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0 月 20 日 - 28 日期間,在上海長寧的來福士鐘樓,站著一棵「會吐泡泡」的樹。
這棵樹是 H&M 旗下的高端品牌 COS 與英國設計工作室 Studio Swine 的合作作品。
這個神奇的裝置藝術作品名為「New Spring」,以日本櫻花節的櫻花盛開場景為靈感,通過樹上一顆顆會往下掉的「花苞」來表現「繁華飄落時,美和傷感交織的自然時刻」。
01.
New Spring
廢舊金屬組成的夢幻泡泡世界
這件作品最初是在 2017 年出現在米蘭設計周的,當時的人們為了看它願意排隊 4 個小時。
它高達 6 米,屬於一種多感官互動裝置,由廢舊金屬製成,每 5 秒就會從它的 30 條枝幹中飄落帶著霧氣的泡泡。
這些掉落的泡泡會在遇到衣服布料等織物的時候,維持原狀然後輕輕彈開。但在接觸到人的皮膚之時,就會破裂、化成霧氣。
當「New Spring」被放置在義大利老式劇院中,配合參考了黑澤明導演《七武士》開花場景的布景設計,使得這件作品如同一部電影充滿詩意。
很難想像,這樣唯美的藝術裝置,竟然是一個服裝品牌主理的項目。
02.
COS - Collection of Style
極具個性的低調品牌
COS 自 2007 年成立以來,就一直保持著極簡、冷淡的風格,幾乎沒有任何廣告宣傳和時裝發布會。
COS 2018 秋冬女裝大片
COS 服裝的設計靈感常常來源於建築、平面設計和藝術,以剪裁上的立體感和比例,創造出高質感的時尚風格。
因此 COS 一直都在和與自身品牌理念相契合的設計師、藝術家和建築師保持跨界合作,採用另一種更加符合品牌氣質的方式曝光在大眾視野之中。
COS 品牌創意總監 Karin Gustaffson
例如 2012 年,COS 邀請年輕設計師 Gary Card 設計了一個木結構的快閃店,充滿結構主義的氣質。
COS x Gary Card
2013 年,與法國藝術組合 Bonsoir Paris 合作,設計出一組充滿線條感的極簡陳列設置。
COS x Bonsoir Paris
2014 年,和佐藤大的 Nendo 工作室合作,為 COS 經典單品「白襯衫」世紀了一間展廳。
COS x Nendo
2016 年,和日本建築大師藤本壯介合作,在米蘭家具展創造了一個沉浸式舞臺「光之森林」,試圖在時裝、空間、森林和建築之間,找到新的聯繫與平衡點。
COS x 藤本壯介
2017 年,與紐約工作室 Snarkitecture 合作,在韓國首爾 Gana Art Gallery 的天花板上,創造了一個名為「Loop」的裝置,由 4 條金屬軌道組成,穿過一個全白的展覽空間。
COS x Snarkitecture
而這次的合作對象 Studio Swine,更是一個擁有非凡創造力和藝術美感的工作室。
03.
Studio Swine
忠於變廢為寶的設計愛侶
Studio Swine 是一對設計界「神仙眷侶」,出生於 1983 年的英俊英國藝術家 Alexander Groves 和出生於 1984 年甜美日本建築設計師 Azusa Murakami 共同創立。
Azusa Murakami & Alexander Groves
2010 年,冰島火山噴發形成火山雲,讓歐洲所有的飛機無法起飛,為了參加米蘭家具展的設計團隊們,只得想盡其他方法前往米蘭。
這在這輾轉的旅途中,不同國籍的兩個人相識了,在長時間相處後,終於相知相愛。
Azusa Murakami & Alexander Groves
他們在 2011 年共同創立了這個工作室,Swine 並不是一個單詞,而是「Super Wide Interdisciplinary New Explorers」的縮寫,意為「超級跨領域的新探索者」。
他們一直以來都十分關注地區特色和未來資源的平衡,喜歡將人們不願意多看一眼的廢物,或者日常生活中稀鬆平常的物品,變成藝術品。
1.Sea Chair
例如 2012 年,他們的畢業作品就是與設計師 Kieren Jones 合作的「Sea Chair」,他們在漁民的幫助下回收海上垃圾,製作成了這個來自大海的凳子。
2.Can City
2013 年,他們在聖保羅街頭收集廢物鋁罐,將其融化,做成了具有奇特美學的藝術物體裝置,名為「Can City」。
3.Hair Highway
2014 年,他們在中國完成了以清代工藝品以及盛行於上世界 20 年代的「上海 Deco」風格為靈感的作品「Hair Highway」。
這套作品都是用樹脂與回收利用的頭髮製成,但卻能做出玳瑁製品和珍貴木材的質感。
4.Fordlandia
2016 年,他們前往亞馬遜熱帶雨林深處的一個「鬼城」,住了一段時間。
這個「鬼城」實際上是一個在上世紀 30 年代被作廢的工業鎮,名為 Fordlandia,專門為汽車製造商福特供應橡膠材料。
Studio Swine 在當地認識了一種叫做「硬橡膠」的橡膠硫化產物,並且在這裡研究它的製造方法,從橡膠木到最終成型。
他們利用硬橡膠,製造了與這座「鬼城」同樣名字的系列家具——Fordlandia。
而除去「New Spring」,今年他們的作品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5.Infinity Blue
超大型的沉浸式裝置「Infinity Blue」(無限藍),高 9 米,重達 20 噸。如此龐大的作品,為的卻是向世界上最小的生物之一——藍細菌致敬。
藍細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在 30 億年前,地球本來是無氧的環境,正是由於藍細菌的出現,地球才從無氧環境轉化為有氧環境,徹底改變了地球的本質。
首先,Studio Swine 在高原上採集粘土,製作成陶瓷磚,並在磚上賦予了特別的紋理。
再將陶瓷磚的表面塗上藍色粘土和氧化釉,象徵著光合作用過程中所需的氧氣。
緊接著,海域巴黎的香水品牌 Givaudan 合作開發香水,前往世界上最原始的地方——海洋、巖石層、熱帶雨林……採取「最自然的味道」。
再將採集到的材料,萃取成獨特的香水,盡力去表達 45 億年前地球的大氣環境。
最後將陶瓷磚拼在鋼結構的裝置上,裝置內部裝有燈光,並且留出了 32 個渦旋炮發射煙霧環。
裝置完成以後,香水將會從煙霧環中噴發而出,形成煙霧環繞的環境。
最終這個名為「無限藍」的裝置完成後,形成了一個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沉浸式藝術品。
04.
COS x Studio Swine
極簡靈魂的碰撞與融合
其實 COS 對於 Studio Swine 一直都有關注,早在 2016 年 COS 的自發雜誌中,就有一篇名為《再造自然》的文章,有提到他們。
COS主理人與Stuido Swine
Studio Swine 從創立一開始,就相當關注「環境問題」,從當代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中,汲取了相當多元素融入到設計當中,把對環保的希望轉化成簡單而美好的藝術。
而 COS,也是從創立一開始,就在五花八門、繁華炫目的時尚界,保持著那種簡約、致美的態。
這二者無疑是相同的。
雖然 New Spring 是早在 2017 年的作品,但來到上海也是第一次。為了適應上海,特意還將豫園的傳統水景花園和蘇州河邊小鎮的反射水景帶到了裝置上。
所以 New Spring 在上海,成為了中式園林的垂柳,泡泡則是有木蘭花、珍珠或滿月的含義。
他們的跨界合作確實帶來了一種美不勝收的感受。這種藝術,源自於它們對設計、對生活、對自然三者如何融合的理解。
無論是 COS 還是 Studio Swine,他們都採用了更加接近平凡的原始姿態,摒棄了一切繁華和煙火,來面對這個世界。
一個品牌和一個工作室,都頗具極簡靈魂,它們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了如此充滿詩意的作品。
這個展在上海的長寧來福士鐘樓,還有最後的 2 天,如果你在上海,恰好利用這個周末去感受一下吧!
🖋 本文由設計有物原創撰寫
🔗 圖片來源於各工作室官網
🗞 點擊圖片閱讀
這幾支手機太非主流了,讓你想買但不想用……
這很可能是在家裡,最被你忽視的物件……
這些住宅美得過分!自然純粹才是家該有得樣子
🔍 給你充滿靈感和溫度的設計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