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姑娘王琇琨:將中國戰「疫」經驗分享給世界青年

2020-12-20 大眾網

22歲的濟南姑娘王琇琨說,其實自己沒有做什麼特別大的貢獻,之所以受關注,是因為受邀參加了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共同應對新冠病毒網絡研討會」。

會議上,她講述了中國戰疫故事和中國青年的戰疫故事。

花6天寫發言稿修改了11遍

「首先,有請第一位分享者,王琇琨,來自中國北方的一座城市——濟南,她今年22歲,是武漢大學的研究生。」網絡會議一開始,聯合國秘書長青年問題特使賈亞特瑪這樣介紹王琇琨。王琇琨笑著說,她是地地道道的濟南人,小學就讀於濟南十四中學附屬小學,初中、高中就讀於濟南外國語學校。

視頻是全球直播,後來也在央視新聞頻道播出,回看視頻時,王琇琨說,自己有點僵硬,因為怕說錯話,怕舉止有不恰當的地方,「因為我代表的是中國青年形象。」其實,在最初選人的時候,一共有三位中國青年進入了面試,「可能是我表達的內容比較貼近會議的主題,才有機會向全世界講述中國戰疫故事。」

王琇琨4月9日接到共青團中央的邀請,之後的6天就在寫稿子,電腦上的稿件一共修改了11遍,直到4月15日的會議開始之前,還在做調整。「其實,我還針對一些可能面臨的問題,做了準備。」比如國際上有些國家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等,「雖然有些尖銳,但是如果有人問,我就能回答,傳遞中國青年態度。」

在疫情最初暴發時,王琇琨和很多武漢人一樣有恐懼和擔憂。每天刷微博、看新聞,接收了不少關於負面的信息,但好在可以和武漢的老師、同學們及時溝通、交流,也了解了很多來自武漢一線的信息,「多一個視角去觀察疫情,而不只是通過網上的信息,可以說緩解了焦慮。」

4月15日,王琇琨在濟南通過網絡向全世界各國青年介紹湖北的戰疫經驗和成果,分享她開展志願服務、參與戰疫鬥爭的經歷和故事。4分多鐘的發言,王琇琨用兩個關鍵詞來總結中國戰疫取得的成績,那就是「信心」和「合作」。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與人的團結,國與國的合作,就像我們現在所做的一樣,是抗擊疫情的關鍵。」王琇琨這樣跟新時報記者表達她的觀點:從大的方面說,中國對其他國家實施了援助;從小的方面說,作為中國青年,作為志願者,作為90後,她所能做的是幫助一線醫務人員子女,貢獻一份中國青年的力量。

107天的「寒假」幫了641個一線醫護子女

2019年12月31日,王琇琨回到濟南,那時候疫情還沒真正暴發,直到2020年1月底,人們才意識到嚴重性,「那時候我已經在家待了一個月,算是幸運,但也遺憾,感覺沒能和武漢人民一起奮戰。」

回濟南,王琇琨坐的火車,還是臥鋪,回來之後開始發燒,那段時間她其實有恐懼,也擔心是不是被感染,但好在只是普通感冒。再後來,小區封閉,她和家人第一時間上報了信息,如實告訴社區自己是武漢歸來的學生,「不能隱瞞,不敢隱瞞,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

從2019年12月31日到2020年4月17日,王琇琨已經在家107天,這是一個超長寒假。「我也是因為疫情滯留在家的中國大學生之一,短視頻平臺上已經開始出現各種段子在自我調侃。」她說,這個假期還算比較充實,從1月底自己就開始參與組織志願活動。

疫情初期,王琇琨也曾因行動受限、形勢日益嚴峻而惶惶度日。改變王琇琨想法的是網絡上有關志願者的消息,這激起了她「做點什麼」的意願,「醫務工作者夜以繼日奮鬥在前線,他們的孩子一定需要陪伴。」

2月9日,王琇琨和同學一起發起的武漢大學「與逆行者同行,為奉獻者奉獻」志願服務開始招募志願者,為一線醫護人員的孩子志願上網課。就在招募令發出的一瞬間,大量的報名信息湧進來,3000多人報名,「說實話,自己還蠻受感動,一開始擔心沒人響應。」

王琇琨作為核心成員負責了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關愛行動的組織架構,具體工作包括招募志願者、按需匹配、對接家庭、日常管理、項目創新等,目前已將1378名志願者匹配到641個來自武漢大學附屬醫院、武漢市各醫院以及援鄂醫療隊的一線醫務人員家庭中。兼顧課業輔導、心理輔導、成才陪護,引導志願者與幫扶子女雙向成長。

除了來自同學們的感動,還有醫護人員的感謝,每天凌晨兩三點是醫護人員回信息最多的時候,因為那個時間點他們交接班,白天沒時間看信息,「有一位家長還給我們製作了一份特別詳細的預防手冊,後來還收到了很多家長的感謝信。」

王琇琨說雖然是在假期,但平均每天工作時長在8小時以上。自己不光負責組織對接志願服務,還輔導了一個8歲的小女孩,上課的時候,她也會聊到「媽媽已經好久沒回家」「想媽媽」這樣的話語,「前段時間準備會議材料,耽誤了給她上課,她還問我怎麼不上了。」

15159名濟南志願者戰疫163190小時

王琇琨不僅是武漢的志願者,也關注著濟南青年志願者在疫情期間的一些活動。

疫情期間,濟南團市委自2月4日起,至今接連頒布12道「招募令」,為泉城防控一線定向、精準招募青年志願者。組織招募青年志願者15159人,在全市285個崗位提供志願服務活動,累計服務時長163190小時。

張鑫蕊是山東體育學院在讀研一學生,和王琇琨一樣,都是土生土長的濟南姑娘。2月8日看到志願者招募令,便直接報了名。志願服務期間,張鑫蕊負責大明湖街道縣東巷南頭卡口監測工作,剛開始值班的時候,一站就是四個多小時,回家後兩條小腿都腫了,兩天沒消下去。」回憶剛開始值勤的情形,張鑫蕊仍舊曆歷在目。縣東巷南頭位於背陰處,冷風吹過格外冷,就如同在冰窖裡那種感覺。

「我負責測量溫度,天氣冷的時候,四個指頭都被凍木了,連體溫槍都摁不動。」張鑫蕊說。

張鑫蕊剛開始做志願者的時候,老城區的柳樹尚未發芽,時間一晃就是兩個多月,如今的濟南街頭的柳樹已經綠意盎然。她說:「疫情總會過去的,但做志願服務的日子卻是終身難忘。」

4月16日23:19,王琇琨發了一條朋友圈:「兩個月的服務工作,我只是盡了一點綿薄之力。」

就像聯合國秘書長青年問題特使說的那樣,她希望更多像王琇琨一樣的中國青年在疫情期間甚至疫情結束後能夠繼續進行這樣有意義的志願服務,希望中國青年的聲音能夠越傳越遠、影響越來越大。

相關焦點

  • 代表中國青年在聯合國會議上發言!山東姑娘王琇琨憑啥這麼「牛」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8日訊 這兩天,一個95後濟南小姑娘「火」了!她就是王琇琨,代表中國青年在聯合國組織的會議上,介紹分享她的戰「疫」經驗。(相關新聞:山東姑娘王琇琨作為中國唯一代表向世界青年分享戰疫經驗)今天上午,記者聯繫她時,她正跟導師進行語音通話,修改自己的論文。面對這兩天自己的突然「爆紅」,王琇琨淡定地表示,「我只是盡了一點綿薄之力。」4月15日晚,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舉辦「共同應對新冠病毒網絡研討會」。
  • 志願者王琇琨:為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搭建線上家教平臺
    王琇琨告訴記者,等疫情結束後,她要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帶著孩子們手拉手逛武大。同時,她也希望能將志願服務工作常態化,讓更多人得到幫助。能參加研討會,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很感激4月8日,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提出邀請一名中國青年代表參加網絡研討會。接到學校通知的王琇琨,提交了自己的簡歷。
  • 紀錄片《我的戰「疫」》走進濟南一中 戰「疫」英雄講述「疫」線故事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 為了激發青少年樹立責任擔當意識,新學期伊始,山東廣播電視臺發起以「身邊最閃亮的星」為主題的紀錄片《我的戰「疫」》進校園系列公益活動,9月20日下午濟南一中專場如期舉行。
  • ...濟南「出彩型」好幹部張小帆組織青年突擊隊戰「疫」紀實
    文/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肖陽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疫情防控中也需要青年的擔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共青團濟南市委組織部部長、一級調研員張小帆充分發揮共青團工作優勢,在濟南組織了423支青年突擊隊,還連發12道招募令招募11659名青年志願者,共同譜寫了英勇的青春戰歌。
  • 中國青年用行動讓青春在戰「疫」中閃光!《故事裡的中國》致敬青春...
    12月5日,《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第七期播出《戰」疫「中的青春》,繼第四期《鍾南山》之後,節目從青春視角再出發,呈現了戰」疫「中奮戰在一線的年輕一代的故事,向戰「疫」中的青春擔當致敬。
  • 武大王琇琨照片
    4月15日晚,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舉辦「共同應對新冠病毒網絡研討會」。武漢大學研究生、山東姑娘王琇琨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代表,向各國青年介紹了中國的抗疫經驗和成果,分享了她開展志願服務參與抗疫鬥爭的經歷和故事。
  • 方艙故事|為戰「疫」推遲披婚紗的「葡萄姑娘」
    為戰「疫」推遲披婚紗的「葡萄姑娘」 【人物檔案】龔莉莉:新疆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吐魯番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士。漢族,女,1993年2月生,27歲,2013年9月至今在吐魯番市人民醫院工作。【戰「疫」誓言】再重要的事情都沒有戰「疫」重要,所有的事情都要向疫情防控讓步。【親情告白】感謝所有關心、牽掛我的親朋好友,感謝一直支持、鼓勵的家人,感謝一起奮鬥的戰友們,謝謝你們所有人,也請你們所有人放心,我會努力做好工作,照顧好自己,平安回家,將一個完完整整健健康康的自己呈現在你們面前。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武漢加油》
    :《武漢加油》作者:劉瑀彤  濟南世紀英華實驗學校五(4)班指導教師:李夢琦 2020年的春節,本應是一場舉國歡慶的節日,可是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所破壞。在武漢市用六天的時間建造了兩所現代化的醫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見證了「中國速度」。在中國速度的背後是那些數以千計的建築工人,不分晝夜的默默付出。網上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只要你不出門,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是啊,只要你不出去,就能減少國家的增病率;只要你不出門,就能幫「白衣天使」減清負擔。最後,我希望武漢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能夠和疫情奮戰到底。
  • 戰「疫」文藝作品入藏濟圖記憶庫暨優秀戰「疫」詩文作品詠誦會...
    人民網濟南5月4日電 5月4日,適逢五四青年節,濟南市圖書館在新館大廳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戰「疫」文藝作品入藏濟圖記憶庫暨優秀戰「疫」詩文作品詠誦會。其中,原濟南軍區空軍副政委、軍旅詞作家李紹林將軍創作的《武漢情》、原濟南市政協副主席張輝創作的《抗疫贊言》等作品,展現了濟南各行各業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決心與行動,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共同戰「疫」中凝聚的家國情懷。入藏儀式上,濟南市圖書館工作人員為入藏作品代表頒發入藏證書。
  • 尼蓮正東流——中印醫護人員通過黨際渠道交流戰「疫」經驗
    因此,此次和卡馬拉·尼赫魯紀念醫院分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診療經驗,我感到非常親切。」視頻交流會現場(圖片來源:中聯部)分享中國的疫情防控經驗是此次交流會的重要內容。他強調:「正是由於中國政府準確判斷疫情形勢,果斷採取有力防控舉措,及時作出了武漢『封城』的重大決定,中國才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住疫情,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安全。」對於中國的戰「疫」成效,拉胡爾及印方醫護人員作出積極評價。
  • 馮秀軍:當前戰「疫」教給廣大青年如何譜寫大寫的青春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昨日,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解讀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分析中國戰「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講述戰「疫」一線的感人故事。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戰「疫」青年講述初心故事
    「高舉團旗跟黨走,唱響抗疫青春歌!」「心有大愛,疫散花開!」「十年磨劍,初心不變!」在第71個「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昨天「初心·傳承」戰「疫」青年故事會暨第九屆復旦大學十大醫務青年分享會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近200名師生醫護人員代表共同線上參會互動,在線觀看直播人數13.3餘萬。
  • 【戰「疫」說理】以青年擔當助力戰「疫」脫貧雙勝利
    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脫貧攻堅是時代使命,廣大青年作為社會中最具生機和活力的力量,應視疫情防控為施展才幹的舞臺,視脫貧攻堅為能力的檢驗場;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為戰「疫」和脫貧工作揮灑青春熱血,注入青春力量,讓奮鬥的青春在脫貧攻堅中再次閃光,展現輝煌。
  • 葛摩總統:中國向世界分享抗疫經驗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印度洋島國葛摩總統阿扎利·阿蘇馬尼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積極成效,顯示出中國的制度優勢;同時中國又積極向世界分享抗疫經驗,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現如今的中國具有解決社會、經濟、衛生等領域問題的能力。現在是中國向世界其他國家傳授抗疫經驗的時候了,這令人矚目。 印度媒體人:中國的努力對全球意義重大 印度資深媒體人、作家巴斯卡爾表示,中國採取的多種抗疫措施有效減緩了疫情的傳播速度。
  • 激情「五四」看芝罘青年風採,首部戰「疫」微電影同步上線!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無數青年投入到這場戰「疫」之中彰顯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團區委組織全區各級團組織開展「綻放戰疫青春」系列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先和小芝來看戰「疫」微電影
  • 瀘州老窖攜手央視《故事裡的中國》 講述年輕一代的戰「疫」故事
    在今年春天的那場戰「疫」中,中國青年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採,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有近一半是「90後」「00後」,他們以心為燈,穩穩地拿住了時代的接力棒。  讓故事照進現實,讓世界品味中國。
  • 【戰「疫」說理】中國戰「疫」行動教會青年學生什麼?
    經過持續一個多月的抗擊疫情戰役,當前,我國已經進入集中火力打好湖北保衛戰和武漢保衛戰的關鍵時期。在這樣戰役中,我們每個人都見證、感悟、懂得了太多太多。在居家學習期間,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並沒有停止。那麼,中國戰「疫」行動教會青年學生什麼?
  • 【地評線】江右時評:全球戰「疫」的「中國力量」彰顯「大國擔當」
    在這場全球疫情保衛戰中,我們看到,中國積極捐助防疫物資、派出專家團隊支援、分享戰「疫」經驗......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時,向世界伸出援手,為奪取全球抗疫的最終勝利不斷傳遞著「中國力量」,再一次彰顯了「大國擔當」,為世界防疫築起了一道堅強防線。  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大國擔當」的前提。
  • 她是專業學霸,學院研究生會主席,被評為2019武漢大學十大傑出青年
    2020年的五四晚會上,一位山東姑娘連線央視直播並登上五四晚會的舞臺,引起了廣泛關注。她叫王琇琨,是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在疫情期間組織了武漢大學「與逆行者同行,為奉獻者奉獻」志願服務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關愛行動,並在「共同應對新冠病毒」網絡研討會上向各國青年介紹了志願服務的故事,分享經驗。此外,她還是本專業的學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研究生會主席,不但專業知識紮實,也在學生工作等方面做了很大貢獻。她每一步奮鬥的足跡都像點點星光,構成了熠熠生輝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