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故事|為戰「疫」推遲披婚紗的「葡萄姑娘」

2021-01-18 新疆女聲

為戰「疫」推遲披婚紗的「葡萄姑娘」

【人物檔案】龔莉莉:新疆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吐魯番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士。漢族,女,1993年2月生,27歲,2013年9月至今在吐魯番市人民醫院工作。

【戰「疫」誓言】再重要的事情都沒有戰「疫」重要,所有的事情都要向疫情防控讓步。

【親情告白】感謝所有關心、牽掛我的親朋好友,感謝一直支持、鼓勵的家人,感謝一起奮鬥的戰友們,謝謝你們所有人,也請你們所有人放心,我會努力做好工作,照顧好自己,平安回家,將一個完完整整健健康康的自己呈現在你們面前。

出徵時,同事為龔莉莉戴上光榮的大紅花

吐魯番融媒中心訊(文/楊文浩 圖/援湖北醫療隊)「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救死扶傷是我的本份;作為共青團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是我的責任;作為國家培養的青年護士,到一線來工作更是我的職責所在。」吐魯番市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龔莉莉在工作日記中寫下了報名出徵武漢戰「疫」的初衷。

90後的龔莉莉是吐魯番市援湖北醫療隊年齡的最小的隊員,她因為此次出徵武漢戰「疫」推遲了本來計劃好的三亞拍攝婚紗照的行程和計劃中的婚期籌備。年前,龔莉莉和愛人計劃2月初前往海南三亞拍攝婚紗照,並提前一個月進行了預約,她的愛人更是細心的把整個行程作了一個詳細的攻略,並訂好了機票,龔莉莉報名參加出徵武漢隊醫療隊後,兩位年輕人的浪漫婚紗拍攝之行也隨之提前結束。

出徵武漢途中,龔莉莉自豪地展示印有「致敬英雄 扶危渡厄 醫者擔當」字樣的出徵機票

「心裡有一點小遺憾,但也沒什麼太大的感受,必定現在抗擊疫情是最重要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要向它讓步。」談及推遲的三亞婚紗照浪漫之行,龔莉莉表示,現在顧不上想更多其他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在方艙醫院的各項工作,圓滿完成支援武漢戰「疫」任務,平安回家。

「在武漢的每一天都是嶄新的,在武漢的每一天也都是充實忙碌的,在武漢的每一天都溫暖的。雖然工作的很辛苦,但每當有治癒出院的患者向我們告別時,我和姐妹們都會激動的熱淚盈眶,感覺所有的付出和犧牲都是值得的。」抵達武漢後,龔莉莉和隊員一起把戰「疫」的每一天都過得非常的充實而有意義。

方艙醫院工作間隙,隊員們在駐地走廊為龔莉莉過了一個特別的生日會

「感謝各位的美好祝福,願我們早日戰疫成功,平安回家,健康永伴你我她。」2月23日是龔莉莉的生日,隊友們為她準備了一場簡單而又溫馨的生日會。當天下午七點半,因為前一天上了一個大夜班還在駐地房間休息的龔莉莉聽到了敲門聲,打開門看到了有著「米其林」之稱的隊友巴哈古麗·託勒恆用餐車推著一塊製作精美的蛋糕站在門口時,她本來還帶有疲憊的身軀一下子精神了,連聲向前來祝福生日的隊友們表示感謝,因為在她看來,這份看似簡單的生日祝福有點小奢侈。和隊友們分享完生日蛋糕後,她帶著滿滿的感動回到了房間。她說,當時感覺很暖心,就像當天武漢的太陽一樣的暖。

方艙醫院裡的新疆姑娘龔莉莉為患者記錄生命體徵

正式進入方艙醫院工作後,她和隊友們更是憑藉這堅強的毅力奮戰在戰「疫」最前沿,忍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體力損耗,用她的話來說,感覺不是在用自己體力在上班,而是用毅力在上班。龔莉莉介紹,工作時因為穿著嚴密厚實的防護服,基本靠口進行呼吸,鼻子都成了裝飾品,時間一長還會感到呼吸不暢,甚至頭暈腦脹,所以每次出艙摘掉護目鏡和口罩時成了她和隊友們最舒服的時刻。

為患者測量血糖血壓

雖然方艙醫院裡的工作有些辛苦,但這位90後的「新疆姑娘」絲毫沒有膽怯和退縮,和其他隊友一樣,龔莉莉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充滿真摯的感情投入緊張戰「疫」工作過中,因為在她們心裡,她們不僅僅代表個人和所在的醫院,還代表著吐魯番,代表著新疆,她們要和武漢的人們一起守護好這座英雄的城市,守護好這裡英雄的人民。

來源/吐魯番零距離

編輯/姜夢

相關焦點

  • 這是最值得欣慰的再見,佟麗婭、沙溢講述方艙醫院的《戰「疫」故事》
    今晚20:25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 系列節目《戰「疫」故事》疫情見證物講解員張國立、疫情見證物收集人佟麗婭、沙溢為我們共同講述方艙醫院的戰「疫」故事。說到方艙,很多人原來都不大了解,方艙其實是一個軍事術語,是一個可以隨意移動的方形房子。武漢的14座方艙醫院,從無到有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建成並投入使用。這樣的中國速度讓世界驚嘆,給所有患者帶來了希望。
  • 推遲婚禮、為發燒小旅客送玩偶……她們這樣在國門戰「疫」
    劉暢推遲了婚禮,趕赴戰「疫」一線。面對航班上發燒的孩子,陳葉主動要求前往查驗,送上一個手機上的玩偶,讓孩子停止了哭鬧。秦蓓蓓、呂娟都選擇將孩子託付給老人,和丈夫一起奮戰在抗疫一線。在駐守國門口岸的上海邊檢機關,有一群格外耀眼的移民管理「警花」向險而行,用特有的細緻與堅韌,在防疫的戰場上撐起一片天。
  • 【戰「疫」日記】許寶榮:重披「戰甲」再出徵
    【戰「疫」日記】許寶榮:重披「戰甲」再出徵 2020-06-04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戰「疫」青年講述初心故事
    「高舉團旗跟黨走,唱響抗疫青春歌!」「心有大愛,疫散花開!」「十年磨劍,初心不變!」在第71個「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昨天「初心·傳承」戰「疫」青年故事會暨第九屆復旦大學十大醫務青年分享會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近200名師生醫護人員代表共同線上參會互動,在線觀看直播人數13.3餘萬。
  • 聆聽戰「疫」英雄故事!紀錄片《我的戰「疫」》走進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1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5日訊 今天上午,由山東廣播電視臺發起以「身邊最閃亮的星」為主題的紀錄片《我的戰「疫」》進校園系列公益活動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舉行。活動現場播放了紀錄片《我的戰「疫」》,一段段有血有肉流淌著真情與大愛的英雄故事娓娓道來:自尊心超強且執拗的37床患者重獲新生、平時沉默寡言的「話療」醫生紀洪生、獨自在方艙面對生死的9歲女孩小雯雯那句發自肺腑的「我替武漢謝謝你」……在場的許多學生都因此深受感觸,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 馬鞍山95後社區姑娘褪下婚紗穿上紅馬甲
    馬鞍山95後社區姑娘褪下婚紗穿上紅馬甲 2020-02-15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出品,紀錄片《生命·方艙》為生命方舟留下影像志
    ▲上海醫療隊部分成員在方艙醫院片中提到,為破解「一床難求」的困境,武漢共建設了16座方艙醫院,啟用了其中14座,提供床位總數為13467張;方艙醫院內,醫護人員每四小時輪班,每兩天輪休一次,收治初期,兩名醫生與14名護士的配置需要分管250名患者;每位醫護穿全套防護裝備需時30分鐘,每位患者每天都會收到最新醫囑;即便收治的多為輕症患者,但方艙醫院內仍將患者按病情不同程度分為四個等級
  • 上海出品紀錄片《生命·方艙》為生命方舟留下影像志
    片中提到,為破解「一床難求」的困境,武漢共建設了16座方艙醫院,啟用了其中14座,提供床位13467張;方艙醫院內,醫護人員每四小時輪班,每兩天輪休一次,收治初期,兩名醫生與14名護士的配置需要分管250名患者;每位醫護穿全套防護裝備需時30分鐘,每位患者每天都會收到最新醫囑;即便收治的多為輕症患者,但方艙醫院內仍將患者按病情不同程度分為四個等級……  這些數據中,有的在新聞中出現過
  • 【光影】戰「疫」瞬間,鏡頭裡的他們
    【光影】戰「疫」瞬間,鏡頭裡的他們 2020-04-26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日記
    書名:戰「疫」日記作者:,展現了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武漢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勾勒出各行各業湧現在城市抗疫一線英雄群像——他們之中有來自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的的醫務工作者,有穿梭於城市內部架起物資生命線的快遞小哥,有申請成為交通志願者的青年教師,更有馬不停蹄研製檢測試劑的科研工作者……這些普通人的故事每天在這座英雄的城市發生著,也激勵著我們
  • 從《火神山》到《方艙》,見證戰「疫」路上的生命奇蹟
    「接力」《火神山》,今晚《在一起》將播出《方艙》,靳東將在劇中飾演成都西華醫院的院長胡慶生。他將帶領一批年輕的90後、00後醫護人員,在武漢方艙承擔醫者使命。真實的方艙醫院究竟是什麼樣子?今晚19:30,江蘇衛視《在一起》,走進你不曾了解的過往。
  • 財新報導《方艙裡的故事》榮獲中國經濟媒體抗疫短視頻大賽二等獎
    [財新傳媒公告板]  4月21日,中國經濟媒體「共同戰疫 健康吉利」短視頻大賽在京揭曉,財新報導《方艙裡的故事》榮獲大賽二等獎。  《方艙裡的故事》由財新特派武漢記者丁剛、蕭輝拍攝於武漢現場,通過在武漢方艙醫院實地採訪,記錄下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故事與珍貴畫面,展示了在新冠肺炎的攻堅階段,武漢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團結一心、頑強拼搏的抗疫精神。
  • 戰「疫」每日觀察丨飛舞的紅窗簾連續劇與方艙裡的廣場舞
    這事讓人想起了方艙醫院裡的廣場舞。醫者、患者,舞之蹈之。還有雷神山醫院裡,遼寧來的援鄂醫療隊隊員們在走廊白板上畫下的漫畫,那裡有他們家鄉的山水,還有患者寫上去的祝福。在戰「疫」的艱難歲月裡,這些點點滴滴,都令人難忘。記住這些溫馨與樂觀,並不意味著忘記磨難與悲傷。
  • 張麗娜:創作平實、溫暖、積極向上的戰「疫」影視作品
    人民網北京3月24日電 (韋衍行)「在這場戰『疫』中,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暖心故事。作為視頻平臺,我們希望能通過短視頻、電影和電視劇等方式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阿里文娛優酷總編輯張麗娜在今天由人民網文娛部舉辦的「金臺圓桌」人民戰「疫」·文化的力量線上研討會上表示,戰「疫」影視劇創作的相關工作目前正在推進當中。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文藝界與體育界各展所長,成為全民戰「疫」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 江漢市場監管部門黨員戰「疫」的晝與夜
    這只是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管局黨員們戰「疫」期間服務社區群眾、運送病人、服務病患的縮影。做社區群眾的貼心人自今年春節以來,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管局全體人員停休抗擊疫情。除了對農貿市場、超市、藥店、餐館等地進行現場檢查、保證轄區市場穩定外,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管局下沉多名黨員到社區,衝鋒在戰「疫」前線。江漢區共有681個居民小區,下沉社區黨建幹部2986名,姚洵是這些黨員中的一員,負責內勤保障工作,目前下沉到泛海國際櫻海園社區。
  • 最深情的告白:等到戰「疫」勝利時 我們結婚吧
    張貝貝:「為戰勝疫情堅守一線,比我的婚禮更重要」2月5日,對很多人來說一個簡單普通的日子,可是對於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十一科的護師張貝貝來說,卻極為重要,因為這一天本是穿著美麗的婚紗與愛人攜手走向紅毯,邁入婚姻殿堂。而直到2月12日,她已經在隔離病區工作20天。計劃春節期間舉行婚禮的張貝貝,早早的買好了回老家周口的車票,籤好了婚假條。
  • 鄭州援鄂「80後」女護士彩鉛手繪畫傳遞戰「疫」情
    在隔離休養點鄭州市委黨校,我利用一周時間,創作了5 幅以『最美逆行者』為主題的彩鉛手繪畫,展現了他們武漢抗疫一線迎難逆行、不懼危險的精神風貌。」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主管護師麻小萍說,「我一共挑選了20 餘種彩色鉛筆,選擇5名援鄂隊員作為繪畫對象,其中,有4名醫護人員和1名隨隊記者。」「我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喜歡畫畫。
  • 戰「疫」勝利 我們結婚
    這本該是一對新人踏入婚禮殿堂的日子,但是新冠肺炎戰「疫」的到來,打亂了一切美好的計劃。一對新人堅守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推遲了這場期盼已久的婚禮,藏青色的警察執勤服就是結婚禮服,潔白的護士服就是婚紗。男方張川勇,馬關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一名普通民警,公安邊防現役部隊轉改為移民警察後,一直工作在邊防一線,擔負著維護邊境安全穩定、出入境管理、緝私和禁毒等工作。
  • 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播出第二集《生死阻擊》
    在救死扶傷的陣地上,湖北、武漢當地醫務工作者和全國馳援醫務工作者的英勇事跡和感人故事,展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譜寫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由中宣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6集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9月3日晚播出第二集《生死阻擊》,奏響救死扶傷的英雄交響,唱出阻擊病毒的慷慨戰歌。
  • 4個人在武漢戰「疫」30天,用一部微紀錄片引發千萬圍觀
    《我在武漢戰「疫」30天》 這一次逆行比想像中的更加艱難,卻無比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