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到底該不該掏耳朵呢?陳年耳屎和狐臭又有什麼關係?

2020-12-24 怪羅科學

眾所周知人類三大爽事——掏耳朵、挖鼻孔和摳後背,而掏耳朵是不可否認的NO.1。但是有的人天天都要挖耳朵,而有的人幾十年來從沒挖過耳朵。

曾經有這麼一個新聞,一位婦女時常覺得耳朵沙沙作響,耳道不通暢也聽不清楚,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忍了多年後終於去醫院,醫生檢查發現她的耳朵,已經被耳屎堵得嚴嚴實實的。

這位婦女承認自己已有二十年未掏耳朵,當醫生最後把她陳年耳屎掏出時,她說自己從來沒想過能聽得那麼清楚。

像這種長期不清理耳屎導致耳朵被堵住的事情,在醫院五官科屢見不鮮。除了耳朵不掏來醫院的人多,掏耳朵太勤快導致耳道發炎的也是比比皆是。

所以人類到底需不需要掏耳屎?在了解這個問題之前要了解什麼是耳屎。

耳屎是什麼?

耳屎又名耵聹,產生於耳道內的耵聹腺,由耵聹腺分泌出淡黃色油性分泌物。並且會和汗液、皮屑、空氣中的灰塵等異物粘在一起形成最後的耳屎。

雖然它俗稱耳屎,但並非一無是處。和鼻毛、鼻屎一樣起到保護作用。當耳屎的量適當時,不僅可以維持耳道內的溫度,而且能讓耳道變窄,當強聲波衝擊耳道時,起到緩衝和保護鼓膜的作用。

分泌物還可以阻擋異物入耳,當人平躺睡覺時,可以將蟲子擋在門外。除此之外,耵聹也還有殺菌抑菌的作用。所以說別小看耳屎,如果沒有耳屎的保護,耳道更容易發生感染。

耳屎的幹和溼和基因有大聯繫

耳屎分為油耳和糠耳,又名溼性耵聹和乾性耵聹。耳屎的乾濕,直接影響到掏耳朵時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普通的乾性耳屎是一片酥脆的幹痂,顏色呈黃白色。

而油性耳屎更像是醬油糊,呈棕褐色的黏稠油狀,不僅油膩而且黏黏糊糊的。

耳屎的乾濕和遺傳、地域有很大關係。從遺傳學角度看,父母若是糠耳,孩子大概率也是糠耳,父母若是油耳,孩子大概率也是油耳。

在全球耵聹乾濕類型的分布中,歐美人油耳居多,東亞人多為糠耳。中國的油耳、糠耳也有明顯的地域劃分。越往南走,油耳人數越多,除了油耳人數增長外,狐臭的人數也大大增加。

從古至今,我們總是把狐臭當作一種疾病來看待,甚至會嘲笑和排擠。但用科學的眼光看,狐臭也是正常體味的一種。除了會產生異味外,並不會影響到人體健康。

人之所以會有狐臭是因為汗腺發達,因此腋下汗腺也比較多,分泌汗腺的速度快,天氣熱就容易出現難聞的氣味。而汗腺發達的人,耳內汗腺也更為發達,因此會出現油耳。

所以說油耳和狐臭總會同時出現,但並不是狐臭引起的油耳。除了體質外,前面所說的地域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因為居住環境等原因,皮膚出油多,耳屎是油性的但不會出現狐臭。

從全球範圍看,歐美白人大多都有狐臭,東亞地區卻相反,而非洲則沒有一個人是沒有狐臭的。在英文中狐臭被稱為Body oder ,直譯過來是體味的意思。

在東南亞地區因為狐臭影響到了正常生活,很多人選擇手術切除腋下的汗腺,徹底和狐臭說再見。但是在歐美國家幾乎人人都有狐臭,選擇做手術的人反而少,這是因為人人有狐臭並不會引起什麼「轟動」。

幹耳朵和溼耳朵並無好壞之分,就如同單雙眼皮一樣,兩種都是正常現象。幹耳朵看起來清爽,在日常生活、咀嚼食物時就會將耳垢排出;而溼耳朵可以黏住外界湧入耳道的灰塵與細菌,避免有害物質進入,更好地保護耳膜。

圖為:中國耵聹表型分布

耳屎到底需不需要掏?

耳屎分為兩種,掏耳朵也要「對症下藥」。中國人的鑰匙扣裡常掛著的耵聹鉤也是最適合幹耳的掏耳朵工具。在歐美國家更常用的是棉籤棒。

耵聹分泌旺盛的油耳比糠耳更容易堵塞,但是無論是糠耳還是油耳都不建議用棉籤等工具掏耳朵,會讓耵聹堆積造成堵塞;尖銳的小金勺會將耳道刮傷,後果不堪設想。

很多人喜歡去店裡請專業的採耳師來掏耳朵,這也是不建議的。因為你不知道這把陳年挖耳勺挖了多少人,指不定含有什麼東西。

最科學最正確的選擇是不掏耳朵,如果有異物感或者不適感,五官科才是最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為啥有人耳朵裡會「流油」?油耳朵到底是怎麼來的?和狐臭有關?
    人的耳朵,有油耳朵和糠耳朵之分。就我國而言,糠耳朵的人居多,油耳朵的人不多見。和糠耳朵相比,油耳朵確實會帶來一些麻煩事,有些時候還會令人尷尬。同事小劉每次和我們聊天時,總是要忍不住掏耳朵,有時候耳朵裡還會「流油」,讓他在面子上過不去。
  • 耳屎到底是什麼?能掏嗎?耳朵發癢是進蟲子了嗎?
    很多人肯定有過這情況,正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突然間感覺耳朵發癢難耐,如果不馬上用手掏一下,就覺得很難受。耳屎多了?難道耳朵裡鑽進去蟲子啦?……耳朵還會發癢,到底是什麼東西在背後搞鬼?耳朵為什麼會癢?01上火你可能會覺得奇怪,不就是耳朵癢嗎,怎麼還和上火扯上關係了呢?因為有種耳朵癢是上火造成的,當你突然耳朵癢的時候可以想想自己最近是不是吃了太多上火的東西或者最近頻繁的熬夜。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雖然知道經常掏耳不對,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一直忍著不掏耳,耳屎積聚太多也會十分難受,甚至堵得耳朵聽力下降? 為了搞清楚耳朵到底能不能掏、怎麼掏,小編還是總結一些知識點跟大家說說吧。
  • 耳朵裡痒痒,掏卻掏不出什麼?2個因素,是時候該重視起來了
    耳朵癢?用挖耳勺掏一掏就好了,掏出一大塊耳屎時,心裡還會有種莫名的成就感。但是耳朵裡痒痒,卻什麼也掏不出來,這是怎麼回事?是生病了嗎?提醒大家,2個因素,是時候該重視起來了,接下來就具體跟大家說一下,看你中招沒?並告訴大家耳朵癢正確的止癢方法。
  • 油耳朵是病嗎?出現油耳朵的人,就兼帶有狐臭?告訴你真相
    掏耳朵是人們比較常做的事情,有時候是為了清除耳朵裡面的耳屎,也有的時候是耳朵發癢,感覺耳朵裡面有異物。大家都知道耳屎有乾性耳屎以及油性耳屎之分。有的人就非常好奇,明明都是一樣的耳朵,為什麼耳屎會有區別呢?這是疾病的表現嗎。
  • 孩子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又長又寬的耳屎堵住耳道,家長需警惕!
    在網上查了相關信息,看到有很多孩子都經歷過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網友留言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我家小孩現在一歲十個月,他耳朵裡的耳屎圓碌碌的把耳朵都堵了,我說去醫院,我老公不肯說耳屎自己會掉出來,到底去不去醫院掏耳屎呢?
  • 陳年耳屎到底是掏還是不掏?想爽又怕受傷,那就試試這款掏耳神器
    問一下小夥伴們,你們喜歡掏耳朵嗎?前段時間很多自媒體平臺上挖耳朵的視頻在網上爆紅,讓觀者大呼過癮,仿佛被掏耳朵的人是自己一樣。這是因為掏耳朵,實在是太舒服了。掏耳朵在古代又名採耳,主要在發達地區上流行,一般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受。
  • 油耳朵的人,通常會伴有狐臭,是怎麼回事?別自卑,告訴你答案
    每個人的耳朵裡,都會產生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耳朵中出現耳屎,就會不自覺的想要去掏,會覺得耳屎是髒東西。其實並不是,耳屎也有其作用,可以保護外耳道皮膚,還能沾附外物,保證耳道健康。可是,有的人就是手閒不住,沒事的時候,就想掏耳朵。
  • 耳屎一直不掏,會不會堵住耳朵?原來真相很簡單
    有很多人有掏耳屎的習慣,如果不掏耳屎就會覺得耳朵裡痒痒的,甚至會覺得耳屎會堵住耳道影響聽力,有的人覺得掏耳屎麻煩,或者怕對耳朵的聽力有影響,就一直不敢掏。那麼到底應不應該掏耳屎?不掏耳屎時間長了會不會堵住耳道或者引發其他一些疾病?
  • 掏耳朵咳嗽 掏耳朵咳嗽是什麼原因
    然而在生活中卻有一些人,一掏耳朵就咳嗽,這是什麼原因呢?相信很多人對此並不知道。那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掏耳朵咳嗽的原因,同時還會告訴大家,掏耳朵的危害有哪些。掏耳朵咳嗽  每當我們感覺到耳朵中有耳屎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的去掏,但是卻有些朋友在掏耳朵的時候出現咳嗽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5年沒掏過耳屎?5歲男孩被「折磨」慘了,寶寶耳屎到底咋處理?
    一般來說,成人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掏一次耳屎,不然耳朵裡邊就會癢,有時還會有響聲,總之非常難受。 但據錢江晚報曾報導,一個5歲的男孩竟然從出生到現在,5年沒掏過耳朵,這是一種什麼體驗?
  • 大爺愛掏耳朵竟然掏出了「瘤」,嚴重可侵犯顱腦!如何科學挖耳屎...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那觸電般的酥麻感,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來說就是: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高潮。 視頻耳內窺鏡顯示,他右側外耳道後壁有棕黑色及白色洋蔥皮樣新生物附著,梅顯偉考慮診斷為外耳道膽脂瘤。徐大伯頓時慌了神:「怎麼好好的耳朵裡生了瘤呢?
  • 耳屎究竟需不需要掏?很多人都可能做錯了
    ,很多人出於對自己衛生的需求,往往就會定期甚至是頻繁地掏耳朵。但是有不少人都說耳屎不用處理,因為耳屎是會自行掉出來的。那麼耳屎到底該不該挖?耳屎要經常掏出來嗎?耳屎要不要清理?1、耳屎最多一周清理一次耳屎的掏挖不可以太頻繁,一般耳屎會自行排出耳道,不需要經常去清理,耳屎可以阻擋外界灰塵和蟲子,保護鼓膜,外耳環道的皮膚很薄,很嬌嫩,極易弄破發炎,經常掏挖易受損傷。但是如果長久不挖的話,殘留耳道未排出體外的耳屎又易結塊成團,形成耳結,很難排出體外,所以一般1周一次就已足夠。
  • 「可怕」掏耳屎竟然掏出顱內感染!耳朵到底怎麼掏?原來這麼多年都...
    她耳朵後面的頭骨已經薄如紙。儘管手術清除了感染,但Jasmine的聽力已經遭到了永久性損壞,甚至差點丟了性命。掏耳屎真的有這麼可怕?正確的姿勢又是啥?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耳屎到底是什麼?我們常說的耳屎,在醫學上有個十分文藝的名字叫耵聹【dīng níng】,是不是一下子感覺好聽多了。
  • 寶寶有耳屎,可以幫寶寶掏耳朵嗎?如何正確處理?
    掏耳屎一時爽,一直掏一直爽。不少家長看到寶寶也有耳屎,就想幫寶寶把耳屎掏乾淨,其實,寶寶和大人不一樣,耳屎也不是想掏就能掏的。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
  • 掏耳朵竟傷到寶寶鼓膜,挖耳屎這等小事的風險,你確實承受不起
    爸媽有掏耳朵的習慣嗎?還別說,有的爸爸就是喜歡掏個耳朵,有的媽媽呢恨不得一點耳屎都看不到,有了寶寶之後,他們就會把這個習慣延續到寶寶身上。千萬別,寶寶的小耳朵可經不起這種「待遇」,如果簡單粗暴一掏,反而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再說了,耳朵不能清潔太過,尤其是耳屎,不是爸媽想掏就能掏的。鑑於耳朵問題很多爸媽會忽視或者不重視,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小南還是寫一篇吧,收好不謝。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文/銀花有媽媽看到娃耳朵裡有耳屎,忍不住要動手掏一掏,一方面是強迫症,一方面覺得「髒」,「髒東西」堵在耳朵裡不舒,也會影響娃的聽力;但也有父母擔心給娃掏耳朵會損傷耳膜。那麼,到底能不能給娃掏耳朵呢?在我服務的家庭中,也是常被媽媽們詢問得比較多的問題。
  • 掏耳朵時不注意這件事,女子險喪命,醫生提醒:耳朵這樣掏很危險
    詢問後得知,原來該小夥平時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而這些,都是其當時掏耳朵不注意的殘留物。一根小小的棉籤,在給我們帶來將髒物清理乾淨快感的同時,沒想到還潛藏著這麼大的危機。而這,並不是棉籤第一次「闖禍」了!據《7 news》報導,澳洲38歲的媽媽small在2016年開始出現左耳偶爾失聰的情況。
  • 用棉籤掏耳朵,看似衛生或許最傷身,正確掏耳屎的方法了解一下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家時,鄰居用我們經常用的掏耳器給她的孩子掏耳朵,小孩子趴在她腿上,側著一隻耳朵給她媽媽,媽媽也是小心翼翼地把挖耳器伸進耳朵裡,來來回回好幾次都沒有成功,因為小孩子說疼疼疼,最後媽媽不得已放棄,不幫小孩掏耳朵了。這時就會想如果小朋友長期沒有掏耳朵會面臨什麼問題,這時就想到一旦耳屎堆積太多,不僅不衛生,而且還會影響聽力。
  • 耳朵經常發癢?用這個掏耳棒,矽膠毛刷清掃耳屎,連碎屑都掃光
    那你知道耳屎究竟是什麼東西嗎? 甚至影響工作和生活 所以掏耳朵就成了所有人的必修課。 事實上,掏耳朵也有大學問 耳朵的構造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