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勝將軍」粟裕:三次婉拒元帥頭銜,一生最大遺憾沒能解放臺灣

2020-12-24 娛樂豬豬君

1950年,中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解放。最高層指示粟裕將軍負責對寶島的解放。為此,對岸老蔣陷入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因為在解放戰爭期間,粟裕的厲害他就領教過。如果此番粟裕做好渡海工作,準備解放寶島,老蔣或許真的該考慮流亡菲律賓了。不料,隨後爆發的抗美援朝運動,耽誤了寶島的解放工作。對於粟裕來說,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解放寶島。

1、少年粟裕

粟裕生於1907年的。粟裕青少年代,是中國社會面臨著空前變革的一個時代。尤其是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以後,中國的社會變革變得更加的激烈。在文化領域上,發生了著名的新文化運動。同時,很多形形色色的事情也在中國的社會上存在。因此,很多現代的學者認為:民國社會雖然動亂,但是在思想上卻是十分多元的。

粟裕在這個時代裡,通過思想的比較,他認為參加北伐軍是有光明前景的事情,因此他來到了廣東,參加了北伐軍。在廣東,他接觸到了布爾什維克的思想,並覺得:只有這種思想和主張能夠拯救中國的命運,他於是選擇了這個主張,而這次選擇影響了他一生的命運。

2、崢嶸歲月

1927年,南昌起義爆發。粟裕跟著起義軍進行了許多次戰鬥,最終,井岡山會師後,粟裕成為了紅四軍裡面的一位連長。

其實帶兵打仗這種事情是講究天賦的。粟裕無疑就是這樣的天才。因此,在土地革命時期,粟裕用了幾年時間,便從連長晉升為軍參謀長。更加讓人感到稱奇的是:在紅軍長徵前夕,由於敵人的力量太過強悍,因此我方丟了很多根據地。而粟裕偏偏能在這個大背景下,在浙江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粟裕的大將風範。

抗戰初期,新四軍方面比較需要幹部團隊。因為新四軍的前身,是南方的紅軍遊擊隊整合而成的。這些紅軍戰士當然個頂個戰鬥意志堅定,不過,領導層方面卻比長徵主力部隊要差一些——畢竟,領導一個遊擊隊和領導一個大部隊,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因此,粟裕被委任為新四軍的大領導,負責指揮、管理新四軍的抗戰工作。

粟裕主要負責的戰場大約在江蘇、浙江等地。這一帶日軍兵力比較充盈,而且日軍比較重視這一地區的統治。因此,對於粟裕、對於新四軍,日軍多次發兵掃蕩。但是,在粟裕面前,日軍基本上沒佔啥便宜,而且多次損兵折將。

在解放戰爭期間,粟裕已經成為解放軍四大主力中的華中野戰軍的負責人之一了。粟裕指揮華中解放軍和敵軍交戰的過程中,曾用三萬多人,擊敗了敵人的十二萬大軍。在1:4的對戰中,還能取得勝利,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3、沒有名利心的將軍

粟裕從紅軍時代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參加過多少次戰役,已經難以統計了。在這些戰役中,粟裕幾乎始終以常勝將軍的形象存在。甚至在解放戰爭期間,他還有七戰七捷的記錄。

1955年,我軍推行軍銜制度的時候,最高層曾有三次表示要授予粟裕元帥軍銜,但都被粟裕婉拒。最終,最高層決定授予粟裕大將軍銜,並且要在大將裡面排名第一,但是粟裕還是拒絕。最終,還是毛主席親自點名粟裕:你必須得接受大將這個軍銜,否則再低的話,就十分不合理了。就這樣,粟裕才接受大將軍銜。

這其實也說明粟裕將軍是沒有任何名利心的。

相關焦點

  • 粟裕一生的最大遺憾,計劃以50萬兵力解放臺灣,最後卻宣告破產
    建國之初,中央任命粟裕為解放臺灣的指揮官,但最終並沒有實現這個計劃,其中究竟有怎樣的變故呢?但最後武力進攻臺灣的設想還是泡湯了,班子只能是解散,這些人便籌備創建華東人民革命大學。3月15日,新華社還特意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臺灣》的文章,首次提出了解放臺灣的口號。7月份,毛主席與朱老總還商討了關於進攻臺灣的計劃。只要獲得蘇聯方面的軍事援助,支援我們幾十架飛機,我們便能發動進攻。
  • 抗美援朝爆發,十大元帥只有他主動請纓帶兵入朝,為何卻被婉拒
    6月27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駐臺灣高雄,基隆港,巡弋在臺灣海峽,阻止解放軍解放臺灣。美國還派飛機在鴨綠江沿岸轟炸中國邊境城市,對中國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造成大量軍民傷亡。 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對美國人的侵略和步步緊逼,中國方面也開始做好準備。1950年6月28日,毛主席發表講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
  • 「古有韓信,今有粟裕」,你怎麼看?
    葉參座說「他的軍事才華令我們大家欽佩」;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和《人民日報》都曾絕無僅有地公開稱他為「常勝將軍」;」;更有人把粟裕將軍的一生歸納為:「一生為民,兩讓司令,三次先遣,四渡長江,五虎戰將,六次負傷,七戰七捷,八省徵塵,九死一生,十大戰役,百戰百勝,千將之首,萬古流芳。」
  • 粟裕大將沒被授予元帥銜,一是自己堅決推辭,二是與陳老總有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總共授於10位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59名少將。粟裕名列十大將之首,後來人們把他稱為「共和國第一大將」。很可惜,粟裕原本可以評為元帥的,但因為一個變故和他自己的堅決辭讓,最終與元帥失之交臂。
  • 1950年,發生了兩件大事,粟裕手握重兵卻不得不推遲解放臺灣
    渡江戰役結束之後,粟裕被任命為攻臺委員會主任,具體籌備解放臺灣的事宜。渡海登島作戰最重要的就是海空軍的配合,尤其是解放臺灣,以蔣介石為首的革命的殘餘勢力一定會拼死一搏,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海空軍力量,很難完成解放臺灣的準備。
  • 粟裕:十大將之首 戰爭年代屢立奇功
    編者按:今年8月10日是粟裕同志誕辰113周年紀念日。粟裕,我黨我軍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粟裕同志戎馬一生,身經百戰,以精湛的軍事指揮藝術,保持了常勝不敗的紀錄,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勳。
  • 華野很多仗都是粟裕指揮的,為何最終授元帥軍銜的是陳老總?
    這種高風亮節,換一位將領不一定能做到,據說粟排兵布陣,看得懂的除了得勝就是陳了。得勝對陳粟的關係洞若觀火,所以授陳元帥、授粟第一大將。為什麼呢?第一粟裕的資歷不夠;第二粟裕只是在解放戰爭時期戰績特別很牛,紅軍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的戰績沒有很突出;第三新四軍只相當於八路軍的師,既然選擇元帥當然是新四軍的一把手,陳毅,解放戰爭時期司令是陳毅,粟裕只是副司令。他倆是一正一負清楚得很,再說誰規定正的一定要比負的強,那麼多部委機構,正的都比負的強嗎?不基本都是常務副職主持工作。
  • 名將未能成行的最後一戰:粟裕籌劃的臺灣戰役
    在12月16日見到史達林的當天,毛澤東就委婉地向史達林提出:國民黨的支持者在臺灣建立了一個海空軍基地,海軍和空軍的缺乏,使人民解放軍佔領這個島嶼更加困難。我們的一些將領一直在提議,請蘇聯援助,比如可以派志願飛行人員或秘密軍事特遣艦隊奪取臺灣。 史達林婉拒了。
  • 開國十大元帥年輕時的珍貴老照片,圖三是常勝將軍,陳毅元帥很帥
    開國十大元帥在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指揮軍隊作戰立下非常卓越的功勳,這是一組十大元帥年輕時的老照片,讓我們共同領略這十位先輩的風採。朱德元帥,原名朱代珍,四川省儀隴縣人,生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位列十大元帥之首。
  • 大將粟裕,建國後官職為何越來越小,陳賡說了實話
    粟裕的軍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回顧粟裕一生在戰鬥指揮中的經歷,有幾點值得提出,在孟良崮戰役時面對整編74師,連毛澤東和蔣介石都沒有想到能夠攻打下來,但粟裕卻創造了這樣的奇蹟,可以說他的軍事戰略天分是一般常人所不能比擬的。 在華野及後來的三野多次戰鬥中,大部分都是由粟裕指揮進行的,三野的發展規模僅僅次於四野部隊。
  • 主席拍著桌子說:我提議粟裕算一個,總理聽了搖搖頭!
    主席說到:「說到元帥,誰不知道華中鼎鼎大名的粟裕啊?論功勞、資歷、威望我看就非常適合,我提議,粟裕為十大元帥之一」!但是,主席剛剛說完,總理聽了就搖搖頭,說到:「主席可能還不知道,粟裕已經明確拒絕了元帥授銜!」
  • 粟裕失帥為什麼讓人唏噓?五大野戰軍中,唯有三野只有一位元帥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分為五大野戰軍,十大元帥中,除了朱老總和葉帥,其他人都有對應的野戰軍歸屬。一野彭老總,二野劉帥和賀帥,三野陳帥,四野林總和羅帥,華北野戰軍是聶帥和徐帥。等於一野二野各有一個半元帥。從五大野戰軍的戰績來說,戰績最好的毫無疑問是三野和四野,一野受各種條件限制,確實戰績一般,華北野戰軍也是受各種原因影響,戰績一般,二野雖然戰績也一般,但有千裡躍進大別山這個巨大貢獻,也沒什麼好說的。
  • 粟裕一仗打得敵人眼冒金星,國軍:聽到野戰軍的衝鋒號就渾身顫抖
    1946年,蘇中戰役打響,粟裕創造了在內線作戰七戰七捷的軍事奇蹟。關於前六次的蘇中戰役情況,可詳見於文章《粟裕在分析了戰場形勢後,決定兵出險招,將進攻的地點選在了黃橋鎮。粟裕認為:越是敵人認為我軍不敢去的地方,越要出其不意地插入敵人腹地,打國軍一個措手不及。更深層次戰略布局在於:黃橋鎮毗鄰的西北方向是泰州,而泰州則是黃百韜的大後方,兵發黃橋則可以有效威脅泰州。粟裕的此舉實則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最厲害的大軍區:司令是元帥,副司令是元帥,就連政委也是元帥
    其中,最利害的大軍區莫過於中南軍區——這個軍區的奇特之處在於:司令是元帥,副司令也是元帥,政委同樣是元帥。中南軍區始末1949年4月,全國解放局勢一片大好。東北野戰軍也在上級的指令之下,奉命進攻中南地區的敵人。4月22日,解放軍解放南京。從法理角度來說,老蔣政權已經滅亡。
  • 老蔣觀看十大元帥照片,指一個人對宋美齡說:他,太厲害了
    1955年,我軍大授銜,許多有功將領,分別被授予少將,中將,上將軍銜,還有十人被授予元帥軍銜,退守臺灣的蔣介石在授銜後看到了一份報紙。報紙上面報導了大陸開國十大元帥的名單。蔣介石看了許久,才指報紙中的陳毅對坐著身邊的宋美齡感慨到:,如果沒有他戰爭可能結束不了這麼快。
  • 粟裕使詐騙薛嶽,痛殲其部3萬人,薛嶽卻反說:敵人被我們打敗了
    因此,在武器落後的我軍面前,馬勵武壓根兒都沒將我野戰軍放在眼裡,他還甚至聲稱只需3天時間就可以拿下臨沂城。粟裕大將面對當時火燒眉毛的局勢冷靜地分析後認為,馬勵武的整編26師和第一快速縱隊儘管武器裝備一流,但馬勵武目中無人、輕敵大意,且此人作戰能力平平。
  • 在粟裕身邊的日子:他身穿海藍色軍禮服,肩戴大將肩章,真是帥極了
    鞠開和其他秘書、警衛員們都勸粟裕下河遊泳,涼快涼快。一陣軟磨硬泡後,粟裕終於同意了。大家趕緊捲起褲腳下到水裡,把木樁、石頭、磚頭等障礙物通通排查了一番,確認萬無一失了,才陪他下了水。 粟裕水性很好,變換著各種泳姿,側泳、仰泳、蛙泳、自由式。沒一會兒他就上了岸,大家勸他再遊一會兒,他說:「不要了,剩下的時間保存起來,等到解放以後再遊吧。」
  • 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大將, 軍事能力最出色的是何人
    如果說要在人民軍隊中選一個五虎上將名單的話,那肯定要從十大元帥、十大大將中選出來了。筆者歸納了開國將帥們的歷史戰績,做了一個五虎上將的名單,以供大家討論下何人軍事能力最出色吧。首先,四野的當家人林帥和三野的實際指揮者粟裕肯定要入選。
  • 粟裕槍法如神,帶隊打野味吃,許世友拍手叫好:我老許甘拜下風!
    前言粟裕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從一位普通士兵成長為戰略區指揮員,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建設事業立下汗馬功勞。氣走先生粟裕生於1907年,9歲進入叔父創辦的第八國民學校讀書,與粟永華、粟永年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