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頌》:蘇東坡文學水平最差但味道最美的兩首詩​

2021-02-07 良知公社


《豬肉頌》:蘇東坡文學水平最差但味道最美的兩首詩

 

弘治 2019年9月13日星期五·中秋節

 

 

943年前——公元1076年的今天,大文豪蘇軾,關心宦海沉浮的兄弟蘇轍,寫下了一首傳世千年的名詞,成為海內炎黃子孫超越時空的中秋詠嘆調主旋律。

 


 


  最近豬肉價格暴漲,拼多多了2斤相對價廉物美的雲南火腿月餅,找出一點拐棗酒,一邊觀看流光萬古的蟾宮,一邊聽書千年前的東坡故事。

 

  有一個故事特別是我感慨萬千,就是蘇軾因反對激進的王安石變法,被新法的得力幹將們羅織烏臺詩案,入獄130多天,後來被貶到黃州,以有職無權、無公務員待遇的團練副使(近乎縣武裝部副政委)身份被下放看管——略好於軟禁。

 

  以受監管罪人的身份,蘇東坡帶著一家老小,來到偏遠的黃州,沒有住處,就將就河邊的荒廢驛站搭建住所,還在住地不遠處開荒種菜,還因此字號「東坡居士」,那個河邊破驛站,也美其名曰「東坡雪堂」。

 

 

  深接地氣的東坡居士很快發現,黃州的豬肉價格特別便宜,比白菜價還便宜,跟不要錢似的。這是一個天無絕人之路式的發現。

 

於是就琢磨著用從小在眉山老家見聞過的川菜方法,操練起烹飪來。他還怡然自得的寫了兩首詩,這是他文學水平最差但味道最好的兩首打油首詩:

 

豬肉頌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

飽得自家君莫管。

 

淨洗鐺,少著水,

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

火候足時他自美。

 

 

同胞們,知道東坡居士烹飪出了什麼嗎?


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腿!




 


 

據說,蘇東坡還研製出了「東坡豆腐」、 「東坡豆花」、「東坡玉糝」、「東坡芽膾」、「東坡餅」、「東坡酥」、「東坡墨鯉」……等等,惹得黃州大小官員、鄉紳、和尚都聞香前來,還非要請他去鑑賞赤壁古戰場,留下詩文和墨寶。於是乎,又有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黃州赤壁景區,至今還是拉動當地GDP的歷史文化遺產之旅遊勝地。

 

蘇東坡親書《赤壁賦》

  



黃州赤壁景區


 

         我突發奇想,要是千年前黃州戴罪之身的蘇東坡被穿越到現在,多半要被時下的豬肉價格遠遠超過牛肉派拍案驚奇了。但是,如果他有緣在鬧豬瘟之前被穿越成為農業部長,或者分管畜牧業的副部長、司長什麼的,以他治理水災等表現出的荒政才華,估計豬肉價格不敢如此瘋狂。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北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謹此紀念東坡居士,反思他所處的那個適得其反的改革時代。

那個璀璨文學粉飾下的盛世的危機,隨著主張理性、中正、穩健改革的東坡居士被新舊兩個極端勢力先後打壓,而被大江東去浪淘盡最後的好運和生機,陷入了曠日持久的戰亂浩劫——蘇東坡去世不久,北宋亡國。

這一切,都被默默關注人類文明千萬年的明月皓目所見證,所昭示。這也是「舉頭三尺有神明」。

謹以此文,與東坡居士、千古英雄、萬古明月、如畫江山三世同修。


相關焦點

  • 蘇東坡:900年了,最有趣的靈魂,只有他一個
    錢穆先生說: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公元1037年1月8日,也就是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蘇軾出生了。一個有趣靈魂出世了,後來,他成了蘇東坡,一直「活」到現在。可是,我們印象裡的蘇東坡,卻是豁達,有趣的代表,那些煩惱仿佛都不存在。
  • 「吃貨詩人」蘇東坡,文豪界的「超級美食家」
    「饕餮」蘇東坡,讀萬卷書,吃萬裡路!蘇東坡,堪稱超級美食家。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為何說一代文豪蘇東坡是美食家?他不但愛吃、會吃、更精於吃,「擅辨食材、精通廚藝」,官做到哪裡就吃到哪裡。
  • 蘇東坡的吃貨日記
    據宋代周紫芝《竹坡詩話》記載,黃州市面豬肉價賤,人們不太吃豬肉。蘇東坡作為屌絲吃貨,看到黃州人民這麼暴殄天物那叫一個痛心吶,就親自動手研究烹飪紅燒肉,充分發掘了這種食材的美好。現今赫赫有名的「東坡肉」,就是美食家蘇東坡的傑作。——光聽到這三個字就足以令人口中生津垂涎三尺了,有沒有?
  • 蘇東坡與東坡肉,探尋文豪與美食背後的秘密!
    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蘇東坡都取得很高的成就。但你知道嗎,在美食界蘇東坡也是響噹噹的專家!在黃州時,為東坡肉,蘇東坡就寫下了一首打油詩《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 古代下等人才吃豬肉,為何蘇軾還研製出東坡肉,寫詞為豬肉鳴不平
    所以蘇東坡愛吃也就出了名,甚至還吃出了一些名堂,將吃變為一門藝術。甚至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菜式: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餅等等,不一而足,可見他在美食上的貢獻,絕對不比文學貢獻小。相傳古時貴族之家不吃豬肉的,認為豬肉是下等飲食,只有下等人才吃豬肉。但是蘇軾不僅很愛吃豬肉,甚至寫下一首《豬肉頌》為豬肉伸冤:「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 能詩能文的蘇東坡,文武雙全,而且還是一個超級美食家
    蘇東坡好吃,什麼肘子,魚,河豚,都在他的詩裡出現過,即便被貶官了,他也不忘享受當地的美食荔枝,把他寫進詩裡,可以說是真正的一個吃貨,不過這個吃貨還吃成了美食家,這就比較厲害了。蘇東坡一生愛吃,愛玩,但是他善於總結,在各方面都成了大專家,一生成就卓著。
  • 中國史上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蘇東坡其實就是蘇軾。他是北宋著名作家,不僅在北宋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北宋以後的歷代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他的父親蘇迅和弟弟蘇哲也很擅長文學才華。但一提到成名,他們就沒辦法和蘇東坡相比。正因為如此,人們提起蘇東坡的時候,總是先提到蘇東坡,而不是他的父親和兄弟。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首詩,叫《提金山寺》。
  • 蘇東坡抄寫李白詩,仙氣飄飄,專家:一個書法第一,一個作詩第一
    如果從中國詩歌史上,選出一個代表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會是李白,如果從中國文化史上,論綜合水平,選出一個書法大師的話,那麼蘇東坡也必定當仁不讓。在書法史上有這樣的一件作品,內容是李白的兩首詩,這兩首詩寫得極好,仙氣飄飄,被東坡譽為「仙詩」,這兩首詩若是不被蘇東坡抄錄下來,只怕就已經失傳了,因為在明代編寫的《李太白全集》當中沒有見到這兩首詩。
  • 這才是蘇東坡最好的書法,字字神鬼莫測,達到了人書合一的境界!
    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而真正能代表蘇東坡書法最高水平的乃是他58歲的時候,所寫的一件《李白仙詩卷》。這件作品乃是蘇東坡抄寫的李白的兩首詩,這兩首詩較為罕見,乃是《李太白全集》當中不曾收錄的作品。這也是蘇東坡書法的魅力,也是為什麼他是「宋四家」中書法內涵最為豐富的人。關於這件《李白仙詩卷》,後人最恰當的評價為:「頌太白此語,則人間無詩;觀東坡此筆,則人間無字。」
  • 只因未讀蘇東坡
    昨天,故宮600年大展正式開幕,首個重量級展覽專門獻給一個人——蘇東坡。
  • 石豔萍:味道
    他不但豐盈了先民的菜籃子工程,還造就了今天絢麗多姿又一脈相承的中國味道。中國的飲食文化是集食材、烹調、器皿、禮儀為一體的綜合藝術,也是一門深刻的學問之道。吃什麼並不重要,關鍵是看和誰一起吃,怎麼吃?中國的吃貨那是一抓一大把:酷愛荔枝的楊玉環,嗜酒如命的李太白,無肉不歡的紀曉嵐,還有迷戀小吃的康熙、乾隆……縱觀中國歷史,能承載飲食之味背後學問之道的人,非蘇東坡莫屬。
  • 讀一讀他這首妙詩,王朔其實是有水平的
    但把兩人經典作品的評分一比,會發現其實王朔的讀者緣並不差。餘秋雨最經典的作品是《文化苦旅》,該書2001年版在豆瓣上的評分是7.7;而王朔的經典作品《過把癮就死》,2002版的豆瓣評分是8.2。當然,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畢竟一部作品的受歡迎程度,並不完全能贊同於它的水平。其實,對於王朔到底有沒有資格和水平懟餘秋雨?
  • 蘇東坡:我太難了!
    用現代話來講,實在太難了!但他留下的印象,一直是嘻嘻哈哈。即便生活已如此艱辛,他還是讓自己開開心心。他跟朋友要了塊荒土,穿上芒鞋布衣,清草除石,引流灌溉,鋤地鬆土,插秧播種。直到吃著親手種的糧食,才心之所安。沒錢落魄不要緊,他能從這農作中獲得快樂。
  • 蘇東坡這首詞的最後9個字,堪稱戀人間最美的情話
    文|丁十二蘇東坡的詩詞佳句太多太多了。蘇東坡太有人格魅力了。如果你再讀了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你會更加深有感觸。今天我們再來讀一首蘇軾的詞,跟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念奴嬌》等詞比起來,這首詞可以說很冷門,甚至很多人不曾讀過。但這首詞有一個非常風雅的名字「『風月平分』詞」。我們且邊讀邊體會其中的美。
  • 點評餘秀華最出名的兩首詩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外一首)文/餘秀華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大半個中國,什麼都在發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
  • 蘇東坡最豪氣、最狂、最有江湖地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膾炙人口
    說起最豪氣、最狂的詩人,蘇東坡也算一個,因為他也有很多千古名句,譬如:「大江東去,浪淘盡。」譬如:「我性不飲只解醉,正如春風弄群卉。」譬如:「無多酌我君須聽,醉後飆狂膽滿軀。」再譬蘇東坡一句:「孤村野店亦何有,欲發狂言須鬥酒。」再譬如:「飲中真味老更濃,醉裡狂言醒可怕。」
  • 蘇東坡吃蝙蝠!
    揚州  張廣祥眾所周知,蘇東坡是標標準準的美食家,或者叫的的確確的吃貨。在吃上,他有幾個特點:一是自己動手。孟子說:「君子遠庖廚。」敘理,美食家直接是去吃(品)人家做的,哪有自己動手的?上廚房是女人的事,大男人動刀動鏟子未免太掉身價了。但蘇東坡不這樣想,他不但酷愛美食,而且鍾愛廚房。最著名的東坡肉就是他的發明。
  • 啟程詩友頌牛年‖《啟程文學》專輯
    啟程文學公眾平臺以文結緣,以文會友。堅持弘揚主旋律,謳歌真善美,釋放正能量。以發表小說,故事,散文,隨筆,詩歌,評論為主的文學作品。小說可連載。作品必須是原創首發,文責自負。啟程詩友頌牛年‖《啟程文學》專輯
  • 「千古第一吃貨」蘇東坡:每天吃2碗東坡肉;把吃肉當養生
    蘇東坡是個吃貨。他在《初到黃州》一詩中坦言:「自笑平生為口忙。」據說以他名字命名的菜就有64道。他寫美食的作品也很多,比如《老饕賦》、《菜羹賦》、《豬肉頌》等。《豬肉頌》說的就是尋常百姓最愛吃的東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