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清:為家國情懷奮鬥終生

2020-12-22 鳳凰衛視

2019年,伍淑清出現在「感動中國」的舞臺上,當選2019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她的拳拳愛國之心,敢於為香港發聲的良知與擔當感動了無數國人。

香港美心集團是香港最大的飲食集團,伍淑清是人盡皆知的「美心大小姐」,但她還有一個膾炙人口的稱號,「001小姐」。要知道這個稱號的來由,我們要回到1978年12月10日的羅湖關口,在那裡,時年30歲的伍淑清第一次走過木橋,踏上了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大陸,也完整親歷了改革開放的全過程。

領航名人館

伍淑清

1970年 獲美國阿姆斯特朗學校學士學位

1978年 被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80年 創辦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1998年 籌辦「中華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基金」

1999年 獲頒香港銀紫荊星章

1999年 被美國《財富》雜誌香港成功的女商業家2003年 當選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

創辦第一家合資企業

為「001」小姐

伍淑清的第一次回國之旅頗為艱難,他們一行十餘人先從深圳坐火車到,再從廣州途徑貴陽再到成都,早上11點鐘離開家,晚上7點半才到成都。改革開放最初的中國百廢待興,與世界的發展整整脫軌30年。但這30年的經濟差距並沒有讓伍淑清氣餒,反而在其中看到了機會。

「看到內地這麼落後的環境,我覺得這個是香港的機會,與內地共同發展經濟。」

四十多年前的香港人普遍都不懂廣東話,伍淑清也不例外。雖然交流需要翻譯,但是本著對祖國的熱忱與信任,伍淑清很快把握住了一個歷史機遇。1979年6月,她和父母來到北京,當時的民航局副局長告訴他們,當時的中美通航需要飛機配餐,但是當時的中國沒有企業會做國際航空配餐,甚至對這個也沒什麼概念。

根據鄧小平的指示,1980年的5月1日之前一定要準備好航空餐,生產時間已經非常緊迫。但當時合資企業還沒有先例,也沒有人敢批准。伍淑清的父親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先自掏腰包墊付了500萬港幣購買生產設備,在當時這是一筆巨款。

伍淑清深情回憶起當年父親說,「我們是華僑的後代,我相信鄧小平先生說要開放,我們應該配合國家的要求,可以做好航空配餐才可以中美通航」。

在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的時候,每一個節點都困難重重,直到1980年的4月經過鄧小平親自批准, 伍淑清和父親終於拿到成立合資企業的紅頭文件這個時候還有兩周,企業就要正式開張營業了。

她和她的父親都擁有著強大的家國情懷,認定鄧小平領導下的改革開放會為中國帶來新氣象,中國在改革春風下會有很大的發展,所以他們抱著極大的信心邁出了這關鍵的第一步,在面對艱難險阻時永不言棄。

2

身為中國人

在外要為國家爭氣

伍淑清成長於豪門,本可以無憂無慮享受生活,但她堅持從頭開始發展自己的事業,積累商業經驗,最終吃到了中外合資的「第一隻螃蟹」,同時她這麼多年來一直投身慈善事業,致力於青少年教育和兩地的文化交流。雖然已經年過7旬,但她依然平靜從容,從未打算放慢腳步。這得益於受父母薰陶下濃厚的家國情懷,也是因為勤勞務實的家風。

伍淑清的祖父一代就離開祖國,前往海外謀生,在伍家長輩生活的時代,祖國積貧積弱,他們和祖國共同經歷過許多磨難,所以任何時候都心繫祖國。這更讓他們意識到身為中國人,在外要為國爭氣。伍淑清出國讀書時,父母對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到了外國給家裡寫信,一定要寫中文,不要忘記你是中國人。」

在這種教育長大下的伍淑清,在美國用兩年半學完四年的課程,並成為首位被評為」優秀學生」的中國學生。從學生時代起,她就積極為祖國發聲。伍淑清堅信,

「我覺得中國人在海外表現出自己是中國人,這個很重要。」

3

豪門千金做服務員

與此同時,伍淑清的父母對孩子並不嬌慣,反而是要求她從基層做起,腳踏實地認真做事。伍淑清曾隨父親參與大阪博覽會,當時美心集團已經是香港最大的餐飲集團之一了,但是伍淑清的工作是早上開門迎賓,打雜,收銀,做的是最基礎的服務員的工作。

服務員的工作伍淑清做了半年,她後來也說,在日本工作的經歷對她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她看到了日本人的民族精神,對國家的尊重,還有日本人的禮貌、修養,保護傳統文化,這都對伍淑清產生了巨大的震動。與此同時,看到世博會如何改變了日本人精神風貌也震撼了伍淑清,讓伍淑清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國際交流中。

1995年,伍淑清開始擔任世界貿易中心協會(WTCA)理事。有一年,為說服眾人來中國舉辦世界貿易中心的年會,她自掏腰包,出資贊助承辦。1997年香港回歸,她又免除所有參會方的登記費,努力說服各方把當年的世貿年會放在香港舉辦,打破西方對香港的經濟「唱衰論」,讓世界知道香港回歸了一切都很好。現在,作為世界貿易中心協會的終身名譽理事,伍淑清仍在忙碌。

「香港是中國走向國際的極佳平臺,可以為我們不同階段的發展做好服務。我們要做好開門的工作。」

4

積極推進內地與香港教育

文化交流

在香港回歸後,伍淑清致力於香港和內地的交流合作。40多年來,伍氏家族為內地教育文化事業捐資超過2億港元,而伍淑清本人穿梭往返於香港和內地不同城市之間3000多次,親力親為幫扶貧困地區發展教育;自香港回歸以後,她成立了「中華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基金」,組織香港年輕人赴內地學習交流。活動之密集、規模之大、堅持之久在兩地青少年文化交流中無出其右。

其中還有一次,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還親自接見了學生們,進行了親切的洽談。她帶領的香港學生的足跡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學生們有了切身的體驗和接觸後,對內地會產生不一樣的看法,也會更理解、更有感情,之後也會嘗試通過不同的渠道繼續學習和交流。小小的第一步對很多學生之後的人生軌跡帶來了重大的影響。

伍淑清事事掛心,而且記性極好,哪個學生跟她一起去過哪趟旅程,現在在做什麼,她都像是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記得一清二楚。

除了組織兩岸青年交流,2000年她還在香港創辦了一所中學,她傾盡全力,為學校的學生爭取各種到外地參訪學習的機會,他們去了芬蘭、冰島等等國家,受到了當地總統、總理、教育部長的熱情接見,也請了楊利偉、董建華等大人物到學校給學生做分享。她調動各種資源、人脈,只為培養出擁有一顆赤誠的中國心和寬廣的國際視野的香港學生。

伍淑清不愛珠寶,不愛名牌,她說她的人生要為值得做的事情而奮鬥,她願意解決問題,面對挑戰。愛祖國,愛香港,愛青年,伍淑清說,她的人生追求是完成自己給自己定的目標,支持她一路前進的,就是她的一片赤子之心。

編輯:雪曼、林梓

相關焦點

  • 家國同慶凝聚中華復興奮鬥偉力
    中秋,是詩意的浪漫,更是豐富的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蘊藏著華夏兒女對小家團圓、大家幸福、國泰民安的祈願和追求。在上下五千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樣一種情感與情懷的延續,以詩為媒,以月為介,穿透時空,至今仍然具有強烈的影響力和穿透力。可以說,花好月圓、良辰美景,合家團圓、舉國歡度,不只是對人倫孝悌、血脈親情、家庭文化的濡染,亦懷有一份對家國情懷的體認、對精神淵源的追尋。
  • 以家國情懷守護人民健康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春節期間,各級黨委和政府都在全力工作,醫療衛生、物資保障、公安消防、科研攻關、民生供應、志願服務等各條戰線的工作者都在盡職守責。珍視生命、守望相助的人間大愛,為春節假期鋪就了特別底色。「對國家的忠,就是自己對父母最大的孝。」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黃旭華曾這樣形容盡忠與盡孝的關係。
  • 矗立家國情懷的精神燈塔 | 評論員觀察
    這種為人類命運慷慨以赴的英雄精神,令無數觀眾為之動容。它擊中了人們的心靈,更傳承著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懂得珍惜並獎勵英雄的國家,才能激發更多英雄前赴後繼。
  • AE文化 | 端午——情懷如夢 家國在心
    要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情懷如夢,家國在心,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根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AE文化的重要來源和基因,我們始終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家國情懷,構築AE精神、AE價值、AE力量,塑造AE文化魂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新時代大學生家國情懷培養方式探索——以選調生工作為例
    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新時代的中華兒女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任,「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家國情懷,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務必唱響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
    電影《八佰》正是從人性出發,既描繪了投身戰爭中英勇無畏的戰士,也刻畫了怕死畏戰的普通人,凝結著偉大的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這是一種久違的家國情懷和抗爭意識,凝聚了中國軍民齊心抵抗外辱的共同情緒,無不令現場的觀影群眾慷慨激昂。近些天來,《八佰》兩極化的評論,讓人大跌眼鏡。但是我們也看到,更多的評論是正能量的,是站在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角度出發的。
  • 韓愈的家國情懷
    □ 程應峰 韓愈之所以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是因為文章寫得好,二是因為他頗具家國情懷。 韓愈的家國情懷,一句話說,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裡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傳統文化中最寶貴也最活躍的精神資源。在近兩個世紀驅逐外侮、建構現代民族國家的過程中,它發揮了難以估量的積極作用。今天,在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家國情懷」也有了新的發展。
  • 向逆行者的家國情懷致敬!廣安婦幹班今日舉行演講比賽
    向逆行者的家國情懷致敬!>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致敬最美逆行,傳播家國情懷。比賽以「逆行者的家國情懷」為主題,參賽選手盡情發揮自身風採和演講才能,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來表達對逆行者那份沉甸甸的尊敬和愛戴,激發愛國情懷。
  • 影評丨陳思雨:「以小見大」的家國情懷
    圖片來源豆瓣《我和我的家鄉》:「以小見大」的家國情懷文/陳思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榮登了2020年國慶檔電影的票房榜首,作為一部疫情當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獻禮影片,影片跨越了祖國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域,由九位票房導演傾情打造,講述了五個不同地區近年來家鄉巨變的故事,打造了一幅鄉情濃濃、「共建美好未來」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李叔同歌聲中的家國情懷
    自古以來,家國情懷便是中國文學中的重要主題,在 「家國一體」的傳統文化薰染下,李叔同在文學創作上,書寫了他一以貫之的家國情懷。我將從李叔同筆下的家園意識和國家憂患意識兩個方面,說說他文學書寫中的家國情懷。
  • 全國語文試題評析:家國情懷濃
    原標題:全國語文試題評析:涉及五四運動、黃大年精神,家國情懷濃  6月7日,全國高考拉開序幕,首科語文試題引起熱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教育部考試中心獲得權威解析。  一、堅持立德樹人導向,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9高考語文命題立足高考評價體系,堅持立德樹人價值導向,結合語文學科特點,通過科學設計命題,厚植家國情懷,倡導品德修養,講述奮鬥故事,引導考生傳承愛國精神,接續時代奮鬥,譜寫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奮進之歌。
  • 觀影《我和我的家鄉》 感悟家國情懷
    受訪者供圖   信息時報訊(記者 李丹 實習生 張文卓)為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激發黨員的責任感、使命感,將愛國之心落實為愛崗敬業的責任之心。12月1日,車陂街西岸社區黨總支部組織黨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觀影活動,集體觀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 夜讀|沙土中的家國情懷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各位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夏津縣融媒體中心主播遲馳,今天和大家分享遲磊老師的《沙土中的家國情懷》。沙土中的家國情懷文/遲磊詩人艾青這樣說過:「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均為國產片 「家國情懷」引發共情
    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題: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均為國產片 「家國情懷」引發共情新華社記者白瀛、王鵬、魏婧宇國家電影局1日發布數據,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204.1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均為國產影片。
  • 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
  • 勵志追夢 做最好的自己——青島文正小學校長與畢業生暢談家國情懷
    綦峰校長從「家國情懷」「勵志追夢」「科技創新」「熱愛讀書」「感恩擔當」五個方面與同學們進行分享。同學們熱情互動,拋出一個個貼近生活、又思考深刻的問題,有思想有深度。一直以來,學校秉承「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合作能力、家國情懷的新時代接班人」的育人目標,老師們教導大家時刻把國家裝在心裡,愛國家,沒有國家的強大就沒有個人的幸福。現在,我們生活如此幸福,就是因為家強大了,在今年的「新冠肺炎大戰」中, 無數的科學工作者、醫務工作者毫不猶豫,一心想著國家和人民,逆行而上,勇敢擔當。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就是家國情懷的生動體現。
  •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均為國產片「家國情懷」引發共情
    全年票房前十均為國產片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0年,城市院線觀影人次5.48億;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531部,影片總產量為650部;全年新增銀幕5794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75581塊。「2020年,廣大電影工作者團結拼搏,砥礪前行,創作推出了一批優秀國產影片。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均為國產影片。」國家電影局有關負責人說。
  • 涵養家國情懷 做好結合文章
    主題教育啟動以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聚焦主題主線,突出學校特色,以高站位謀劃、高標準組織、高要求實施,堅持學習引領和滋養初心相結合、家國情懷與文化傳承相結合、著力重點與改革發展相結合,紮實推進主題教育,在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 《我奮鬥我幸福》 一闕奮進的大歌
    「我奮鬥,我幸福。心之所託,家與國,我們同路。」 去年央視春晚,陳濤作詞,王備作曲,成龍、陳偉霆、鄧倫演唱的這首《我奮鬥我幸福》,描繪了在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裡,人們昂首闊步、奮鬥前行的畫卷。這對詞曲搭檔曾經創作出了《天之大》《滿城煙花》等經典。這首專為春晚打造的《我奮鬥我幸福》,也唱出了許多年輕人的心聲和無數奮鬥者的美好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