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城之城|「看到羅馬,就看到了一切」

2020-12-25 徐老遊123

原創 建投書局 建投書局客 6天前

提起羅馬,你首先想到的是史詩般的《角鬥士》還是浪漫靈動的《羅馬假日》?羅馬這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城市,神奇得幾乎可以容納一切,它可以是鬥獸場裡角鬥士發出哀鳴、爭奪權利王杖時那渾厚歷史的宏大背景,也可以是公主嬌俏的身影穿梭其間散發著浪漫氣息的藝術古城。

《羅馬假日》劇照,圖源網絡

本周的局君帶你讀傳記,為您推薦由建投書局策劃出品的城市傳記——《羅馬傳》。這本書也曾榮獲俄羅斯重量級非虛構類作品「啟蒙者獎」。作者維克託·松金將帶我們摒除時間與距離的障礙,透過義大利今日的樣貌,得見公元前末期和公元初期蒸騰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那所有的殘酷與偉大、奢華與複雜。

從古代作家的筆下和枯燥的教科書中挖掘出羅馬那些已經不再鮮活的人物,讓他們重返當年曾經愛過、戰鬥過、嬉笑過、耍過陰謀、談過買賣的地方——這就是本書的使命。如果你的旅行計劃單中有前往這座「永恆之城」,心裡充滿了對於古羅馬的遐想,或者曾流連於羅馬街巷,希望在家裡重溫舊夢,那麼,本書就是寫給你的。

《羅馬傳》

【俄】維克託·松金 | 著

陳磊 | 譯

建投書局 | 策劃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20

城牆上殘缺的浮雕文字記述著權利的榮耀與戰爭的悲涼;

古羅馬諸王的神話傳說與戰功,訴說著它曾真實地存在,

傳聞與史實的交織賦予它獨有的魅力。

這裡是「萬城之城」——羅馬。

羅馬建國

「羅馬最初是在國王統治下的一個城邦」,最偉大的古羅馬文學和歷史著作——塔西佗的《編年史》開頭如是說。對羅馬人來說,這個簡單的事實無可爭議且充滿傳奇色彩。羅馬王政時期的歷史眾所周知:共有七王,自建城之日即開始統治。

公元前8世紀中葉(傳統上認為羅馬建城於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直到現在,這一天仍被作為城市誕生之日加以慶祝),義大利中部的數個部落選中了一片河流道路的交匯之地,在此定居了下來。

這片土地易守難攻:一側是山丘,另一側是臺伯河。此外,他們還可以向途經此地去往海路的商賈收取過路費。

義大利臺伯河

在建城之初的幾個世紀裡,羅馬慢慢由部落聯盟演變為真正的城市,築起了城牆、駐紮了軍隊、建起了廟宇、擁有了自己的神話傳說。如今,我們已經無從分辨王政時期的傳說有多少是臆想,又有多少是事實了。

同許多古老的城市一樣,羅馬的起源也是充滿傳奇,這就是著名的「母狼乳嬰」的故事。

相傳公元前七八世紀,羅馬國王努米託爾被其胞弟阿穆利烏斯篡位驅逐,其子被殺死,女兒西爾維亞與戰神馬耳斯結合,生下孿生兄弟羅慕路斯和雷穆斯。阿穆利烏斯把這兩個孿生嬰兒拋入臺伯河。落水嬰兒幸遇一隻母狼用奶汁哺餵成活,後被一獵人養育成人。後來,兩兄弟長大後殺死了阿穆利烏斯,並迎回外祖父努米託爾,重登王位。努米託爾把臺伯河畔的7座山丘贈給他們建新都。後羅慕路斯私定城界,殺死了雷穆斯,並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城為羅馬。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即羅馬建城日,「母狼乳嬰」圖案則被定為羅馬市徽。

母狼乳嬰,圖源《羅馬傳》

有趣的是,進入文明時期後,羅馬人反倒不那麼篤信古老傳說了。比如,古羅馬歷史學家李維就對雙胞胎兄弟的神聖出身持懷疑態度。他認為,西爾維亞要麼患上了妄想症,相信是戰神馬耳斯奪去了她的貞潔,要麼託詞於被神明強暴以顯得不那麼丟人。李維還大膽推斷,孩子們的養母,即牧羊人的妻子勞倫緹雅,被其他牧羊人暱稱為「母狼」(實指行為輕浮的女人),神奇獲救的傳說也由此而來。

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館

歌德曾說:「看到羅馬就看到了一切。」羅馬被譽為世界最大的「露天歷史博物館」,古希臘式、巴洛克式、哥德式建築……星羅棋布。閱讀羅馬建築,那些殘缺的藝術之美可以串聯起古今羅馬的整個發展史。

羅馬的心臟——古羅馬廣場

幾乎所有的羅馬旅行指南都從介紹古羅馬廣場開始,也可以說,幾乎每一位作者都覺得有必要為那些既不方便參觀也不容易弄明白的殘垣斷壁向讀者道歉。或許其中最直白的是《牛津羅馬考古指南》的作者阿曼達·克拉裡什的觀察:「 今天,這個區域看上去就像被炸彈炸過一般。」

到底什麼是「 古羅馬廣場」?它是一個大致東西走向的巨大長方形區域,西至卡皮託利諾山,南至帕拉蒂諾山,北至幾個以古羅馬皇帝命名的廣場(以及帝國廣場大道),東面幾乎延伸到鬥獸場。在很多書中,只有長方形的西半部被認為是嚴格意義上的古羅馬廣場。

義大利古羅馬遺蹟

旅行指南並沒有說謊:全世界確實很難再找出這麼一片幾乎每寸土地上都聚集了大量重大歷史事件的地方。文藝復興時期作家波焦·布拉喬利尼曾這樣描述自己在15世紀20年代遊覽廣場時的樣子:「 耳邊傳來了那個年代宣讀元老院決議的聲音,腦海中想像著克拉蘇、霍騰修斯、西塞羅的演講,這一切讓我時不時地靈魂出竅,目瞪口呆。」

18世紀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在追憶自己的壯遊歲月時也有類似的體驗:「25年過去了,我還是無法忘記,也無法描述第一次靠近『永恆之城』並步入城中時,向我頭腦襲來的那種強烈情感。在一夜無眠後,我隆重地步入廣場廢墟,一邊走在那些羅慕路斯曾站立過、圖利烏斯曾演講過、愷撒曾喪命於此的紀念地上,一邊行使著我的注目禮。」

鬥獸場&角鬥士如果你在圖片搜索中輸入「Rome」或「Roma」, 至少1/4的結果會是各式各樣的鬥獸場。眾多關於羅馬的歷史書和旅遊指南也以鬥獸場為封面圖案。鬥獸場還是歐洲唯一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蹟」 的建築古蹟。

古羅馬鬥獸場

簡言之,大眾文化長久以來都將羅馬與鬥獸場畫上等號。

18世紀和19世紀,歐洲出現了大眾旅遊業的萌芽。當然,以現代標準來看,算不上「大眾」,但至少有錢人(尤其是來自北歐和英國的) 紛紛前往義大利朝聖。羅馬無一例外地成為「壯遊」的高潮部分,鬥獸場則一直是羅馬最知名的景點。也難怪當時的所有名人遊客,從歌德到拜倫,都為鬥獸場留下了感情真摯的文字,這反過來進一步提升了鬥獸場的知名度。

鬥獸(19世紀版畫),圖源《羅馬傳》

與鬥獸場同時提及的當然就是角鬥士。

角鬥士表演並非原生的羅馬習俗,它像其他很多東西一樣,也是從鄰近部族,很有可能是從伊達拉裡亞人那裡借鑑的。對待死亡向來慎重其事的伊達拉裡亞人會在貴族的葬禮上組織武裝格鬥,所用的主要武器是短劍。這是一種形式的獻祭:不取血以祭,逝者的亡靈就無法進入死後世界。角鬥士表演與追悼死者之間的關聯延續了很長時間。公元前65年,朱利烏斯·愷撒向羅馬人獻上320對全副鎏銀青銅鎧甲的角鬥士,引得世人驚嘆,當時整個活動旨在紀念他已經過世20年的父親。

羅馬短劍,圖源《羅馬傳)

有關角鬥士生活的證據嚴重受限於現有史料的片面性,因為流傳下來的文字記載幾乎全部出自上層階級之手。有鑑於此,對於諸如角鬥士世界的社會和民族構成以及經濟狀況等吸引人的話題,我們只有零星了解。角鬥士大多來自俘虜以及罪犯(他們要麼被送上決鬥場生死相搏,要麼最終喪命野獸口中)。很難估計這些為金錢、榮譽或腎上腺素衝擊而搏命的人的數量。更難估計一位角鬥士有多大機會活著走出決鬥場。當然,這取決於許多因素:對手、運氣,以及觀眾的情緒——觀眾可以要求給一位敗陣的角鬥士最後一擊,或留他一命。

共和晚期和帝國早期,角鬥士表演變成了一門不折不扣的娛樂產業。角鬥士在專門建造的營房中居住和接受訓練,受到一位經紀人的管理。

在鬥獸場附近建立角鬥士學校的是圖密善。他一共建立了四所學校。馬格努斯角鬥士學校(Ludus Magnus)是其中最大的,有一條專門的地下通道與鬥獸場相連,讓角鬥士可以直接從營房動身進場。

從拉特朗的聖若望大殿街或拉比卡納大道,就可以看到馬格努斯角鬥士學校。在雄偉的鬥獸場的映襯下,它的遺蹟並不那麼令人印象深刻,但橢圓形的訓練場(一半清晰可見,另一半被掩埋在道路和建築下面)仍然相當於一個外省的圓形劇場的規模。在訓練場四周,環繞著兩類廢墟:前面是觀眾席(容納約三千人),後面是角鬥士營房的一個個小間。

歷史學家和古羅馬愛好者對於雷德利·斯科特2000年的電影《角鬥士》多有保留。不過,影片中最不可思議的情節之一,即皇帝親自上場決鬥的部分,卻基於真實的歷史事件。真正的康茂德(公元180-192年在位)是在宮殿的浴場中被勒死的,而非在鬥獸場中被羅素·克勞刺死,但歷史學家也說,在其統治末期,他完全荒廢了國事,沉溺於角鬥士表演。他甚至表達過搬出宮殿、住進角鬥士營房的意願。

康茂德雕像,圖源網絡

公元325年,君士坦丁禁止了角鬥士決鬥。到了4世紀末,所有角鬥士學校都被關閉,至5世紀初,鬥獸也被禁止。不過,羅馬人在官方禁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仍在繼續組織和觀賞角鬥士和鬥獸表演。最終,隨著皇權衰落、城市衰敗,曾經人頭攢動的表演也自然消失不見了。

文豪大師與羅馬

《羅馬傳》不是一本簡單的城市指南,超脫於你目之所及的建築及景色,這座城市從神話時代建城起就充滿傳奇色彩,諸神的傳說、勇士的決鬥、戰爭的蒼涼、權力的榮耀、文藝復興的鼎盛,衝突卻並存。

除了跟隨作者筆尖閱讀那些佇立千年的恢弘建築,維克託·松金還拜訪了眾文豪大家心中的羅馬:歌德、拜倫、果戈理、狄更斯、馬克·吐溫……

19世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曾短暫地途經羅馬, 但一位浪漫主義詩人終究不需要太多實物來激發他的想像力:他在自己的詩劇《曼弗雷德》中留下了一段對於鬥獸場的描寫。而經典影片《羅馬假日》的片名亦取自拜倫描寫角鬥士的詩《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

「作為她們的孩子,他慘遭屠戮,只為一個羅馬假日—

想到這些,他鮮血沸騰—難道他就這樣死去,

無人為自己復仇?站起來!你這個哥特人,抓起你的劍!」

詩人拜倫,圖源網絡

馬克·吐溫在1869年的成名之作《傻子出國記》中寫道:

「到目前為止,一切還好。如果有人有權為自己感到自豪和滿意,那非我莫屬。因為我已經寫過鬥獸場和角鬥士、殉教者和獅子,卻一次也沒有引用『慘遭屠戮,只為一個羅馬假日』。自拜倫首先提出這個說法以來,我是唯一一位能做到這一點的成年白種自由人。」

俄羅斯的著名作家德米特裡·貝科夫讀過《羅馬傳》後寫道:維克託·松金是一位似乎只有古羅馬作家斯維託尼烏斯可與之相提並論的講述者,二人均牢牢把握了羅馬精神的核心要務——榮辱觀,視生死為無物,瘋狂的傲慢,對世界的責任感,無上神聖的義務感。

作者所記述的這一切,愷撒也會喜歡。

相關焦點

  • 「一本書一座城」之《羅馬:永恆之城》
    後搜索發現這是第2季的第二集,第2季首播於2017年5月8日,第一集是《羅馬:永恆之城》。第2季定位為一次新時代絲綢之路的文化之旅,全片共8集,每集30分鐘。 這裡分享給諸位書友的是第2季的第一集《羅馬:永恆之城》奔跑在廢墟之上的羅馬跑酷者文字 by 李晗視頻 安東剪輯的羅馬跑酷者
  • 74《絕美之城》丨不在羅馬,在去羅馬的路上
    絕美之城然而在捷普·甘巴爾代拉(託尼·瑟維洛 Toni Servillo 飾)眼中,羅馬卻是一座寂寞之都。65歲的捷普是一名成功記者,風度翩翩、魅力十足。年輕時代撰寫的一本文學作品讓他在早年就名利雙收。他輾轉在各樣肆意妄為的奢靡與觥籌交錯的社交之中,用一雙冷酷到幾近麻木的雙眼,目睹這座絕美之城背後的空虛與隱秘。
  • 菏澤萬城瑞府丨北極之光來襲,門票免費送!!!
    太震撼了,太美了B:對,這次萬城瑞府把北極之光搬來了! 2020菏澤萬城瑞府首屆   北極光之夜 菏澤史上超大規模、超炫的北極光燈光秀盛邀最具實力節慶團隊7月18日,我們一起相約萬城瑞府北極光之夜萬城瑞府作為定陶的封面作品雄踞城芯坐擁新河中軸景觀
  • 永恆之城——羅馬
    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這座永恆之城有許多吸引遊客的景點,所以給你一個眼神,自己體會它的城市魅力。
  • 大觀 | 《一本書一座城》第二季:重走絲路,以書讀城
    在西方,從「萬城之城」的義大利首都羅馬到「第二羅馬」拜佔庭帝國的首都——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堡,從曾經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布拉格再到「第三羅馬」俄羅斯帝國的舊都聖彼得堡,這幾座城市就像西方文明的時空節點,銘記著文明在亞歐大陸西面的發展路線。
  • 【萬城風物】檳榔扇
    扇柄下有扇墜,起點綴之用,女人用雅致,男人用風度。扇子在我國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在扇子的歷史長河中,檳榔扇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檳榔扇在咱們萬寧,不算什麼稀奇之物,但在內地,可稀奇得很。本文上述的古人張翽詩「聞君新制檳榔扇,幾欲求觀未有因。」就可看出檳榔扇的寶貴稀奇。在現代社會中,檳榔在內地也是稀奇之物。
  • 萬城集團登陸熱播劇《安家》如意貼廣告啦!
    (本圖來源網絡,僅供欣賞,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此外,前段時間我們才被各地「無房遣返」的段子刷屏,「全國超10城規定外地人無房產證不得回小區
  • 萬城·春暖花開|沂河畔,枕夢而眠,築夢美好生活
    " 河在城中走,城在岸邊長 "沂河百美,曼妙誘人冬雪夏荷、春花秋菊各以其香色誘人列岸花樹、浮舟煙水水岸亭閣、曲園杉堤各以其清幽動人然而,能使居者賞於典而雅之美者則萬城·春暖花開之此沂水一角矣臨沂萬城·春暖花開
  • 跟著電影遊走義大利:《絕美之城》• 羅馬
    今天,我們不著墨研究費裡尼的電影,而是值得一提第8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 《絕美之城故事描述一名生於羅馬的知名記者傑普,在他慶祝65歲生日的前後,憶起青春時的激情時光,花花公子般流連於糜爛的夜生活。雖然美女、香檳、舞蹈,看似充斥溢滿這個歷史悠久、巨大美麗的羅馬城,但內心仍舊揮不去老去及不堪的思緒。
  • 奧斯卡獲獎影片《羅馬》:無法定義的墨西哥城
    而在路易塞利自己的隨筆集《假證件》中,她也呈現了像電影《羅馬》所展示的那樣無以名狀、複雜曖昧的墨西哥城。當西班牙軍隊沿著埃斯塔帕拉帕大道向特米斯提坦島進發時,貝納爾· 迪亞斯· 德爾卡斯蒂略所看到的,是今天的人無法想像的:「看到那條直通墨西哥的筆直通道,我們驚嘆不已,還有那些水中的高塔、神廟、樓宇,都是用方石砌成,我們都覺得像是阿瑪迪斯的書裡面講到的奇幻之物[……]」現在已經不可能再有誰把墨西哥城比作書裡的東西了。
  • 《神話之城》:全世界的神話,可不止宙斯、維納斯這些希臘羅馬系
    而現代科技實在太發達了,各種高精尖技術手段的應用,使得一切事物似乎都褪下了神秘的面紗,變得直白又無趣。但後來我漸漸明白,「神話」的意義,並不能簡單以「有用沒用」或者「真假」來衡量。讀了席路德的《神話之城》後,我的這種感觸更深了。
  • 奧黛麗赫本與羅馬城的情緣!歷史上的誰被稱「羅馬之父」
    憑藉此部經典影片,奧黛麗赫本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所以有人問道赫本的時候,她回答到:我很喜歡羅馬的浪漫,以及它對我事業上不同一般的意義。電影中有一段經典的劇情:在發布會上,面對著布萊德利的時候,當有記者問道」殿下最喜歡哪座城市的時候「安妮公主看了看喬,回答道:「每個城市都有令人難忘之處,很難說哪個!羅馬,我最愛羅馬!
  • 萬城·璟園聯手橙子攝影,免費送您新年全家福!
    萬城·璟園與橙子攝影聯合進行的免費送新年全家福活動
  • 攜帶伴侶羅馬旅遊,感受永恆之城的神秘,這裡值得你前來
    據說有名的山和河很美,據說美麗的彩虹很美,據說香味好的花很美,據說甜點心很美,據說繁華的城市很美,既美又醜,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最美的風景代表著什麼,我明白了美的意思,今天帶大家去品嘗外國的風景,羅馬字被稱為「永遠之城」,出現在公元前700多年前,首先,共和政羅馬的首都持續了將近
  • 城市映像計劃 | 永恆之城隨之而去——《羅馬風情畫》小眾放映
    全片打破傳統敘事手法,以現實與超現實場面交叉穿梭進行,滲入了大量的幻覺和回憶,充分表現出費德裡克.費裡尼個人對羅馬的愛戀,也讓觀眾看到了這個城市隱蔽著的另一面。男星彼得·龔扎萊斯在片中飾演年輕時代的費德裡克.費裡尼,而費德裡克·費裡尼則演出他自己,在片中可以看到馬戲團對費氏作品根深蒂固的影響。也可以從中揣摩出費尼電影風格的一些基本特質,喜愛他的影迷不容錯過。
  • 絕美之城,心灰意冷之城
    有人說它是一支華麗詠嘆調,也有人說它只是對費裡尼的拙劣模仿。然而城市間的風光流轉,歷史鑄造的華麗悲涼,在電影中永遠是動人的詩句。可能有時候對於電影的熱愛也是一樣,你看到了多少,就熱愛多少。    (影片《絕美之城》,文/LOOK)  因為拍攝的城市是羅馬,因為採取組合段落結構,因為影片主角傑普(Jap)的身份是記者,因為導演保羅•索倫蒂諾(Paolo Sorrentino)的自述,《絕美之城》(La grande bellezza)被媒體譽為是一部「二十一世紀版的《甜蜜的生活》」。      這句宣傳語其實存在誤導。
  • 「萬城之王」:堅如磐石的政治中心,君士坦丁堡有何歷史作用?
    它不僅是帝國的權力中心,也是大部分貴族的居住之地拜佔庭曾經是地中海最為強大的帝國,所以君士坦丁堡,作為拜佔庭的首都,自然也極盡繁華,遠遠超過當時其他其他城市,被稱為「萬城之王」。在當時君士坦丁一世決定建立這座城市的時候,就已經將它的定位定到了一個驚人的高度。
  • 屢敗羅馬、進抵羅馬城的希臘英雄
    羅馬軍隊和馬其頓方陣軍隊孰強孰弱,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一個公認的答案,但是大多數人對於這兩支軍隊的交鋒,總認為最早發生在布匿戰爭期間,不過,這兩支軍隊最早交鋒的時間,其實比布匿戰爭要早得多,同時,這支與羅馬人交戰的馬其頓式希臘軍隊還有一個壯舉,那就是他們比漢尼拔率領的迦太基軍隊更早地來到羅馬城附近,讓羅馬人在成為義大利強權後,第一次體會到了敵人兵臨城下的恐懼感
  • 羅馬火災之謎:是誰燒了羅馬?是人為?是自然災害?
    羅馬火災之謎:是誰燒了羅馬?是人為?是自然災害?公元64年7月18日是羅馬市的一場災難。今天晚上,羅馬市的圓形劇場附近發生火災。當時,羅馬城市正在吹大風,大火迅速蔓延到風中,最終導致了可怕的火災。無情的火焰燃燒了9天,該市14個地區中只有4個被保留了下來。
  • 羅馬電影《絕美之城》,快感受一下這詩意又神秘的國度
    交流有輸出輸入,我很高興你靜靜看到這裡。終於看完《絕美之城》了,好像過了一個月。今天是7月2日。影片緩慢魔幻,魔幻只是因為我並不熟悉故事發生的羅馬,沒有設身處地,才多了魔幻。對於信徒教義更是迷惑不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