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魅力,還體現在他的「人情味」上。國畫大師張大千曾這樣教導弟子:「一個人如果連美食都不懂得欣賞,他又哪裡能學好藝術呢?」
提到美食,就一定會想到蘇軾。蘇軾的一生很坎坷,仕途坎坷,多次被貶,從黃州到惠州再到儋州(海南),生活貧困潦倒。
但他沒抱怨,將人生十分的不如意,化作自己十分的熱情,不僅走哪吃哪,還自己上手做。
所以蘇東坡愛吃也就出了名,甚至還吃出了一些名堂,將吃變為一門藝術。甚至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菜式: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餅等等,不一而足,可見他在美食上的貢獻,絕對不比文學貢獻小。
相傳古時貴族之家不吃豬肉的,認為豬肉是下等飲食,只有下等人才吃豬肉。但是蘇軾不僅很愛吃豬肉,甚至寫下一首《豬肉頌》為豬肉伸冤:「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的豁達從他描寫美食的詞中就能看出。他在嶺南時,買不到羊肉,只買得到羊骨頭。還很高興地寫信吹噓,說羊骨頭用酒略烤,其間碎肉,如吃螃蟹,有錢人不懂這種快樂。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雖是被貶,但蘇東坡性情豁達樂觀,以吃為樂,為了這荔枝,都」不辭長作嶺南人」。
他在窮困潦倒的時候,連米都沒得吃了,還興奮地寫出:「明日東家當祭灶,只雞鬥酒定膰吾。」——打算蹭一頓海南雞飯。
他吃香膩的烤肉時說:「燎毛燔肉不暇割,飲啖直欲追羲媧。」
他吃清淡的食物時寫:「爛烝香薺白魚肥,碎點青蒿涼餅滑。」
而關於東坡餅,也有一首絕美的詩句形容,縴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匾佳人纏臂金。
從《蘇軾詞傳》中可以看出蘇軾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他擁有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和豁達開朗的性格,他智能優異,心靈更是天真無邪。在才俊輩出的北宋年間,東坡先生的詩、文、詞、書、畫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他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
面對困境,有人活成一道光,有人活成一道菜。東坡豆腐、東坡肘子、東坡魚以及東坡肉,其實也是蘇軾的人生註解。
沒人能那麼完美地將「做飯」與詩詞情懷結合在一起,他是其一。
可這樣的蘇軾卻鮮為人知,關於蘇軾的詩詞更是少有人研讀。
但沒讀過蘇軾詩詞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蘇東坡一生融儒、釋、道於一體,詩、詞、文、書、畫俱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登峰造極;他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豐富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體現的進取與正直、慈悲與曠達,千年來始終閃耀在中國歷史的星空。
他的詞有多美,摘取《蘇軾詞傳》的片段來舉例:
「醉夢醺醺曉未蘇。門前轆轆使君車。扶頭一盞怎生無。」「蝶懶鶯慵春過半。花落狂風,小院殘紅滿。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此歡能有幾人知。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
這本《蘇軾詞傳》有詞有傳,講了蘇軾一生的故事和所有詩詞,不僅對蘇軾的詩詞有精準的翻譯,也對每首詩詞的故事又生動具體地描寫。
就像是蘇軾的這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有順逆,天氣有陰晴。世事如同過眼雲煙,看似波瀾壯闊,實則風淡雲輕。
那些轟轟烈烈的故事,都只是一時狂歡,而非人生的常態。讀一讀詩詞,體會一下詩意的人生,為你的人生增添不同的意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李煜詞傳》。李煜作為亡國之君,所以他的許多詩詞中充滿了傷感,而且唯美、悽慘,比如《虞美人》中的名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美得讓人窒息!如果我們現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又在觀賞美景的時候,也會隨口輕吟一下這兩句詩詞!
包括《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
人總是在福中不知福,直到有一天嘗到了苦,才對比出以前日子的甜。
所以甜中總有苦,福中總有禍的人,最能感受幸福。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49.9元,也就是一頓午飯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讀讀這本書,感受一下詩人的詩意人生吧!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