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中,為什麼最寶貴的是牛肉和羊肉,豬肉則算是下等肉?

2020-12-19 指點江山

有了火才有飲食文化,人類發現火,當然不是這個千年的事了,但火是飲食烹飪之根本,有了火,才有了飲食一說。人開始自覺用火,大約在五十萬年以前。火,對於提高食物的美味和延長人類的生命來說,算是一次革命了。而人類的牙齒,既不同於肉食性動物,也不同於草食性動物,二者兼而有之。

今天,我們不說中國的飲食文化,就說一說中國人吃肉的歷史。說到這裡,在鴻門宴這一歷史事件中,樊噲的表現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名魯莽的武士闖入營帳,打算營救自己的主公劉邦。項羽見帳外闖入一位壯士,饒有興致地說道:「這位壯士來得好,趕快賞杯酒水給他!」樊噲比較識趣,拜謝了項羽之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見此人豪爽,項羽又說道:「再賞壯士一條野豬腿!」樊噲一屁股坐在地上,用佩劍割肉,大快朵頤。

粗略一看,似乎項羽對這位壯士頗為器重,不過,筆者卻不這麼認為。試想,在一場宴會中,眾目睽睽之下,主人賞賜給客人八斤白酒,讓客人一飲而盡,這哪裡是什麼器重?分明是一種羞辱!

況且,在古代的飲食習慣中,豬肉並不算是一種名貴的肉食。正所謂:「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

僅以我們中國的歷史來看,早在先秦時期,「肉食者」就已是百姓們對貴族爵士的代指。而之後歷朝歷代的黎民百姓,哪怕有幸生在那些載入史冊的太平盛世,想要頓頓沾上葷腥也很不容易。

哪怕是塞外草原上驅使著龐大獸群的「套馬漢子」,在吃肉這件事上,相比於南方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智人同胞們也沒好過多少。因為,對於大部分貧苦的牧民而言,單純為了口腹之慾就宰殺牲畜,依然是奢侈之舉,牧民們日常主要食用的是奶製品。

可以說,在畜肉之中,最寶貴的就是牛肉和羊肉了,而豬肉則次之。時至今日,這種飲食習慣仍被保留下來,不信且看市場上牛羊豬肉的價格,就能說明問題。

根據史學家的研究,古人飼養牲畜的歷史要早於農耕,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肉食在飲食系統中有不一樣的地位。這種地位上的差距,直接影響到肉食的價格。

《禮記》有云:「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從這裡就能看出,至少在先秦時期,牛羊就已經成為了上等肉食。

我們知道,牛在農耕社會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一頭牛所帶來的生產力,甚至大於一個勞力。在許多朝代,牛都得到了立法保護。例如:漢朝的例律就明確規定了「不得屠殺少齒」,也就是說,年輕力壯的耕牛在漢朝是禁止宰殺的。漢朝人想要合法地吃牛肉,只能宰殺老病殘的耕牛。

那麼,在漢朝時期,私自宰殺耕牛,會受到怎樣的處罰呢?

殺頭!

只要違背這項例律,那就要給耕牛償命。

到了唐宋兩朝,不論是老、病,還是殘的耕牛,都在禁止宰殺的行列中。這一時期的人們,只能合法吃到自然死亡的牛。

因為,「物以稀為貴」,所以,牛肉的價值自然水漲船高。在《楚辭》之中,有一篇記載豐盛菜餚菜單的文章,其中便將牛腱肉、羊湯視作佳品。

中國人吃羊肉的習俗,則是從宋朝時期開始的。宋真宗偏愛羊肉,御膳房每天都要宰殺三百五十隻羔羊,滿足宋真宗的飲食需求,而後來的仁宗、英宗這兩位皇帝同樣是羊肉的「發燒友」。

到了神宗時期,雖然,豬肉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御膳房每年仍要消耗四十三萬斤的,反觀一年消耗的豬肉數量僅在羊肉的百分之一。

既然皇帝喜歡吃羊肉,老百姓自然會上行下效。不論是達官顯貴,還是草頭百姓,都將羊肉視作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宋朝的大美食家蘇東坡,曾一度吃膩了羊肉的味道,「十年京國厭肥羜」。饒是如此,在他被貶到惠州時,仍對每個月一次的官廨殺羊流口水。

遺憾的是,今時不同往日,此時的蘇東坡已經是戴罪之身,按照宋朝的例律他已沒有資格享用羊肉。所以,他只能帶一些羊骨頭回家,打打牙祭。

不論是唐朝還是宋朝,豬肉仍不是上流社會的主流肉食。宋高宗在清河郡王家中吃飯時,菜單上有五花八門的美食,偏偏少了豬肉。只有招待宋高宗禁衛時,清河郡王準備了三千斤豬肉。

從這裡就能看出,豬肉在主要消費群體中並不受歡迎,難怪蘇東坡會有這樣的感慨:「富家不肯吃,貧家不解煮。」

不過,這也僅限於上流社會。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豬肉這種物美價廉的肉食仍是一種打牙祭的絕佳美味。在《水滸傳》我們能看到,屠戶是一種相當熱門的職業,這一職業為廣大百姓解決了嘴饞的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飲食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牛羊肉的地位已經變得無可動搖。哪怕是在十九世紀初的清朝,牛羊肉仍是上流社會的流行肉食。

琦善在與英國人進行交涉時,便送給英國艦隊二十頭牛、二百隻羊,卻偏偏沒有送出一頭豬。當然,今天我們旨在討論中國人的「食肉史」。在當今社會,肉食沒有貴賤,一切還要以個人喜好為主。

參考資料:

【《禮記》、《楚辭》、《食肉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人愛吃牛肉,卻幾乎不吃羊肉?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羊群是家畜中對飼養空間要求最高的,日本土地面積小,沒辦法提供大片草原來餵養羊。在日本,凡是能用來開墾草場的地方,全都種上稻米或是其他農作物,不可能為了養羊而放棄稻米(沒有足夠的大米,百姓會餓死,不吃羊還可以吃牛肉魚肉豬肉甚至馬肉嘛,孰輕孰重很明顯)。
  • 如何去除豬肉牛肉、羊肉等六種肉類的腥味?讓我們在一篇文章文章
    如何去除豬肉牛肉、羊肉等六種肉類的腥味?讓我們在一篇文章文章中闡明這一點導語:這個周末和兒媳去菜市場,正好在攤位關門的時候碰面,這新鮮草魚只有6元一斤,比平時便宜很多,於是我買了一條回家,做了一道特色菜燉草魚。
  • 豬肉、羊肉、牛肉、雞肉、啥肉都行,做出來就一個字:香!
    午餐肉,很多人都愛吃,是一種用肉類做成的肉糜,不管是煮粥、煲湯或者是涮火鍋,都是可以的,豬肉、羊肉、牛肉、雞肉、啥肉都行,做出來就一個字:香!準備一斤肉,切成小塊,放入絞肉機中。提前將蔥姜泡水,然後撈出蔥姜,將300克料水倒入絞肉機中。
  • 那麼愛吃牛肉的日本人,為何卻很少吃羊肉,難道是因為吃不起?
    說起日本,日本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國家,要是沒有去過日本,那麼你一定會認為日本和我們國家其實沒什麼倆樣,畢竟日本的不少文化都是由中國傳過去的,但你若是真的來過日本,你會發現,事實上,除了你認為的那幾點相同之外,日本已經大有不同了,不管是日常的生活習慣還是飲食上,都開始慢慢偏向西方。
  • 古代下等人才吃豬肉,為何蘇軾還研製出東坡肉,寫詞為豬肉鳴不平
    相傳古時貴族之家不吃豬肉的,認為豬肉是下等飲食,只有下等人才吃豬肉。但是蘇軾不僅很愛吃豬肉,甚至寫下一首《豬肉頌》為豬肉伸冤:「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蘇軾的豁達從他描寫美食的詞中就能看出。他在嶺南時,買不到羊肉,只買得到羊骨頭。
  • 為什麼健身者吃牛肉雞肉不吃豬肉?
    但為什麼國內健身者只吃瘦牛肉、雞肉,而不喜歡吃豬肉呢?主要原因健身文化,傳統文化、烹飪文化三個。不言而喻,美國飲食文化中,牛肉消費是很重要的,美國人平均每人每年牛肉25公斤左右,而豬肉只有20公斤左右,家禽這個大類有50公斤左右。
  • 為什麼大俠愛吃牛肉而不是豬肉
    名氣一來,就能走上更大的舞臺——喜事白事,這些會做飯的人,總是受歡迎的。做一頓稱心如意的肉菜,極耗時間。《金瓶梅》裡,西門慶的相好,宋惠蓮一根柴火,燒了一個好豬頭。她這豬肉,是燒得「皮脫肉化,香噴噴五味俱全」。宋惠蓮整飭這豬頭,得花一兩個小時。一兩個小時對婦女來說,不算什麼,對俠客而言,就是要了命。俠客的時間寶貴,等上一兩個小時,才能吃上一頓飯,追兵都殺到家門口來了。所以,俠客都喜歡吃牛肉。
  • 日本人牛肉,馬肉,熊肉都敢吃,為什麼幾乎不吃羊肉?
    日本人是非常喜歡吃肉的,日本每年進口的牛肉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特別是牛肉,雞肉,不過日本不吃豬肉和羊肉。這是怎麼回事呢?日本真正的文明是從中國南北朝時期開始的,在此之前日本還是原始社會,從當時出土的古墓文物來看,只有馬、狗等動物,並沒有豬和羊。豬和羊是後來日本從中國進口的,所以沒有吃羊肉的習慣。
  • 揭秘真相:羊肉精膏加精粉 豬肉10分鐘變「羊肉」
    有市民爆料,一些羊肉串是用豬肉拌上羊肉精粉變成的,這樣的肉在炭火爐上燒烤後,能散發出香噴噴的羊肉味。豬肉真能變「羊肉」嗎?記者買來羊肉精粉、羊肉精膏和500克豬瘦肉,通過實驗為你一探究竟。  2.記者買到的羊肉精膏,呈黃褐色膏狀,包裝上標明的配料成分為羊肉、葡萄糖、甘氨酸、4-甲基王酸等,適用範圍註明:應用於羊肉、羊湯及羊肉風味食品,使用方法是每100公斤肉添加0.3公斤羊肉精膏。儘管還沒開袋,記者就聞到一股濃烈的肉香味,當剪開一個小口時,香味瞬間變得刺鼻,嗆得人有點難受。按說明書上的指示,記者用熱水調製好溶解液後,把切好的豬肉倒進去醃製。
  • 以速凍水餃和牛肉貢丸為例,聊聊肉味香精在速凍食品中的應用
    根據風味的不同,肉味香精可分為豬肉香精、雞肉香精、牛肉香精、鴨肉香精和羊肉香精等。其中,根據豬肉製作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將豬肉香精分為多種類別。 02、肉味香精在速凍食品中的應用分析 一、速凍水餃 在速凍水餃的生產過程中,各類肉類香精的應用十分常見,其中豬肉香精和牛肉香精的使用頻率極高,這是因為以豬肉、牛肉和蔬菜為原料的水餃銷量最好,因此必須突出豬肉或牛肉的香味,並實現它們與蔬菜混合後風味的協調統一。
  • 天冷多吃這肉,比豬肉便宜,比羊肉溫和,簡單燉一燉,美味又滋補
    導讀:天冷多吃這肉,比豬肉便宜,比羊肉溫和,簡單燉一燉,美味又滋補俗話說「冬季補一補,來年打老虎」,冬季是適合進補的季節,只有在冬季進補好,才能健康過冬。在冬季進補,肉類一定是首選,不管是豬肉、羊肉還是牛肉,都是大家爭相購買的對象。其實大家在用這些肉進補的同時,忽略了一種營養同樣很豐富的肉類,這種肉就是雞肉!
  • 豬肉漲價後又一種肉暴漲至50元,咋回事?專家:漲價原因找到了
    俗話說「無酒不成席」,其實無肉也難成席,不論是宴請賓客,朋友小聚還是自家日常飲食都離不開各種肉類,尤其是到了冬季,各地溫度下降後對肉類的需求量會逐漸增加。從11月底開始,隨著南方各地區開始製作臘肉臘腸,我國豬肉價格再次進入了上漲行情,市場上豬肉價格也從11月中旬的20元左右回歸30元的水平。不少人會說,豬肉漲價我不吃了,我改吃其他肉類還不行嗎?
  • 世界最貴的豬肉在中國,誰知道為什麼?
    確實,世界最貴的豬肉在中國,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認為主要引起豬肉價格高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消費習慣不同,豬肉是中國主要的肉食品,千百年來國人習慣於消費豬肉,不習慣消費其他肉食品,消費量大價格就高,過去國內肉食品價格最高的是雞,其次是豬肉,牛羊肉價格最低,與國外的價格相反,如我們縣的農貿市場上
  • 進入三九天,飲食別馬虎,這「3肉3蔬」每天換著吃,直到出九天
    飲食上不能馬虎,要懂得飲食的準則,適量吃熱量高的食材,比如牛肉、羊肉,還有溫補的食材,比如雞肉、鴨肉。除了這些肉類以外,還應該吃一些營養豐富的蔬類,比如冬筍、山藥、芹菜等等這些食材,補全營養度過寒冷冬天。今天給大家分享以下3種肉類食材和3種蔬菜食材,都是非常適合這段時間食用的哦,如果有條件的話,直到「出九天」,每天換一種食材吃吧。
  • 為什麼中國人無肉不歡?牛羊豬馬狗雞鴨我們都吃-虎嗅網
    今年7月,他的新書《六畜興旺》即將出版,堪稱一部「中國吃肉史」。古人裡,誰最會吃?是誰將豬肉發揚光大,成了當今最主流的肉食?坤寧宮竟是殺豬的地方?荊軻刺秦王之前,吃的是什麼肉?狗肉和羊肉如何改變了整個中國歷史?
  • 為什麼中國人無肉不歡?這有歷史原因
    今年7月,他的新書《六畜興旺》即將出版,堪稱一部「中國吃肉史」。古人裡,誰最會吃?是誰將豬肉發揚光大,成了當今最主流的肉食?坤寧宮竟是殺豬的地方?荊軻刺秦王之前,吃的是什麼肉?狗肉和羊肉如何改變了整個中國歷史?
  • 吃完羊肉,為什麼會感覺身體發熱?
    羊肉富含蛋白質 食物熱效應高 羊肉中確實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牛肉相仿,比豬肉略高,具體如下: 羊肉、豬肉和牛肉的營養成分對比 數據來源:中國營養學會食物營養成分查詢平臺
  • 中國39種頂級羊肉,為何它卻成為中國廚師公認最好吃的羊肉!
    羊肉,性溫。羊肉有山羊肉、綿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時稱羊肉為羖肉、羝肉、羯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因此它既能御風寒,又具有補身體的效果。
  • 孕婦可以吃牛肉羊肉嗎 孕婦可以吃牛肉羊肉嗎?
    孕婦可以吃牛肉羊肉嗎孕婦能吃羊肉牛肉嗎?羊肉牛肉都是最常見的肉類,食用羊肉牛肉對身體很有益,能起到滋補的作用。但是身體條件特殊的孕婦能吃這兩種肉嗎?羊肉牛肉和什麼食物不能同吃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吧。孕婦能吃羊肉牛肉嗎?
  • 中國澳洲牛肉,被曝光50%是假的!有的是膠水粘起來的「重組肉」
    從澳洲進口到中國的特產中,「澳洲牛肉」便是讓無數國人追捧的一種美食。澳洲牛肉可以說是肉類中的「愛馬仕」,即使價格昂貴,也仍舊擋不住中國「吃貨們」的喜愛。但是近日,澳洲媒體卻是報導出了一則關於「中國澳洲牛肉」的醜聞!在中國售賣的高價澳洲牛肉,50%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