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覽聖經學預言(六十五)-巴比倫大淫婦

2021-02-19 復臨信仰的根基與柱石

主  | 王敬之

各位弟兄姐妹、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遍覽聖經學預言》。今天,我們進入第十七章的學習:巴比倫大淫婦。大淫婦究竟是誰?她究竟要受怎樣的刑罰?她為什麼要受這種刑罰呢?這些問題的答案在聖經中都有所啟示。

歡迎收聽《遍覽聖經學預言》之六十五講《巴比倫大淫婦》

■ ■ ■ ■ ■

音頻在此,點擊可與文章配合使用

 

天父,我們滿心的感謝讚美主!我們感恩主在《聖經》中間將末後的事件清晰地啟示,好讓我們能夠辨明方向,選擇公義的道路,也能夠有智慧來判別撒但在地上的勢力。我們今天學習《啟示錄》第十七章,懇求聖靈與我們同在。獻上禱告,奉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啟示錄》的第十四章說明了在末後要傳的最後的恩慈信息,以及義人與惡人最後的不同結局。第十五章緊接著第三位天使的警告,當恩慈信息完結之後,上帝要降下七大災,在七大災中將衪的大怒發盡了。第十六章則具體描寫七大災究竟是哪些災難?第七位天使把碗倒在空中時所引來的大災,使得巴比倫大城裂為三段,列國的城也都倒塌了。

 

這巴比倫究竟是誰?在第十七章作進一步的描述,以幫助《啟示錄》的讀者準確無誤地確定這個巴比倫是誰,以免受它所受的災殃。第十七章向來在研究的時候,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意見。在這裡把我們的理解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啟17:1「拿著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來對我說:『你到這裡來,我將坐在眾水上的大淫婦所要受的刑罰指給你看。』」一開始就說明了這一章要告訴你大淫婦究竟是誰?她究竟要受怎樣的刑罰?從第二節就開始說她的罪行,她為什麼要受這種刑罰呢?

 

啟17:2「『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亂的酒。』」第二節經文以一個概括的方式,點出了這大巴比倫之所以受到刑罰,是因為她與地上的君王行淫,而且,地上的這些人都喝醉了她淫亂的酒。所以,上帝要對她施行懲罰。

 

啟17:3「我被聖靈感動,天使帶我到曠野去,我就看見一個女人騎在朱紅色的獸上;那獸有七頭十角,遍體有褻瀆的名號。」約翰看見的是一個女人。「女人」在《聖經》中代表教會。這是個淫亂的女人,代表背道的教會。她「騎在朱紅色的獸上」,在第十三章看到獸代表著政治的勢力,這形象表明,這個女人控制著政治的勢力。這「獸有七頭十角,遍體有褻瀆的名號」。這個特徵,在第十三章已經看到:啟13:1「我又看見一個獸從海中上來,有十角七頭,在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七頭上有褻瀆的名號。」

 

在《聖經》裡對「褻瀆」有一個特別的定義,表明藐視上帝的權威。把一個人當成是上帝;把人的機構當成是上帝,行使上帝所持有的特權。可見,第十七章所描寫的「七頭十角」,和第十三章從海中上來的「獸」有緊密的聯繫。第四節進一步對大淫婦——巴比倫進行描述。

 

啟17:4-6「那女人穿著紫色和朱紅色的衣服,用金子、寶石、珍珠為妝飾;手拿金杯,杯中盛滿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亂的汙穢。在她額上有名寫著說:『奧秘哉!大巴比倫,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我又看見那女人喝醉了聖徒的血和為耶穌作見證之人的血。」這巴比倫究竟是誰呢?《善惡之爭》第二十一章有這樣的描述:「巴比倫又被稱為『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啟17:4-6,18)。那在中世紀稱霸於基督教世界,凌駕各國君王之上的,乃是羅馬教廷。以上所述的紫色和朱紅色的衣服,以及黃金、寶石、珍珠等物,逼真地描述到那高傲的羅馬教皇所自取高過一切君王的威風和奢華。沒有任何其他勢力,能像這個曾經殘酷地逼迫基督門徒的教會那麼切實地應驗了『喝醉了聖徒的血』這一句話。巴比倫又犯了與『地上眾王』發生不正當關係的罪。從前猶太的教會遠離了耶和華而與邪教徒同盟,因此成了一個淫婦。這時羅馬教會照樣因追求屬世權威的支持而汙穢了自己,所以也得到這同樣的罪名。」

 

請注意,天使把約翰帶到哪兒?帶到曠野。在《啟示錄》第十二章看見,曠野是什麼人去的地方?上帝的教會逃到曠野,在那兒一千二百六十年。而在這兒,約翰看見這個巴比倫「喝醉了聖徒的血和為耶穌作見證之人的血」。所以,也就表明一千二百六十年,中世紀的羅馬教廷是如何與異教結盟,殘酷的逼迫基督的教會。

 

啟17:6-8「我看見她,就大大地希奇。天使對我說:『你為什麼希奇呢?我要將這女人和馱著她的那七頭十角獸的奧秘告訴你。你所看見的獸,先前有、如今沒有,將要從無底坑裡上來,又要歸於沉淪。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生命冊上的,見先前有、如今沒有、以後再有的獸,就必希奇。』」天使在這段話裡面說「獸」,講到先前又講到如今,還講到將來。既然講到過去、現在、將來,我們就有必要來斷定一下他說的「現今」是指的哪個時間?如果把「現今」的時間點確定了,就可以確定其它的部分了。什麼叫先前?什麼叫將來?

 

回到整個《啟示錄》,就發現《啟示錄》就是兩大異象:第一個異象是約翰在七燈臺所看見的事件;第二個異象就是第四、第五章,約翰被呼叫到更高的地方去——「上到這裡來」。在學習第四、第五章的時候,確定了這時約翰的眼光隨著耶穌一起從聖所進入至聖所。從第五章一直到第二十二章,約翰看到的所有的異象,都是站在至聖所這個當口——一八四四年來描述的。這個當口之前的事情,就回顧;這個當口往後的事情,用一個文雅的詞叫做「前瞻」,或者通俗的說法叫做「展望」,往前展望。

 

在第十七章前面看到,把他帶到曠野,他就是回顧從一八四四年這個當口,在異象中回到之前,一千二百六十天,它的終點是一七九八年,所以,約翰所站的位置是帶到過去。第八節說「先前有、如今沒有」,即一八四四年之前有,但它在一七九八年沒有了。「將要從無底坑裡上來,又要歸於沉淪。」它將來還要出來,是個什麼狀況?死傷醫好。但是,最終的結局還是要歸於沉淪。

 

這獸還要欺騙眾人,有許多人去崇拜它。這裡描寫說「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生命冊上的」,見到獸就會滿懷希奇,甚至於驚嘆。這句經文與啟13:8彼此相對應:「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都要拜它。」這就是第十五、第十六章所說的七大災,要降臨在那些拜獸和獸像、並有獸名或有獸名數目的人身上的原因。他們不僅沒有走出巴比倫,而且是尾隨其後,還俯伏敬拜。

啟17:9-10「智慧的心在此可以思想。(智慧人,他們的反應就不一樣了。從《聖經》裡知道,「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9:10)。那敬拜上帝的人就明白,不會去拜獸,也不會拜獸像,或者受它名之印記。他們的心思考什麼呢?)那七頭就是女人所坐的七座山,又是七位王。對於這裡所出現的「七座山」和「七位王」,有人認為,這不可能是七座字面上的山,只能是一個屬靈的解釋;又說它是歷史上所經歷的七位王。在《聖經》裡,王就代表國度。因此,就認為這七座山不太可能是實際的山。

 

但是這個解釋忽略了一個現象,就是在《啟示錄》前面一開始,那七封書信是寫給七個教會的。七個教會既是跨七個時段的屬靈的七個時期,也是實實在在的當時七個教會——在亞細亞的七個教會。所以,七個教會可以是具體的七個教會,然後引申出七個時期。為什麼到了第十七章就不可以認為這七座山,它也確確實實就是羅馬教廷,或者更詳細地說,就是梵蒂岡所在的那七座山。然後它也可以引申為七個時期、七個帝國,又未嘗不可呢?

 

經文繼續描述說:啟17:10「又是七位王;五位已經傾倒了(五個帝國已經傾倒了),一位還在,一位還沒有來到;他來的時候,必須暫時存留。」對於「五位已經傾倒了,一位還在,一位還沒有來到」,一般的解經家有不同的選擇。有的人把解釋放到約翰所處的第一世紀——羅馬帝國,站在羅馬帝國一世紀的角度,這個時間點往回推,推過去就是希臘、瑪代波斯、巴比倫、亞述、埃及,就出現了前面的「五位已經傾倒了」。「一個還在」的是誰呢?是羅馬帝國。那「一位還沒有來到」的究竟是誰呢?當然是指的羅馬天主教。因為在公元一世紀,羅馬教廷還沒有興起。這個看法的問題出在哪兒?它的問題就出在沒有跟著《啟示錄》的時間段跑。

 

《啟示錄》在第一章的時候,的確見到了第一個異象,那個時間點確實是公元一世紀——七燈臺的過程中間。但是,到了第四章、第五章以後,約翰的時間、位置都發生了變化,所代表的教會也發生了變化。這時他所代表的是處在進入至聖所這時段,即一八四四年前後時段的教會。所以,這五位不可能是從埃及算起,只能是從巴比倫開始,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羅馬帝國、羅馬教廷。中世紀的羅馬教廷,這個時候受了死傷。這五位都已經傾倒了。

 

這個看法,在《聖經》中有何依據呢?《但以理書》和《啟示錄》所敘述的年代、敘述的事情是大致相仿。《啟示錄》用了很多的語言來直接指明《但以理書》,所描述獸的過程也與《但以理書》第七章非常的相似。而《但以理書》就是從巴比倫時代開始,它並沒有回到亞述,更沒有回到埃及。所以,七頭十角從哪兒算起?從巴比倫算起,就有更強的合理性。這「五位已經傾倒」的就是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羅馬帝國,以及中世紀受死傷的教廷羅馬。

 

在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內部,對於前面五王傾倒的認識還是比較容易統一、趨於一致。但是,再往後的第六、七、八位的解釋,就可能有不同的方式。在此也不作很教條的說一定是哪一種方式。我們在這裡介紹兩個不同的解釋,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解釋:「一位還在」,就是說羅馬天主教雖然受了死傷,但還是存在,是受了死傷的羅馬天主教。「一位還沒有來到」,是說羅馬天主教死傷還沒有被醫好,等他來了之後,必須暫時存留。在這種看法中我們注意到,它把第六位、第七位以及後面出現的第八位,都看成是羅馬天主教。或者說第八位是羅馬天主教的一個大聯合---末後大聯合;一個更大規模的,一個政治、經濟、宗教的大聯合---大巴比倫。

 

第二種解釋:認為第六位指的是無神論,就是《啟示錄》第十一章在法國興起的無神論。當中世紀的羅馬天主教倒下去以後,無神論取而代之,這就成為第六位。

 

第七位說「還沒有來到;他來的時候,必須暫時的存留。」這又是指誰呢?有一種解釋,認為是《啟示錄》第十三章十一節到十八節所說的美國。當時在一八四四年這個當口,美國還沒有變成獸,只是兩角如同羊羔。但是,它很快會變成背道的基督教。這看法有什麼依據呢?先回顧《啟示錄》的第十三章十一節,說這個地獸,它首先是「兩角如同羊羔」,後來「說話好像龍」。第十四節「它因賜給它權柄在獸面前能行奇事」。說地獸有一股勢力,把權柄賜給它了,使它在前一個獸面前,能夠行奇事,「就迷惑住在地上的人」。

 

海獸是怎麼會獲得權柄的?在描述十角和地獸把權柄給羅馬天主教(海獸)的時候,懷師母有這麼一段話,在聖經注釋《啟示錄》第五百二十一段說:「是誰給了這個國度如此的權勢?是自稱具有羊羔性情和精神,並與上天聯絡,卻用龍的聲音說話的基督教。這是下面來的勢力所策動的。(《懷愛倫信函》1899年232號)」這個解釋,就把第七位解釋成美國。美國來的時候它暫時的存留,但是很快融到了羅馬天主教---海獸體系裡,作了一個獸像,成為體系中間的一員。

 

他們理解說:「一位還在」,就是法國興起的無神論;「一位還沒有來到;他來的時候,必須暫時存留」,這是新生的美國,它興起一段時間之後發生變化。「兩角如同羊羔」是它興起的階段,可是很快就「說話好像龍」。

 

啟17:11「那先前有、如今沒有的獸,就是第八位,他也和那七位同列,並且歸於沉淪。」第八位和第七位同列,就是靠美國的支持而復興,得以恢復,死傷得到醫好的羅馬天主教。這兩獸——海獸和地獸(美國)。在《聖經》裡,美國按照頭一個獸做了獸像,政教合一,這個曾經的基督教國家,後來成為《聖經》裡的假先知。他們倆的結局一樣,都要歸於沉淪。

 

我們給大家介紹了這兩個體系的說法,大家可以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斷,或者你也可能有其它的解釋,在這裡就不去執著於哪一種解釋更正確了。

 

啟17:12-14「你所看見的那十角就是十王,他們還沒有得國,但他們一時之間要和獸同得權柄,與王一樣。他們同心合意將自己的能力權柄給那獸。他們與羔羊爭戰,羔羊必勝過他們,因為羔羊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同著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也必得勝。」這裡所說的同心合意,就是將有一個普世的聯合——撒但權勢的同盟出現,將自己的能力權柄給那獸。於是,就對信仰自由,就是人按著良心的指示敬拜上帝的自由,實施逼迫和壓制。正如過去羅馬教對膽敢拒絕實行教會禮儀和禮節的人所實施的逼迫一樣,所有的惡勢力都必聯合起來,反對上帝的子民。

 

在如此情況之下,主的機構之間的協調、合一,也就非常重要。撒但的勢力要聯合起來,那上帝的子民也要彼此合一,在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旌旗之下,與這些仇敵、與這些獸爭戰。第十四節「羔羊必勝過他們」,同衪一起得勝的,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降服在衪旗號之下上帝的子民。

 

啟17:15-18「天使又對我說:『你所看見那淫婦坐的眾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國、多方。你所看見的那十角與獸必恨這淫婦,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將她燒盡。因為上帝使諸王同心合意,遵行祂的旨意,把自己的國給那獸,直等到上帝的話都應驗了。你所看見的那女人就是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十五節解釋了大淫婦所坐的眾水,究竟象徵著什麼?象徵著多民、多人、多國、多方。從這一段描述可以看到,末後巴比倫的勢力是何等的龐大,表面看上去遍布世界,不可一世。

 

但第十六節轉過來,說十角和獸反過來會恨大淫婦。說地上的君王和獸(代表美國),反過來會恨這淫婦。最後,「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將她燒盡。」啟13:14「它(獸)因賜給它權柄在獸面前能行奇事,就迷惑住在地上的人。」但是第十七章十六節說,總有一天,這些人會醒過來。等他們醒過來的時候,就恨巴比倫這個大淫婦,恨不得要吃她的肉、喝她的血。他們就要和她撇清關係,使她冷落赤身。這也是啟16:12所說的「伯拉大河(幼發拉底大河),河水就幹了」。這大淫婦就失去了眾水的支持。在他們覺醒之前,他們還是同心合意一起歸順到巴比倫大淫婦之下,把自己的權柄都交給她。

 

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大淫婦,她和世界上諸多的國家籤訂了所謂的外交關係,她又藉著聯合國,制定了許多所謂的公約、協議,讓很多國家都紛紛地在上面籤字,將自已的主權臣服於這個大淫婦。

 

幾年前出現的《巴黎協定》,就是這樣一個文件。這是一個對各國的主權有法律約束性的文件,也是每一個籤字國主動把自己的權柄讓出去,受協定的牽制。而《巴黎協定》背後的推手,就是羅馬教廷。在這裡沒有時間展開,平臺上面有一篇文章——《氣候變化與星期日法案》,大家可以參考。

 

《啟示錄》在這些章節中所啟示的事件,正在我們眼前發生。將來,這獸還要制定星期日的法案,與代表上帝權威、表現上帝品格的上帝的律法,作最後的爭戰。願我們順服在羔羊之下。世界雖然在獸的聯合之下,形成一個團體,一個龐大的政治、經濟、宗教的大聯合。「他們與羔羊爭戰,羔羊必勝過他們,因為羔羊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同著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也必得勝」(啟17:14)。

 

天父,我們滿心感謝讚美主你的恩典!獸雖然一時得勢,大淫婦也可能坐在眾水之上,迷惑普天下。但是,主你必得勝;跟隨你的、蒙揀選的、被召、有忠心的聖徒,也必得勝。主啊,求主你幫助我們,使我們緊緊跟隨羔羊,無論羔羊往哪裡去,我們都與祂同往。獻上禱告,奉基督聖名!阿們!

 


點擊「閱讀原文」可跳轉至福音中國跟進學習

相關焦點

  • 大淫婦巴比倫:將要出現的全球統一宗教
    啟17章是啟示錄中有最多象徵性內容的經文,有許多難理解的細節,這使得此章成為啟示錄中最難懂的一章。但因天使給了約翰這些表象的意義,使我們有了可靠的根基去明白這段經文。為什麼這麼重要的預言被隱藏在這樣隱晦的言語中呢?我想預言被隱藏的一個原因,是要使我們仔細逐句推敲,反覆討論,明白其中每一個微妙之處。 D.
  • 第十一題 大淫婦騎在朱紅色獸上
    一,大淫婦    (一)如前所說,聖經中婦人代表教會,純潔的婦人代表純潔的教會(弗5:23-31.林後11:1,2. 賽54:5,6. 何2:19. 6:4,10)。『淫婦』代表淫亂的、世俗化的、背道的教會(雅4:4.小字原文, 何2:2-13. 耶3:6-20. 啟17:1-6)。前面啟12章所提到的『婦人』就是代表純潔的真教會。
  • 《默示錄》第三十二課:大淫婦巴比倫的神視
    其中之一轉向若望,指給他「大淫婦」將承受的審判。「大淫婦」一詞(除了辛辣之外)也有些撲朔迷離;但到了第五節便將明白它是巴比倫的代稱。在整章中「大淫婦」和「巴比倫」彼此融合,構成同一的肖像。大淫婦的形象婦女騎在由海裡上來的獸身上,由此可見,天主的審判不僅是針對大淫婦,也包括獸在內,因為對它治療性的七金盂的懲罰未曾收效。如同任何娼妓一樣,大淫婦也是珠光寶氣,衣著華麗,為引人青睞以達到勾引的目的。她與自己的情人們所飲的金杯裡,充滿了墮落的烈酒:於是天使叫我神魂超拔,提我到了曠野,我便看見了一個婦人,坐在一隻朱紅色且滿了褻瀆名號的獸身上,它有七個頭,十隻角。
  • 24 啟示錄亮光:巴比倫淫婦
    5 在她額上有名寫著說:「奧秘哉,大巴比倫,做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 6 我又看見那女人喝醉了聖徒的血和為耶穌作見證之人的血。我看見她,就大大地稀奇。7 天使對我說:「你為什麼稀奇呢?我要將這女人和馱著她的那七頭十角獸的奧秘告訴你。8 你所看見的獸,先前有,如今沒有,將要從無底坑裡上來,又要歸於沉淪。
  • 第207課-大淫婦和朱紅色獸(B)
    謝謝你帶領我們學習聖經的預言,在這個時間,求你賜下聖靈,感動我們,光照我們。求主安靜我們的心,讓我們從聖經預言當中看到當今時代的危險,我們當有的預備。主啊,求你賜給我們真理的亮光,求你賜給我們火熱的心和堅固的信心。幫助我們在你裡面找到平安,找到安慰,奉耶穌聖名求。阿們!各位同工,各位弟兄姐妹,大家好!我們學習基本要道207課,題目是:大淫婦與朱紅色獸(B)。
  • 巴比倫帝國
    寧錄所建的城市就是巴比倫。「巴比倫」在聖經裡出現了354次,大多出現在舊約,僅次於「耶路撒冷」。巴比倫一直被視為邪惡的,而耶路撒冷視為屬神的。所以要更多了解它。巴比倫—撒旦之城                       耶路撒冷- 上帝之城 寧錄所建的巴比倫是實際上第一個大帝國的首都,事實上可以確信,巴比倫一直是世界上大帝國。在舊約時代,巴比倫帝國有兩次興盛的時期。第一次是在寧錄的統治下,另一次是在尼布甲尼撒王的統治下。
  • 【屬靈饑渴】《認識你的敵人》連載三:巴比倫帝國
    【屬靈饑渴】《認識你的敵人》連載三:巴比倫帝國寧錄所建的城市就是巴比倫 」巴比倫「在聖經裡出現了354次,大多出現在舊約,僅次於」耶路撒冷「。巴比倫一直被視為邪惡的,而耶路撒冷視為屬神的。公元前539年,巴比倫帝國被波斯君王-- 居魯士大帝徵服,這終結了巴比倫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王國的時代,縱然後來巴比倫城依舊是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一些反抗力量也盼望重建巴比倫帝國的強權,但從未實現。巴比倫帝國的實體永久消失。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到了新約時代,也就是巴比倫帝國滅亡500年以後,沒有人再提起它。
  • 黎明前的黑暗 預言中的災難已經到來?
    大難將臨頭,因為人們將自食其果。」「當這所有的一切降臨時,一位至高無上的創始神將來糾正這一切。他將會把那些走入迷途的人拉回來。水災、火災、戰爭、瘟疫會出現,最後清除邪惡……這樣,整個世界將恢復原樣,人們將時刻愛戴、讚美、祝福神。新的宇宙誕生了;所有的一切將被重建,變得美好、神聖。」北歐預言、古老的印第安霍比預言也有相似的記述。
  • 黎明前的黑暗 ,預言中的災難已經到來?
    《聖經啟示錄》提及的災害包括:大火災、地震、冰雹、煙霧和硫磺、蝗蟲、瘟疫、異常的高溫與戰爭。(圖片來源:Adobe Stock)在不同民族的傳說和預言中,無一例外的都提到了人類在某個特定時期,將面對黑暗勢力的挑戰、經歷毀滅性的災難。屆時,一位聖者出現,傳播光明啟迪。最終,正義戰勝邪惡,善良的人獲得拯救、淨化,走入新紀元。
  • 聖經揭秘 耶利米書 波斯攻打巴比倫時天地能為之歡呼嗎
    這個不用說當然是胡說八道的,巴比倫雖然在平原,但是離海邊有好幾百公裡呢,就算外面的大海嘯也不可能讓海水漫到那麼遠的內陸去,何況就算巴比倫沿海的地方也只是小小波斯灣,根本掀不起大風浪。毫無疑問,這裡說的海水,其實是指從高原衝下來的波斯帝國的軍隊。
  • 《但以理書》講座01.巴比倫之囚
    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  我們知道耶穌在這裡說的是但以理書的預言;在公元70年,羅馬包圍耶路撒冷城並將其毀滅的時候,預言應驗了。耶穌也將但以理看作是可以信賴的先知。耶穌不是也教導說要閱讀並理解其中的話語嗎?所以,閱讀聖經的人一定要理解但以理書裡面驚人的預言。  呼召  大家知道嗎?
  • 【屬靈饑渴】《認識你的敵人》連載3:巴比倫帝國
    【屬靈饑渴】《認識你的敵人》連載2:從亞當到寧錄 3、巴比倫帝國寧錄所建的城市就是巴比倫。「巴比倫」在聖經裡出現了354次,大多出現在舊約,僅次於「耶路撒冷」。巴比倫一直被視為魔鬼的城市,而耶路撒冷視為屬神的。所以要更多了解它。
  • 聖經所記的巴比倫王有多少個?
    【但1:1】  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將城圍困。
  • 《但以理書講座》第一講:巴比倫之囚
    真誠地歡迎你們來到「聖經預言研究——但以理書講座」當中!你即將會發現在你人生當中最讓你震驚和感慨的預言,以及這些預言在歷史中的應驗!但以理書的預言涉及了人類漫長的歷史,而且其影響力一直發揮到今天。大家或許會有一種疑問,我們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精力和時間去研究這2600年前的聖經古卷呢?大多數的人希望了解的是最現代和最新的信息,尤其是和自己的生活有直接聯繫的事情。
  • 聖經人物: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悔改
    尼布甲尼撒在位四十三年,他敉平了埃及(但不能成功地把它徵服),並且徹底重建了巴比倫。實際上現代考古學家所挖掘到的巴比倫城,絕大部分都可以上溯到尼布甲尼撒年間。迦勒底王國可說是由他所開創,並且在他死後一代便即覆亡。很多文化的傳統都保存了這位大王的史料(在希臘視之為傑出的建築家)英勇丨爭戰擴大版圖當尼布甲尼撒的身分仍是代父率軍的太子時。
  • 「大婦女和獸」(詳細預言天主教和教皇)
    拿著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來對我說:「你到這裡來,我將坐在眾水上的大淫婦{不忠誠於丈夫基督耶穌的天主教會}所要受的刑罰指給你看。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亂的酒{教義}。」我被聖靈感動,天使帶我到曠野去,我就看見一個女人騎在朱紅色的獸{王}上;那獸有七頭十角,遍體有褻瀆{玷汙、輕視上帝}的名號。
  • 聖經的意義在於真理,而非預言
    有位弟兄說:「現在有些基督徒把《聖經》當成了推背圖,只要現實中發生點事,就會拿《聖經》出來牽強附會地去解釋,以證明預言的準確性。這種讀經態度不是什麼好事。」《推背圖》相傳為唐代道士李淳風、袁天罡所做,內容融合了易經學、天文學、詩詞、謎語、圖畫等等奇術。千百年來,不少國人都認為這部書能夠預測未來,並在歷史上真實應驗了。當然很多都是人們倒果為因,牽強附會而已,如果那麼神奇,中國歷史發展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推背圖》中的「預言」思想,卻深刻影響了不少人。
  • 聖經末日預言和啟示(末日大災難、耶穌基督再來、末日大審判)
    以色列的復國是聖經末日預言的關鍵,聖經中有關末日的預言大多以此為前提。在耶穌基督降世的數百年前,以色列就已經失去了一個主權國家的地位而被分散到世界各地,原因就是作為神的選民的以色列悖逆了神而受到神的懲罰。
  • 世界歷史預言大綱
    讓我們來看第二個帝國,就是瑪代波斯同盟國,瑪代進攻並徵服了巴比倫。瑪代波斯同盟國是公元前539-331年間的強大國家。    瑪代波斯結成了盟國,大像上不是有兩個銀色的合抱的雙臂嗎?它們是聯合起來取代了巴比倫。  第三個帝國是用銅來象徵的,是公元前331-168年間的希臘國。    我們都知道這一國的開國大帝亞歷山大王。
  • 黃石火山爆發與預言
    聖經預言:聖經預言巴比倫城永不再被建造。提示:巴比倫就是當今的美國,當然這要在末期才會來臨的事。 巴比倫素來為列國的榮耀,為迦勒底人所矜誇的華美,必像神所傾覆的所多瑪蛾摩拉一樣。其內必永無人煙,世世代代無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