間還拉了一些紅線,我當時還不太理解,他說創作者能合作是緣分,就像月老的紅線一樣。我瞬間就接受了。

澎湃新聞:選擇年輕演員出於怎樣的考慮?

費元洪:絕大多數演員都是隨緣的,誰有興趣,合適就進來了。很接地氣的一種生活狀態。其實每一個演員也都挺普通的,我們生活也挺普通的,我們表現的東西也挺普通的。很多人覺得舞臺光鮮,其實都一樣,演員有演員的壓力,主創也有主創的壓力。

孵化過程中,那麼多戲、那麼多劇組,在一個既溫情又很殘酷的機制中展現了人生的很多面,我們不希望忽略掉。像《歌舞線上》,它的價值就在於把生活中最樸素的、最平凡的、最真實的東西呈現出來。劇中有好多段落其實特別簡單,但因為都是真的,他們在說在唱的時候就特別感人。舞臺來不了假的,真的肯定能感染你。

《蛋殼裡的心跳》劇照

澎湃新聞:舞臺上最終呈現的各個片段,有什麼串聯的關係嗎?

付哲:整個故事脈絡是孵化項目啟動,創作者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慢慢解決,作品得到相對完整的呈現。片段的銜接相對「精神」,所有創作者不管有什麼想法、有什麼目的,他們對音樂劇本身的熱愛、對參與的熱情,是片段與片段之間的粘合劑。

澎湃新聞:舞臺上的服裝是演員日常的服裝,還是會換上「孵化計劃」裡的?

馬達:我們會綜合性考慮,有部分是原來劇裡的元素,大部分是根據整體來重新設計的。

澎湃新聞:賈凡的「友情出演」是怎麼友情的?

馬達:他不完全是「友情出演」,他會負責裡面一個完整片段的演出,說明友情比較堅固。

澎湃新聞:「孵化計劃」還在繼續,以後還會做類似的嘗試嗎?

費元洪:這次是個意外,兩三個月前才有想法,給文化廣場慶個生嘛。

原因在於「孵化計劃」做了兩年有一個積累,積累得到了一種釋放,我們也沒想到一部關於孵化的音樂劇,竟然早於那些正在孵化的音樂劇問世。

《歌舞線上》也是很偶然誕生的。一批演員、主創找不著工作,就在百老匯很偏遠的地方互相聊,你聊聊你的生活,我聊聊我的生活,大家生活中有什麼問題,後來發現聊的這些事兒其實就是一部戲,就把他們的人生搬到了舞臺上。

舞臺劇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它能呈現「戲中戲」。電影還得靠蒙太奇來切,但你不能同時看到不同時空發生的事情。唯有舞臺可以,在臺前幕後不斷切換,而且同時存在,這也是為什麼「戲中戲」在舞臺藝術中層出不窮。

像《蛋殼裡的心跳》這樣的戲,獨此一份,我們不可能每年都做,但這個形式是可以不斷豐富、不斷往前走的,也算一種類型戲吧。

澎湃新聞:各位主創在創作、排演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之前沒遇到過的困難?

周可人:風格迥異。我第一次要把這麼多作曲寫的音樂弄到一個戲裡,但我還是把它當成一個正常作品來完成的。

梁燕妮:從很多孵化作品裡選音樂,對於編舞,好像好多風格突然放在面前,不知道應該跟戲怎樣去連接。劇情慢慢完整以後,我再根據不同的音樂風格去編舞,原來可以做出很豐富的東西。

付哲:對寫劇本來說,最大困難就是時間太短了。從確定大綱方向到最後交稿,只有五六天時間,我還是像很多創作者一樣拖稿了兩天,感覺寫得不完美。最後大家一起孵化、集體創作,變成今天這個狀態,我真的刮目相看。

馬達:我最大的困難就是等劇本。我這個位置很尷尬,全劇組的人就像等吃奶的孩子,我這個媽媽沒有奶就很難受。

付哲寫完一場後,也沒時間返修,我們就爭取進排練場之前定稿。因為進了排練場後,總得給演員一個相對明確的方向才行,指哪兒打哪兒。這個過程是我最緊張的,有點像回到大學,過來以後就很開心,也很感謝演員沒有太挑我的毛病。

澎湃新聞:音樂劇是不同工種相互理解、互相合作的過程,排完後會促進大家互相理解嗎?

馬達:增加了猜忌,嗷,原來你是這麼想的啊導演(笑)。我們有一場戲是在一塊聊最後的感悟,大家抱頭痛哭了很長時間,互相理解。從這個劇組走出去,面對各個劇組的問題,大家都會很和諧了。

梁燕妮:有一場戲我印象特別深刻,大家在排練廳哭了三個小時,臺前、幕後都發自肺腑,無論是對自己說的話還是對未來的人生感悟,那個氛圍已經不是排練的狀態,真是把內心最深的、不管是傷還是痛給大家看,都很勇敢地面對自己。完善那場戲的時候,每一次看,我都很想哭。

付哲:排練的很多過程我都不在現場,都是線上交流。我們有一個群,主創、演員都在。有一場戲叫「編劇跑了」,他們排這場戲就在群裡說「XXX,編劇跑了,編劇跑了」,每次看到這些我內心都非常……這是在內涵我嗎?我也不敢多說話,只敢拍一拍大家。在拍一拍的過程中,我和大家建立了友誼。

責任編輯:張喆

校對:張亮亮

相關焦點

  • 阿雲嘎賈凡都來「客串」,《蛋殼裡的心跳》是怎樣一部音樂劇
    一群音樂劇人,將音樂劇創作的幕後故事搬上舞臺,這就是《蛋殼裡的心跳》。9月19日晚,上汽·上海文化廣場9周年之際,《蛋殼裡的心跳》首演,用一部描繪創作者眾生相的「群像戲」,送上最好的慶生禮物。阿雲嘎(中)作品尾聲迎來高光時刻:12位演員共同唱響上海國際音樂劇節主題曲《真實的夢》,同時,上海國際音樂劇節推廣形象大使阿雲嘎驚喜亮相,加入這場盛大的合唱。在歌聲的簇擁下,300多位參與「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的主創名字,出現在最後的滾動字幕上。這是怎樣一部音樂劇?
  • 《蛋殼裡的心跳》到底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一部關於孵化的音樂劇一本為創作者而生的作品集一個講述音樂劇創作者的專屬故事……這些抽象的形容可能不能讓你get到《蛋殼裡的心跳》到底是一部怎樣的作品近日,這部音樂劇舉行了探班活動揭開了「蛋殼」裡的面紗——《蛋殼裡的心跳》探班片段表演呈現音樂劇創作者眾生相揭秘舞臺背後酸甜苦辣問題1:《蛋殼裡的心跳》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 阿雲嘎驚喜亮相,《蛋殼裡的心跳》首演為文化廣場九周年慶生
    當晚,文化廣場首部原創音樂劇《蛋殼裡的心跳》首演,阿雲嘎驚喜亮相。這也是「演藝大世界——2020上海國際音樂劇節」的閉幕演出,讓文化廣場九周年慶典與2020上海國際音樂劇節共同迎來了最高光的時刻。阿雲嘎驚喜亮相《蛋殼裡的心跳》
  • 《蛋殼裡的心跳》講述音樂劇創作背後的酸甜苦辣
    圖說:演員們在排練中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9月19日晚,原創音樂劇《蛋殼裡的心跳》將正式亮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一群音樂劇創作者,將創作音樂劇的故事搬上了舞臺,做成了一部音樂劇。這部戲劇用一部描繪創作者們眾生相的群像戲,把文藝界的職場故事搬到臺前,讓觀眾感受到,或許這個行業看起來光鮮亮麗,但事實上是一群默默耕耘的人們在背後支撐它的存在。劇中,編劇付哲使用了11個篇章來講述音樂劇創作過程中瑣碎的日常。
  • 224部音樂劇投稿華語原創孵化計劃《蛋殼裡的心跳》演臺前幕後
    《蛋殼裡的心跳》講的是音樂劇臺前幕後的殘酷與溫情。戲排到一半,編劇跑了怎麼辦?中年女性創作者是如何在工作和生活間掙扎的?老一輩戲曲藝術家面對時代的快速變化到底要不要堅持?這些,幾乎都脫胎自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過程中發生的真實故事。兩年來,孵化計劃收到224部投稿作品,背後是近400名有才華和熱情的創作者。
  • 《聲入人心》成員推薦的音樂劇劇目及歌曲,每一部都值得看
    《聲入人心》這檔節目結束了,不知道大家對音樂劇和歌劇有沒有了解一些了呢?在每次選手們演唱的時候,官方都會有所介紹和推薦,哪些歌曲來自哪一部音樂劇或者歌劇,講述的是什麼故事都有所介紹,這次給大家做個總結吧,要是有機會的話,希望大家都能去劇院觀看一下。
  • 《文藝熱搜榜》:音樂劇《蛋殼裡的心跳》獻禮上汽·上海文化廣場9周年
    音樂劇《阿波羅尼亞》做了許多全新的嘗試。不同於傳統戲劇將觀眾和舞臺分割開來的做法,《阿波羅尼亞》的整個劇場還原了1930年代紐約街頭實景酒吧。四面臺的設置營造了十足的沉浸感,使每一位觀眾都成為演出的一部分。小劇場更是為音樂劇《阿波羅尼亞》平添幾分感染力,演員們的汗水、喘息都近在咫尺。
  • 成員:賈凡
    《跟著你到天邊》賈凡/陸宇鵬《跟著你到天邊》是音樂創作人陳其鋼為電影《歸來》量身創作的主題曲,以老歌《漁光曲》的旋律為創作藍本,並把影片中陳道明和鞏俐愛的一生作為主題。歌曲講述大時代際遇下的情感變遷故事,用歌聲娓娓道來歲月的情感。
  • 《聲入人心》李向哲搭翟李朔天狀況不斷賈凡陸宇鵬驚豔
    本期節目,六對成員將以倆倆組合的方式進行「二重唱」,一場頂級視聽盛宴正在徐徐拉開大幕:李向哲將搭檔翟李朔天演唱《Happy heart》,唱法和音域的不同讓倆人的配合狀況不斷;「翅膀兄弟」賈凡和陸宇鵬將迎來首度正式合體,兄弟情誼和勵志故事令人動容。此外,被寄予厚望的金聖權和高天鶴將聯袂登場,後者直言兩人的組合只能用「顛覆」來形容。究竟,演唱成員能否克服重重阻礙呈現最頂級表演?
  • 劇院與城市共生,「啟封」音樂劇下一個未來
    12位演員與音樂劇節推廣形象大使阿雲嘎在《蛋殼裡的心跳》首日演出尾聲共同唱響了上海國際音樂劇節新作主題曲《真實的夢》,臺下不少觀眾在淚目中紛紛起立鼓掌,將這一高光時刻刻入腦中。作為演藝大世界·2020上海國際音樂劇節閉幕演出,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首部原創音樂劇《蛋殼裡的心跳》20日結束了連續兩晚的演出。這部講述音樂劇人心路歷程的作品讓無數音樂劇愛好者「感同身受」。而恰逢劇院九周年慶當天,「演出場所上座率開放到75%」的好消息傳來,觀眾席中的封條被一一拆除,恢復了劇院久違的本來面貌。
  • 阿雲嘎:音樂劇是我內心深處的寶藏
    在這張「音樂劇概念專輯」中,他從9部文學名著中獲得靈感,《牧羊少年》的靈感就來源於《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阿雲嘎在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說:「我從草原來,也像個牧羊少年,音樂劇是我永遠追尋的寶藏。」專輯中,阿雲嘎堅持用音樂劇的方式創作,每首歌都有場景、有人物,也有特定的情緒,用他的話說,所有歌都是為了現場而寫。「我並沒想過以後一定要成為作詞人或作曲家,我想當個好的音樂劇演員,一個好演員不只是單純地在舞臺上塑造角色,參與作詞和作曲能讓我把角色塑造得更有生命力。」阿雲嘎說。
  • 阿雲嘎:音樂劇是我內心深處的寶藏
    昨天,阿雲嘎的新歌《牧羊少年》上線,這是他新專輯《不朽的·THE ART》中又一首自己作曲的歌。在這張「音樂劇概念專輯」中,他從9部文學名著中獲得靈感,《牧羊少年》的靈感就來源於《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阿雲嘎在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說:「我從草原來,也像個牧羊少年,音樂劇是我永遠追尋的寶藏。」
  • 音樂劇《在遠方》,這更像是一場與阿雲嘎的深度對話
    其實不難理解為何在舞美上付出如此心血,畢竟無論對京演集團還是阿雲嘎在內的主創們來說,優秀的原創故事就像是一個心結,無論外國文學有著怎樣的榮光,如何經典,對於國人都不如立足本土的原創故事更能令人共鳴。 《在遠方》作為團隊打磨多時的原創作品,確實對得起這樣高規格的舞美。
  • 音樂劇《貝多芬》專訪|賈凡&周可人:「所有人都會記住他的音樂」
    兩位都是學古典音樂出身的,想必之前對貝多芬這位音樂家也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那麼請問你們對貝多芬的初印象是什麼呢?周可人:最初的印象肯定是小時候在大商場裡老聽到的《命運》啊,因為從小學鋼琴總彈貝多芬(的作品),可以說是擁有一個被貝多芬支配的童年(笑)。
  • 阿雲嘎:我要成為最好的音樂劇演員
    他的確有實力,他演過很多音樂劇,還都是A角;是央視的常駐表演嘉賓;參加《超級先生》拿下全國冠軍; 暫且不說唱跳演,作為從小說蒙語的蒙古族人,他連普通話都曾說不好。 畢業演出時,阿雲嘎邀請發小來看。發小都驚著了:「你以前連漢語都說不明白,現在怎麼這麼多臺詞歌詞都能背下來?」
  • 音樂劇《在遠方》首演 阿雲嘎變身快遞小哥
    日前,當阿雲嘎現身於天橋藝術中心的舞臺上時,觀眾席中立即傳出陣陣掌聲和尖叫聲。當晚,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的音樂劇《在遠方》正式首演,阿雲嘎化身快遞小哥,開啟一場奔向遠方的旅程。《在遠方》劇照音樂劇《在遠方》改編自斬獲2020年白玉蘭4項提名的同名電視劇,通過快遞行業的變化,折射20年來中國社會的發展。
  • 阿雲嘎、鄭雲龍、蔡程昱哭成淚人,《聲入人心》的終極淚點很辛酸
    紮實的聲樂技巧、一群高學歷專業牛人這個大家都知道了,但是能體會到阿雲嘎的眼神裡藏了一汪湖水嗎?明明有雙可以撬動地球的大長腿,卻在撞臉光頭強和憨豆路上不肯聽的鄭雲龍。還有陸宇鵬羞澀的淺笑、蔡程昱陽光的微笑,黃子弘凡的小調皮。就連「鶴姐」高天鶴的傲嬌都變得超可愛。
  • 音樂劇《在遠方》首演阿雲嘎變身快遞小哥
    日前,當阿雲嘎現身於天橋藝術中心的舞臺上時,觀眾席中立即傳出陣陣掌聲和尖叫聲。當晚,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的音樂劇《在遠方》正式首演,阿雲嘎化身快遞小哥,開啟一場奔向遠方的旅程。《在遠方》劇照音樂劇《在遠方》改編自斬獲2020年白玉蘭4項提名的同名電視劇,通過快遞行業的變化,折射20年來中國社會的發展。
  • 阿雲嘎坦言音樂劇演員沒有大咖一說
    對於許多音樂劇圈的演員或幕後工作者來說,劇場,是他們夢開始的地方。在那裡,他們第一次真正接觸到音樂劇,大部分活躍在一線的音樂劇演員,走到今天,他們大多都經歷了音樂劇圈最艱難、最默默無聞的時代。  阿雲嘎坦言,第一部音樂劇是在大三時出演的《崑崙神話》,演了男二,那時候商演真的非常少,能在專業劇組學習的機會尤為值得珍惜,當時他們全班幾乎都去面試了。
  • 阿雲嘎主演音樂劇《在遠方》首輪演員面試,來了很多超帥的「快遞小哥」
    音樂劇《在遠方》由北京歌劇舞劇院製作,改編自獲得今年白玉蘭獎四項提名的同名電視劇該劇以青年人奮鬥拼搏為主線,以講述老百姓身邊故事為核心內容,以快遞和電商行業為主要故事素材,反映了中國近20年間的飛速發展和滄桑巨變,是一部緊扣時代脈搏的勵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