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孩子教育你是「虎媽」嗎?
同事李姐說,自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虎媽」,孩子練琴雞毛撣子都打斷3根了!一邊哭一邊練,孩子爸爸、姥姥姥爺全部反對她這樣堅持,但是她心裡一直有個聲音是「為了孩子,我必須狠下心」 。不過最近她有點迷茫了,老師說:孩子在班裡明顯膽子小,不愛說話,上課明明會的問題也從來不主動舉手……老師說是不是在家裡管得太嚴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你也效仿過「虎媽」式教育嗎?
每個「虎媽」都有一個偶像,美籍華裔母親——蔡美兒。她是「虎媽」第一人,一本《虎媽戰歌》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華爾街日報》甚至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評價道——「上一次引發如此大規模的討論,還是蘇聯搶在美國前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時候。」
因為她令人髮指的嚴厲教育方式,美國人批評她說:兩個女兒是「世界上受虐最多的孩子」,並且斷言,她們長大以後會「心理扭曲」,性格「冷酷」「呆板」,有「自殺的傾向」等。
這個「虎媽」的魔鬼訓練,到底有多讓人瑟瑟發抖?
先回顧下《虎媽戰歌》中披露的內容,給兩個女兒立的「十不準」家規:不準夜不歸宿、不準參加學樣的小組娛樂活動、不準有任何一門科目成績低於A……對待成績的嚴苛更是超出你的想像,《虎媽戰歌》裡有這樣一段:
索菲亞(大女兒)的五年級老師 在每個星期五都會進行乘法速算測試。一次,索菲亞輸給一個韓國男孩,獲得第二名。接下來的那個星期,我讓索菲亞每天晚上做20張試卷(每張包括100道算術題),而我在一旁掐著秒表計時。一周強化訓練之後,索菲亞次次穩拿第一。
對於練琴,小女兒Lulu大哭大鬧,甚至將樂譜撕得粉碎,蔡美兒會淡定地將樂譜粘好,然後將Lulu最喜歡的玩具拖到她面前進行威脅:「如果明天還是彈不好,這些玩具我會一個一個捐掉。」
為了讓女兒達到預定的目標,她手段無所不用,罵女兒「廢物」「威脅恐嚇」「必須無條件服從」……美國暢銷書作家瓦爾德曼在閱讀《虎媽戰歌》後公然諷刺——「這應該被改編成電影,而且是驚悚片!」
9年過去了,她的孩子患心理疾病、抑鬱了嗎?
很遺憾,當年斷言虎媽兩個女兒有抑鬱,甚至有zs傾向的專家,被狠狠打臉!
先說大女兒本科就讀哈佛,後又赴耶魯法學院讀研。研究生畢業生,直接加入美國軍法部隊,成了一名二級少尉。計劃在華盛頓巡迴法院任職一年,之後還會為部隊效力三年。
小女兒也毫不遜色,哈佛大學藝術歷史系畢業,如今,先去紐約工作一年,隨後再去研究生院深造。
說好的「心理疾病」與「母女關係破裂」呢?一切都沒有發生!
在相關訪談中可以看出,虎媽的兩個女兒性格開朗,陽光自信,大學生活過得多姿多彩。提到媽媽對自己的培養,兩個女兒爭相為媽媽「代言」:
大女兒在一本書裡這樣說:我的童年是快樂的,我從來不害怕我的媽媽。父母對我過高的期望,讓我做出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大大提高了我的自信心。小女兒露露回答得更熱血:世人其實誤解了媽媽,其實正是她獨特的教養方式教會了自己如何拼盡全力地去生活。即使明天就會面對死亡,我依然覺得自己曾經110%地活著。
為什麼很多模仿「虎媽」都成了東施效顰?勸你沒有這3把刷子,還是慎重一點
生活媽媽「狠角色」也很多,對孩子超級嚴格,常以「虎媽」自居,但最後結果不盡人意的多,有的孩子叛逆成性,和父母成了仇人、有的孩子被壓得抑鬱、有的孩子性格內向,自閉,有的甚至對父母下死手……
為什麼同樣是「虎媽」,蔡美兒大獲成功,而大多數人卻成了東施效顰?反覆讀《虎媽戰歌》和蔡美兒的資料,發現3點大不同,也許正是這3點導致結果天下地下:
第一、「虎媽」自身超級自律——做鮮活的榜樣
生活中見過很多父母一邊打著麻將一邊和孩子說:去,趕快寫作業去!孩子在書房寫作業,自己在旁邊刷劇、看抖音,吃東西,孩子成績不好時就是一頓臭罵!
對比下「虎媽」蔡美兒是耶魯法學院教授,作為兩個女兒的媽媽,她的日常是這樣的:出書、陪孩子練琴、教學、講座、開會……
通過對比,差別顯而易見吧。正如說: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做到是那樣的人,否則沒有榜樣的力量,說得再多也是空話,孩子不會走心的。
第二、知道孩子天賦潛力在哪,不是瞎努力
生活中很多家長把自己的理想寄予孩子,比如自己當年想當醫生,沒當成,就逼著孩子來完成。或明明孩子在羽毛球方面有特長,卻硬逼孩子練琴,擋箭牌就是:虎媽就是狠下心。
再看蔡美兒逼孩子練琴時的樣子,表情挑剔又苛刻,但請別忽略她是看到大女兒在鋼琴方面天賦,所以才逼她一把。同時對小女兒也是如此,她評價:露露是一個音樂天才!她認為女兒有能力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很認同她理念:明明知道自己能行,卻以為自己不行,這對構建自信心毫無幫助。
第三、「寬嚴並濟」,虎媽也是溫柔有愛的媽媽
外表「虎媽」不近人情,對孩子變態嚴格,其實虎媽是個內心溫柔有愛的媽媽。
每天晚上,她會鑽進孩子的被窩,擠在一起互相打鬧。
她會在周末抽時間組織家人去旅遊,興致來了會表演「爬行動物模仿秀」逗大家開心。小女兒為了打網球,辭去了耶魯管弦樂隊首席小提琴手的職務,這讓虎媽心碎不已。但是她不想失去自己的女兒,在她眼裡,沒什麼比女兒更重要的了……
「 虎媽」的自白:「我希望將中式教育精髓引入寬鬆的西式家庭教育,兩種方式應達到一種理想的平衡,唯有如此,孩子才會長成我們期待的模樣。」
大伴老師有話說:與其說「虎媽」兩個女兒的成功,是她嚴厲教育的成果,不如說是「虎媽」用自己的自律、優秀和愛影響到孩子。正如說:你希望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要是那樣的人。
否則,模仿得再像,也是一場空,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