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森:哈耶克-凱恩斯跨越半個多世紀的論戰

2021-01-16 搜狐網

  ──哈耶克逝世二十周年紀念專論之一

  在跌宕起伏的20世紀,能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經濟學家當首推凱恩斯和哈耶克。

  在1929~1933年的大蕭條之後,凱恩斯薄薄的《通論》(《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出版就風靡世界,其理論和政策主張紛紛被西方各國政府所接納和採用,從而對戰後西方各國政府的經濟政策乃至經濟和社會體制的運行產生了重大影響。20世紀50初,西方各國從1929~1933的大蕭條中徹底走了出來,隨之世界經濟進入一個較長時段的高速增長期,於是,就有了西方世界戰後近40年「凱恩斯革命」經濟繁榮之說。

  哈耶克與米塞斯的古怪友誼

  在凱恩斯的《通論》出版8年後,時在英國倫敦經濟學院任教的哈耶克教授出版了他的小冊子《通向奴役之路》。

  這部小冊子一出版也立即震驚了世界,一方面喚醒了世人包括絕大多數經濟學家對中央計劃經濟的迷夢,另一方面,這部小冊子中所宣揚的現代自由社會的基本理念和原理,也實際上為許多政治家和知識分子所接受,其中包括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

  在《通論》和《通向奴役之路》出版之後,整個20世紀後半期以來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史,好像就圍繞凱恩斯和哈耶克兩人的思想和政策主張而展開。

  從1929~1933年的大蕭條後的羅斯福新政,到1973年的石油危機及70年代西方各國的經濟衰退,凱恩斯本人的理論以及後來不斷擴充和發展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幾乎支配了整個西方世界經濟理論界。

  《通論》的出版和問世,創生了宏觀經濟學分析框架,從而組建演變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分野。繼而,西方各國的經濟學界幾乎人人都成了凱恩斯主義者。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理論主張,也成了戰後西方各國政府經濟政策的不二選擇。

  正是因為凱恩斯經濟學理論的巨大影響,美國總統尼克森在1971年曾說:「我們現在都是凱恩斯主義者」。甚至到了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盧卡斯還在說:「我想人人都是藏而不露的凱恩斯主義者」。

  但到1973年,在「石油危機」的衝擊下,西方各國出現了一次嚴重的經濟衰退。西方各國經濟出現的「滯漲」(經濟增長停滯和下滑與通貨膨脹並存)現象,被認為宣布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破產。

  隨之,以弗裡德曼為領袖的貨幣主義和哈耶克所倡導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大行其道,哈耶克、弗裡德曼所堅持和弘揚的自由市場經濟的理念也隨即佔領了世界經濟理論和思想的「制高點」,成了美國裡根政府和英國柴契爾夫人保守主義政府執政和施政的基本信念。

  1989年哈耶克90歲生日時,柴契爾夫人曾寫信稱讚他道:「您的著作和思考所給予我們的指導和啟迪,是極其重要的,您對我們居功至偉」。裡根總統不僅公開承認受哈耶克和米塞斯思想的影響,而且在裡根政府六大部門聘任的74位經濟學家中,有20多位是哈耶克所發起創辦的Mont Pelerine Society的成員。

  1962年在芝加哥為哈耶克夫婦舉行的一次送別宴會上,弗裡德曼這樣評價哈耶克在不同社會科學領域的貢獻和影響:「歷史上不乏試圖影響公共輿論的人,但很少有人能提出足以影響科學進程且透徹、淵博而又深刻的學術思想。很少有人能像哈耶克一樣不僅對美國而且對整個西方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後,在西方世界,自由市場經濟的基本理念開始為大多數經濟學家所信奉,相對而言,凱恩斯主義似乎在全世界開始衰落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光環也一度褪去。哈耶克和以弗裡德曼為代表的芝加哥學派所宣揚和代表的自由市場經濟理念在世界各國廣為傳播。

  到20和21世紀之交,全世界經濟學界又似乎人人都成了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信奉者。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前蘇聯和東歐各國的轉制,特別是原實行中央計劃經濟的中國、越南等國市場化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又似乎標誌著哈耶克所宣揚和代表的自由主義理念在全世界的凱旋。

  隨之,哈耶克的經濟社會理論也在中國、東歐、俄羅斯和轉型國家較廣泛地傳播普及開來,為很多知識分子和經濟學人所接受。

  然而,人類社會歷史發展演變的故事並沒有結束,歷史也並沒有像美國著名政治學家福山(Francis Fukuyama)曾樂觀預期的那樣,終結於自由民主制度下的市場經濟社會。

  一方面,在政府干預、參與乃至統御下,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迅速起飛,走出了一條不同於西方民主法治下的經濟社會發展道路,似乎又在燃起了一些人對政府干預作用的美好憧憬和希望;

  另一方面,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以及接踵而至的2008~2009年的衰退,又使人們把板子紛紛打在「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屁股上。全球金融風暴以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好像又強勁地復活過來,政府干預市場和刺激經濟的計劃,又在世界各國大行其道。

  中國近幾年也實際上在採取類似於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干預政策,並帶著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大政府體制的遺產,走向一條政府統御市場的經濟社會發展路徑。

  數年前,煌煌上百萬字的《凱恩斯傳》的作者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Robert Skidelsky)曾預言:「只要這個世界有需要,凱恩斯的思想就會一直存在下去。」2008年的世界經濟衰退突然來襲,世界各國政府乃至中國政府的決策層幾乎不無例外地重操凱恩斯主義的宏觀刺激計劃與政府干預政策,似乎再一次驗證了斯基德爾斯基的這一預言。

  但反過來看,目前世界各國政府量化寬鬆與政府干預市場的救市計劃,最多也只能是一種凱恩斯主義的「鈴兒響叮噹的勝利」(jingoistic triumphalism),西方各國在利息率接近於零的極其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下仍然經濟復甦步履維艱、路途慢慢,說明西方世界實際上陷入了凱恩斯本人所說的「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

  這一格局,既證明不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破產,似乎也證明不了在目前的世界經濟格局中傳統的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的有效性。

  回顧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世界歷史,我們確知凱恩斯和哈耶克無疑是當代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兩位思想家。然而,也許很多人乃至很多經濟學家並沒有認識到,凱恩斯和哈耶克兩人均是被誤讀、誤識乃至被誤釋和誤傳最多的兩位思想大師。

  先說凱恩斯。多年來,全球經濟學界一提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就把他與大政府、政府干預市場、央行超發貨幣、通貨膨脹、政府財政赤字、不斷刺激總需求的擴張性宏觀政策聯繫在一起,甚至有人把凱恩斯誤認為是個國有化和中央計劃體制的支持者和同情者,甚至是個社會主義者。

  然而,30餘年深入研究凱恩斯學說、思想和生平的斯基德爾斯基卻發現,要把「凱恩斯經濟學」與西方經濟理論中的逐漸演變生成的「凱恩斯主義」區別開來。

  在2009年出版的《重新發現凱恩斯》一書的序言中,斯基德爾斯基明確指出,凱恩斯不是國有化的支持者,不是一個宏觀調控者;凱恩斯不是永久預算赤字的支持者,實際上他希望在一般情況下政府預算保持盈餘;凱恩斯並不狂熱地支持政府徵稅用稅;凱恩斯不主張通貨膨脹,而是希望物價穩定,主張中央可以通過限制貨幣增長的方式達到物價穩定;凱恩斯也不認為所有失業都是由於總需求造成的。斯基德爾斯基也指出,儘管凱恩斯並不為資本主義歌功頌德,但他卻認為西方現存的社會制度是人類最好的經濟社會體制之一。

  由此看來,儘管哈耶克與凱恩斯在經濟理論尤其是貨幣理論和政策主張上針鋒相對,甚至截然相反,且二人發生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激烈、尖銳乃至不乏尖刻的理論論戰(哈耶克在凱恩斯逝世後還在批評對手的貨幣理論及其所帶來的「通脹」後果),但是,在堅持自由民主法治的市場經濟社會這一基本理念上,哈耶克與凱恩斯乃至與弗裡德曼並沒有任何衝突和矛盾。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都是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

  如果說凱恩斯的原初主張並非等同於後來在當代西方各國經濟理論中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而是被過度詮釋乃至在某些方面被曲解了,那麼,哈耶克在另一方面被人們誤讀得更加厲害。

  由於1946哈耶克在《通向奴役之路》中對中央計劃體制非可行性進行了深刻、尖銳的分析和批判,在1960年出版的《自由憲章》中提出了「自發社會秩序」的基本理念,在1988年出版的《致命的自負》中批判理性地整體設計社會制度,到晚年在《貨幣的非國家化》等著作中仍堅持批判凱恩斯主義的貨幣和通貨膨脹理論,哈耶克被誤認為主張在人類社會制度的建構與演變上要「無為」,主張全盤否定國有制,主張小政府,甚至把他誤認為是個無政府主義者。

  更有些荒唐的是,到目前為止,哈耶克被世人廣為理解為一個社會思想家和政治哲學家,而不是經濟學家。哈耶克在二十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所提出的經濟理論,除了零星還在美國少數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學家中有人研究外之外,幾乎被全球經濟學界所遺忘了。

  哈耶克在1988年答巴特利三世的訪談錄中亦承認:「很多經濟學家傾向於把我看成是一個(行)外人」。在中國大陸,除了一兩篇博士論文外,多年來真正研究哈耶克早期經濟思想的人也很少,中國經濟學界大多數人對哈耶克的經濟理論(除知識分工及其在社會中運用話題相關的幾篇文章外)大都不怎麼熟悉。

  然而,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紀念獎委員會把當年的經濟學獎授予哈耶克和瑞典經濟學家岡納·繆爾達爾(Gunnar Myrdal))時,卻是授予哈耶克在經濟學方面的理論貢獻,以「表揚他們在貨幣政策和商業周期上的開創性研究,以及他們對於經濟、社會和制度互動影響的敏銳分析。」

  哈耶克的經濟理論貢獻在哪裡?在21世紀哈耶克所留給人類社會的經濟理論遺產今天還有沒價值和現實理論意義?這都是我們在紀念哈耶克逝世20周年時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

  本文原載於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相關焦點

  • 蔣碩傑挑戰凱恩斯
    第一位被提名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華人經濟學家、一生研究貨幣和經濟發展的已故臺灣中央研究院蔣碩傑院士,對於凱恩斯理論的批判完全不亞於哈耶克,並不是因為蔣院士是哈耶克指導的博士生之故
  • 凱恩斯大帝離世後風雲再起,一場因他而發的江湖對決發生了
    在這場開疆闢土的戰役中,首當其衝的除了以上二位開國大將軍之外,當屬麻省理工學院的薩繆爾森,其1948年出版並再版19次的《經濟學》奠定了現代經濟學教材的構架,宏觀部分成為凱恩斯經濟學行走江湖的根據地,成為凱恩斯思想開在美國的一枝火紅的牡丹花。然而,美國人的真傳來自開國大將軍希克斯和漢森,而不是凱恩斯。
  • 讀哈耶克《致命的自負》記
    然而有這麼一本書居然能讓我讀進去並導致失眠,這是很少有的,或者說幾乎沒有,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負》就是這樣一本書,這值得我紀錄下來,畢竟人生難得有那麼幾回失眠,這是為什麼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好在該書在前面的內容不好理解(需要反覆看多幾次)、越到後面論證反而越來越清晰,層層推進,邏輯鏈條嚴密,結論水到渠成(這好像是哈耶克所有的書的特點哦)。
  • 跨越半個世紀的海瓦斯樂隊
    樂隊組建於上世紀60年代,歷經意外變故、成員重組、子承父業等種種波折,如今依然活躍在拉美樂壇,見證了智利現代搖滾民謠發展的歷史脈絡。這便是洛斯·海瓦斯樂隊。海瓦斯樂隊於1963年在智利瓦爾帕萊索成立。一直以來,他們以融合迷幻搖滾、前衛搖滾和拉美民樂,尤其是安第斯音樂而著稱,被認為是「智利和南美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樂隊之一」。
  • 小凱追思會上的論戰和追問
    12年後,又一場論戰在追思會上上演,一方依舊是林毅夫,而另一方則換成了張維迎。林張從《修正的斯密增長模型》開始辯起,針對政府與企業家、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展開討論,論戰焦點為,現代社會中的市場經濟領域,政府到底該如何作為。整個論戰幾乎呈一邊倒的局面,多數學者選擇支持張維迎,只有黃有光和林的學生肖耿等部分學者支持林。
  • 國科大博士生攜手本科生,求解跨越半個世紀的天文之謎
    編者按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蘇剛研究團隊基於氫化的T碳分子團簇提出一種新模型,對困擾天文學界半個多世紀的銀河系星際介質中2175埃紫外消光峰的物理來源給出新解釋。
  • 哈耶克《致命的自負》1
    哈耶克寫此書時已耄耋老之年,緣起則是1978年他曾打算以「社會主義是否是個錯誤」為題,在巴黎這個西歐左翼思想的大本營與對手設場鬥法,來一場最後決戰一般的大辯論。這種在學術討論中有些反常的做法當然不易得到落實,哈耶克便在同道的鼓勵下,把原為論戰而準備的簡短宣言,擴展成了這本通俗易讀的《致命的自負》。
  • 跨越半個世紀的神劇又回歸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天美劇吧(tiantianmeijuba)作者:天天君回歸了,第十一季來了,忍不住奔走相告,可以說這是跨越半個世紀的經典
  • 許章潤:哈耶克的英文
    凡此種種,才牽動了過往20世紀的文明神經,也是此刻這個全球化時代,重溫「老哈耶克」的故事時,需要我們著力思考的問題。二  很顯然,哈耶克的英語帶有濃重的德語口音。這本不奇怪,而就對於思想者的哈耶克來說,甚至於也沒有什麼重大的妨礙。這就如同泰戈爾的長髯究竟有多長,或者胡適之是否喜歡吃辣椒,與他們的學思和智慧本無掛搭。
  • 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戀
    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戀周海亮  老人病臥床榻,自知時日不多。幾個月前他被確診為肺癌晚期,他的生命正在筆直並且疾速地劃向終點。老人安靜地躺在病床上,淡然的表情裡尋不到任何哀傷和恐懼。只是,很多時候,他會輕囑老伴為他播放一首曲子。
  • 哈耶克:通往地獄的道路通常是由善意鋪就的
    哈耶克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對於法學、系統思維、思想史、認知科學領域也有相當重要的貢獻。他堅持古典自由主義、個人主義、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其著作《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自1944年第一版起,成為了古典自由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理論的闡述中最著名、最受歡迎的書籍之一。
  • 【雷夢拉】跨越半個世紀的故事
    我在寫亨利·哈金斯的小說時發覺其中的兒童形象還不夠全面,我想我應該再加進一個人物,於是就寫出了這麼一個鄰居家的小妹妹雷夢拉,那時候她還只是碧澤斯的小妹妹。她隨著故事的發展不斷成長,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來沒打算在她身上花費這麼多的筆墨,但她一直在我的腦海裡晃悠,讓我不斷冒出關於雷夢拉的好點子。
  • 紀念凱恩斯 |「從長遠來看我們都已死去」的內涵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凱恩斯有一句直觀、生動的名言:「從長遠看,我們都已死去。」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尼爾·弗格森最近在一次演講的問答環節說,凱恩斯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凱恩斯這位柔弱的經濟學家是一個同性戀,而且沒有孩子,因此他不太關心後輩的命運。他娶了俄國芭蕾舞演員莉迪亞,這對夫婦更有可能談論詩歌而非生育。
  • 史密斯韋森M500-當今世界威力最大的批量生產左輪手槍
    史密斯-韋森M500(Smith&wesson)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比較出名的史密斯-韋森M500(Smith&wesson)。製造商號稱「當今世界威力最大的批量生產左輪」。在一般人眼中,沙漠之鷹的威力已經足夠強大了,但是擁有相同口徑的史密斯-韋森M500的威力接近沙漠之鷹的一倍,都接近步槍彈的威力了。
  • 感受跨越半個世紀的藝術之美 世界插畫大展9月28日長沙開展
    作為責任國企,長房集團始終把文化的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旨在讓更多的藝術愛好者近距離接觸國際插畫大師的作品,以多維度、國際化、高品質的展覽作為載體,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城市人文發展增添華彩篇章。    據悉,作為橫跨百年的藝術經典,國際安徒生獎是國際上公認的兒童文學作家和插畫家的最高榮譽,素有童書界的「小諾貝爾獎」之稱,大展匯聚了全球26位世界級插畫大師的328幅經典作品將於9月28日正式開展,持續至12月10日,長沙乃至全省的少年兒童以及藝術愛好者都可在家門口近距離觀賞大師的作品風採,感受跨越半個世紀的藝術之美。
  • 從《胭脂扣》看跨越半個世紀的兩段愛情
    李碧華用《胭脂扣》描繪了一段跨越了五十三年的荒誕愛情故事,之後被關錦鵬搬上了大熒幕,在張國榮和梅蘭芳的完美演繹下,魂斷情腸。《胭脂扣》講述了曾是倚紅樓頭牌的名妓如花,因和南北行中藥海味鋪的少東家「十二少」陳振邦兩情相悅而不得,幾番掙扎之後,兩人只能相約殉情的悲慘愛情故事。吞鴉片自殺的如花,在陰間苦等53年未見昔日愛人蹤影,於是決心重返陽間。
  • 哈耶克的思河與一首普萊斯的短歌
    (泡沫實現階段圖)每個人都應該嚴肅對待哈耶克。我絮叨了那麼多關於價格的思想片段,只是想通過價格的斑紋去引出哈耶克這隻猛虎,遊一遊其淵深的思想之河。價格體系(price system)既然千面而瑰麗,那她究竟是人的設計還是神的饋贈?我傾向於是後者,價格體系自發而成。至少稱得上有美感的價格都不是欽定。
  • 凱恩斯丨澳大利亞門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範本
    位於凱恩斯以北2小時車程的戴恩樹熱帶雨林,在地球上存在了1.35多億年,四季如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年復一年,大自然以她的鬼斧神工塑造這裡,這片雨林不但沒有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反而愈加美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熱帶雨林,這裡棲息著種類眾多的動植物。如果想要感受這些動植物的美麗,最好選擇在春季來這裡,春季是它們蓬勃的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氣溫宜人,溼潤的季風也還沒有登陸。
  • 索卡爾的惡作劇:20世紀末影響最大的思想論戰導火索
    作為當今討論科學文化的一個焦點, 索卡爾事件和科學大論戰的文化背景和理論來源問題備受關注。事件的背景:後現代主義反科學的潮流20世紀後半期,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帶來的諸多的社會問題,比如環境、虛擬、不信任等等各種問題,後現代主義的浪潮一改以往的現代化思想,對於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剝奪人的主體性、中心性等問題的解構,也是對西方傳統思想的一種變化性創造,主要特徵就是懷疑和諷刺現代化的一切。
  • 南半球的冬天,凱恩斯給我最感動的三個瞬間.
    其實前幾次推送,或多或少的都提到了凱恩斯這個城市(《出國是為了什麼?》寫了我在凱恩斯遇到的幾個華人女孩和她們的故事)。今天就是一篇正式介紹凱恩斯的文章。 也就是因為以上這兩點原因,我又一次的跨越赤道,第二次來到大洋洲,第一次來到澳大利亞。對這塊新大陸的登陸點,正是澳洲大陸東北角的凱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