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乾淨是一個好習慣,每天洗臉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的事情,可是耳朵一些人並不會經常清潔,像是老年人,家裡如果孩子都上班忙的話,都沒時間幫老人打理,老年人因為眼花就會忘記,時間長了,就會變得有點耳背;像是小孩子耳朵眼太小,大人也覺得不進髒東西,也害怕傷害到孩子幼小的耳膜,就沒有幫孩子清潔過。
定時的清潔耳朵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耳朵自身也會產生髒東西,需要隔一段時間稍微清潔一下。現在全國各地都開了很多採耳店,可以定時去清潔一下。也有些人喜歡自己在家清潔耳朵,但是一定要小心,把握住力度就可以了。
近日,浙江一名5歲兒童因為長時間沒清理耳垢受盡折磨,他的耳朵裡的耳屎變成了「水泥」,一碰到就覺得很疼。
你能想像一個長約1.4釐米,寬0.8釐米的耳屎卡在耳朵裡的感覺嗎?而且像水泥一樣硬。
據某媒體報導,浙江有個小病人長期被很大的耳垢折磨。孩子從出生起,就沒有被父母清理過耳朵,就這樣被堵死了。前一天晚上,孩子睡覺的時候感覺到耳朵很痛就醒了,然後用手使勁抓住耳朵。第二天,他的父母帶他去醫院檢查。
檢查的結果嚇了醫生一跳,孩子的耳朵看到裡面全是耳垢,從外耳到內耳裡面,甚至到耳膜都是堵的,而且耳垢很硬。炎症的爆發和大量耳垢的共同作用,讓這些東西在成年人的耳朵裡也受不了,更何況才5歲的孩子。
仔細一問,原來是媽媽不給孩子清潔耳朵,因為孩子太調皮了,小時候不想掏耳朵,長大了就更不聽話,聽到清潔耳朵,能跑多遠跑多遠,而且還會哇哇大哭。所以,孩子媽媽從小到大都沒有給孩子清潔過耳朵。
醫生用工具碰了一下耳垢,孩子立馬坐不住,痛苦尖叫起來,就是不讓碰到耳朵。家長只能帶孩子去另一家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
孩子調皮不願意配合,耳朵裡面的病情卻很嚴重,不能再耽誤了。因為孩子小,耳道很窄,綜合考慮後,醫生只能讓孩子在全麻下,用工具清理「水泥」耳垢。醫生從來沒遇到過這麼多的耳垢,工作量很大。
人的皮膚可分為乾性、溼性、油性和混合型油脂。耳朵的內部環境也是乾燥潮溼的。
乾燥的話,耳垢容易成片脫落。如果裡面是溼的,就不會那麼容易清洗。另外,如果耳朵有外耳道黴菌等問題,一定不能自己清洗。必須去醫院,最好半年清洗一次。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適當的耳垢可以防止一些微小的蟲子進入耳朵,保護耳膜,所以不要頻繁清潔耳朵。醫學上建議半年清洗一次,或者一年清洗一次。耳勺不要太硬的那種,棉籤不要過粗,進入耳朵的長度也不要很深。
素材來源於北晚新視覺,大家對此事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和轉發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