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沙土中的家國情懷

2020-12-22 瀟湘晨報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各位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夏津縣融媒體中心主播遲馳,今天和大家分享遲磊老師的《沙土中的家國情懷》。

沙土中的家國情懷

文/遲磊

詩人艾青這樣說過:「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我的故鄉就在夏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附近的一個村子裡,因為歷史上黃河多次在縣域內改道,所以留下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沙丘,老家附近也都是以沙質土地為主,我又是從小在故鄉土生土長的土著,所以一直對沙土都有一種特別的感情。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期,我們當地的小孩出生以後都是穿著沙土布袋長大的,所以才真正的堪稱「土生土長」。那個年代誰家生了小孩之後,大人們都會去人跡罕至的沙土丘——我們當地叫沙土崗子處弄回一些既細膩又沒有人為汙染的沙土回來,然後用我們當地叫籮——其實是一種細篩子的工具篩去土裡的雜質,然後放到大鐵鍋裡加熱消毒一下,等涼了以後就把這種加工好了的沙土放一些到嬰兒穿的土布袋裡,這種沙土布袋一頭是封閉的,一頭用扣子系在嬰兒的肩膀上,這樣嬰兒的整個下半身就可以完全的放到沙土裡了,等孩子拉尿了就把土布袋輕輕的抖一抖,沙土就會自動的起到了清潔的作用了。我一直感覺這種情景非常像土雞會在沙土裡「洗澡」一樣,土布袋的發明是不是從中得到的啟發就不得而知了。每天給土布袋換上一兩次土,孩子就能舒舒服服的度過一天了,大人們可以安心的去下地勞動或者做家務活了。那個年代因為孩子都比較多,所以這種土布袋幾乎都穿到了孩子會走路了為止,所以當地有句笑談說:「自己都能倒自己布袋裡的土了。」

等我們這些在土布袋裡的孩子漸漸的長大了,就喜歡和小夥伴們去沙土崗子上玩了,經過大風吹過的金黃的沙土地上會留下一道道的波紋 ,就像大海裡的波浪一樣,光著腳丫踩在熱乎乎的細細的沙土上那種舒服的感覺真是終生難忘的。當年我們最喜歡的就是在沙土地的樹林裡捉蟬了,當年沙土崗子上栽種了很多的白蠟樹,就是成材後能當做農具的把子或者練武術用的短棍和紅纓槍把的那種樹,這種樹長的不高,柔韌性特別好,而且對當年的我們最重要的是知了特別喜歡落在它的樹幹上鳴叫。夏天的午後,我們三個一群兩個一夥的結伴而來,赤著腳,貓著腰,悄悄的踩著軟軟的沙土,不知不覺的來到樹下,屏住呼吸,踮起腳尖,猛然出手,那隻正在得意的吸允著樹汁鳴叫著的蟬便已豁然在手了。然後給它的屁股上插上一隻狗尾草,看著它追著它艱難的在低空中飛行 ,我們歡叫著在沙土地上打著滾,這種場景瀰漫了我整個的童年。

後來,到了上學的年齡我就隨父母來縣城讀書了,在沙土裡玩耍的童年也漸行漸遠了。後來一生在沙土裡刨食一直對我寵愛有加的爺爺奶奶和大伯也都離世了,就像那沙土一樣,你越是想緊緊的攥著它越會像流水一樣從你的指縫間溜走,由不得你願意不願意。再後來逐漸的長大了,也漸漸明白了我們當地的沙質土壤很貧瘠,漏肥漏水,稼穡艱難,所以我們當地的經濟越來越落後,也越來越封閉,除了樹多似乎別無是處,所以對這沙土漸漸的有些疏離了,回老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明年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了,今年七月,驕陽似火,我隨山東省散文學會夏津創作基地的朋友一起來到森林公園的前屯村採風,卻著實讓我大吃了一驚。這個村子和我的老家相隔不超過十裡,當年的狀況基本差不多,還是省定的貧困村,但是2018年的時候省裡的鄉村振興服務隊來到了這裡,在這片沙土地上紮下根來,有的女同志甚至帶來了自己需要照顧的老人,他們依託緊鄰德百度假村的旅遊資源,借鑑外地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充分做好了當地農民的思想工作,奔走呼號,多方籌資,用兩年的時間讓這個曾經要被拆遷的村莊換了容顏。這裡沒有大拆大建,而是完全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特色的仿古改造,用最少的投入換來了最大的改變。這裡一個個青黛色的門樓,一條條各具特色的絕不雷同的小巷,一盆盆盛開的鮮花讓你覺得這分明是到了一個江南的小鎮,這裡的農桑文化館,杏鄔書院,特色餐廳,農家茶室即將投入使用,並且成功建立了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運營機制。

當工作隊的兩位來自省城的既漂亮又洋氣的女領導毫無架子的和我們侃侃而談的時候,我可以想像當年她們剛來到這片沙土地上的時候會有多麼的不適應,更可以想像她們當年的起步是多麼的艱難。年近半百的我感覺自己越來越難以被感動了,但是她們的這種無私的家國情懷真的讓我感動了,我感動於她們有人為了兼顧事業和家庭會把自己的老人接來這裡居住;我感動於她們在這片貧瘠的沙土地上做成了很多人想做卻沒有做成的事業;我感動於她們既給我們留住了鄉愁又實現了鄉村振興;我感動於她們把自己卑微到了這片沙土裡,然後開出了一片美麗的鮮花還給整個世界!

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當年領導——當地人民植樹治沙的縣令朱國祥,康熙年間的朱國祥從京城來到夏津做縣令,看見當地「沙漠荒涼、人煙凋敝,地半沙漠、不易禾稼」,便引導當地人「多種果木,庶可免風災而裕財用」。百姓牢記朱公訓導,植樹不止。所以才有能了我們現在的森林公園,所以我們的古桑林才被聯合國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所以我們的沙丘也正在變成金山銀山。

從前屯村回來的路上接到了正在我老家當第一書記的我的高中同學的電話,他說我們村裡正在搞戶戶通工程,號召在外工作的老鄉進行捐款,問我是不是可以做出一些貢獻?我看著眼前的秀美鄉村和腳下的這片沙土地毫不猶豫的回答:「好的,我一定會盡我所能做出最大的貢獻!我也更希望一個個美麗鄉村在這片沙土地上迅速的崛起!」

作者簡介:

遲磊,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德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夏津縣第二屆作家協會秘書長,夏津縣詩詞楹聯學會理事。其散文曾多次在省市獲獎,併入選《當代散文精選300篇》《中國最美遊記》等書籍!

主播簡介:

遲馳,夏津縣融媒體中心主播

閃電新聞記者 程銘 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讀懂《八佰》中的家國情懷
    電影開頭的這句話出自魯迅的《野草·墓碣文》,悲壯的話語下,潛藏著不畏強暴、不屈不撓、前僕後繼、追求民族解放的家國情懷。在「八百壯士」守倉庫的第二天,日軍接連幾次突襲失敗後失去耐心,放話要在三個小時內拿下四行倉庫。那是一場在生死邊緣遊走、不留思考與猶豫空隙的激烈戰鬥。
  • 韓愈的家國情懷
    □ 程應峰 韓愈之所以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是因為文章寫得好,二是因為他頗具家國情懷。 韓愈的家國情懷,一句話說,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裡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傳統文化中最寶貴也最活躍的精神資源。在近兩個世紀驅逐外侮、建構現代民族國家的過程中,它發揮了難以估量的積極作用。今天,在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家國情懷」也有了新的發展。
  • 以家國情懷守護人民健康
    家國一體、休戚與共的使命感、責任心,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助力中華文明薪火相傳,是我們戰勝疫情的重要精神支柱。弘揚家國情懷,為黨分憂、為國盡忠、為民造福,一定能在抗擊疫情的大考中不負人民、不負歷史。弘揚家國情懷,意味著忠於信仰、堅守初心。信仰是靈魂,初心是根本,信仰和初心的情感立基點,正在於家國情懷。
  • 勇士回家,在這場最美逆行中讀懂家國情懷
    回家,在這場最美逆行中,在最偉大的情感力量中,讓我們讀懂這份家國情懷。  在這場最美逆行中,有一種友情叫 「 並肩作戰,全力以赴 」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疫情面前,他們與武漢人民、湖北人民一起並肩作戰,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現階段,武漢94%的新冠肺炎整體治癒率,超過89%的重症患者治癒率,是他們以生命赴使命,牢記責任擔當,以忘我的情懷奮戰「疫」線,不負眾望,終於奪下武漢戰「疫」的階段性勝利。
  • 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
  • AE文化 | 端午——情懷如夢 家國在心
    倚著窗,喚小販來,家姐在竹籃裡放兩枚錢幣,牽根細繩循著牆面垂下。小販早已捧著碩大、緊實的香粽迎來,一手拿錢,一手放粽,直到籃子被主人妥妥地拿到,這才起身離開。熱情的初夏,五彩的絲絛,荷花的清雅,粽葉的清香……每個人的腦海中,都藏著一個不一樣的端午。這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這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背後是共同的文化血脈傳承與炙熱的家國情懷。
  • 話洋樓故事 感家國情懷
    人民政協網天津8月31日電(通訊員 譚潔 記者 李寧馨)為進一步豐富和平夜話的形式和內容,增加活動實效,結合正在開展的「四史」教育,天津和平區政協與靜園社區聯合舉辦了「話洋樓故事 感悟家國情懷」和平夜話活動,
  • 務必唱響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
    在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年僅21歲的中國軍人陳樹生渾身捆滿手榴彈,縱身從樓上躍進日軍工程兵陣營,以同歸於盡的方式擋住日軍猛烈攻擊,不禁讓人潸然淚下。陳樹生最後留下了用鮮血寫成的「捨生取義,兒所願也」的遺書。電影《八佰》正是從人性出發,既描繪了投身戰爭中英勇無畏的戰士,也刻畫了怕死畏戰的普通人,凝結著偉大的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
  • 閎中肆外 國爾忘家——毛澤東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10多年來,專注於毛澤東詩詞的教學研究,著有《毛澤東詩傳》《毛澤東的詩人情懷》等,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閱盡人間春色》。2017年11月,人民網開設《汪建新專欄》,集中展示其毛澤東詩詞的研究成果。編者的話:■毛澤東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而且是傑出的詩人。
  • 【高考在線】侯曉迪|家國情懷,恰似一輪明月
    一輪明月照九州,家國團圓情尤濃。今年國慶中秋喜相逢,人間煙火又升騰。在這「雙節」邂逅的日子裡,我們中華兒女樂享著親情的天倫,祝福著祖國的誕辰。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李叔同歌聲中的家國情懷
    自古以來,家國情懷便是中國文學中的重要主題,在 「家國一體」的傳統文化薰染下,李叔同在文學創作上,書寫了他一以貫之的家國情懷。我將從李叔同筆下的家園意識和國家憂患意識兩個方面,說說他文學書寫中的家國情懷。
  • 《紅領巾飄飄》:德育電影的家國情懷解讀
    講述了一群城市生活的紅領巾研學團的孩子,來到培養了五位羽毛球世界冠軍的山區安化,在了解和感悟羽毛球運動員的刻苦訓練、努力拼搏、為國爭光的初心後,心靈受到震撼,對家國情懷有了正確的認識和解讀。影片在如何搭建中小學生個人私心與家國情懷之間的教育通道,做出了積極探索,頗具教育意義。我是小我,家是大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家國情懷在堅守中流淌 - 2020全球華人共話團圓 - 海外網
    這種平凡的堅守裡,躍動著至真至純、熾熱如火的赤子之心,蘊藏著無私無我、真摯深厚的家國情懷。無論是炮火硝煙裡,還是強敵對峙中,抑或是搶險救災時,總有革命軍人無畏衝鋒、置生死於度外的身影。無論是在民族危亡、國家危難之際,還是在人民有難之時,總有軍人舍小家為國家,把家國情懷體現得淋漓盡致、盪氣迴腸、感天動地。
  • 《八佰》:不能忘卻的家國情懷
    《八佰》:不能忘卻的家國情懷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9.12 星期六 這樣的家國情懷,豐盈了他們的堅守。看完電影,讓人久久無法平復心緒,腦海和眼前都像被彈孔填充,進而祈願世界永遠和平。    天堂和地獄被一河隔開,帶來的震撼源于堅守,源於執著,更源於家國情懷。這樣的情感衝擊,讓人覺得這絕非是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電影,更是中國軍民歷經14年抗戰取得民族獨立的精神縮影。
  • 《殺破狼》中的家國情懷,此後天下安樂,終可漁樵耕讀,江湖浪跡
    於《殺破狼》中,從頭到尾,我看到的不僅僅是顧昀和長庚一路攜手的感情,更多的是兩人窮自身之力,一起為勾勒出一幅氣勢磅礴、波瀾壯闊的錦繡山河圖而努力奮鬥的豪情。而《殺破狼》卻不同,長庚和顧昀之間的感情似乎只是這一場權謀爭鬥、家國天下的點綴,這也註定了這份感情的艱難與晦澀、隱忍與困頓。今天,我們就從顧昀與長庚身上,來細細品味《殺破狼》中家國情懷與大義千秋:倘若天下安樂,我等願漁樵耕讀,江湖浪跡;倘若盛世將傾,深淵在側,我輩當萬死以赴。
  • 大氣磅礴的家國情懷——《殺破狼》
    從主角關係及人物設定、名字的意思、蒸汽朋克的元素、展現的家國情懷以及金句來講講《殺破狼》。1、複雜的主角關係。《殺破狼》中,顧昀和長庚是一對實力旗鼓相當、價值觀高度一致的CP。第一男主顧昀文武雙全,既是安定一方殺伐決斷的將軍,也治理城市發展的好手,他懂經濟發展規律,開闢邊境貿易渠道,鼓勵通商互市。「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要抓住兵權不放逞什麼威風。他畢生所求,不過家國安定而已。若可戰,便披甲上馬,若需守,他也願意做一個絲路上清貧的商道守衛。」
  • 「百花」盛開,現實主義與家國情懷共情於此
    昨晚,我們又一次看到「百花」盛開的圖景,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暨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上,一部部現實主義創作呈現創新表達的電影佳作,與奔湧於每個國人心中的家國情懷史書萬卷,字裡行間皆可見「家國
  • 矗立家國情懷的精神燈塔 | 評論員觀察
    它擊中了人們的心靈,更傳承著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懂得珍惜並獎勵英雄的國家,才能激發更多英雄前赴後繼。  「沒有國家繁榮發展,就沒有家庭幸福美滿。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春節團拜會上的這句話,點燃了許多人內心的家國情懷。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家國大義,在家盡孝、為國盡忠,「小家」同「大國」同聲相應。人民共和國70年基業上,鐫刻著無數為家為國奮鬥不已的名字。
  • 影評丨陳思雨:「以小見大」的家國情懷
    圖片來源豆瓣《我和我的家鄉》:「以小見大」的家國情懷文/陳思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榮登了2020年國慶檔電影的票房榜首,作為一部疫情當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獻禮影片,影片跨越了祖國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域,由九位票房導演傾情打造,講述了五個不同地區近年來家鄉巨變的故事,打造了一幅鄉情濃濃、「共建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