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下等人才吃豬肉,為何蘇軾還研製出東坡肉,寫詞為豬肉鳴不平

2021-01-14 浩瀚歷史長河

一個人的魅力,還體現在他的「人情味」上。國畫大師張大千曾這樣教導弟子:「一個人如果連美食都不懂得欣賞,他又哪裡能學好藝術呢?」

提到美食,就一定會想到蘇軾。蘇軾的一生很坎坷,仕途坎坷,多次被貶,從黃州到惠州再到儋州(海南),生活貧困潦倒。

但他沒抱怨,將人生十分的不如意,化作自己十分的熱情,不僅走哪吃哪,還自己上手做。

所以蘇東坡愛吃也就出了名,甚至還吃出了一些名堂,將吃變為一門藝術。甚至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菜式: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餅等等,不一而足,可見他在美食上的貢獻,絕對不比文學貢獻小。

相傳古時貴族之家不吃豬肉的,認為豬肉是下等飲食,只有下等人才吃豬肉。但是蘇軾不僅很愛吃豬肉,甚至寫下一首《豬肉頌》為豬肉伸冤:「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的豁達從他描寫美食的詞中就能看出。他在嶺南時,買不到羊肉,只買得到羊骨頭。還很高興地寫信吹噓,說羊骨頭用酒略烤,其間碎肉,如吃螃蟹,有錢人不懂這種快樂。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雖是被貶,但蘇東坡性情豁達樂觀,以吃為樂,為了這荔枝,都」不辭長作嶺南人」。

他在窮困潦倒的時候,連米都沒得吃了,還興奮地寫出:「明日東家當祭灶,只雞鬥酒定膰吾。」——打算蹭一頓海南雞飯。

他吃香膩的烤肉時說:「燎毛燔肉不暇割,飲啖直欲追羲媧。」

他吃清淡的食物時寫:「爛烝香薺白魚肥,碎點青蒿涼餅滑。」

而關於東坡餅,也有一首絕美的詩句形容,縴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匾佳人纏臂金。

從《蘇軾詞傳》中可以看出蘇軾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他擁有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和豁達開朗的性格,他智能優異,心靈更是天真無邪。在才俊輩出的北宋年間,東坡先生的詩、文、詞、書、畫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他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

面對困境,有人活成一道光,有人活成一道菜。東坡豆腐、東坡肘子、東坡魚以及東坡肉,其實也是蘇軾的人生註解。

沒人能那麼完美地將「做飯」與詩詞情懷結合在一起,他是其一。

可這樣的蘇軾卻鮮為人知,關於蘇軾的詩詞更是少有人研讀。

但沒讀過蘇軾詩詞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蘇東坡一生融儒、釋、道於一體,詩、詞、文、書、畫俱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登峰造極;他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豐富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體現的進取與正直、慈悲與曠達,千年來始終閃耀在中國歷史的星空。

他的詞有多美,摘取《蘇軾詞傳》的片段來舉例:

「醉夢醺醺曉未蘇。門前轆轆使君車。扶頭一盞怎生無。」「蝶懶鶯慵春過半。花落狂風,小院殘紅滿。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此歡能有幾人知。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

這本《蘇軾詞傳》有詞有傳,講了蘇軾一生的故事和所有詩詞,不僅對蘇軾的詩詞有精準的翻譯,也對每首詩詞的故事又生動具體地描寫。

就像是蘇軾的這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有順逆,天氣有陰晴。世事如同過眼雲煙,看似波瀾壯闊,實則風淡雲輕。

那些轟轟烈烈的故事,都只是一時狂歡,而非人生的常態。讀一讀詩詞,體會一下詩意的人生,為你的人生增添不同的意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李煜詞傳》。李煜作為亡國之君,所以他的許多詩詞中充滿了傷感,而且唯美、悽慘,比如《虞美人》中的名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美得讓人窒息!如果我們現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又在觀賞美景的時候,也會隨口輕吟一下這兩句詩詞!

包括《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

人總是在福中不知福,直到有一天嘗到了苦,才對比出以前日子的甜。

所以甜中總有苦,福中總有禍的人,最能感受幸福。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49.9元,也就是一頓午飯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讀讀這本書,感受一下詩人的詩意人生吧!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蘇軾#

相關焦點

  • 蘇軾隨口一句「禾草珍珠透心香」,老農誤解含義,做成千古名菜
    蘇軾,既是一個詩人也是一個官員,此外蘇軾還是一個美食家,和蘇軾能掛上鉤的美食還真不少。東坡春鳩膾、東坡魚、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吃遍大江南北的蘇軾可以說比久居深宮的帝王還要享受。
  • 《豬肉頌》:蘇東坡文學水平最差但味道最美的兩首詩​
    以受監管罪人的身份,蘇東坡帶著一家老小,來到偏遠的黃州,沒有住處,就將就河邊的荒廢驛站搭建住所,還在住地不遠處開荒種菜,還因此字號「東坡居士」,那個河邊破驛站,也美其名曰「東坡雪堂」。     深接地氣的東坡居士很快發現,黃州的豬肉價格特別便宜,比白菜價還便宜,跟不要錢似的。這是一個天無絕人之路式的發現。
  • 古代東坡肉是什麼味道的?放現在你可能都不吃
    一說起「東坡肉」,我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東坡肉那鮮紅油亮的色澤,香氣仿佛撲鼻而來,在人們的印象當中,東坡肉是一道色,香,味,於一身的上好佳餚。東坡肉方方正正,肥瘦相間,肉皮有著讓人垂涎欲滴的色澤,瘦肉入口即溶,肥肉肥而不膩。就算不愛吃肥肉的人,對東坡肉裡的肥肉,也毫無抵抗力。
  • 【詩詞童話】蘇軾——我是大文豪,也是大吃貨
    如果還懷疑的話,只要稍稍在腦子裡過一下「東坡肉」仨字,你就沒二話說了——唐宋幾百年,文人如麻,還有多少個人的名字跟美食如此緊密粘連?  《豬肉頌》《煮魚法》《老饕賦》《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誰寫的一堆美食文章?蘇軾!  一邊當官,一邊流浪,一邊創作,一邊美食不斷……這個大文豪大吃貨的世界,你真的不一定懂。
  • 回族人為何不吃豬肉
    等餐的功夫朋友湊到我耳邊悄悄說,老史(朋友的先生)是回族,不吃豬肉,就讓他吃點小菜和海鮮豆腐煲.我特不好意思的向史先生一直說抱歉,不知道您老人家是回族,還不吃豬肉?史先生眨巴眨巴他那笑的快眯成一條線的小眼睛說,習慣了,夫人要吃我也攔不住,再說來美國這麼多年,從大學讀書到公司上班,再到退休,幾十年風風雨雨已經把自己鍛鍊成「老油條」了,真沒飯吃的時候,還是開了幾回戒了。
  • 超級大吃貨蘇軾的那些美食情緣,詩人裡的美食家蘇東坡
    我們吃荔枝,就會想起他的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到黃州吃肉,到惠州吃荔枝。到儋州吃蠔。 煙火氣中慰平生,不斷搜索美食的生活方式也給蘇軾顛沛流離的流放生活帶來了精神支柱。他豪邁灑脫的胸懷和樂觀的生活態度,讓世人忽略了他的苦難,而愛上了他的達觀。
  • 回族人為何不吃豬肉?
    等餐的功夫朋友湊到我耳邊悄悄說,老史(朋友的先生)是回族,不吃豬肉,就讓他吃點小菜和海鮮豆腐煲.我特不好意思的向史先生一直說抱歉,不知道您老人家是回族,還不吃豬肉?史先生眨巴眨巴他那笑的快眯成一條線的小眼睛說,習慣了,夫人要吃我也攔不住,再說來美國這麼多年,從大學讀書到公司上班,再到退休,幾十年風風雨雨已經把自己鍛鍊成「老油條」了,真沒飯吃的時候,還是開了幾回戒了。所以你們吃,你們吃,開心就好。
  • 蘇軾美食日記:一路被貶一路吃,啃東坡肉、羊脊骨,我全部很拿手
    ——蘇軾《豬肉頌》在鍋中放少許水,用小火煨燉,靜待豬肉慢慢煮熟,初代「東坡肉」就做成了。說白了,當時的「東坡肉」就是清水燉肉,與我們現在見到的又蒸又煮又燉的濃油赤醬的紅燒肉完全不同。但由於「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當時的豬肉並不是人們的主要肉食,價格非常便宜,達官貴人不肯吃,窮人又不會烹調,這才讓被貶黃州的蘇軾撿了個漏。從湖北黃州、廣東惠州到海南儋州,蘇軾一路被貶,一路譜寫「舌尖上的中國」。
  • 【伊斯蘭】穆斯林為什麼不吃豬肉
    豬肉是中國人主要的肉食,回民也是中國人,而且在大部分地區與漢民雜居,他們卻不吃豬肉。回民為什麼不吃豬肉呢?漢民固然不知道,一般回民也說不出什麼理由來。「疑思問」,本是人之常情,故漢民常常向回民提出這個問題來。回民不能做圓滿的答覆,故不願別人向他們提出這個問題。回民不吃豬肉,已經夠奇怪了;不許別人問,更加奇怪,真令人覺得有幾分神秘。
  • 美食博主蘇軾:因禍得福吃遍天下美食
    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林語堂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們都知道,蘇軾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子,精通詩、詞、書、畫,年輕的時候便名聲大噪。
  • 與狗搶食、品嘗妖怪,吃蛤蟆、烤蝙蝠,蘇軾吃過多少黑暗料理?
    蘇軾曾經寫詩自嘲到:自笑平生為口忙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再平常的食物,在蘇軾嘴裡也能吃出別樣味道。蘇軾曾與人交談,他最懷念的,居然是科舉前每天吃的「三白飯」。蘇軾還給牢飯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皛xiǎo飯」,乍一看,還以為是什麼山珍海味呢!能把白飯吃出這種滋味的,恐怕也只有蘇東坡一人。蘇軾的名作《惠崇春江晚景》我們都讀過。
  • 『』豬肉「的三種做法——香氣撲鼻、肥而不膩
    豬肉可以說是我們比較常吃到的一種肉,豬身上到處都是寶,每一個部分都有多種做法,單說豬肉,除了炒菜可以放,就但是豬肉這一種食材,加上各種調料也能夠做的好吃。下面我們就分享幾種在家裡可以做的好吃的做法!不斷煸炒5分鐘,直至炒出油汁,肉麵乾燥泛黃,肉質微微收縮。倒入老抽,炒至上色。再倒入料酒放入蔥段、薑片,倒入熱水,再倒入香醋。旺火煮至水沸,此時水面浮現一層黑紅色浮沫,用勺撇去浮沫。加蓋中小火燉製約40分鐘,用筷子能輕鬆戳透肉皮,倒入冰糖,輕輕翻動肉塊燜至冰糖融化,繼續燒制5分鐘,至湯汁收到半乾,變得濃稠光亮即成。
  • 吃了這麼多年豬肉,你了解豬嗎?豬為何如此重要?探索古代豬文化
    如果要細數2019年的大事,豬肉上漲便不得不提了。我們知道,從古至今,豬都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一點,從「家」這一個字就能看出來。豕即豬,「家」可以理解為是屋簷下有隻豬,有豬才算家,可見豬的重要性。這是為什麼呢?
  • 居然出自蘇軾的一首詞
    朝野中流言越來越盛,最後,甚至發展到當街逮捕蘇軾,與蘇軾有關的人全部被牽連。史稱「烏臺詩案」。「烏臺詩案」為何被稱為詩案?在這個案子的審理中,蘇軾被人審問,所寫的詩是否在諷刺當時法律,而蘇軾在當時新黨的眼中已是眼中釘,肉中刺。蘇軾感慨民生,感慨當時法律不公的詩文,都被這些新黨找了出來。最初,主張變法的是王安石,王安石退休後,主張變法的早已是宋神宗皇帝本人。
  • 狗狗到底能不能吃豬肉?餵食生豬肉和熟豬肉有何區別?
    剛好最近比較流行生骨肉餵養,對於狗狗能不能吃豬肉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延伸出更多的疑問,比如狗狗能不能吃生豬肉?能不能吃熟豬肉?狗糧裡有沒有豬肉成分?超市的培根能不能吃?帶著這些疑問,全全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分析狗狗吃豬肉的好處、壞處與潛在風險。網上廣為流傳的狗狗不能吃豬肉的原因大概有下面幾種,我們就來針對性的進行解答。
  • 貶到哪吃到哪:吃貨蘇軾堪稱「舌尖上的大宋」,吃出來的蘇東坡
    蘇軾,北宋第一大明星,擅丹青,工書法,精詩文,除此他還身兼政治家、思想家、美食家……妥妥地全能才子。蘇軾在三十歲的時候,開始了漂泊不定的被貶生活。從北京開始,一路向南處處都有他的足跡,哪裡都有他的故事。他所經過的地方,大概有這麼多。
  • 豬肉也瘋狂!我國豬肉產量大增,為何價格卻一直高居不下?
    很多喜歡吃豬肉的朋友一直都十分關注著豬肉市場的價格漲幅,本來很多人都認為近期豬肉價格可以實現下跌,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豬肉價格卻迎來了大幅度上漲,國內目前的豬肉批發價格已經達到了45.92元/公斤,這讓很多期盼著豬肉降價的群眾傻了眼。對此現象,很多群眾提出了疑問:「之前不是說我國今年豬肉價格能趨於平穩嗎?怎麼又開始上漲了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豬肉價格突然上漲呢?
  • 蘇軾:被詩詞耽誤的美食家
    除了大家知道的的東坡肘子、東坡肉之外,還有東坡丸子、東坡酥等等。還有一些美食是經由蘇軾改良創新的,比如琵琶蝦,鹽焗雞,雖然沒有他的名號,但是不妨礙它好吃啊。《東坡詩話》中記載: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 回族人不吃豬肉?你知道原因嗎?
    大學的時候,經常看見有回民餐廳,大家都說因為回民不吃豬肉,所以回民餐廳的火鍋是真的牛羊肉。回族人不吃豬肉,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事情有因就有果,為什麼回族人不吃豬肉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查閱了相關內容,總結的原因如下:回族人不吃豬肉的原因之一:宗教信仰回族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都是穆斯林,穆斯林認為安拉是宇宙的獨一實在、應受崇拜的主宰。
  • 中國飲食中,為什麼最寶貴的是牛肉和羊肉,豬肉則算是下等肉?
    況且,在古代的飲食習慣中,豬肉並不算是一種名貴的肉食。正所謂:「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僅以我們中國的歷史來看,早在先秦時期,「肉食者」就已是百姓們對貴族爵士的代指。而之後歷朝歷代的黎民百姓,哪怕有幸生在那些載入史冊的太平盛世,想要頓頓沾上葷腥也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