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注射劑暴漲400%,生物藥大豐收!麗珠半年賺10億,2020衝擊這個首仿

2020-12-28 騰訊網

精彩內容

9月10日,麗珠集團公告稱,公司歷經5年研發的注射用醋酸奧曲肽微球獲批臨床,該產品為長效緩釋製劑,目前國內僅有進口批文,公司累計投入研發費用約2696萬元。2020上半年,麗珠集團的獨家產品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實現收入5.36億元,逆勢增長17.26%,目前公司的微球平臺在研新品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有望於2022年後陸續上市,成為拉升業績的新助力。今年上半年,疫情影響了全球經濟,麗珠集團卻交出了營業收入、淨利潤雙漲的成績單,哪些爆款逆勢上漲,下半年又將有哪些重磅推出?

半年淨利潤首破10億,獨家注射劑暴漲4倍

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A股市場醫藥製造258家上市公司中,淨利潤超過10億元的僅有14家,麗珠集團成功擠進了營業收入、淨利潤雙增長的8家藥企名單之中。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50.95億元,同比增長3.16%,淨利潤10.05億元,同比增長35.97%。

圖1:2020H1銷售過億的製劑產品情況(單位:億元)

來源:公司公告

公司業績增長主要由獨家產品艾普拉唑貢獻,其中腸溶片劑收入4.09億元,同比下滑10.45%,但注射用艾普拉唑鈉通過去年下半年的醫保談判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後,開始實現快速增量,收入達到2.55億元,同比增長437.85%;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收入5.36億元,逆勢實現17.26%的增長;抗病毒顆粒受新冠疫情治療需求提升的影響,實現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78.24%;2019版國家目錄新增品種哌羅匹隆是麗珠集團的獨家產品,上半年實現收入4546萬元,同比增長83.36%。

中藥注射劑大品種參芪扶正注射液是麗珠集團的獨家產品,曾經也是公司的風雲產品,受到政策影響,近幾年銷售下滑明顯,2018年全年銷售額在10億元左右,2019下滑至8億元,2020上半年僅為2.69億元。

疫情帶動試劑大漲,子公司欲獨立上市

麗珠集團能在2020上半年獲得營收、淨利潤雙豐收的成績,除了拳頭產品銷售快速增長外,診斷試劑及設備板塊的成績也是十分耀眼。

2020年3月中旬,子公司麗珠試劑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於國內獲批上市,隨後又取得歐盟CE認證,具備歐盟市場準入條件,並在多個國家申請進口註冊。隨著海外疫情大面積爆發,新冠檢測試劑產品出口市場需求大幅增加,為集團整體業績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持,上半年診斷試劑及設備板塊共計實現銷售收入8.89億元,同比增長143.35%,佔集團總營收的比例上漲至17.45%,而由於出口單價更高,毛利率整體提升至76.48%。

圖2:麗珠集團診斷試劑及設備板塊營收情況(單位:億元)

來源:公司年報

隨著新冠試劑產品順利出口帶來了紅利,子公司麗珠試劑也成立了海外銷售事業部,為未來其他試劑產品拓展海外市場奠定基礎。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有15個在產品種完成了歐盟CE的註冊工作。

在試劑研發上,2020上半年白介素IL-6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法)、HBV核酸檢測試劑、HCV核酸檢測試劑、HBV核酸檢測試劑(一步法)、60速單人份化學發光分析儀、肌炎5項目自身抗體檢測試劑盒(磁條碼免疫螢光法)、血管炎3項自身抗體檢測試劑盒(磁條碼免疫螢光法)、抗核抗體檢測試劑盒(磁條碼免疫螢光法)(ANA-17)均已獲註冊證。

2020年8月10日,麗珠集團公布了擬分拆麗珠試劑於A股上市的預案,分拆完成後公司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麗珠集團仍然持有麗珠試劑39.43%的股份,將維持對麗珠試劑的控制權。本次分拆上市有利於麗珠試劑拓寬融資渠道,進一步建立在IVD(體外診斷)領域的品牌影響力,提升運營效率與盈利能力;同時也有助於集團進一步聚焦主營,積極進行創新藥和高壁壘仿製藥研發。

近幾年,隨著醫療保障的投入、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體外診斷試劑行業已經進入成長期,有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體外診斷試劑市場規模達到了604億元,2020年在新冠疫情帶動下,相關上市藥企的業績均得到「補位」,全年市場規模有望再創新高。麗珠試劑分拆上市後,最終能成就多高市值,我們拭目以待。

生物藥進入收穫期:2個1類新藥獲批臨床,1個「國內首家」即將上市

麗珠集團上半年研發支出總額約3.50億元,同比增加1.63%,佔總收入比例6.87%,保持著較為穩定的研發投入強度。上半年,混合糖電解質注射液獲批上市,米內網數據顯示,該產品2019年在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總市場規模超過6億;公司重點產品維三聯(枸櫞酸鉍鉀片/替硝唑片/克拉黴素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替硝唑片通過一致性評價;兩個微球產品獲批臨床,均為國內首家申報,其中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處於I期臨床研究階段;兩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新藥獲批臨床,同屬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正在準備啟動I期臨床。

表1:2020年至今麗珠獲批的重磅產品情況

來源:米內網MED2.0中國藥品審評資料庫

近年來,麗珠集團在重點布局微球平臺,2020年8月26日公司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向麗珠微球公司增資2.09億元,麗珠製藥廠以其擁有的微球製劑相關生產性資產向麗珠微球增資1.39億元,欲將麗珠微球作為公司旗下微球相關產品的主要研發和生產平臺。

表2:2019年至今麗珠在審的上市申請及一致性評價補充申請情況

來源:米內網MED2.0中國藥品審評資料庫

目前國內市場上僅有默克雪蘭諾的重組人絨促性素注射液獲批進口,國內藥企中,麗珠集團為首家申報注射用重組人絨促性素上市,並在審評審批中。原研產品適用於接受輔助生殖技術如體外授精(IVF)之前進行超排卵的婦女,注射該產品可在刺激卵泡生長後觸發最終的卵泡成熟和黃體化;無排卵或少排卵婦女注射該產品可在剌激卵泡生長後觸發排卵及黃體化。麗珠集團在半年報中提到,注射用重組人絨促性素於2020年6月初通過了藥品註冊生產現場核查,註冊檢驗進行中;此外,該產品的海外銷售準備工作已開啟,在開展註冊準備工作的同時,也在韓國、俄羅斯、埃及、南非、美國等地區開展初步商業洽談。

仿製藥方面,2019年至今在審的三個產品注射用丹曲林鈉、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乙醯半胱氨酸吸入溶液有望迎來新突破。注射用丹曲林鈉為罕見病用藥,用於治療惡性高熱,麗珠集團於2015年按(原)化學藥品第3.3類申報臨床並於2017年獲批,2019年2月申報3類仿製上市,同年4月成功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序,目前國內僅有麗珠集團申報上市,拿下首仿是大概率事件。

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原研企業為默沙東,目前國內已有深圳翰宇藥業獲批,但暫無企業過評,目前按新分類申報上市的僅有麗珠集團,若順利獲批則成為首家過評企業。2019年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接近2.5億元。

乙醯半胱氨酸吸入劑暫無企業過評,目前按新分類申報上市並在審的企業除了麗珠集團還有康緣藥業、吳中醫藥集團等5家,首家過評最終花落誰家?2019年乙醯半胱氨酸吸入劑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超過8億元。

結語

2020下半年,麗珠集團將針對二級以上醫院,推進艾普拉唑組合在醫療機構的開發,繼續擴大艾普拉唑的銷售規模;全力確保注射用重組人絨促性素的順利獲批上市,以及全面策劃該產品上市後的市場布局;診斷試劑及設備方面,爭取按計劃完成血液輻照儀、自免多重儀器、60速發光儀器、核酸設備及配套試劑的市場布局,為2021年的銷售增長奠定基礎。

來源:公司年報、米內網資料庫

審評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9月15日,如有錯漏,敬請指正。

本文為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否則將追究侵權責任。

稿件要求詳詢米內微信首頁菜單欄

相關焦點

  • 多個注射劑大品種或進入第四批藥品國家集採 中成藥與生物藥未納入
    從品類來看,第四批集採仍以口服品種為主,但多個注射劑品種入列,生物藥、中成藥等未進入該名單之中。前一天,國家藥品集中採購座談會剛剛結束。截至發稿,國家藥監局官網尚未公布這一通知,第四批集採的信息,仍然要以官方公布為準。《中國經濟周刊》從多個行業人士處確認,這份通知可信度頗高。
  • 知名藥企大品種獲批上市,進軍新領域,衝擊400億市場
    青峰醫藥集團重磅藥品獲批上市,進軍大消化領域,衝擊400億市場。 首仿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片獲批上市,視同過評 日前,由青峰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的4類化學仿製藥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片(商品名:幫卡欣)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上市。根據2020年《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幫卡欣獲批後等同於通過藥物一致性評價。
  • 景峰醫藥正研發新品 走與國際接軌的仿製藥產業化道路
    這裡就是景峰醫藥「走與國際接軌的仿製藥產業化道路」的起點。景峰醫藥戰略發展規劃景峰醫藥董事長葉湘武告訴上證報記者,以後公司所有的高端產品都會在這裡生產,包括生物藥、脂質體及乳劑等。「能與國際接軌的仿製藥一定是高端仿製藥,景峰醫藥就是要做這樣的仿製藥,讓老百姓能吃得好、吃得起。」葉湘武說。
  • 第四批集採啟動,注射劑市場或迎降價風暴
    8個注射劑品種入列,包括氨溴索注射液、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布洛芬注射液、多索茶鹼注射劑、帕瑞昔布注射液、泮託拉唑注射劑、硼替佐米注射劑、注射用比伐蘆定,均為臨床常用的知名大品種,將對藥企的銷售收入產生影響。   以氨溴索注射液為例,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氨溴索注射劑銷售額為59.8億元。
  • 千億注射劑市場「錢」途如何?(附TOP10品種)
    儘管如此,化藥注射劑的絕對值仍然是逐年增長的勢頭,其規模已由2013年的4085億增長到了2018年的6152億元,相對於口服固體製劑而言,注射劑的終端金額更大、相關企業更多,對於行業的影響或將超過口服藥品的一致性評價。
  • 4倍大牛股正川股份暴漲背後 前腳澄清傳聞後腳4億做藥瓶!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新文3個月暴漲了4倍的牛股正川股份逐漸揭開了上漲的神秘面紗。報導稱醫用玻璃已經短缺好幾個月了,諸如康寧公司等主要製造商說,製藥公司和政府正在大張旗鼓地排隊等候購買用於存放新冠病毒疫苗的玻璃瓶,僅強生公司一家就購買了2.5億個小藥瓶。 比爾·蓋茨早在4月底就曾表示,全世界缺乏醫用玻璃瓶。早前的一份行業測算數據,新冠疫苗的規模至少要4億支,藥瓶缺口率達到70%以上。
  • 集採砍價砍向6300億注射劑市場 多家藥企將迎來降價風暴
    華夏時報記者 于娜 北京報導  從口服藥到冠脈支架,這一次6300億的注射劑市場將迎來國家集中帶量採購的「砍價談判」。  12月8日,國家醫保局於北京市國誼賓館召開「醫藥集中採購工作座談會」。
  • 醫藥一哥爆發:恆瑞醫藥單日漲幅創2年紀錄 因為這個大消息
    數據顯示,2019年Olapari(b 商品名Lynparza)、Rucaparib(商品名Rubraca)、Niraparib(商品名Zejula)和Talazoparib(商品名Talzenna)全球銷售額約為13.57億美元,美國銷售額約為6.74億美元。
  • 49個1類新藥亮眼 12個首仿勝券在握 進攻慢...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33.44億元,在研創新藥數量領跑國內藥企,「研發一哥」稱號名不虛傳。目前公司有49個1類新藥、16個2類新藥在研,聚焦抗腫瘤、2型糖尿病、止痛等治療領域;27個新分類報產品種在審,其中15個暫未有首仿(含劑型首仿)獲批。
  • 15款藥品過評,包括多個超10億大品種
    【製藥網 行業動態】10月19日,國家藥監局公告顯示,共有15款藥品於近日通過/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涉及恆瑞、神威藥業、國藥集團、普洛藥業、科倫等11家藥企。   其中,四環製藥有3款藥品過評;恆瑞、赤峰萬澤藥業、仁合益康均有2款藥品過評;其餘藥企均為1款藥品過評。
  • 跑出黃埔速度 提高生物藥產能
    隨著第二工廠落成,目前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已有24000升生物藥產能,而未來第三工廠完工後,總產能有望達到64000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或將成為中國產能最大的本土創新藥企自有生物藥生產基地之一。
  • 聖兆藥物聚焦高端複雜注射劑 借力資本市場加大研發力度
    該研報認為,新三板公司聖兆藥物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注創新製劑的企業,具備一定的技術及人員積累;在研長效緩釋、靶向製劑項目十餘個涉及多個適應症,產品實現突破的可能性較大;基於原研藥及已上市仿製藥銷售情況,在研產品上市後的收入貢獻值得期待。創新製劑按照給藥方式主要有口服、吸入、透皮、注射給藥四大類。
  • 3年猛砸40億 新藥「燒錢」愈演愈烈 科倫藥業增長拐點何時現?
    國家帶量集採模式使得仿製化學藥行業盈利邏輯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注重營銷和推廣的高毛利高銷售費用的模式受到巨大衝擊——國家層面直接和藥企談判,醫藥代表與醫院勾兌的灰色土壤不復存在,藥企想要勝出中標就不得不在藥品質量和成本降低上做文章。國海證券分析認為,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將加速推動仿製藥行業變革。
  • 艾司奧美拉唑全球超600億美元,國內企業群雄逐鹿
    、揚子江藥業集團、海南中玉藥業、遼寧海思科製藥、齊魯製藥、南京海辰藥業;2019年獲批9家,分別是重慶迪康長江製藥、湖南一格製藥、德州德藥製藥、四川美大康華康藥業、江蘇正大豐海製藥、信泰製藥(蘇州)、瑞陽製藥、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西安利君製藥;2020年,截止目前獲批5家,浙江亞太藥業、南京柯菲平盛輝製藥、上海匯倫江蘇藥業、樂普藥業、廣東東陽光藥業。
  • 投資8000萬美元,票房破27.34億,李晨新片大豐收賺翻了
    映前片中一眾演員在外人看來都是扛不起票房的主,但如今成績爆表,歐豪,王千源,張譯,李晨新片大豐收賺翻了。該片對每位主演的意義都很大,當下影壇有數據資本太重要了,因為片商就注重這個。《八佰》投資8000萬美元,折約5.4億人民幣,這個成本放到歷史上都是排前列的
  • 南極電商的鍊金術:大股東投資250萬賺7億 子公司營收暴漲10倍
    大股東投資250萬豪賺7億南極電商目前主要從事兩大業務,一個是移動網際網路營銷,一個是品牌服務。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是南極電商於2016年收購的全資子公司北京時間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時間互聯」)的主營業務,時間互聯作為移動端流量媒體供應方的代理,為客戶在該等供應方平臺推廣APP、投放廣告,通俗講就是中間商賺差價的買賣。
  • 12個心腦血管獨家中成藥亮了!這個品種暴漲244% 同仁堂、步長...
    米內網預測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心腦血管中成藥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3.78%。4個超5億品種領跑,TOP20產品銷售佔比超6成,12個獨家品種搶眼,2大產品新上榜;TOP20品牌銷售均過億,同仁堂、天士力、步長......領跑。藥店心腦血管中成藥百億市場,同仁堂、天士力......
  • 12個心腦血管獨家中成藥亮了!這個品種暴漲244%,同仁堂、步長...
    米內網預測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心腦血管中成藥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3.78%。4個超5億品種領跑,TOP20產品銷售佔比超6成,12個獨家品種搶眼,2大產品新上榜;TOP20品牌銷售均過億,同仁堂、天士力、步長......領跑。藥店心腦血管中成藥百億市場,同仁堂、天士力......
  • 第四批集採藥品品種目錄流出,注射劑成最新砍價目標
    多年以來,我國注射劑市場一直以高價的進口原研藥為主。不過,隨著本土藥企加大對注射劑的研發以及注射劑開始被納入集採範圍,這一局面有望被打破。本土藥企將角逐注射劑市場記者梳理該通知發現,這份集採名單涵蓋了44個品種、90個品規,其中有8種注射劑。
  • 景峰醫藥加大研發投入 仿製藥形成產品梯隊
    景峰醫藥(個股資料操作策略盤中直播獨家診股)在多重政策紅利的力挺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紛紛交出亮麗的2017年「成績單」。記者注意到,「加大研發」是支持這些藥企成長的一劑「良藥」。景峰醫藥處於向「與國際接軌的仿製藥」戰略轉型初期,加大研發投入將加速公司戰略的落地。據2017年年報透露,景峰醫藥多個高端仿製藥項目研發進展順利,有望在2018年取得新突破。在仿製藥方面,景峰醫藥依靠「兩條腿走路」:一是對現有品種開展一致性評價,增強品種市場競爭力;二是加大對新品種的研發申報,積極與國際仿製藥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