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文化 | 端午——情懷如夢 家國在心

2021-02-15 中汽工程

— 圖說 —

圖為漫畫家豐子愷(1898—1975)的作品《買粽子》。臨近五月初五,小巷裡飄著粽子的叫賣。小妹就喜歡這噴香的粽子,一次能吃兩個。倚著窗,喚小販來,家姐在竹籃裡放兩枚錢幣,牽根細繩循著牆面垂下。小販早已捧著碩大、緊實的香粽迎來,一手拿錢,一手放粽,直到籃子被主人妥妥地拿到,這才起身離開。

熱情的初夏,五彩的絲絛,荷花的清雅,粽葉的清香……每個人的腦海中,都藏著一個不一樣的端午。

這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這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背後是共同的文化血脈傳承與炙熱的家國情懷。屈原的家國情懷是端午節的靈魂,而他「行澤吟畔」、「上下求索」的高尚愛國主義情操,則穿越了浩蕩的歷史長河,凝聚了千年的歲月滄桑,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圖譜和群體共識。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孫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我們常講,做人要有氣節、要有人格。氣節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我們是中華兒女,要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情懷如夢,家國在心,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根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AE文化的重要來源和基因,我們始終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家國情懷,構築AE精神、AE價值、AE力量,塑造AE文化魂魄。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國情懷,就是對家、對國最樸素、最深沉的愛。他飽含認同、歸屬、理想、信念、責任、擔當、使命、奉獻。他流淌於血脈,深植於內心。對家他是「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天涯共此時」,是「明月何時照我還」;對國他是「位卑不敢忘憂國」、是「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何須馬革裹屍還!」

有我之先,家國已在焉;無我之後,家國仍永存。多少滄桑付流水,常念家國在心懷。曾幾何時,吾疲憊迷茫於鋼筋水泥城市之中,鮮去思慮家國情懷。然近日華為之事,吾深感:科技無國界,然唯有自主方可不受制於人。青年者,人生之王,之春,之華也。三十而立,不負青春,生逢其時,我將無我,成就大我!

粽葉飄香,艾條遍插,五色線裡編文化;雄黃酒烈,龍舟競發,汨羅江中憂國家!作為千千萬萬中華兒女之一,我們常讀有關家國書,常為益於國之事,盡己綿薄之力,不忘節俗,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凝聚和發揚錚錚民族精神!這,便是最好的家國情懷!

屠格涅夫說:「沒有祖國,就沒有幸福,每個人植根於祖國的土壤」。在國家、企業和家庭的土壤上,我們或樹或草,或花或葉,深深駐紮,也被深情滋養。知責行責,以身作則,貢獻不分大小,崗位不分貴賤做好管理生產的每一道防線,用希望追尋,用心靈守護,做好手邊事,珍惜每一天。

有國才有家,無家不成國。作為家庭的一份子,履行責任,互助友愛,使家庭更穩固。作為公司的一員,承擔責任,勇於擔當,團結奮進,使自己與公司共同成長。作為國家的一份子,同時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努力工作,遵紀守法,奉獻社會,履行環保人的責任,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這就是我的家國情懷。

滴水因融入大海才會永不乾涸,大海也因無數滴水的奮力跳躍方顯駭浪驚濤之勢,而滴水之所以能融入大海,全賴滴水全心相擁,成細流、成江河,細流江河聚滴水之合力滾滾前行,奔流入海。員工是滴水,企業是細流、江河,國家是大海。員工合心向企、敬業進取,企業自會前行不止,愈發強大,國家也會更加昌盛富強。這就是我,一名中汽職工的家國情懷!

其實我們飽受了太多屈辱的眼淚

其實我們經歷了發展變革的疲憊

其實我們付出了超常的艱辛努力

其實我們更需要忍辱前行的智慧

幾經山川改,志士盡白頭

腳踏實地的奮鬥

我們一定能盼來仰天長嘯的快慰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國家的基礎是個人。家國情懷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愛國」,愛不僅需要語言的表達,更需要行動。我們的行動就是學習,無論在任何崗位、任何時期,都不能放棄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自我改變,自我強大,個體強大了,國家才能強大,即學習方能強國。

今年端午,意義非凡。美國的貿易戰和科技戰讓國家命運、企業發展、個人幸福空前緊密。任正非說,現在我們全體振奮,戰鬥力蒸蒸日上,這不是最危險的時候,是最佳狀態。學習華為,拿出我們的勤勞、智慧和意志,團結一致、艱苦奮鬥,終將勝利,中華民族必將復興。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遊用這首生活詩展現了江南端午的傳統風俗。於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我們應珍惜價值,弘揚精華。於企,企業文化是公司發展的基石。我們應知文化,更要行理念。承擔責任、拼搏進取、勤奮學習、高效執行,與公司共創能力、共享成長!

中美實力上有些差距,這是事實。但是,是否代表著中美爆發貿易戰中國就如同一些公知描述那樣——不堪一擊,必輸無疑?當然不是!中國有反擊的實力,中國更有打贏貿易戰的機會!國與家,連起來就是國家,沒有國就沒有家,所以我們要厚植家國情懷,同國家一起應對這場狂風驟雨!

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興旺需要我們每個人發揮主人翁精神,洋溢愛國熱情。作為一名員工,要愛崗敬業,腳踏實地,不懈努力,練就本領,為企業和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此刻正值中國高速發展進程中的關鍵時刻,作為青年員工要勇立時代潮頭,在本職崗位中,瞄準目標、靜心沉潛;熱血奮鬥的重要前提是擁有真學問、懷揣真本領。做一個敢於擔當的新時代大國青年!

中國夢本來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個很大很遙遠的話題,但是現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貿易戰,我認為是我們每個人距離「戰場」最近的一次,是我們能最直接貢獻自己的「彈藥」的一次,我們應當提升技術水平,共同推動行業發展,要做就做最好最強,助力祖國戰艦昂首前行在風浪之中!

「黑雲壓城城欲摧」,美國現已卸下「自由主義」的偽善,揮舞起「貿易戰」的大棒,甚至針對一個中國民營企業。華為公司的回應展現出我們中國企業的家國情懷和廣闊胸襟,科技發展本應沒有敵人,但我們也不懼怕任何敵對勢力!作為一名中汽系統員工,我將勤懇工作,為中國高端製造的振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們出生成長在最好的年代,國家的強盛為我們提供了穩定的成長環境、廣闊的國際視野和寬闊的發展平臺。經濟規律告訴我們,市場永遠有波峰和波谷,產業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只有順應潮流、抓住機遇,才能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要敢於面對挑戰、面對挫折、面對困難,不斷鍛造自己的能力與毅力,在本職工作中鍛鍊成長。

人類文明的發展是空間、資源、認識的不斷開拓。歷史上滿足於現狀固步自封的國家只會讓自己落後於時代。同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同在一個地球村,我們視人類文明共同發展為己任,通過「一帶一路」與朋友們一同前行;我們以服務人民為至高榮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不斷推進自身改革開放,舉國家之力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添磚加瓦。我們回望歷史上閃光點的同時,不忘自鑑,切莫辜負初心。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積澱成就了我們堅不可摧的民族魂。這厚重的積澱源於優秀所以傳承,作為中華子孫,我們需要深度學習民族歷史,秉承優秀文化,做一個有信仰的人,並將個人信仰與民族文化保持高度一致,讓優秀的民族文化引領個人信仰,一致的共同信仰方能產生強大的動能,助力祖國的強大,成就個人「更好的生活」。

企業員工的家國情懷,是要用勤奮創造未來。不論身在何處,心繫祖國和家庭;不管多苦多累,想到祖國、家庭、我們的至親,內心就會充滿能量。對待自己的工作要持之以恆,最終實現人生價值。

在南非做項目的這一年多時間裡,深刻體會到唯有國家強盛,才能贏得尊重,而國家的強盛,來源於自身的管理與技術水平能得到認可和稱讚。基於此,我們更應紮根於新技術的研發,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把家國情懷銘記於心,就是要與海外不同的社會形態與人文環境深度接觸後,仍能冷靜地分析自身不足與思考個人所能做的貢獻。

每當端午節來臨,你第一個想起的會是誰?是家人,是老友,還是久未蒙面的舊同學,不知你是否會那樣,遙望著遠方,思念自己牽掛的人,亦或提起手中的電話,猶豫是否撥出那熟悉又陌生的號碼。有人說,每一次再見,都是為了更好的再相見。

那麼,縱使山高水遠,何不趁此時,用一個電話,一條微信,一封電郵,或一紙信箋……傳達一份真摯情誼,留下一份美好回憶。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國家的發展壯大,需要強大的企業做支撐

不馳於空想,不鶩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

踏踏實實幹好自己分內的事和能幹的事

就是最大的愛國奉獻

 

讓我們胸懷炙熱家國情懷

在接續奮鬥中邁好每一步

聚粒成光  照亮未來

本期主編 | 幻想家v

本期編排 | 21塊錢的冰激凌

特邀嘉賓 | 圖丁大叔

本期參與 | 胸懷炙熱情懷的20位AE小夥伴

相關焦點

  • 課本裡的端午:飽含民俗趣味與家國情懷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民俗活動最豐富的節日之一,也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節日。  當我們循著課本裡的端午印記,細咂端午風物裡的文化滋味,慢品端午記憶中的精神密碼,一個飽含民俗趣味與家國情懷的端午佳節翩然而至。  端午作為民間佳節,儀式感很強。從「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裡,對酒攜樽俎。
  • 端午風物誌 有民俗趣味 更有家國情懷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在這傳統佳節裡,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燻蒼朮、佩香囊、喝雄黃酒……各種習俗種類繁多,它們寄託著國人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願望,同時飽含著家國情懷與民俗趣味。  這些習俗從何而來?各地有何不同?關於端午節的童謠,你和孩子們又知道多少?龍舟競渡,包含著怎樣的文化內涵與精神?
  • 《八佰》:不能忘卻的家國情懷
    《八佰》:不能忘卻的家國情懷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9.12 星期六 這樣的家國情懷,豐盈了他們的堅守。看完電影,讓人久久無法平復心緒,腦海和眼前都像被彈孔填充,進而祈願世界永遠和平。    天堂和地獄被一河隔開,帶來的震撼源于堅守,源於執著,更源於家國情懷。這樣的情感衝擊,讓人覺得這絕非是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電影,更是中國軍民歷經14年抗戰取得民族獨立的精神縮影。
  • 大陸與臺灣的文化意象審思——賴聲川戲劇的家國情懷
    作為第一個在內地戲劇市場成功站穩腳跟的臺灣導演,賴聲川的戲劇蘊蓄的不僅是臺灣本土的風情滋味,更是飽含兩岸家國難以言說的況味和情懷。
  • 吃元祖龍粽,感受「粽意滿滿」的端午情懷
    端午佳節,在外工作的人們回到家中,與家人道聲「端午安康」,團團而坐,配著幾盞清茶,品嘗飄著香氣的粽子,該是多麼溫馨美好的畫面。為了讓這「粽意滿滿」的情懷能夠延續,元祖不斷推出龍粽系列產品,為消費者帶來創新口感的同時,也在繼續堅守傳統民俗,讓人們之間的聯結更加緊密。
  • 《八佰》:為了不能忘卻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壯志凌雲。天堂和地獄被一河隔開,守衛四行倉庫的壯士捨生取義,在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中,他們迎難而上,捨生忘死。 日寇飛機轟炸的兇險環境中,那些綁著炸藥飛身跳躍到樓下和日寇同歸於盡的身影,那些組成敢死隊一個個跳下去,逐個喊出自己的名字和籍貫的身姿……他們衝向日寇「自殺式襲擊」的決絕果敢,與歐豪飾演的端午兩次超現實想像自己扮演趙子龍騎白馬握長槍闖陣的淡定超脫交相輝映。
  • 梁豔萍,你把中國文人的風骨和家國情懷都丟了
    讓人不由得想到一個問題:中國文人的風骨和家國情懷都不要了嗎?何為風骨?自從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將「風骨」作為一個美學範疇加以闡釋之後,風骨就成為中國文論界的專業術語,用來指詩文書畫的「端直」、「駿爽」。文重風骨,有風骨的人才能寫出有風骨的文章。峻峭風骨,也成為歷代許多文人追求的最高人格境界。
  • 大陸與臺灣的文化意象審思 —— 賴聲川戲劇的家國情懷
    作為第一個在內地戲劇市場成功站穩腳跟的臺灣導演,賴聲川的戲劇蘊蓄的不僅是臺灣本土的風情滋味,更是飽含兩岸家國難以言說的況味和情懷。讚譽和殊榮來源於賴氏戲劇精湛的戲劇語彙和品格獨具的思想精粹,作為第一個在內地戲劇市場成功站穩腳跟的臺灣導演,賴聲川的戲劇蘊蓄的不僅是臺灣本土的風情滋味,更是飽含兩岸家國難以言說的況味和情懷。所謂「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從語言學的角度,指的是前後兩句看似各說其事、互不相干,實則意義彼此互見。理解時,要瞻前顧後,不能割裂。
  • 《八佰》火爆:你感動於家國情懷,我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他們是無所畏懼的勇士,更是心有軟肋的普通人,但在國難當前,他們忘記了「慫」,選擇克服懦弱,捨生取義。陳樹生們的縱身一躍,老鐵們的舍小家保大家,端午們的慷慨赴死,老算盤們的關鍵之際選擇救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瞬間紛紛隕逝,八佰壯士,值得所有人銘記!
  • 中秋節|從中秋月迎寒到天涯若比鄰—既是文化符號,也是家國情懷
    中秋節承載著文人墨們的喜怒哀樂、家國情懷,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中秋,中秋文化。正因為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中秋節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與時俱進。事實上,中秋節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承載體之一。在這些作品的推波助瀾作用下,集傳統、典故、文化、家國情懷於一身的中秋節早已從祭月、賞月習俗成為團圓的文化符號、中華傳統文化的承載體之一。文化的力量: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 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裡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傳統文化中最寶貴也最活躍的精神資源。在近兩個世紀驅逐外侮、建構現代民族國家的過程中,它發揮了難以估量的積極作用。今天,在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家國情懷」也有了新的發展。
  • 韓愈的家國情懷
    □ 程應峰 韓愈之所以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是因為文章寫得好,二是因為他頗具家國情懷。 韓愈的家國情懷,一句話說,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端午節目豐富多彩
    央廣網北京6月2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端午假期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推出豐富多彩的節目,陪您度過端午小長假。2020-06-25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新聞聯播》端午期間以「濃情端午 築夢小康」為主題,推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等系列主題報導,突出家國情懷和愛國傳承。新聞頻道推出端午特別編排《安康端午 奮進中國》,通過景觀雲鏡頭、直播連線、人物故事展現中國人奮鬥故事,講述傳統民俗,凸顯端午節的家國情懷和人文氣息,提振國人「過坎坷,破堵截」的精氣神兒。
  • 家與國撞了個滿懷,弘揚忠義文化正當時
    今年適逢中秋國慶同為一天,中秋遇見國慶,家與國撞了個滿懷,中秋+國慶=中國,更是增添了濃重的家國情懷及思鄉情結。中秋邂逅國慶,意為家國同慶,國富,所以民強;國安,所以家圓!自古以來,家國即為一體。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
  • 家國情懷赤子心
    苗雨時 何謂「家國」:家,家庭,家鄉;國,大家,國家。《家國詩記》,是詩人以自我生命體驗,在詩性話語中表達對親情、鄉土眷念和對紅色傳統的歷史回眸。家與國,相依相託,共同構建詩人跨時空的詩歌藝術世界。 那麼,什麼是家?
  • 《獵手》熱播 演員馮玉璽談小人物的家國情懷
    馮玉璽飾演《獵手》中的劉樹根由耿明吉執導的抗日戰爭題材劇集《獵手》近日在央視熱播,其中的平民英雄形象不僅有血有肉,有勇有謀,而且真實感人,將生活在日寇鐵蹄下的中國平民百姓的悲慘遭遇,以及由此而被激發的討還血債、保衛家園的熱血演繹得淋漓盡致,觸動了無數觀眾的家國情懷
  • 大氣磅礴的家國情懷——《殺破狼》
    從主角關係及人物設定、名字的意思、蒸汽朋克的元素、展現的家國情懷以及金句來講講《殺破狼》。1、複雜的主角關係。他畢生所求,不過家國安定而已。若可戰,便披甲上馬,若需守,他也願意做一個絲路上清貧的商道守衛。」顧昀作為前朝長公主與老侯爺的獨子,也是皇親國戚。因遭受元和帝的猜忌,被下藥後眼睛和耳朵受損,長期看不清晰聽不清楚,只能靠藥吊著,時常需要戴琉璃鏡。手握兵權卻沒去尋仇,因畢生所願是為國為民,把百姓幸福和國家安危放在個人利益之前。
  • 端午節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原標題:【我們的節日·端午】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形式多樣體驗傳統文化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景區古禮老師顧天宇介紹,端午古禮是一個祈福的儀式,想通過這樣的傳統文化儀式,喚醒中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端午節賽龍舟,是一項傳統民俗活動。第一屆大運河龍舟公開賽在淮安火熱開鑼。運動員們劈波斬浪,你追我趕,上演了「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壯觀場景。蘇州金雞湖上也是鼓聲陣陣,水花飛濺,整個賽事還通過「雲觀賽」的方式呈現。
  • 伍淑清:為家國情懷奮鬥終生
    1 創辦第一家合資企業成為「001」小姐伍淑清的第一次回國之旅頗為艱難,他們一行十餘人先從深圳坐火車到,再從廣州途徑貴陽再到成都,早上11點鐘離開家她和她的父親都擁有著強大的家國情懷,認定鄧小平領導下的改革開放會為中國帶來新氣象,中國在改革春風下會有很大的發展,所以他們抱著極大的信心邁出了這關鍵的第一步,在面對艱難險阻時永不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