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丨陳思雨:「以小見大」的家國情懷

2020-11-10 紅網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我和我的家鄉》:「以小見大」的家國情懷

文/陳思雨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榮登了2020年國慶檔電影的票房榜首,作為一部疫情當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獻禮影片,影片跨越了祖國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域,由九位票房導演傾情打造,講述了五個不同地區近年來家鄉巨變的故事,打造了一幅鄉情濃濃、「共建美好未來」的新農村建設圖景。

一、貼近現實生活——鄉村建設與鄉情傳承的巧妙結合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中國人的觀念裡素有濃厚的思鄉情節和歸根觀念,無論身處何方,我們對家鄉總有難以割捨的歸鄉之感。電影在國慶與中秋兩個傳統「節點」的碰撞下演繹了對「家」和「鄉」的特殊呈現,用人物與家鄉之間的脈脈溫情喚醒了全民的思鄉情懷,讓每一位觀眾在觀影的時間流動中尋找自己情感認知裡的歸屬感與親近感。並且,影片中的每個故事都架構在「國」與「家」的進展單元中,選取北京、貴州黔南、陝西榆林、遼寧瀋陽及浙江杭州這五個在新時代建設中具有代表性成就的地域樣本,無疑是當下中國農村走向新農村建設轉型之路的典型表徵。

影片中的五個片段基本圍繞著個體對鄉村的建設奉獻或同鄉之間的親、友情而展開:張北京為幫助衡水患病表舅不惜讓出自己的醫保卡;黃大寶化身鄉村科技家,為家鄉的旅遊業建設做出貢獻;學生們為報答師恩,集結全村力量模擬範老師的「最後一課」;喬樹林為助家鄉致富投身於治沙工程中,種出難得的沙地蘋果;馬良投入基層事業中,用自己的特長振興了家鄉的旅遊業……影片立足於當下新農村建設的現實背景,緊扣「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的時代任務,匯聚了親情、友情、愛情等真實情感,將建設鄉村的時代事業與傳承鄉情的人文情懷巧妙地融合,極大地滿足了億萬普普通通中國人心中的情感需要。

二、立足平民視角——主流價值與大眾訴求的有機融合

對「小人物」的書寫是近年來主流電影創作中較常見的方式,它始終以一種人文關懷的視角審視著處於底層社會的勞苦大眾,對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命運歸宿給予了深切的關懷。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與它的姊妹片《我和我的祖國》擁有著共性之處:都是將主流價值觀念的表達與大眾訴求有機融合,通過塑造一個個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以藉助他們的平民視角來呈現社會變遷的真實場景。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代表著現代社會進程中典型的幾類人,電影通過近距離的凝視感讓這些平民身份進入了大眾視野。《北京好人》講述了近年來城鄉醫療保險的普及,張北京和表舅分別代表了城市與農村兩個地區依靠醫療保險治病的低收入人群。《天下掉下個UFO》聚焦偏僻山村道路的修建與物流業的發展,以黃大寶為代表的新進農村人通過網際網路的渠道開啟了直播賣貨之路,如爆火網絡的李子柒、桃子姐都是這類群眾的先進代表。《最後一課》呈現了當代農村教育事業的建設,以範老師為代表的基層支教老師為教育業的發展做出了無私奉獻。《回鄉之路》關注陝北地區的生態環境治理,喬樹林的形象代表了幾十年來作為「治沙人」的榆林勞動人民。《神筆馬良》反映了當代青年投入家鄉基層建設的事跡,馬良無疑代表了返鄉基層扶貧幹部的人物形象。誠然,影片精準定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親身參與過家國建設的平民大眾,最大程度地實現了主流作品被大眾市場認可的雙贏效應。

三、彰顯時代精神——個體榮辱與國家興衰的深度契合

黨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因此,對刻畫現實生活、展現鄉村振興類電影的關注是「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心聲」。《我和我的家鄉》始終與時代觀念保持著緊密的交流與互動,以一種藝術化的交流形式對當下社會的發生表示體察和認知,反映了新時代農民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個體榮辱與國家命運興衰的深度契合。

在觀影中,我們不難發現家鄉的變化是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的,影片中的主人公不僅作為了家鄉巨變的見證者,而且也作為了見證近代以來國家建設成績的見證者。無論是城鄉農保及社保的醫療服務、農村旅遊業發展,還是鄉村支教、沙漠化治理及脫貧攻堅等建設舉措,這都是與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質需求或精神保障。作為一部新主流電影,導演將鏡頭從以往傳統的宏觀視角轉變於「新式」的個體日常化角度,用獨特的方言與俚語拉近觀眾與角色的距離,以黑色幽默式的口吻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文化氛圍。這種個性化的演繹方式,通過「家鄉」二字把每一位中國人凝聚成了情感共同體,使「孤立」的個體也隨社會的發展進入了家國一體的話語體系當中,鮮明地反映了新時代的審美觀念和精神價值。

四、結語

《我和我的家鄉》無疑是一部成功的「合家歡式」主流電影,影片帶火了一系列的拍攝取景地,充滿了鄉村田園風光的向日葵和稻田地不禁成為眾多觀眾「心目中家鄉的樣子」。電影以獨特的方式匯聚了無數大眾對各自家鄉描述的畫面,用最真誠真摯的情感呼籲了每一位中國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正如影片弘揚的精神那樣:望新時代有更多為之奮鬥的人們為建設家鄉持續助力。

陳思雨,湖南師範大學研究生,2018級藝術學理論專業(電影文學方向)。

相關焦點

  • 務必唱響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
    電影《八佰》正是從人性出發,既描繪了投身戰爭中英勇無畏的戰士,也刻畫了怕死畏戰的普通人,凝結著偉大的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這支對外宣稱800人的留守部隊,面對日軍一次又一次的瘋狂襲擊,經過四個晝夜的殊死搏鬥,「八佰」壯士英勇對抗侵略者的進攻,以壯士許國的魄力,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故事。看完了影片,可以讓觀眾真心感受到,「八百將士」的故事,無不喚起當年無數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同抵禦外敵的決心,甚至激勵著無數熱血青年前赴後繼地投身於抗日洪流之中。
  • 銀幕上的家國情懷——走進2020國慶中秋的電影院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題:銀幕上的家國情懷——走進2020國慶中秋的電影院新華社記者白瀛、何凡《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奪冠》《2019閱兵盛典》《姜子牙》《急先鋒》《木蘭:橫空出世》……今年國慶中秋檔,不少電影寄託了國人心繫家鄉、
  • 《八佰》:不能忘卻的家國情懷
    《八佰》:不能忘卻的家國情懷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9.12 星期六 這樣的家國情懷,豐盈了他們的堅守。看完電影,讓人久久無法平復心緒,腦海和眼前都像被彈孔填充,進而祈願世界永遠和平。    天堂和地獄被一河隔開,帶來的震撼源于堅守,源於執著,更源於家國情懷。這樣的情感衝擊,讓人覺得這絕非是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電影,更是中國軍民歷經14年抗戰取得民族獨立的精神縮影。
  • 《中餐廳4》熱度持續高漲 黃曉明趙麗穎「以小見大」共振家國情懷
    節目內外話題起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許多網友表示通過節目不僅看到了三峽人家居民純樸的小家生活,還看到了「國之重器」守護者的大國情懷,激發了自己的家國情懷,深受節目觸動。本季《中餐廳》特別強調「家」的概念,合伙人們邀請的客人必須以家庭為單位才能來到餐廳。
  • 《九條命》 影評 趙彥彬說影片缺少了家國情懷
    《九條命》 趙彥彬表示,《九條命》作為戰爭片和抗日劇缺少了家國情懷的主題思想,片中有些人物和劇情的設定脫離了劇情的主線路,想表達什麼也沒有交代清楚,唯一的亮點就是戰爭場景還挺真實
  • 韓愈的家國情懷
    □ 程應峰 韓愈之所以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是因為文章寫得好,二是因為他頗具家國情懷。 韓愈的家國情懷,一句話說,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
  • 《八佰》:為了不能忘卻的家國情懷
    文丨王珉 由管虎執導,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等主演的電影《家國情懷,壯志凌雲。天堂和地獄被一河隔開,守衛四行倉庫的壯士捨生取義,在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中,他們迎難而上,捨生忘死。 日寇飛機轟炸的兇險環境中,那些綁著炸藥飛身跳躍到樓下和日寇同歸於盡的身影,那些組成敢死隊一個個跳下去,逐個喊出自己的名字和籍貫的身姿……他們衝向日寇「自殺式襲擊」的決絕果敢,與歐豪飾演的端午兩次超現實想像自己扮演趙子龍騎白馬握長槍闖陣的淡定超脫交相輝映。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裡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傳統文化中最寶貴也最活躍的精神資源。在近兩個世紀驅逐外侮、建構現代民族國家的過程中,它發揮了難以估量的積極作用。今天,在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家國情懷」也有了新的發展。
  • 以家國情懷守護人民健康
    家國一體、休戚與共的使命感、責任心,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助力中華文明薪火相傳,是我們戰勝疫情的重要精神支柱。弘揚家國情懷,為黨分憂、為國盡忠、為民造福,一定能在抗擊疫情的大考中不負人民、不負歷史。弘揚家國情懷,意味著忠於信仰、堅守初心。信仰是靈魂,初心是根本,信仰和初心的情感立基點,正在於家國情懷。
  • 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
  • AE文化 | 端午——情懷如夢 家國在心
    要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情懷如夢,家國在心,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根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AE文化的重要來源和基因,我們始終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家國情懷,構築AE精神、AE價值、AE力量,塑造AE文化魂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頭條丨清水縣各學校開展「小家傳大愛,共築家國夢」家風家教主題...
    頭條丨清水縣各學校開展「小家傳大愛,共築家國夢」家風家教主題教育活動 2020-05-22 0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星辰文藝丨朱雪華:人被放大了的家國情懷——淺談《絕密工程》
    主題同樣是家國情懷,而這部電影展現出更濃烈的人的色彩,在弘揚家國情懷時不忘關照人本身。影片從人物塑造和觀眾體驗等方面注視和關懷「人」。主旋律得以與時代價值有了更為深入的融合。  立體人物的塑造  周作人曾在《新青年》發表了一篇《人的文學》。他說道:「我們現在應該提倡的新文學,簡單說一句,是『人的文學』。」
  • 讀懂《八佰》中的家國情懷
    電影開頭的這句話出自魯迅的《野草·墓碣文》,悲壯的話語下,潛藏著不畏強暴、不屈不撓、前僕後繼、追求民族解放的家國情懷。在「八百壯士」守倉庫的第二天,日軍接連幾次突襲失敗後失去耐心,放話要在三個小時內拿下四行倉庫。那是一場在生死邊緣遊走、不留思考與猶豫空隙的激烈戰鬥。
  • 話洋樓故事 感家國情懷
    人民政協網天津8月31日電(通訊員 譚潔 記者 李寧馨)為進一步豐富和平夜話的形式和內容,增加活動實效,結合正在開展的「四史」教育,天津和平區政協與靜園社區聯合舉辦了「話洋樓故事 感悟家國情懷」和平夜話活動,
  • 【高考在線】侯曉迪|家國情懷,恰似一輪明月
    一輪明月照九州,家國團圓情尤濃。今年國慶中秋喜相逢,人間煙火又升騰。在這「雙節」邂逅的日子裡,我們中華兒女樂享著親情的天倫,祝福著祖國的誕辰。
  • 《紅領巾飄飄》:德育電影的家國情懷解讀
    講述了一群城市生活的紅領巾研學團的孩子,來到培養了五位羽毛球世界冠軍的山區安化,在了解和感悟羽毛球運動員的刻苦訓練、努力拼搏、為國爭光的初心後,心靈受到震撼,對家國情懷有了正確的認識和解讀。影片在如何搭建中小學生個人私心與家國情懷之間的教育通道,做出了積極探索,頗具教育意義。我是小我,家是大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詩詞行旅(16)丨最是詩中家國情
    不論身處何時何地,一以貫之的,依然是憂心蒼生社稷的家國情懷。中國傳統的歷史和文化,向來極其看重「家國」二字。有意思的是,在上下五千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樣一種情感與情懷的延續,在很大程度上恰是由詩文的形式傳揚和傳承著,並穿透時空,呈現在今天的人們面前。最是詩中家國情。
  • ...生活怎樣表現家國情懷?——淺析當下愛國主義電影的敘事視角...
    平凡生活怎樣表現家國情懷?接下來,我們就以《祖國》《家鄉》《奪冠》為例,從敘事視角層面,簡要考察優秀的愛國主義電影是怎樣通過平凡生活去表現家國情懷的。第一,個人視角體察時代變遷。《祖國》《家鄉》都以單元劇的方式結構影片,藉助個人視角打量時代變遷。
  • 大氣磅礴的家國情懷——《殺破狼》
    從主角關係及人物設定、名字的意思、蒸汽朋克的元素、展現的家國情懷以及金句來講講《殺破狼》。1、複雜的主角關係。《殺破狼》的雙男主:一位是顧昀,大梁國統帥玄鐵營的安定侯,長著一雙桃花眼、平時吊兒郎當,關鍵時刻卻把私人恩怨擱置一旁、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將軍;另一位是長庚,從小流落邊陲、一腔深情,為了足夠強大到可以保護顧昀,忍受劇毒與艱苦磨練的聰明四殿下。這兩人的關係,是蝸牛看過的網文小說當中最複雜的主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