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於9月24日在成都開幕。本屆影展以「時間是一種假想」作為主題,活動為期6天,選擇了中國、日本、韓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三十部影片。
《氣球》、《熱帶雨》等亞洲優秀影片入選本次影展,《來日方長》、《無以為家》等多部國際影片也將在本次影展迎來中國首映,《大路》、《紅高粱》、《阮玲玉》等時代經典2K修復版和大家見面。9月24日的開幕影片,為劉浩導演、宋佳朱亞文主演的《詩人》,陳傳興導演、葉嘉瑩主演的《掬水月在手》則作為閉幕片。
2017年,首屆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在成都舉行,成為中國首個也是唯一的國家級國際女性電影節。影展不僅彌補了中國在女性電影節發展史上100多年來的缺席局面,同時,更是亞洲規格最高、參與人數最多、唯一具有電影市場的女性電影節。
開幕片《詩人》的映後交流環節。
《詩人》:從「詩人的妻子」的角度看詩
開幕片《詩人》中的「詩」,不僅是一種文學形式,更是在理想紛揚中對於一方精神沃土的執念。影片曾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詩人》中的男主角礦工李五,愛寫詩歌,妻子陳蕙溫柔賢惠,對丈夫的才情充滿仰慕,在西北小城礦場壓抑的環境裡,這對小夫妻將日子過成了一首詩,成為人人羨慕的神仙眷侶。為了丈夫的才華不被埋沒,陳蕙用盡心力將他的詩集整理成冊,成全了「詩人」李五的同時,卻錯失了夫妻緣分。
影片雖然叫《詩人》,但對宋佳塑造的詩人妻子的形象刻畫更加深入,影片最終,也是妻子陳蕙把她的一生活成了一首詩。導演劉浩曾在採訪中說,女主人公陳蕙所散發的溫柔,是源於他小時候對於女性感知的縮影:「我媽媽好交朋友,有許多紡織廠朋友。至今記得,這些阿姨從紡織廠下班出來時身上散發出的洗髮素、護髮素的香味,即使她們走出很遠,空氣中的那股香氣還在飛揚。對我們這些小孩來講,這樣的香氣像糖一樣,會令人幸福指數瞬間上升。你始終能感受到這些最溫暖的情感裹挾著你,令人無法忘懷。這樣的暖意在我日後創作中多少將之注入角色中,《詩人》裡陳蕙身上就有著這絲溫暖。」
在開幕首映的映後交流環節中,劉浩談到,「對於詩人的理解,不是常態意義上的風花雪月,我們應該看到個體獨有的詩性,我想借《詩人》寫80年代眾生的群像故事」,「80年代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年代,各種思潮,男孩女孩談戀愛,也是聊文學、聊詩歌。我們那個時候接受的教育,現在回過頭來看也是豁然開朗的。我想把記憶留在銀幕上,回味那個年代留給我們的記憶。其實我在模仿當一個詩人,排列組合自己的文字,很美的記憶。」
《詩人》海報
保持國際視野,致敬「時代繆斯」
今年的疫情令國外女性電影人無法現場參與,正式開幕比也此前預計的有所推遲。不過,今年的山一女性國際電影展還是保持了令西南地區影迷興奮的展映水準。
展映環節分為五個單元,分別為「亞洲發布:2020宣言」、「國際發布:嶄新宇宙」、「特別策劃:跨越時尚」、「女性主義電影:尚塔爾·阿克曼70」、「致敬經典:時代繆斯」。策展人李沫筱表示,局中者Insider、私人化Personal、永恆性Timelessness這三個詞是給今年山一策展命題時選擇的投射,豐富多元的展映單元既有回味經典致敬時代的力量,又通過新銳導演的作品帶領大家展望女性電影的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正值尚塔爾·阿克曼誕辰70年,阿克曼作為上世紀70年代後歐洲先鋒藝術電影屆最傑出的女導演之一,她的創作在70年代達到了巔峰。本屆影展將展映尚塔爾·阿克曼的三部代表影片,用她冷靜又溫暖的獨特視角展現女性的力量。
尚塔爾·阿克曼
回望影史,許多電影大師都曾塑造出跨越時空的經典銀幕女性形象。 本屆山一國際女性影展特別設立「致敬經典:時代繆斯」單元,重新打開電影檔案,提醒人們繆斯同時也是創作者,是召喚靈感的女性。如五部來自上世紀中葉的中國經典老片,包括《大路》《馬路天使》《新閨怨》《烏鴉與麻雀》和《早春二月》,遙望正當中國社會歷經劇變的時期,女性形象在銀幕上的塑造與轉變,探尋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對於女性的理解與定義。
此外,今年正值義大利電影大師費德裡科·費裡尼(1920-1993)誕辰一百周年紀念,透過《卡比利亞之夜》中朱麗葉塔·馬西納的精湛演技,我們將追溯費裡尼創作生涯中最為重要的靈感來源。
上世紀六十年代二戰後的日本,坎坷境遇仍舊保持優雅和氣節的媽媽桑圭子,在無盡的黑暗與命運的嘲弄中,堅守自己的一抹光亮。成瀨巳喜男和高峰秀子的合作巔峰《女人步上樓梯時》也是本屆電影節的熱門影片。
十一部影片呈現了豐富多面的女性形象,提供了不同的視角以定義「繆斯」。這些電影將帶領觀眾全方位領略女性電影的魅力,之後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還將舉辦論壇和創投的活動,探討和助力女性電影的發展。
展映片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