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高考考生的秘密:無論選擇什麼職業,你將來可能都會後悔

2020-12-25 深度生活八卦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到了。

孩子們把高考,把填報專業這件事看成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

於是很多人開始詢問,什麼專業最能掙錢?

什麼專業最有前途?

什麼專業是朝陽行業?

作為過來人,或許我們不能給你一個發財致富的指點,

但可以幫助你識別什麼是餡餅,什麼是陷阱。

什麼是明燈,什麼是深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培養識別「好」專業的眼光和能力,

比機械地、跟風地迎合「熱門專業」更重要。

01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朝陽行業?

現在的孩子,特別相信「選擇比努力重要」這一套;

似乎,只要選對了專業,遇上了風口,就能一蹴而就地財務自由。

但我要說,花無百日紅,今天的「朝陽」行業,很可能就是未來的雞肋行業。

二三十年前,最好的行業是給領導做秘書,最值得誇耀的核心競爭力是「字寫得漂亮」;

十多年前,最體面的職業是外貿,最牛逼的能力是英語和打字;

幾年前,來錢最快的職業是IT和金融;近一兩年,天天哭嚎「35歲就要被炒魷魚滾蛋了」的也是IT和金融。

早上的朝陽,就是晚上的夕陽,這個是不可逆轉的規律。

這個世界,很多時候充滿了「能量守恆定律」,充滿了禍福相依的輪迴定律——如果你早早投身在一個講究活力、講究青春的朝陽行當,可能憑藉年輕的優勢賺到超出其他行業平均水平的薪酬和收入,然而,這種行業通常也特別喜歡淘汰「老人」,講究「新陳代謝」,你的中年危機也會比其他行業的從事者來得更早,「35歲失業」並不是危言聳聽。

所以,到底是選擇一個「朝陽行業」吃一波行業紅利,在中年危機來臨之前撈一筆之後轉行;還是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行業裡尋求長遠發展……

這並沒有誰對誰錯之分,但一定要仔細斟酌、思量。

02

第二個問題,什麼是「賺錢」的行業?

首先,我們要對「賺錢」這件事情的本質,有一個深刻的理解。

市場經濟的深層本質是什麼——就是利用信息不對稱,賺取差價。

哪個行業的信息壁壘越多,民生需求越大(和剛需關聯度高),哪個行業就最「賺錢」。

比如,近十年,IT行業和金融行業創造的「信息差」最多,完全符合「大多數人都摸不清其中門道,但大多數人對它們的需求量很大,應用市場廣闊」這些特徵。

IT行業創造的是智慧差價和科技差價(近十年IT科技爆炸式發展,其知識和信息越來越超出普通人所能理解的範疇);金融行業賺的是核心情報和獨家猛料的信息差價(這些關鍵、核心的信源並一般人所能接觸)

所以,這些行業的從業者,成為了這十年的時代寵兒,相當一批IT精英金融達人也獲得了遠高於其他行業的報酬,實現了財務自由。

而許多傳統行業:比如「土化環材」等,因為歷史較為悠久,技術普及度高,且生產工藝、效率方面並沒有革命性的突破,其「信息差」已經被長年累月的市場交易和廣泛競爭抹平,消費者對其行業秘密和產品成本也有較多了解,以至於很難再通過「信息不對稱」獲取暴利,這些明日黃花的行業只能在「難賺錢」的微利時代下掙扎求存。

還有一些是一度被看好,但最終因為新的科技樹沒有點開,應用領域狹窄等緣故,最終淪為了市場的棄兒——比如,當年一度流傳這樣的口號:「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這句看似睿智的預言,後來卻成為了大家的笑柄。人們曾經期望的是,21世紀的生物學能為人類帶來物種改變、長生不老、超能力這種級別的跨越式升級,但如今不得不面對的尷尬現實是,近幾十年來,生物學的發展速度,對人們生活的改善程度遠遠低於當初的預期,其學科的邊際效益正在不斷地遞減中,大批生物專業學生「畢業就失業」,不得不改行。

而文史哲類專業則更加面臨「信息差」小的問題,大多數人對時政、歷史等話題都能插上一嘴,北京的哥指點江山的能耐不見得比大學教授低,參與門檻低且缺乏客觀的、可量化的水平評價標準,是文科類專業的通病,而新媒體的發展更進一步粉碎了把持在文科學者、傳統媒體從業者手中的「信息壟斷權」——在一個大多數信息公開的環境下,以出售信息和價值觀為生的文科類專業,又還能有多少將「信息商品」兌現高價的溢價空間呢?

所以,所謂「賺錢」行業,賺的都是一個行業尚未被大多數人摸透之前,其行業核心信息尚屬於高階秘密之時的「信息差價」——只有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掌握的技能,供不應求的技術或商品才能擁有凌駕於消費者之上的定價權。

當然,「賺錢」行業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行業信息進一步公開,隨著入局者眾及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其信息壁壘必將慢慢消除,「吸金」能力都會日漸下降。大多數行業的「賺錢」能力都是在逐步萎縮之中的。

花無百日紅,任何一個行業的紅利期都十分有限,這是不可逆轉的、生老病死的規律。

03

第三個問題:什麼行業報了不容易後悔?

很多學子,本來試圖從前輩身上得到一些指點,結果卻反而在學長、家長們的吐槽聲中迷失:

「為什麼我感覺無論做什麼行業的人都在吐槽?」

「IT嫌累、金融嫌貴、文科嫌窮、工科嫌髒、公務員嫌升遷難等等」

感覺任何行業的從業者都在疲於奔命,都在怨氣衝天,都在羨慕其他人的專業,那麼到底這個世界上存不存在「好專業」?

首先,我們要承認一點,如果對全社會的職場運行邏輯缺乏一個深刻的理解,就很容易出現「幹一行恨一行」的奇葩現象。大多數人容易對自己所在行業的問題、缺陷和不足看得過重,卻不知道其他行業同樣面臨類似的問題,甚至不足和缺陷可能比自己所在的行業還要大。

這就是圍城效應——在裡面的人想出來,在外面的人想進去。

所以,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頻繁轉行、頻繁試錯——這個不滿意,那個不開心;這個錢少,那個加班多……兜兜轉轉,耗盡了青春和心血之後,結果最後還是碌碌無為。他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行業:如果當初堅持在某一個行業裡深耕精研,也許會比頻繁地在多個行業中蜻蜓點水要好得多。

即使沒有選到自己最心動的專業,即使與普遍意義上的「熱門行業」失之交臂,你也不應氣餒。須知,任何行業都同時擁有你所喜歡和不喜歡的部分,而絕大多數成功人士的職業起點都談不上完美和體面。當你選擇了一個「缺憾」專業時,最優解往往是把這個「缺憾專業」做精做透,成為這個專業中的頭部人才。這樣,你個人的職業前途和吸金能力,大概率能夠完勝那些在「熱門行業」中平庸度日的人。

在選擇一個行業之前,你需要謹慎和三思,但一旦做出選擇之後,無論後來遇到怎樣的挫折,都不要輕易否定當初的決定,因為,即使你當初換了另一個行業,也會有各種未卜的困境在等著你。如果你想不明白這一點,你可能無論選擇了什麼專業都會後悔。

04

第四個問題,不要被「興趣」和「愛好」忽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好一樣東西才能做好」……這是我們在學生時代,就經常耳濡目染的、反覆感召和激勵我們的說辭。但我真的要說一句,這種「興趣至上論」、「愛好至上論」是脫離現實、帶有誤導性的。

經常會有同學報考了某個自己「很喜歡」的專業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學習和技能實習,又發現並非自己興趣所在,歇斯底裡地大吼:「我被騙了!這個專業真的太坑爹了!」

事情往往就是那麼弔詭,許多同學因為某個職業的光環和刻板印象「喜歡」上了它,深入了解之後發現並不是當初想像的那個樣子,當初的「興趣」瞬間變成了「厭惡」——這類情況比比皆是。

「興趣」是可以輕易轉移的,很多人的「興趣」往往也經不起挫折和考驗,一個人的「興趣」,終究和他的「天賦」,和他的「擅長」往往是兩回事。那些基於感性的「喜歡」往往都是脆弱的,膚淺的。

真正科學的做法是,「幹一行愛一行」,這比「愛一行才幹一行」現實得多,事實上,等你踏入社會,進入現實的工作崗位後,你會發現對一個曾經陌生甚至牴觸的行業產生「興趣」,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

05

第五個問題,儘量做一個「造蛋糕」人才。

世界上的職業,總的來說就兩種類型,一種是造蛋糕的,一種是分蛋糕的。

「造蛋糕」行業,一般是理工科行業居多,這些專業的工作者,多半是為生產建設提供實實在在的產量增進和效率飛躍,他們把科技成果落實到應用中去,為人類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實在的助力。

還有一種是「分蛋糕」行業,一般以文科類行業居多,這些專業的工作者,往往以管理、協調、溝通、創意等為主要工作方式,為科技文明成果的分配提供規則、依據和秩序。

總體來說,在一個「增量」為主的時代,「造蛋糕」人才更被看重;而到了一個「存量」為主的時代,「分蛋糕」的人才更有用武之地。

如果再通俗一點說,造蛋糕就是「搞生產的」,分蛋糕就是「搞政治」的——一個在為人類提供增量,一個在為人類分割存量。

越來越繁冗的法律條文、文化論著和道德規範,越來越複雜的經濟和金融運作,英文後綴越來越多的高大上管理模式,為人類分蛋糕的方式巧立了多種名目,然而一個最本質的前提是,只有蛋糕造得足夠多,才能分得起來——與其磨刀霍霍,不如累果碩碩。

新的時代,新的增量,來源於新的科技。一個可以憧憬的未來是,握有高科技鑰匙的「造蛋糕」者,將在價值分配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科技增量的「大頭」收益,勢必重新回歸到生產者手中;充當中間商、中介角色的食利者、「分蛋糕」者縮小市場份額,甚至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趨勢,也令人期待。

相關焦點

  •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大全,家長考生們最需要的志願填報技巧都在這裡了
    一般錄取分數線會高於投檔線,如果你的高考分數正好和某校的投檔線一樣,這並不意味著你一定能被該校錄取。 院校調檔線是各高校錄取考生時對某地報考該校的考生在文化成績方面的最低要求。院校調檔線是在該批院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基礎上,根據當年考生報考本校志願情況、分數情況和本校在該地招生計劃數確定的,每年都會不同。
  • 那年高考,我與你一樣,也在糾結中選擇,思考後選擇就不會後悔
    高考,學生考「試卷」,家長考「志願」。高考難,但其後的志願填報也不容易。畢竟志願影響考生的學習方向和職業生涯。填報高考志願,最痛苦的是糾結如何選擇。究竟如何選擇城市,除了你的想法外,取決於你的高考成績,不可盲目「隨眾」、「從眾」,志願的選擇遠遠超出你的成績層次,最後有可能名落孫山。其實,很多中小城市也有不錯的大學,適合「低分者」撿漏。建議: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選擇城市。
  • 特別的高考獻給特別的你,985學姐為你支招,考生必看
    2020高考的考生,或是考生家長,請您耐心認真的看一看本文,因為這也許會幫助你對高考延期有更多的認識。2020年的高考考生真是太難了。 高考最難的其實是心理戰,對於神經高度緊張的考生來說,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對其產生影響,更別說是高考延期這樣的歷史事件了。然而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把高考延期對自己的不利影響降到最小。 相信考生們都從老師或家長嘴裡聽到過這樣一句話:「高考其實考的就是心態!」
  • 高考「3+1+2」,選科組合物化政,將來高考和發展,有何利弊得失?
    這種高考新模式,是專屬江蘇等八省市的高考改革模式,其中的「3」指統考科目語數英,每科滿分150,以原始卷面分計入高考總分;「1」是確定偏文或者偏理,在物理和歷史兩科中選擇其一,滿分100分,以原始卷面分計入高考總分;「2」只能在化生政地四科中選擇其二,卷面滿分各100分,轉換成等級賦分後計入高考總分。
  • 貴州堯舜教育:你是不是對日語有什麼誤解?沒選擇的考生都在後悔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考生在高考外語的選擇上放棄了傳統的英語,選擇了新晉熱門的日語,外語成績一下子有了飛躍式的提高。令不少考生羨慕的同時,也紛紛提出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適合改學日語,選擇高考日語後成績提升的效果真的會有這麼好嗎?
  • 祝福2020高考考生,人生不止一次高考,披荊斬棘才是人生,加油
    今年的高考考生不容易,其實每一年的高考考生都不容易,或許今年的高考成功完成會更讓我們刻骨銘心。 高考考生們,在經歷了12年寒窗苦讀,用努力的汗水澆築成長,用無數的試卷鋪墊前行道路,用厚厚的書本搭建上升的階梯,終於迎來了這一刻的綻放。
  • 2020屆高考考生 你有一封來自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的信,請查收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 致2020屆高考考生的一封信 親愛的2020屆高考考生: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 什麼是新高考「賦分制」,等級賦分怎麼計算,哪些考生佔優勢?
    文|娟娟lu教育隨著新高考政策的不斷推進,考生和家長對新高考的「賦分制度」更為關注,因為考生的「分數」高低直接影響著可以報考什麼等級的高校,但是對於賦分,大家的了解並不全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什麼是新高考賦分制?
  • 2016年高考需要帶什麼?高考可以帶計算器嗎?
    2016年高考需要帶什麼?高考可以帶計算器嗎?  2016年廣東高考首次採用全國卷,針對家長和考生提出的在赴考、考試作答等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注意事項,廣州市招考辦副主任譚清勝一一進行了解答。  答:高考的各個科目考試,都不可以使用計算器或其他帶計算功能的電子產品。  ●問:手機關機後是否可帶在身上?  答:不可以。根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規定,考生攜帶任何書籍、資料及通訊工具(手機、傳呼機)等違規物品進入考場,無論使用與否,都視作違紀處理,將被取消考試成績。
  • @大城高考考生,2021年大城縣高考報名的通知來啦
    隨遷子女考生須在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居住證所在市級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名點報名。如考生在戶籍省和我省均參加了高考報名,一經查實,取消在我省的報名資格。  (1)統考  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考生,考試類型應選擇「統考」。參加經教育部批准的高校單獨招生以及其他需要通過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或備案的考生均選擇「統考」,如:報考保送生、國家體育總局組織文化考試的體育單招、消防單招、殘障單招或職教師資班等。  統考報考類別分為普通、藝術、體育。
  • 當初高考分數超過一本線,卻走了二本,後悔了嗎?
    高考決定了命運,不僅是自己的努力,還可以決定自己去什麼樣的學校,選擇也很重要,有人明顯分數超過了一本線卻選擇了二本,這是自己的選擇,那麼這樣選擇後悔會嗎?為什麼很多二本專業都超過了一本線?很多雙線超過一條線的原因是什麼?
  • 心理醫生建議高考考生睡前可以做些放鬆治療
    距今年高考還有不到10天,考試前出現焦慮症狀的考生多不多?這些考生應該如何應對焦慮情緒?記者近日採訪了江門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科、心身綜合科主任許律琴。她告訴記者,一直以來都是考生父母為孩子、為自己來諮詢的比較多,臨近高考,建議考生在晚上睡覺前做點放鬆治療,把心理調適好。
  • 湖南上學網:成人高考大專有什麼用?
    成人高考國家給予我們重新選擇,提升自我的機會,為了不讓生活留下遺憾和後悔,我們應該儘可能地抓住一切改變生活的機會。成人高考大專有什麼用?三、升職加薪在企業、單位,想要崗位晉升,公司都會針對員工做一個全面的背調,學歷是非常重要的審核點,高學歷人才在領導心中會有加分,尤其是很多單位對晉升的員工都有學歷硬性要求。工資方面事業單位、醫院單位都會根據員工的學歷進行調整,越高學歷工資越高。
  • 考生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填報高考志願
    2月25日開始,教育面對面2014北京高招諮詢連續四天,為考生和家長帶來「新模式下的高考志願填報通關秘籍」。掌握了這些通關秘籍,就相當於打開了通往理想大學最前方的幾道關卡。通關秘籍第一關:「高考生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填報高考志願」。
  • 高考作文第一次有考生以相聲小劇本完成
    就在今年北京地區的高考語文試卷中,西城區一名閱卷教師批改到這樣一篇解剖「誠信」話題的作文。  據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介紹,今年考生在作文的文體選擇的數量上屬歷年之最,不僅有相當比例的詩歌、雜文、寓言呈現,更是第一次有考生以相聲、小劇本等形式完成作文。   該老師說,雖然這幾年高考語文作文命題正日益朝著開放性和創意性方向發展,文體也由最初的明確規定轉化為如今的自行選擇。然而,考生並沒有明顯的創新和突破,多拘泥於傳統的記敘文和議論文等樣式。
  • 隨著高考分數線的公布,考生準備好如何面對未來?
    畢竟分數對於每個人來說只能代表歷史,只能代表你高中時是否努力過,你是否有能力好好閱讀課本,他不能代表你的全部能力,不能作為衡量一個人將來是否能成功的標準。不管你的考得有多好,你也應該抓住機會上一所好大學,讓你的高中畫出一幅完整的句號,反之,如果你不理想,你不應該太悲傷或太沮喪,這是你高考的失敗,從中總結出失敗的經驗,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
  • 李子柒爆紅:既然做直播能成功, 你為何還要努力高考?
    可那些堅信「讀書無用」的年輕人,也許總有一天,會後悔他們的選擇。十幾年前,如果你走進一間課堂,問孩子們的理想是什麼,他們也許會說「當科學家」、「考清華北大」、「當作家」……但放在今天,有太多不一樣的答案。新華網的職業意願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是主播和網紅。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長相出眾很容易就能引起人們的關注、追捧。
  • 最新:專科升級「本科」層次職業大學22所,低分考生的「福音」
    今年高考人數也是再創新高,有1071萬考生步入考場,有考上清華北大、雙一流211的考生,同樣也有很大一部分低分考生,進入一些高職院校,之後用專升本來「曲線救國」!可每年專升本比例也是有限,現在「低分考生」的「福音」來了,國家教育改革,專科院校升級「本科」!
  • 一個離婚的中年男人告訴我:無論和誰結婚,都會後悔
    煒煒說:「無論和誰結婚,都會後悔。我還是一直單身吧……」「無論和誰結婚,都會後悔。」我琢磨了很久,突然發現,後悔結婚的人,多半是不懂得「經營婚姻」,讓婚姻成為了愛情的「墳墓」。不管你和誰結婚,當初一定是因為愛情,不是一個非常草率的決定。如果你現在說,當初我決定結婚,是沒有考慮清楚。
  • 事實告訴你:真的很了不起
    在高考中,很多考生希望能進入985和211等重點大學,但是中國的重點大學數量有限,因此想被錄取是非常不容易的。到目前為止,總共有3000多所大學,當然這些數據在不斷變化.其中211大學中有112所工程大學,985中有39所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