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這是一場富含人生哲理的靈魂拯救、人生求真之旅

2020-07-30 校園小亦vlog呀

《綠皮書》榮獲了第91屆奧斯卡幾乎所有的殊榮, 如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多項提名, 以及最佳影片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可謂大欖特攬;男配角馬赫沙拉·阿里更是憑藉精湛的演技和用心的演繹, 相繼摘得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2019英國自由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等桂冠。

《綠皮書》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黑人音樂家雪利博士前往種族歧視現象嚴重的南方區域演出, 出於安全考慮, 他請了一位白人司機託尼同行, 路途中一黑一白倆人組合成奇葩搭檔, 黑人音樂家雪利博士為了宣揚自由與平等, 將在北方獲得的榮譽和安逸擱置一旁, 不顧個人安危, 堅持到反對黑人呼聲較高的南方演奏, 他隨身攜帶的一本旅行指南——《綠皮書》, 表面上是一本為黑人在南方提供便利的書籍, 實際上卻充滿了對黑人的不滿和歧視, 在通往自由的路上, 他在受到不公正的對待的時候, 堅信暴力在文明面前不值一提, 所以他並沒有亂發脾氣, 也沒有使用武力, 更沒有濫用權力, 而是用他紳士般的一言一行、高尚的舉止談吐、勇士一般的壯舉, 獲得了人們的尊重。


《綠皮書》:這是一場富含人生哲理的靈魂拯救、人生求真之旅


1 高尚是自由的通行證

第一批到達美洲大陸的非洲人民不是為了追求美國夢心甘情願抵達的, 他們大多是被誘哄、欺瞞、買賣甚至是暴力強迫而登上號稱「天賦人權」這一國土的, 他們大多數是沒有文化的文盲或者是所知少之甚少的半文盲, 被白人認為是野蠻的民族, 所以他們不被看作平等的人類, 不配與文明為伍, 更不與高尚沾邊。在電影《綠皮書》中, 黑人音樂家的形象已不再是主流文化中黑人為奴的身份, 而是一位在一舉一動中透露著高貴氣質、擁有堅定的人生態度和極高道德水準的高高在上的黑人鋼琴家。相反, 他僱傭的白人司機卻是一個舉止粗俗、文化鄙陋、愛吃炸雞、愛聽流行音樂的泛泛之輩。角色的選擇和塑造沒有承襲固有的膚色的刻板印象, 膚色和角色的交換, 時間與空間的交錯, 打破了我們以往的成見, 繼而引領我們突破思維定式與時空局限, 對自由和人性進行深思和深挖。

《綠皮書》:這是一場富含人生哲理的靈魂拯救、人生求真之旅


《綠皮書》中, 一個在酒吧裡當保安的義裔美國人託尼由於酒吧關門維修, 暫時失業, 為了養家餬口, 四處尋找工作, 最後被一名黑人鋼琴家聘用為司機兼保鏢, 在一本《黑人旅行指南》 (簡稱《綠皮書》) 的指引下, 前往南方。一路上, 託尼和《綠皮書》為世界上優秀的黑人爵士鋼琴家雪利博士保駕護航, 也是在這條通往自由的路上, 白人司機託尼和黑人鋼琴家經歷並上演了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白人託尼沒有高文憑和高學歷, 常年混跡於酒吧, 對這裡的人和事了如指掌, 在這片天地裡憑藉著他圓滑的社交能力與暴力手段, 混得如魚得水, 但是酒吧需要停業維修, 託尼失業了, 為了討生活, 他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線, 偷藏顧客羅斯古德先生珍愛的帽子, 編造有人偷走而被他追回的故事, 繼而得到金錢的獎賞, 和別人比賽吃漢堡贏錢……

託尼言語粗俗, 行為粗魯, 曾扔掉黑人水管工用過的玻璃水杯, 但他是一個熱愛家人、擁有高度的家庭責任心的至善至純之人。因其善良、正直, 他家庭和睦, 朋友成群, 在他需要工作的時候, 家人尤其是妻子沒有嫌棄他, 而是鼓勵他, 一個朋友建議他去參加一位音樂博士為了尋找司機所舉辦的面試。當他到達豪華公寓後, 發現這位博士是個名叫唐的黑人古典樂鋼琴家, 鋼琴家正需要一個司機, 負責在他舉辦南方巡演時的接送工作。起初, 託尼無法接受為黑人服務, 並且在當時去往種族隔離嚴重的南部地區是自找麻煩, 還有可能身陷囹圄, 但是託尼為生計所迫, 急需錢, 而雪利恰好需要一個能照顧他、保護他的專業司機, 於是兩人在《綠皮書》的引領下, 踏上了南方之旅。

《綠皮書》:這是一場富含人生哲理的靈魂拯救、人生求真之旅


「暴力永遠不能取勝, 保持尊嚴, 才會贏得真正的勝利。」雪利博士放棄了在北方的安逸與舒適生活, 決心前往種族隔離嚴重的南方區域巡迴演出, 途中, 在《綠皮書》的指引和限定下, 他只能入住一些提供給黑人的旅店和飯店, 當白人司機託尼將他送至特定旅店和飯店以後, 住在黑人酒店的他西裝革履, 與周邊黑人同胞的寬大T恤格格不入, 他的優雅與他們的隨意形成了反差, 面對他們的邀約, 他感到局促不安, 匆匆逃離, 去了白人的酒吧買醉, 卻又遭到南方白人的暴打, 在被警察抓到與一個白人男性一起洗澡被起訴的時候, 他也只有羞愧難當, 沒有奮起抵抗,。

在大雨天氣不小心進入日落城 (太陽下山以後禁止黑人進入或者上街的城市) , 被白人警察誤認為是故意闖入而監禁, 託尼很煩躁, 與警察發生了衝突, 但是雪利非常理智, 為了保證演出照常進行, 不得不給高官打了求救電話, 尋求幫助。影片真正想傳達的信息, 不是讓人們關注黑人受到的各種不公平待遇, 而是告訴人們如何忍受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暴力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兩方交戰, 必有一傷, 傷的還有可能是自己, 身陷困境之中, 唯有理智和理性並存, 才是通往自由的真正途徑。

《綠皮書》:這是一場富含人生哲理的靈魂拯救、人生求真之旅


2 勇氣是成功的指南針

《綠皮書》的電影鏡頭並沒有對準種族歧視, 而是聚焦他們在囧途之中的所見所聞, 在通往南方自由之路的途中, 我們看到了一場價值觀之間的較量:來自迥然不同世界的兩個人, 從一開始的各執一詞、互不諒解, 到最終的言歸於好、以心交心。影片看似是兩個人的相識與相知, 實則是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撞與交鋒。主人公之一的雪利博士是美國紐約上流社會的黑人音樂家, 由於膚色的原因, 他既沒有得到白人們的認可, 從而融入白人為主的上流社會, 也沒有融入黑人同胞的圈子, 獲得他們的接納, 所以他成為一個游離在白與黑之間的邊緣人。

另外一個主人公託尼是生活在美國紐約黑人區布朗克斯的白人男子, 他是城市酒吧的打手, 行為粗魯刁蠻, 但以家庭為重。雪利博士和託尼的膚色、階層、性取向以及性格都是完全不同的, 它與慣常的種族歧視電影不一樣, 它翻轉了以往這類型電影兩位主角的身份, 黑人主角的優雅高貴, 總是挺直的脊背, 抻勁的脖子和高傲的頭顱, 與白人主角的不注重穿著, 一言一行都很粗鄙形成了一種更有趣的對比。白與黑的交鋒, 知識與武力的交接, 中層與底層的交匯, 同理心的交互, 勢必會創造出令人深思並恍然大悟的人生哲理。

《綠皮書》:這是一場富含人生哲理的靈魂拯救、人生求真之旅


這是一部關於勇氣和改變的電影。雪利博士的勇氣主要體現在他敢於正視來自白人和黑人的眼光:來自白人司機託尼上下打量、不可思議以及拒絕嫌棄的眼光;田地裡勞作的黑人同胞投來的異樣的眼光;日落城白人獄警充滿歧視的目光等等。在這樣一個巨大的社會體系中, 當一個人不被本民族的同胞接受, 被異族的人們排斥, 眾目睽睽之下, 敢於正視, 敢於直面, 是需要極大勇氣的。影片中, 雪利博士緊抿雙唇, 沉默不語的片段, 比任何話語都更有力量, 面對不公平的對待, 他嘗試從內心聚集勇氣的能量來反抗這一切, 是勇氣讓他逐步克服孤獨, 戰勝自我, 成為「痛苦的戰勝者」 (羅曼·羅蘭) 。

除了忍受所有的眼光, 他還戰勝了孤獨:在工作中, 他是孤獨的, 雖然兩位白人同事在工作時對他畢恭畢敬, 但是在生活和情感上卻對他遠離, 他們不跟他聊感情, 在樓下和白人女性調情暢談, 而他只能在樓上, 坐在一個人的寶座上, 獨自暢飲威士忌;在整個社會結構中, 他是一座孤島, 他既不能融入他的黑人同胞, 也不能與白人和平相處。他的才能使他在黑人同胞中脫穎而出, 卻不被認可, 但他的才能也只是供白人消遣娛樂而已, 身處茫茫人海, 而他只是一座孤島;他內心深處最大的孤獨就是他坐擁名聲、財富、才能, 沒有人覺得他會孤獨, 但他佇立在黑與白之間, 連搖擺的空間都沒有, 像是被命運卡住了喉嚨, 無法呼吸, 他的孤獨無法消解, 只能獨自承受, 一個人去消化外界那彬彬有禮的種族暴力。

《綠皮書》:這是一場富含人生哲理的靈魂拯救、人生求真之旅


白人司機託尼的勇氣並不是體現在他與別人比賽吃漢堡而獲勝, 也不是體現在他為了養家餬口而不得不為黑人服務, 而是體現在他被雪利博士高尚的行為所觸動, 改變了他刻在骨子裡的偏見和成見, 被雪利博士高超的藝術造詣折服, 令他對天賦和勤奮有了新的見解和理解, 被雪利博士高潔的人格感染, 對自由和成功有了更深的認識:一個人的成功, 關鍵在於他身上有一股令人難以抗拒的氣息和力量, 而這股力量猶如一盞長明燈, 照亮一路向南向著自由與成功的路途。

黑人音樂家因為膚色遭遇種種刁難, 善良的託尼拔刀相助, 化險為夷, 所以, 某種程度上來說, 《綠皮書》是一本物理意義上的旅行指南, 而託尼是雪利精神意義上的通行證, 反過來, 受到庇佑和幫助的雪利也毫不吝嗇, 傾其所有, 幫助託尼向妻子表示感激和感謝。在象徵自由、平等的美國公路上, 也是通往靈魂朝聖的路上, 託尼洗心革面, 鋒芒銳減, 不再總是粗話連篇, 缺乏同理心, 用拳頭解決一切問題, 而雪利受到了大無畏的託尼的感染, 也不再默默忍受, 畏畏縮縮, 而是敢於反抗, 敢於表達, 兩人互相幫助, 共同改變, 互相成就了彼此。

《綠皮書》:這是一場富含人生哲理的靈魂拯救、人生求真之旅


3 高尚和勇氣是歸途

「流離不是歸途, 回歸才是唯一的路。」當雪利被拒絕使用室內廁所, 而被建議到野外解決的時候, 雪利鼓起勇氣, 拒絕了最後一場演出。他和託尼來到了一個黑人酒吧, 被自己的同胞包圍, 聽到熟悉的語言, 看到熟悉的笑臉, 雪利卸下了包袱, 當場即興演奏, 不需再迎合白人的喜好, 拘謹地彈奏古典音樂, 他臨場發揮, 將所有的不滿和憤懣通過指尖散發到四面八方, 這種融入了集體的幸福感, 讓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釋放, 體會到了真正的快樂, 這是一種回歸。

託尼對於家庭的堅守感染了雪利, 正是託尼對於家庭幸福感的認同和追尋, 使得雪利重獲勇氣去發現愛、靠近愛。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 所以, 表面上看似是一部黑人與白人種族衝突與和解的電影, 實則是人與時代、人與人、人與自己的人生大片。每個人都會承擔時代、文化和自身帶來的局限, 但是一個人的價值體現在他是否能在一個嚴酷的社會環境裡保持真的自我, 不低下高尚的頭顱, 不丟失珍貴的勇氣, 只要他擁有一顆柔軟的心, 他就能自我救贖, 自我完善, 自我實現, 就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和機會。


《綠皮書》:這是一場富含人生哲理的靈魂拯救、人生求真之旅


「人類的生命無論處在任何情況下, 仍都有其意義。這種無限的人生意義, 涵蓋了痛苦和瀕死, 困頓和死亡, 我們堅信與命運的抗爭縱然徒勞亦無損其意義與尊嚴。」 (弗蘭克) 一個人高尚的品格就是他的通行證, 而他的勇氣則是通往成功的指南針, 有了勇氣, 就有了方向, 有了高尚, 就有了意義。《綠皮書》裡整個南方之旅, 是崇高之旅, 是勇氣之旅, 是自我救贖之旅, 是靈魂拯救之旅, 更是人生求真之旅。

相關焦點

  • 富含哲理的三部電影,你看過嗎?
    電影是故事的濃縮與升華,它能準確的「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同時好的影片中富含人生哲理,可以讓人在影片中感悟人生,品味生活細節。下面小編推薦三部富含人生哲理的電影。(排名不分先後)第一部《當幸福來敲門》「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
  • 賞析泰戈爾丨富含哲理的短小詩篇,充滿人生的思考和迸發的靈感
    在並不遙遠的印度,有一位和魯迅、徐志摩、林徽因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偉大詩人,留下了許多富含哲理的詩篇。 泰戈爾的詩歌,總是讓人有一種看透世間百態的感悟,這是生活的積累,也是思想的升華。「如果一位詩人,不走近他們的生活,他的詩歌的籃子裡,裝的全是無用的假貨。」這是泰戈爾給詩人和詩人作品的定義,堪稱經典。
  • 郭德綱的這10句富含哲理的話,能讓PMP老師羞愧的下崗
    郭大爺雖然沒有很高的學歷,也沒系統的學過什麼項目管理;但憑藉著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的經驗,白手起家創辦德雲社,郭德綱形成了獨特的、富有市井氣息的人生哲學。郭大爺時不時冒出的那些富含哲理的幽默話語,不僅包含了其獨特的為人處事經驗,更是對我們的項目管理學習有很大的借鑑指導作用。我們總結了X句郭大爺的經典語錄,給各位讀者體會體會其中的奧妙。
  • 左嘯發行新曲《人生道義》簡而不凡領悟人生哲理
    今日MOMO金牌主播左嘯發行了個人最新單曲《人生道義》,這首流行搖滾風格的歌曲講述了在看透大千世界的真實與虛偽後領悟到的人生感悟——跌宕起伏的路需要腳踏實地的走,有得有失的日子只有知足才能常樂。所謂大道至簡,衍化至繁,最簡單的道理,往往需要複雜的閱歷方能真正領悟。
  • 綠皮書為什麼能得奧斯卡,綠皮書電影真的那麼好看嗎?
    最近綠皮書獲得了奧斯卡獎,可謂聲勢大振。而其投資商更是馬雲爸爸,是否阿里巴巴也在召喚水軍?能獲得奧斯卡大獎的電影一般都是能表達出一些哲理,或者很好地體現生活現實的,能觸動人的。那麼究竟綠皮書這部電影是否適合我們這些平民去看呢?
  • 石林天外天「飲水之源 求真之旅」-新華網雲南頻道
    [新華網雲南頻道]飲水思源 求真之旅雲南天外天天然飲料有限責任公司於1994年註冊成立,並於當年5月建成投產,是一家集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為一體的飲用天然礦泉水企業,註冊資金600萬元。「飲水思源-求真之旅」大型水源地水質酸鹼度實測活動之然烏湖
  • 蘇軾富含哲理之作,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人生幾十載,浮生若夢,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逆水行舟,又何必太過執著。天地間,我們終究只是個過客而已,管它悲歡與離合,最終,也抵不過一抔黃土。是是非非,究其根本,不過滄海一夢。活,要灑脫,無所謂對錯,問心無愧,對得起自己便可。
  • 鄭板橋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通篇富含哲理,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
    筆者今天要重點與大家聊一聊《新竹》這首詩,雖然這首詩在名氣上不如前面的兩首,但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也是意境唯美,寫出了竹子頑強的生命力;另外通篇還富含哲理,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讀這樣的作品,我們只要讀懂了,同樣也是能夠明白很多的道理。
  • 人生百態,綠皮書,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綠皮車,不對,是綠皮書,哈哈哈!一位黑人音樂家,一位酒吧工作者(也是一位二戰退伍軍人) 為了生計,賺取money,託尼需要去不斷的工作,而這次工作的老闆是,黑人音樂家·雪利,雪利要去各州表演,有,在家庭party、在有名的餐廳,在表演廳。
  • 這四句金玉良言,道出人生哲理,讀懂足以領悟人生之奧妙
    有學者云:「《道德經》是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其包容博大,凝聚了著名哲學家李珥一生的智慧,值得品讀,今天我們深度剖析其中較為著名的四句金玉良言。1.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結合一個自然道理來理解這句話,拿一盆盆景來比喻,如果把這棵盆景精心修剪,這棵盆景能長成一種更加美觀的新形狀,所以適當的「損之」是有益處的,使它成器。我們經常聽到教育後代的話:「溺愛他就是害了他」,對後代的嚴格管教,從小讓孩子適當吃一點苦,更利於他的成長,將來他會感激你。
  • 歐陽修一首七絕詠物詩,不同於詠花賞鳥的消閒之作,富含深刻哲理
    歐陽公是北宋一代文宗,尤其是在散文上的造詣,繼承了前人的傳統品德,用文章思索靈魂,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尤其是那首膾炙人口的《醉翁亭記》,表面看是在描寫山水,其實是另有深意充滿了哲理。為此他也是入選了唐宋八大家,成為了後世學習的楷模。
  • 淺談周星馳電影:這句看似普通臺詞卻極具哲理,激勵人生發人深省
    其實,周星馳的電影裡,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某個瞬間,藉助某個人物之口說出一句簡單的話,起初不覺得如何,但細品之下,會產生強烈的共鳴,真正體會其中所蘊含的豐富人生哲理,達到思想上的升華,而最終這些簡單的話成了幾代人記住的經典影視劇臺詞。
  • 歐陽修的這首《畫眉鳥》妙趣靈動,且蘊含人生哲理。(圖文原創)
    ……宋朝士大夫的社會地位與政治地位空前膨脹,北宋對文化的重視更是言極無比,天下讀書人對考取功名之事趨之若鶩,更以此為光耀祖宗門楣之極與人生的最高追求。他的詩詞不僅流暢自然,清新別致,抒情委婉,而且還富含理趣與人生哲理。譬如說他晚年退居安徽潁州時,因特別喜歡那裡的「西湖」而創作的組詞《採桑子·十首》就是他「聲情並茂」的佳篇。
  • 2021初中語文常考作文素材:人生哲理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語文常考作文素材:人生哲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人生似一束鮮花,仔細觀賞,才能看到它的美麗;人生似一杯清茶,細細品味,才能賞出真味道。我們應該從失敗中、從成功中、從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 有什麼讓人終身受益的人生哲理?
    讓人終身受益的人生哲理有許多,但讓我們受益匪淺、深入人心的人生哲理有下面這三條:一、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旅行,不必太在意結果,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有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我們的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人生的道路總會遭遇坎坷,總會有許多艱難的旅途,需要我們去面對。我們所經歷過的一切苦難、忍受過的一切痛苦,那都是生命的一種歷練,不必計較,也無須介懷。只有趟過歲月的冷暖,才能感知生命的厚重,知道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更沒有白白消耗的時光,那些經歷,終將溫暖我們未來的路。讓我們變得更加成熟,更加理智,更加勇敢,更加出色。
  • 這首詩寫出了人生的境界與哲理
    一首描寫愛情美好的詩詞反覆揣摩詩中含義,竟然能領悟出人生哲理來。「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每當看完一場好電影,總是會被感動,人生仿佛被拯救
    每當看完一場好電影,總是會被感動,哭的稀裡譁啦不知道是因為裡面的故事感人,還是被帶入到電影人物感同身受。《當幸福來敲門》有時感覺生活中很多事情毫無意義,每當看完一場電影會讓我好一些,看完電影的那幾分鐘,我們的人生仿佛是被拯救的。 人生,亦是一個潮起潮落、花開花落的過程。
  • 周國平《人生因孤獨而豐盛》:人生,是一場修行,修的是一顆心
    本書從生命、獨處、愛情、人生、生活、靈魂等六個方面,選取了周國平先生在不同時期發表的各類散文與隨筆,包括《孤獨的價值》《男人眼中的女人》《愛的反義詞》《成為你自己》《珍惜平凡的生活》《信仰之光》《靈魂只能獨行》等膾炙人口的名篇,在諸多周國平的作品選集中別具一格。
  • 精闢的人生感悟句子,字字千金,富含哲理!
    四、人生就像不停在用的鉛筆,開始很尖,但慢慢地就磨得圓滑了。不過,太過圓滑了也不好,那就意味著差不多該挨削了。五、人最可惜的是白忙,每天看上去很辛苦,其實沒什麼價值;人最可悲的是白活,每天看上去很開心,其實總覺得苦惱。
  • 讀哲理故事,悟快樂人生——阜南一線教師的人生感悟
    運營總監:鮑安常LJ0072021年1月4日整理閒暇之餘,我走進圖書室,借了一本《讀哲理故事,悟快樂人生》的感悟人生的哲理故事書,工作之餘看了一些哲理故事,使我受益匪淺。體味這故事的哲理,我似乎明白了許多,這些經過歲月的洗禮,凝聚著人類智慧的哲理故事,充滿啟迪,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哲理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如圖:我們可以看到,兩棵樹雖然不能成為一個緊密的結合體,但它們可以通過一條條細柔的藤條,彼此緊緊地纏繞在一起。於是,讓我們明白:人與人交往,不能以硬碰硬,以短較短不可取,明智的做法是剛柔並濟,團結協作,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