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濰坊12月22日消息(通訊員馮海霞)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五井鎮堅持以雙招雙引、百企擴能為抓手,以民本民生各項事業發展為導向,在全力建設「八岐山麓、幸福五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定的步伐,成功創建全市脫貧攻堅示範鎮、省級扶貧工作先進鎮。
「紅色蜂巢」,築起脫貧攻堅網格
五井鎮位於濰坊市臨朐縣城西南,總面積102平方公裡,轄20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1.7萬戶、5.2萬人,黨員2262名,全鎮共有5個省定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350戶、5296人,享受政策戶636戶1334人,即時幫扶人口81戶183人。
全鎮設置54個網格黨支部,123個網格黨小組,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重點,紮實開展組織聯黨員、黨員聯群眾「兩聯」活動,先行探索實施黨員「五式」分類管理,打造「紅色蜂巢」網格化治理品牌。茹家莊村黨總支書記牛立波深有感觸:「事在網格辦,方便了群眾。推動網格賦能,環衛、綠化、扶貧、輿情各項工作有效承接,充分發揮了黨組織作用。」
脫貧攻堅,不落一人。全鎮因村因戶精準落實五保低保、殘疾補貼、危房改造等各項惠民政策,組織開展「農村互助養老扶貧」「貧困精神障礙患者救治」「貧困戶潔居」三大工程,「五通十有」全面保障到位,貧困戶家居環境得到全方位提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保障和資助政策全覆蓋。紮實推進農村低保線和貧困線「兩線合一」,低保戶低保政策全部落實到位。貧困戶就醫全部享受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特惠保等醫療保障政策,為殘疾人集中辦理殘疾證,發放康復器具,收治重度精神障礙患者貧困戶,7名貧困群眾在五井敬老院集中供養,3名貧困群眾在縣景福療養院集中供養,有效提升了貧困群眾幸福指數。目前,5個省定貧困村已全部摘帽,貧困戶實現全部脫貧,2020年9月,五井鎮被評為全市脫貧攻堅示範鎮。
「一村一品」,七個村莊七枝花
五井鎮總戶數13640戶,耕地面積32954畝,果品種植面積33100畝,其餘作物種植6210畝。
「我們黨員幹部就是為人民服務,要帶領群眾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特色產業,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實現小康夢」。五井鎮黨委副書記劉靜告訴記者。
為此,全鎮全方位推進農業生產高標準高質量提升,持續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規劃建設西部萬畝柿子,南部萬畝山楂、蜜桃、桑葚,北部櫻桃、中部中藥材、生態畜牧四大農業產業基地,助力全鎮脫貧攻堅和農民增收致富。八岐山下,創建以櫻桃、山柿、蜜桃、山楂等特色產業的「一村一品」示範村7個,包括朱家莊、來家莊、花園河、後朱音、隱士、西池、上坪。
先說五井鎮隱士嵧柿子。隱士村位於臨朐、青州、博山三縣交界處,全長6.5公裡,由一線十村組成,全村共有670戶,2180人,原有貧困群眾61戶153人,是全鎮5個省定貧困村之一。隱士村有種柿子的歷史傳統,可年產柿子600萬斤,是遠近知名的柿子嵧,有著「柿鄉」稱號。
面對豐富的資源,五井鎮隱士圍繞柿子產業,以「特色產業+合作社+農戶」,探索抱團發展新模式,依託特產打品牌,流轉土地保分紅,入股農家樂增效益,以「特色產業+電商」,開闢特產營銷新渠道。大力發展鄉村旅遊,2018年10月21日,第九屆中國柿文化旅遊節在隱士村舉辦,讓隱士從一個原有的省定貧困村成為了鄉村旅遊知名村、柿餅生產模範村,實現了脫貧致富。
發揮優勢搞旅遊,依靠旅遊促脫貧,「隱士人家」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社員尹冠強高興地說:「以前我們種柿戶都是各自加工,零散銷售,價格較低,現在合作社集中加工晾曬、品牌包裝,統一銷售。隱士紅霜柿餅檔次和知名度整體提升,產品出口到了韓國、日本,外地前來拉貨物流車輛絡繹不絕,來旅遊的人更多了。」
在朱家莊櫻桃園,五井鎮財政金融服務中心主任馮海霞介紹說,鎮上為發展設施農業,助力脫貧攻堅,大力推廣魯擔惠農貸支持發展櫻桃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縣財政部門與縣農行、郵政儲蓄銀行信貸人員到村開展魯擔貸知識宣傳培訓會,發動花園河、北莊、朱音、太平崮等村群眾進行櫻桃大棚建設,以土地和大棚入股,吸引專業大戶種植。「濰坊鄉村之星」李興明在五井鎮北莊村、下五井東村流轉土地,建設高標準2000平方米櫻桃示範棚4個,更新優化品種栽植,帶動附近農戶150人就業,其中優先招用貧困戶8人,實現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