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變成「貓媽」後,孩子走出了一個大怪圈

2021-02-09 武志紅
最近,演員唐嫣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引起了廣泛關注。她說,之前她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給女兒玩,但她發現,女兒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小孩,有自己的喜好。於是她開始讓孩子去體驗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而不是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女兒。她本以為自己會是一個「虎媽」,沒想到卻成了「貓媽」。在我看來,「貓媽」跟「虎媽」最大的區別,不僅是更加溫柔、有耐心,更重要的是:「虎媽」會安排好孩子的生活,讓孩子按照自己規劃好的路線成長;而「貓媽」則會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引導孩子擁有更加豐富的生活體驗,讓孩子自由地探索世界。那主張孩子獲得豐富體驗的「貓媽式教育」,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呢?在早教中心工作時,我對不同養育方式對孩子的不同影響深有感觸。每次來上課,無論是玩玩具還是畫畫,其他孩子都非常積極、興奮地參與,唯獨他安安靜靜躲在角落裡。我很納悶,為什麼他上課不積極?直到我仔細觀察他和父母在課堂上的互動,才找到原因。比如在畫畫的時候。大多數小朋友在自由選擇顏料、開心作畫時,木木媽媽會提醒他:不要影響別人,就用你面前這兩種顏料就好。而在玩玩具時。很多孩子跳來跳去,這裡玩一下,那裡試一下,木木的媽媽則是讓木木「不要亂跑,以免影響課堂紀律」。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我和木木媽媽做了溝通,木木媽媽意識到:自己原本好心想規範孩子上課,反而限制了孩子的體驗,也因此影響了孩子上課的主動性。在溝通之後,她嘗試改變,對孩子從「限制」變成「引導」。當媽媽告訴他可以多選幾個顏料或手工素材去做自己的作品時,他遲疑了一下。但此時媽媽依舊堅持給他介紹各種各樣的顏料,告訴他每一種他都可以用,想怎麼用都沒問題。他這才開始嘗試著用不同的顏色去搭配和混合,感受不同顏料在視覺畫面上的差異和變化。當他混合幾種顏料做出了新顏色時,他會非常驚喜,開心地蹦起來。這些豐富的視覺體驗,讓他對色彩有了豐富的認知,知道用什麼顏色更能表達自己,並且更喜歡上了畫畫。除此之外,在玩玩具、唱歌跳舞和交朋友上,木木媽媽也鼓勵他去嘗試,並且從中獲得快樂。這些豐富的體驗,讓木木更多地鍛鍊了自己不同的能力,學到了更多的東西。慢慢地,他從原來的膽怯不自信,變得主動嘗試,越來越愛上課,還交到不少朋友,讓所有人感到驚喜。當我們給予孩子更多空間,引導孩子更豐富地去體驗時,會讓他學得更多,擁有更積極向上的動力。但如果一個孩子,一直生活在被諸多限制、無法豐富探索世界的環境裡,會對他的成長產生什麼影響呢?他被認為是社會精英,工作福利待遇不錯,家庭環境也很不錯,但他常常感覺到一種無力感:他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像大衛·妮爾一樣的探險家,去世界各地旅行探險,然後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更多人。但他的父親每次看到他讀關於旅行的書都會氣急敗壞,害怕他看多了這些書「玩物喪志」,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只要他萌生出什麼探索的想法,想去個夏令營,想參加個科技比賽,父母都會把他「拉」回正軌上。這種無處不在的「限制」,大大壓抑了他內心探索世界的積極性。我相信,每個人從小心中一定有所熱愛,有所追求。如果成長健康,環境自由,我們天然都會生長出探索世界的能力。就這樣,一個個自由生長的觸鬚被砍掉了。漸漸地,我們就覺得「我什麼都不能做」,「我不應該做這件事」,「我不應該有這個想法」內心越來越失望、恐懼、不自由,所以後來我們對一切都不感興趣了,便什麼都不願意再嘗試了。

 

首先,在保障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允許他們擁有自己探索的自由。絕大多數小孩本身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即使父母不刻意引導,孩子也會用自己的觸覺、視覺、聽覺不斷去探索。這時候父母只要不去打擾,讓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盡情感受不同的體驗,就可以了。其次,當孩子想探索但卻步時,可以向他們展示不同的探索樂趣,引導他們從豐富的體驗中獲得快樂。就像木木媽媽一樣,引導孩子感受不同顏料、玩具和手工帶來的不同創新玩法。孩子的人生需要豐富的體驗,其中當然也包括豐富的視覺體驗。就像木木,接觸到了更多的色彩之後,他逐漸覺得畫畫有意思,也更享受其中的學習和探索過程。

相比起在普通色彩環境下長大,在五彩繽紛的視覺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們的觀察、思維、記憶會更好。

相反,如果嬰幼兒經常生活在黑色、灰色、暗淡等單調顏色下,則會影響腦神經細胞的發育。

相信很多父母,也在日常中感受到豐富色彩對孩子學習的益處。面對枯燥單調的黑白畫面,孩子的專注時間和興趣會下降,容易走神。相比而言,彩色的畫面對孩子更有吸引力,能給孩子更多想像空間,讓孩子更加願意停留在當下的故事、習題、畫畫或手工裡,更享受這些過程。我們最常使用的學習資料——彩色列印的紙張,在貫穿孩子的每個成長環節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樣是書本故事。彩色列印的畫面更能讓孩子身臨其境,打開想像的空間,感受主人公的情緒;同樣是手工畫作。彩色列印的手工材料可以刺激孩子的興趣,讓他們更加投入,激發他們的創意和想像;同樣是習題。彩色列印的習題可以通過不同顏色的區分,提煉和歸納不同的解題要素,從視覺空間上更直觀地給孩子傳遞信息,方便他們理解。

而上述的這些豐富視覺體驗,並不難實現。

 

一臺擁有豐富內容、實現高品質色彩列印、健康環保「0」排放的愛普生墨倉式印表機,就可以滿足。

內置墨倉設計,使這款印表機的體積更小、顏值更高,擺在家裡不會佔用過多的空間,還能起到裝飾的作用。

而且在購買機器時就附贈了滿容量的高質量四色墨水,無論書本故事、手工畫作還是習題,列印出來都能字跡清晰、色彩豐富,能夠以更高質量、更高精度的彩色列印助力孩子成長。

 

在操作上,它也非常便捷,支持微信小程序列印

小程序中自帶各種資源,不僅有繪本、詩詞、檯曆、習題、照片書、手工小報等多種親子互動列印素材,更有針對小學和初高中學生的豐富教輔資源,在給孩子更加豐富體驗的同時,也讓他們的記憶和學習更有效率。

另外,老師在微信群裡布置的作業、孩子日常拍攝的作品或習題等也能通過手機直連印表機打出來,讓孩子的豐富體驗更快捷地得到滿足。

總而言之,家裡有一臺愛普生墨倉式印表機,快捷的彩色列印、多樣的小程序內容,大大地豐富孩子的視覺體驗和學習體驗,促進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最後,讓我們和所有父母們一起,引導孩子們通過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豐富體驗點亮自主人生,也用豐富的視覺為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支持與助力吧。

雙11秒殺,超大折扣

快來入手「愛普生印表機」吧

↙↙↙

相關焦點

  • 《虎媽貓爸》後,時隔六年趙薇做回演員,搭檔影帝這次做「貓媽」
    但也不得不說趙薇飾演的虎媽確實深入人心,也才會讓教育問題再次被大家重視,只不過非常可惜的在出演完《虎媽貓爸》後,趙薇就再也沒有為大家帶來作品了呢!畢竟像金星說的一樣,中國明星多但叫演員的沒幾個,而趙薇就是其中的一個。時隔六年趙薇從導演做回演員而最近就有觀眾非常驚喜的消息就是趙薇時隔六年後,從導演的身份做回演員啦!並且這一次回歸趙薇搭檔影帝,想必這部劇的質量一定非常不錯呢!而在新劇中她同樣扮演媽媽,但這一次她卻是吊兒郎當的貓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唐嫣育兒:我曾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虎媽」,沒想到卻成「貓媽」
    2020年10月22日,唐嫣在採訪中表示:原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虎媽」,卻沒想到變成了一個「貓媽」。 或許每個沒有孩子的女性,在心理都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虎媽」,但看到嬌小、柔軟的子女後就會化身成「貓媽貓爸」。
  • 有種「幸福」叫唐嫣羅晉,唐嫣以為自己是虎媽,沒想到是「貓媽」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希望自己能夠一輩子安安穩穩,有一個完整的家庭,生兒育女對他們來說就非常幸福,還有的人則希望能夠有所作為,能夠為國家效力,這也是一種幸福。有種「幸福」叫唐嫣和羅晉,唐嫣生完孩子之後變成「貓媽」羅晉多年的陪伴,讓他和唐嫣最終走到了一起,兩人就像神仙眷侶一般,讓大家看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兩人結婚之後也受到了大家的祝賀。
  • 唐嫣稱自己是貓媽,對女兒太溫柔震驚爸爸,虎媽貓媽哪種是你?
    唐嫣 表示曾經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虎媽,直到孩子降生,才發現「原來我可能是個貓媽」,透露和孩子說話時都非常溫柔,「這讓我爸都感到很驚訝,說從來沒見我那麼溫柔。」唐嫣本身是一個比較自律的人,採訪中透露「我做事都會盡力做到最好,結果我是可以抱著比較隨緣的態度,但是過程中我都會盡力做到最好,我自我要求是這樣的,我原本以為我也會這麼嚴苛地對我的下一代,但至少目前而言,我覺得好像會有點不一樣,哈哈。」
  • 看應採兒的客廳,再看霍思燕家的,「虎媽」和「貓媽」的差距真大
    相反,霍思燕家的客廳並沒有應採兒家的乾淨整潔,而是布滿了嗯哼的玩具,嗯哼玩完玩具後也並沒有將他們收拾歸位的習慣。 從應採兒和霍思燕家裡客廳的整潔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家庭之間對孩子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應採兒對小小春採取的是"虎媽"式教育,而霍思燕則採用的是"貓媽"式教育。
  • 唐嫣坦言自己是貓媽,對女兒溫柔令爸爸驚訝
    唐嫣羅晉從戀愛到婚後生了女兒都一直處於低調卻幸福甜蜜的生活狀態,前段時間因為羅晉稱自己第一次抱女兒心情很平靜而引發熱議,但這個其實很好理解,畢竟直到唐嫣生下女兒後羅晉都是寸步不離,早早就做足了準備,所以當女兒出生之後自然也就比較平靜,因為所有的準備都做好了,等待女兒出生就只是順其自然了,他平靜的做一名寵愛女兒的父親這沒有什麼可指責的,指責他的人更多的應該是沒有小孩的人!
  • 唐嫣坦言在女兒面前是貓媽,連父親都感到驚訝:沒見過這麼溫柔
    唐嫣坦言,曾經會以為自己會是個嚴厲的媽媽,誰知道當了母親之後才發現自己其實是貓媽相比起令人聞風喪膽的虎媽而言,溫柔耐心的貓媽確實更符合唐嫣的形象,但她的爸爸卻表示,從來沒見過唐嫣這麼溫柔。而在現實生活中,唐嫣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敢愛敢恨的真性情女孩身處娛樂圈,
  • 《學區房》宣開機,趙薇時隔六年再接電視劇,「虎媽」變「貓媽」
    尤其是對於學區房的關注更是十分狂熱,家長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優質資源,學區房一直都是家長們關注的重點。不過一直以來都沒有一部影視作品來演繹這個問題,但近期傳來《學區房》電視劇開機的消息。(秦昊飾演)何純如(趙薇飾演)結婚7年,兒子即將「幼升小」,葉逸凡在考察全市的小學之後最終選擇了市實驗學校這所重點小學,葉逸凡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堅持購買學區房,但何純如卻主張就近上學,認為只要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好,二人不同的觀點態度引發了一些系列的衝突,二人甚至還為此分手。
  • 獨家對話 《虎媽貓爸》製片人黃瀾:我從「虎媽」變成了一個正常的媽媽
    o 搜微信號「diyijiaoyu」或公眾號「上海教育-第一教育」---✄-最近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虎媽貓爸》由於貼近現實生活,引發了一場關於家庭教育方式的大討論。「第一教育」獨家對話《虎媽貓爸》電視劇製片人黃瀾女士,看看這位曾經的「虎媽」如何看待虎媽,又是如何從一名「虎媽」變成一個正常的媽媽的。
  • 別再學「虎媽」了,這3點很重要!
    01媽媽的以身作則一個孩子出不出色,與母親的性格關係最為緊密。女孩,更甚。李瑾容,放到現代,可以說是事業、家庭兩不誤的典範。女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初期都會不知不覺地模仿母親。不論喜歡與否,成人後,身上總會有些許媽媽的影子,包括為人處事的方法和觀念。只要母親是榜樣,就能成才?NO,NO,NO。沒有人喜歡被控制、被教育。現實中也比比皆是因為強壓教育導致母女反目的。榜樣影響力,就像成才路上的一顆啟明星。如果走路的人不認可,又有何用?
  • 唐嫣產後談育兒心得,稱本以為自己是虎媽,結果卻成了「貓媽」
    今天,唐嫣在採訪中,首次談論到育兒話題,她表示,在孩子出生之前,她本以為一直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她,會是一個虎媽。結果讓她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女兒降生以後,她居然成了一個貓媽試想一下,一個女性,如果家庭不幸福,在生完寶寶後大家都不顧及她的感受的話,那這個女性看到孩子的時候,是很難愛起來的,甚至還會因為產後抑鬱,怨恨孩子。
  • 從《虎媽貓爸》看名人明星的孩子上什麼學校
    新晉金像獎影后趙薇暌違電視螢屏7年後回歸,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裡飾演虎媽畢勝男,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操碎了心。
  • 《虎媽貓爸》裡中西方教育體制的相互碰撞,你是孩子或家長,你會...
    「幾乎所有人都對自己的「虎媽貓爸」和中國教育的「狠」 持有感激,雖然對具體一些方式方法有所不認同,認為有可改善,但是無一例外地反對所謂「快樂教育」。」 這句話是在《虎媽貓爸》熱映時一位在美華人說的。無論從當時還是現在,這句話無疑將「虎媽」與「貓爸」之間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凸顯得淋漓盡致。
  • 《虎媽貓爸》:孩子的人生,爸媽的戰場 博雅小學堂
    趙薇、佟大為主演的《虎媽貓爸》,則是造夢者的天敵,它像一把鋒利的剪刀,把虛幻的夢境裁剪得支離破碎,殘忍地告訴觀眾,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朋友圈討論得熱火朝天,「80後」的年輕的父母們因為這個劇,步調一致地開始研究學區房、展開育兒大討論。北京最牛十大小學等信息也被瘋轉。
  • 虎媽女兒哈佛畢業後,選擇哪一行?
    虎媽(耶魯大學華裔法學教授蔡美兒(Amy Chua)所著《虎媽戰歌》一書後被稱為虎媽)的大女兒索菲婭今天哈佛畢業,這是一位哈佛家長上午電郵給我的照片。照片應該是哈佛畢業典禮中同學或家長用手機從畢業班的介紹材料裡拍攝後傳閱的,隨後被告之它來自哈佛家長的微信群。縱然照片給出不少信息,但是我們還是不明白索菲婭的畢業去向。
  • 你是孩子的「虎媽」嗎?勸你沒有這3把刷子,還是慎重一點!
    每個「虎媽」都有一個偶像,美籍華裔母親——蔡美兒。她是「虎媽」第一人,一本《虎媽戰歌》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華爾街日報》甚至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評價道——「上一次引發如此大規模的討論,還是蘇聯搶在美國前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時候。」
  • 「虎媽」趙薇趣談與「貓爸」佟大為的戲緣
    此劇的靈感源於耶魯大學法學院終身教授蔡美兒所著的《虎媽戰歌》,嚴苛的虎媽式「中式教育」通過書本傳向世界,引發了社會各界針對教育觀點的大論戰。    《虎媽貓爸》源於現實,但在創作手法上,此劇又讓主題高於現實——並不簡單地判定「到底哪個更好」,而是通過各個角色的戲劇矛盾來進行生動的對比演繹,給觀眾以啟迪和思考。
  • 資訊 《虎媽貓爸》,把未來還給生命
    2015電視螢屏上,IP和傳奇成為了這個古裝大年的關鍵詞,而真正能聞得塵世煙火的,只有原創的《虎媽貓爸》所引發的「教育與反思」熱潮。 分析白玉蘭提名中大熱的劇集,大多類型劇滿足的是觀眾抽離現實的需求以及詩與遠方的追尋,而《虎媽貓爸》置身其中成為鳳毛麟角的一個另類,這也是對近年影視劇創作的一種折射。
  • 虎媽「贏了」傅首爾,網友卻心疼她兒子:孩子不是你炫耀的工具
    有一個親子教育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這個節目聚焦家長和孩子的關係,以及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等等。虎媽"贏了"傅首爾,網友卻心疼她兒子節目中有個叫做徐敬凱,徐敬凱媽媽是典型的"虎媽",對他的教育方式就是極高的要求和期望,無論做得好不好就是批評,否定和打壓,不少網友很心疼她兒子,但徐敬凱媽媽自己似乎並不這麼認為。
  • 《虎媽貓爸》趙薇為了孩子換房子,讓孩子遠離「壞孩子」有多難
    曾經火爆一時的電視劇《虎媽貓爸》裡有一個情節,趙薇扮演的虎媽畢勝男因為女兒的一番話,堅持要將家裡的小別墅換成每平米九萬的天價學區房,因為她女兒說:嘟嘟姐姐告訴我好孩子不塗指甲油,要好好學習,還說以後要多吃青菜不挑食。虎媽內心很感慨,刁蠻任性的小公主竟然在好孩子的影響下變得這麼乖巧懂事,為了能上好學校,交到好的朋友,這房子必須要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