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一文丨為臨朐扶貧立言放歌

2021-01-09 澎湃新聞

《不負青山》

作詞:張克奇 作曲:張貝貝

編曲:於 詠 演唱:張貝貝

(音頻及曲譜均附於文後)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繁榮文藝創作

助力脫貧攻堅

縣委宣傳部統籌安排文化扶貧

縣文聯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和文藝特長

號召全縣文藝工作者、愛好者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積極創作謳歌黨、謳歌祖國

謳歌人民、謳歌脫貧攻堅的優秀原創精品

湧現了一批思想精深、主題鮮明

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文藝作品

今天為您重點推薦一首可聽性強、傳唱度高、專門為「臨朐攻堅」而立言放歌的主題歌曲《不負青山》。

作為一名基層文藝工作者

也是扶貧工作的參與者、親歷者

對身邊奮戰在攻堅一線的幹部、群眾

有著近距離的接觸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希望能夠用手中的紙筆

為這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具有劃時代意義

「中國奇蹟」和「臨朐攻堅」立言放歌

由此激發了創作《不負青山》的最初動機

我們這個「創作團隊」

曾多次以不同形式

深入到扶貧一線體驗生活、豐富素材

努力提高對脫貧攻堅的再認識

先後對歌詞和曲譜進行多次修改

希望能夠以這種文藝特有的方式

為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貢獻自己的一份文藝力量

——歌詞作者、臨朐縣文聯副主席 張克奇

(可點擊圖片放大查閱)

中國藝術報於2020年9月21日

以《鸚鵡在歌唱》為題刊發

中國作協會員張克奇文藝作品

農村大眾也於2020年9月23日整版刊發此文

通過講述發生在一個貧困戶身上的脫貧故事

以點帶面,娓娓道來

臨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感人篇章

現全文刊載。

很長一段時間了,只要一靜下來,我的耳邊就會響起鸚鵡那「嘰嘰」 「吱吱」的叫聲,有時是單獨的鳴吟,有時是兩個在對歌,更多的時候則是一場幾千隻鸚鵡爭相參與的大合唱。

伴隨著這清脆悅耳的歌唱,一隻只活潑可愛、嬌小漂亮的鸚鵡也浮現在我眼前,天使一般讓我心生歡喜。這一個個撩撥心弦的小精靈喲,在讓我歡欣的同時,也讓我陷入沉思,甚至一次次滿眼熱淚。

這一切,都源於它們的主人聶象波——一名肢體三級殘疾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生活總是跌宕起伏,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沒有人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在撲朔迷離的命運面前,人的脆弱和微渺常常不堪一擊。對此,聶象波有著更為刻骨銘心的體悟。這個1972年出生於臨朐縣八岐山腳下的漢子,同大多數人一樣,懷揣著美好希望一路打拼,燕子銜泥般逐漸開創出自己的幸福生活,雖然辛苦操勞,內心裡卻既滿足又愜意。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 2005年的一天,聶象波和妻子在自家麵食作坊製作爐烤火燒時,加熱鍋爐突然發生爆炸。一聲巨響之後,一切都在瞬間被不容置疑地改變了:妻子就此撒手人寰,聶象波全身大面積燒傷,在醫院搶救治療一年多才好歹闖過了鬼門關。他從此面對的,是破碎的家庭、高築的債臺和自己終身肢體三級殘疾。

命運就是這麼殘酷,毀滅只在剎那間。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變故,承受了心靈和肉體雙重疼痛、流盡了足以浸泡一生的淚水的聶象波逐漸變得沉默。山裡長大的孩子,不怕吃苦也不怕受累,更不會輕易服輸,財富沒了可以重新用汗水去創造,痛苦的泥潭再深也能一步步爬出來,可是面對三級殘疾的肢體和被燒毀的有些猙獰的面孔,他那原本強大的心勁,終於坍塌了。

無盡的痛苦和絕望,將聶象波一層層地緊緊包裹起來。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內心撕扯和掙扎之後,他徹底屈從了命運,從此心如死灰,眼似枯井,破罐子破摔,從一名致富能手「墮落」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無法博弈的命運面前,在被確定為貧困戶的那一夜,他再次失眠了,想了很多很多。

有人說過: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就在聶象波陷於困境不能自拔時,他的一個親戚怕他想不開而做出極端之事,就給他買了兩隻鸚鵡養著解悶。聽著這可愛的小生靈的婉轉鳴叫,看著它們活潑雀躍的身姿,聶象波那本已枯死的心一點點甦醒過來。為了讓這兩隻臨危受命來拯救自己的小生命健健康康地活下來,原本就是個有心人的聶象波開始潛心研究鸚鵡養殖。一年之後,兩隻鸚鵡不但活得越來越精神,竟然還孵化繁殖了20多隻小鸚鵡。

一直關心關注著聶象波的扶貧幹部和村兩委得知此事後,一下子興奮起來,決定要以鸚鵡養殖為突破口,幫助聶象波從頹廢之中走出來,開始一種全新的生活。在此之前,他們曾苦口婆心地為聶象波做過心理疏導,也曾千方百計地為他謀划過重新開始的人生,可是每次都失敗了。這一次,他們決心要一鼓作氣拿下這塊「硬骨頭」 。哪承想剛一開口,聶象波還是頻頻搖頭,連聲說:不行,不行!扶貧幹部並不氣餒,開動腦筋一步步誘「敵」深入。於是兩個人就有了這樣的對話:

扶貧幹部:是怕自己技術和能力不行?

聶象波:我能養好一對,就能養好一群。

扶貧幹部:是怕自己沒錢投資?

聶象波:這些不是問題,我知道你們都會幫我。

扶貧幹部:是怕沒有銷路?

聶象波:我從網上查了,觀賞鸚鵡養殖是一項新興的特色養殖產業,市場大著呢!

扶貧幹部:是吃低保吃習慣了不想幹活了?

聶象波:人天生就是要幹活的,吃苦受累算什麼!

扶貧幹部故意裝作生氣的樣子:這不為那不為,你說那到底是為什麼?

聶象波把頭深深低下:唉——

扶貧幹部不依不饒:唉什麼唉?是不是因為經歷了一場災難,就覺得人生很虛無、奮鬥沒意思了?過去的總要過去的,不為你自己,單為你家老人和孩子想想,你也應該重新振作起來才是!

聶象波把頭抬了抬:我,我……

扶貧幹部:再說,你要是能把這個事情做好,做成一個大產業,不僅你自己能脫貧致富,還能幫助其他的那些貧困戶一起走上致富路。想想以前,你這個致富帶頭人,幫助和帶動了多少人啊,他們一直都感念著你呢!

聞聽此言,聶象波的眼裡放射出了一絲光亮,但仍舊有些囁嚅:只是我這張疤痕累累的臉,這臉,怎麼好意思見人啊!

扶貧幹部:怎麼不好意思見人?天底下殘疾人那麼多,要是都有你這樣的想法,還不都成了一輩子的寄生蟲了?!

聶象波不說話了,眼睛裡有了一絲溼潤。突然,他一下子站起來,緊緊地握住了扶貧幹部的手。

趁熱打鐵,說幹就幹。

為了更好地激發聶象波的積極性,村裡和他達成協議:村集體憑藉基礎建設投入佔收益的40 %,聶象波憑藉技術、勞動佔收益的60 %。聶象波的生命之帆,終於重新鼓脹了起來。

隨後,在扶貧幹部的積極推動下,縣扶貧辦和鎮上村裡通過各種方式爭取扶持資金10餘萬元,短短幾個月時間裡就幫聶象波修建起養殖場房屋11間、硬化道路一條,購置鳥籠300個,第一批購買旋風鸚鵡150對、虎皮鸚鵡100對,並配套完善了養殖設備。2016年8月,佔地300平方米的鞏家橋村觀賞鳥養殖基地正式運營。這年年底,聶象波的第一批幼鳥繁殖成功並上市銷售,實現收益5萬元,聶象波個人收益3萬元,當年就實現脫貧致富。

首戰告捷,聶象波又失眠了,他的心裡有千萬重的巨浪在翻滾著:是的,命運曾如此殘酷地擊垮了他,黨和政府卻在他最艱難最絕望的時候給了他最溫暖的呵護和最有力的幫助扶持。那一刻,他再次下定決心:趁勢而上,擴大規模,不僅要讓自己過上好日子,還要幫助周圍的鄉親們富起來。

他跟我說:如果不去努力做得更好,就無以回報黨和政府的恩情。

就這樣,聶象波和村裡又聯合創辦了臨朐縣彩鳳鸚鵡養殖合作社。合作社採取「銷售方+市場+技術管理」三位一體的辦社模式,實行「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運營模式,聶象波在彩鳳鸚鵡養殖合作社擔任養殖技術管理員,進行日常管理和養護。

在彩鳳鸚鵡養殖合作社,扶貧幹部和聶象波一塊兒扳著手指向我算了一筆帳:一對鸚鵡一年孵化4窩,出欄周期短,一隻虎皮或雲斑鸚鵡出欄20多元,旋風鸚鵡一隻賣到100元。

「收益那是相當地可觀!」已經走出心理陰霾的聶象波重新恢復了往昔的活力和幽默,「不是吹牛,我現在已經能聽懂鸚鵡的語言了,一聽它們的叫聲我就知道是什麼意思,餓了,渴了,高興了,受到驚嚇了,我都能聽懂!」

如今,在黨委政府的幫助和聶象波的不懈努力下,鞏家橋村觀賞鳥養殖基地已發展成為規模較大的觀賞鳥養殖場,受到省內外眾多觀賞鳥購銷商和寵物市場的青睞。其中,僅旋風鸚鵡、虎皮鸚鵡和雲斑鸚鵡的種鳥存欄量就有400對,年出欄量達3000隻。不僅如此,聶象波還手把手地將自己的鸚鵡養殖經驗傾囊傳授給大家,帶動村民衣明佔等一批人也搞起了鸚鵡養殖,一起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大道。曾一度嚴重自卑、不願見人的聶象波,現在面對前來考察學習的外地人員早已變得談笑自如,被大火毀掉的面容重新煥發出自信的光澤。

有一種力量叫春風化雨,有一種悲壯叫涅槃重生。

聶象波,這個因為一場意外造成肢體三級殘疾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詮釋了黨和政府的扶貧好政策,詮釋了扶貧幹部的責任擔當,也詮釋了扶貧貴在扶志的重要性。

他滿含感慨地說:我本以為自己就這樣被命運扼殺掉了,卻沒想到黨和政府又讓我重新「活」了過來!

聶象波的故事,也許只是全國7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歷程的一個縮影、一個音符。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中國共產黨向全國人民和全世界的莊嚴承諾。

到2020年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並且在脫貧的道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與擔當,又是一種何等的氣魄與韜略!

地處魯中山區的臨朐縣,屬沂蒙革命老區,脫貧攻堅任務異常繁重。2014年,全縣92萬人口中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8289戶131873人,佔全市的四分之一,省定貧困村114個,佔全市的三分之一。

脫貧攻堅戰役打響後,臨朐縣委、縣政府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和重要政治任務來抓,第一時間落實縣級領導扶貧工作「四包」機制和縣鎮黨員幹部包村、包戶、包項目責任制,先後安排2733名結對幫扶責任人、547名包村責任人、245名項目包靠責任人,實現了扶貧工作聯鎮駐村和結對幫扶全覆蓋。

同時,創新實施「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特困群體精準幫扶救助模式和精準扶貧工作法,積極發展產業扶貧,廣泛開展社會扶貧,全面落實兜底保障政策,脫貧攻堅工作披荊斬棘,一路高歌猛進。

2016年底,全縣114個省定貧困村全部「摘帽」;2018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兜底脫貧。截至目前,全縣有7746戶16020人享受扶貧政策。

迎難而上、砥礪奮進,這是臨朐廣大幹部群眾用忠誠和擔當譜寫的輝煌篇章。而對於那些由於種種原因備受貧困煎熬和鞭笞的人們,這又是一種多大的福氣啊!

此時,聶象波的那些小精靈們又開始歌唱了!我分明感覺到,那清脆、悅耳又高亢的歌聲,逐漸融入了人的歌唱、自然萬物的歌唱,慢慢演變成一場激越磅礴、氣勢恢宏的交響樂,在廣袤無邊的原野上,在浩浩湯湯的江河湖海上,在聳入雲端的高山之巔上,久久迴響、瀰漫!

原標題:《一歌一文丨為臨朐扶貧立言放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以石為緣·紅絲牽線丨臨朐紅絲石「鍾靈」緣何走進北大?
    而這一方臨朐紅絲石能夠坐落於此,不僅為北大校園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齊魯元素,也是沂蒙革命老區臨朐和北京大學這所高等學府「以石為緣、紅絲牽線」的一個生動註腳。 沐山水之靈氣,承文化基因之深厚。紅絲石,唐宋時期即負盛譽。唐柳公權,宋歐陽修、唐彥猷、蘇易簡等均甚重此石,譽為諸硯石之首。
  • 山東臨朐:八岐山下盛開產業扶貧之花
    央廣網濰坊12月22日消息(通訊員馮海霞)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五井鎮堅持以雙招雙引、百企擴能為抓手,以民本民生各項事業發展為導向,在全力建設「八岐山麓、幸福五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定的步伐,成功創建全市脫貧攻堅示範鎮、省級扶貧工作先進鎮。
  • 電影《徐大膽回鄉記》在臨朐開機
    《徐大膽回鄉記》是2018年山東省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產業重點項目,出品單位經過了兩年多的精心準備,最終選址在臨朐嵩山拍攝據介紹,影片講述了軍人、共產黨員徐國強致富以後,受老支書囑託回家鄉擔任村支部書記,第一書記張永傑在扶貧兩年結束後再次申請回村擔任第一書記,兩人聯手相互支持共謀發展,依託臨朐的特產蜜桃、山楂、佛手瓜等成立合作社,招商引資建果品深加工廠,發展電商,發動大學生回村創業等,帶領老百姓真真正正富起來的故事。
  • 那些年,臨朐拍過的大片,有山有水有鄉愁
    鼓舞了士氣,提振了信心以中國好人張興芬為原型的《媽媽姐》以臨朐縣教師張興芬為原型講述了她在最美好的年華不顧家人反對、市井流言收養殘疾孤兒並將其培養成才的感人故事精準扶貧題材的《反映文化扶貧的《詠梅包村》
  • 恭城籍歌唱演員李雪獻歌助陣《放歌中國》,7月14日,請鎖定吉林衛視!
    《放歌中國》攜手著名音樂人,展示脫貧原創音樂作品,講述中國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真實故事。他們被稱為"一支不拿風鎬的採煤隊"也被形容為"一朵美麗的烏金花",他們是一個背負著時代使命的團體--中國煤礦文工團,近期《放歌中國》將帶你走進他們光榮的故事。
  • 每日一歌丨容祖兒《小小》
    每日一歌丨容祖兒《小小》 容祖兒 - 小小
  • 懷舊丨前程錦繡·羅文
    但羅文卻唱出來了自己的味道,時代的味道小小苦楚等於激勵 等於苦海翻細浪 借著毅力 恃我志氣 總要步步前望Jeekit溫馨提示:在12月13日晚21:15珠江頻道即將播出的大型粵語歌手競演類節目《粵唱越響》中,實力歌手李華勇會演繹這首經典作品。想想都充滿期待!
  • 文軍扶貧 為愛發布丨嘿,朋友,請來一杯畢節茶!
    文軍扶貧 為愛發布丨嘿,朋友,請來一杯畢節茶!奢香貢茶榮獲綠色認證資格自然農耕除雜草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的乾淨茶綠茶茶湯透亮回味悠長慄香明顯茶葉七泡有餘香紅茶茶湯紅豔明亮香氣為紅薯香
  • [胡大雷]巫祝「立言」論
    巫祝「立言」又為古代文學抒情傳統的發揚光大與誠信品質的強化作出過貢獻。鄧國光認為,可以從「六辭」看到「中國古代文書所獨具的抒情性質」,「祝辭,所表達的是愛憎的訊息」。祝辭表現出來的抒情性質是濃鬱而不加掩飾的,迥然不同於「溫柔敦厚」或含蓄之類,如《文心雕龍·祝盟》稱:「至如黃帝有祝邪之文,東方朔有罵鬼之書,於是後之譴咒,務於善罵。」如此風格也只有承襲祝辭才能夠呈現。
  • 藝苑雜談丨走筆三湘好放歌——張嚴歌詞作品印象
    文丨劉堤洪三湘大地與音樂有緣。既孕育歌唱家,又催生許多耳熟能詳的歌曲作品,這個現象或許可以留待行家評說。倘若有人追問出作品的原因,倒是可以明確一點,即是文化事業蓬勃興盛的帶動效應。眾多詞曲作者和團隊,經年累月,在這片沃土勞作耕耘,歷練成長。
  • 微電影丨扶貧路上的《一芽三葉》
    原標題:微電影丨扶貧路上的《一芽三葉》10月17日第七個「國家扶貧日」臨滄市檢察院脫貧攻堅主題微電影《一芽三葉》正式「上線」《一芽三葉》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充分展現邊疆「直過民族」貧困地區的脫貧成果,記錄扶貧工作者投身一線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偉大跨越,由雲南省臨滄市檢察院出品、中共臨滄市委組織部、中共臨滄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脫貧攻堅微電影《一芽三葉》於10月17日國家扶貧日當天在臨滄市電視臺正式上映。
  • 臨朐網紅志願服務隊講好故事為家鄉代言
    6月3日,臨朐縣網紅座談會暨網紅志願服務隊成立大會舉行,11位臨朐本土網紅加入網紅志願服務隊。據悉,臨朐縣整合本土網紅資源,切實發揮「網紅」志願服務作用,講好臨朐故事,傳播臨朐好聲音。這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 山東臨朐丨堅決打贏青山保衛戰
    那麼這些生態資源,到底給我們臨朐帶來了哪些發展紅利呢?做好護林防火工作,讓美麗臨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相信是每一位臨朐人的共同心願。希望每個人都像愛護自己的家一樣,自覺做好護林防火,共同打贏護林防火的攻堅戰、綠水青山的保衛戰。
  • 不一樣的臨朐東城黃埠店首屆桃花節!(附最新路線、精彩活動和友情提示)
    鄉土臨朐不一樣的臨朐東城黃埠店首屆桃花節!(附最新路線、精彩活動和友情提示)   驚喜一騰訊直播、 臨朐電視臺直播,本次桃花節將會同步呈現在全國人民面前!為此,以桃花為媒,以休閒旅遊為主線,舉辦一系列文化旅遊活動,提升東城的美譽度、發展工業旅遊和現代農業旅遊,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快精準扶貧的步伐,是形勢發展的必然。
  • 臨朐東鎮廟的老照片
    東鎮廟是臨朐文化的薈萃之地,遊沂山,這裡是必須要去看的。東鎮廟在過去是什麼樣子?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因為有了照相機,最早的東鎮廟影像出現在1963年,這是我見過最早的關於這兒的圖片。(圖片由丸山小民友情提供,特此致謝)
  • 文化周特別策劃|每日一歌:《你是誰》
    文化周特別策劃|每日一歌:《你是誰》 2020-06-27 2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朐大山裡的「石屋村」,獨一無二!
    然而,僅僅過去了幾十年,如今再到山裡尋找一處完整的石居村落,已非易事。這幾年,我在山裡轉來轉去,尋尋覓覓,未能遂願。到村裡一看,果然是「清一色」的石屋。但有的已成殘垣斷壁,有的「鐵將軍」把門,鐵鎖鏽跡斑斑,不用問,早已無人居住,村裡顯得冷冷清清。馮女士領我們去了她熟悉的老程家,男主人放羊去了,女主人見來了客人,十分熱情。她告訴我們:她家所在的這個小村,原來是一個生產隊,現在常住的就剩下他們姓程的兩戶,四口人,其餘的人都搬走了。她家四個孩子,兩個姑娘嫁到了威海,兩個兒子一個在北京,一個在聊城。
  • 恆信城投·伯爵公館丨臨朐首屆童話節!——《冰雪奇緣》即將來襲!
    (文末有免費領票方式哦)臨朐首屆兒童劇演出季於此震撼上演讓你度過一個難忘的夏季。一段童年的回憶,一段歡樂的時光在伯爵公館緩緩展開。《冰雪奇緣》伯爵公館臨朐首屆童話節演出時間8月14/16/17日每天有2場哦!
  • 【每日一歌】《天命最高》——尋秦記
    】《涼涼》——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每日一歌】《Stay With Me》——鬼怪【每日一歌】《順流而下》——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每日一歌】《幸福的終點》——如果蝸牛有愛情【每日一歌】《天若有情》——錦繡未央の片頭曲【每日一歌】超哥深情演繹《電臺情歌》一改「逗比」形象
  • 臨朐一男子KTV邀女服務員陪酒發生爭執被刺身亡
    ☞臨朐方言作文:我的一天!你能看懂?!☞臨朐秦池,天價「標王」的成敗故事!☞ 臨朐114個貧困村名單公布! 跨年夜裡,臨朐一KTV內,因點歌服務員不願陪客人喝酒,雙方發生爭執,點歌服務員遂打電話向男友哭訴。其男友帶人趕到KTV,與對方理論時言語不和發生廝打,導致客人王某某胸部中刀,經搶救無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