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運陪檢送餐 走近醫護最強戰友「藍精靈」

2020-12-27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訊(徐旭 記者 霍營)在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的護理支持中心,有一群藍衣戰士,他們雖然不是醫護人員,但卻是醫護的好幫手、好助理。他們每天負責患者的陪檢、標本以及各檢查結果的運送等工作,努力為醫護人員節省時間,日夜與醫護人員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並肩戰鬥。

2月11日,根據省衛健委的工作布署,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暫停一切工作全力開展「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救治工作」。護理支持中心劉淑芝主任和團隊成員們紛紛主動請纓,當即就有百餘名員工報名,由40人組成第一梯隊,2月12日就進入ICU進行隔離區工作,主要負責ICU隔離區和新冠病房的患者陪檢,藥品、輸血、標本、運送、醫護人員及患者飯、水等生活用品的配送,隔離區送印刷品、供應庫物品、藥局消毒物品、大輸液物品、醫用物資等物品運送工作。

2月12 日凌晨就有患者轉入重症監護室,2月13日9時,「藍衣戰士」陶滿金第一個衝鋒在前,進入汙染區內的陶滿金用對講機聯繫外面備戰的戰友,告訴他們注意事項,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2月13日12時,第二批「戰士」逯豔慶、陳德軍、白寧、劉明宇陸續進入了「戰場」……

2月27日又選取了16名與護理相關專業的員工組成第二梯隊進入ICU病房,主要負責患者的日常生活護理。

在這場戰役中,沒有一個是局外人,每個人的工作都忙碌而有序的地進行著......護理支持中心總控臺日夜電話不斷,馬巖護士長親自指揮,積極跟各個部門協調工作,組長們也都積配合指揮工作,讓每項工作落實到個人,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

「誰說女子不如男,我們藍色女戰士個個都是女漢子!」據護理支持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女戰士」們不僅要承擔各科室的藥品轉運,患者以及醫護人員的飲食的及時轉送,還要轉運院裡各部門的物資。「因為我們要轉運患者,還要負責患者的各項陪檢工作,為患者翻身,每天的運動量非常大,穿著不透氣的隔離服瞬間汗水浸溼衣服,當脫下隔離衣後全身就像水洗一樣,長時間佩戴口罩和護目鏡鼻梁和臉都被壓紅,沒有一個人喊疼,沒有一個人叫苦,大家團結一心堅持戰鬥!」

據了解,藍衣戰士們在保證患者的轉運和陪檢之外,還要保證藥品的充足,負責大輸液的轉運。2月14日當天就轉運大輸液600餘箱,由於清潔區劃分原因,不能用車轉運大輸液,他們每次都是一箱一箱地搬,一人一人地傳,當將600餘箱輸液安全轉入病房後,所有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溼了,來不及休息,運送完畢馬上又去執行下一個任務。

相關焦點

  • 小家大愛 | 邱貝文家庭:全家總動員,24小時為一線醫護人員送餐
    今天,讓我們走近來自湖北省的邱貝文家庭。「我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和老公經營著一家餐館,看到醫院缺這缺那的,我們想幫忙。醫務人員想吃飯,無論哪個點,提前半小時打我電話,24小時在線,店、車已全部消毒。」1月25日凌晨4點,邱貝文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3個小時後,她和丈夫萬路被不斷響起的電話聲吵醒,有朋友,也有陌生人。
  • 帶著中國好聲音總決賽門票,浙江戰友回漢看望抗疫醫護
    浙江援鄂醫療隊 隨隊記者浙江衛視記者周家齊和石磊 重回武漢「走親戚」 看望曾與浙江援鄂醫療隊並肩戰鬥的武漢市第四醫院醫護人員還為他們帶來
  • 商家騎手齊上陣為醫護人員送餐
    目前,武漢已有協和醫院、第五醫院、武漢新華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19家醫院的部分醫護工作者吃上了由外賣小哥準時送達的熱乎飯菜。而這些餐品均由多家餐飲品牌製作。
  • 武漢肯德基、必勝客為援漢醫療隊感恩送餐
    在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時,這些援漢的醫護人員還通過在防護服上畫漫畫、轉運病人時和病患一起欣賞夕陽這樣的舉動向武漢人民傳遞積極樂觀的能量,他們是和平年代最勇敢的戰士,也是一群可愛的天使。為了儘可能給更多的援漢醫護人員準備餐點,3月8日,武漢市目前上線「無接觸配送」的17家門店將全天暫停營業,為馳援武漢的全國各地多支醫療隊分批准備近萬份感恩餐點,以致敬馳援武漢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犧牲精神。武漢市5家上線「無接觸配送」的必勝客餐廳也加入了感恩送餐的行列。「這個時候能吃到炸雞真是太開心了。」
  • 最強送餐員1-16集劇情介紹 最強送餐員韓劇全集在哪可以看
    韓劇名:《最強送餐員》別 名:最強外賣員主 演:高庚杓,蔡秀彬接 檔:《最佳一家人》製片地區:韓國發行公司:韓國KBS電視臺最強送餐員演員:高庚杓 飾 崔江洙蔡秀彬 飾 李丹雅《最強送餐員》是由韓國KBS電視臺於2017年8月4日起在金土檔播出的熱血青春勵志劇,由全雨盛執導,李政宇編劇,高庚杓、蔡秀彬、金善浩、高媛熙等主演。
  • 驅車20公裡,一份盒飯也送,90後夫妻帶動全家為一線醫護人員送餐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27日訊(記者石偉)「我們就是普通的武漢小家庭,力所能及地為前方的醫護戰士們出點力。現在各種補給慢慢跟上了,這不是什麼大事,我們不是英雄,也不想紅。」因為一條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24小時為一線醫護人員送餐」,盤龍城90後餐飲店老闆娘邱貝文最近成為網絡熱搜人物,話題閱讀量超1.5億。驅車20公裡,一份盒飯也送,最近兩天,她和丈夫,再加上五六個親人連軸轉,把420多份盒飯送到武漢多家醫院。
  • 安危置之度外,轉診捨我其誰——中心特勤科醫護人員紛紛遞上轉運...
    為儘快將病人轉運至定點醫院,中心特勤科成立了轉運工作小組,全科醫務人員在中心24小時待命,兩輛負壓救護車滿負荷運轉,這對於醫務人員的政治素質、專業素質、犧牲精神與奉獻精神,要求很高。長期以來,特勤科作為中心的重要科室,在中心承擔著轉運病人、醫療保障、公共災害救援等責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發以來,特勤科的十四名專業醫護人員,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第一位的政治任務,用忠誠的態度、奉獻的精神、專業的素質、擔當的言行,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勇於奉獻,積極作為,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普遍讚譽。
  • 《最強送餐員》今晚收官 南智賢曝終映感言
    今日,演員南智賢通過經紀公司Artist Company公開了KBS 2TV金土劇《最強送餐員》的終映感言。
  • 影院丨《藍精靈:尋找神秘村》
    藍妹妹(配音 黛米·洛瓦託)藍精靈種族裡唯一的女性,她一頭金色的長髮嫵媚動人,是很多藍精靈心目中的夢中情人。藍妹妹一直都以為自己是世上唯一的藍精靈種族,而藍妹妹卻意外發現有人在窺視大家,對方還留下了一張地圖,於是她堅信在蘑菇村外有其他藍精靈種族,並背著藍爸爸開啟了尋找同類的旅程。
  • 「坐在送餐車上」的指揮官
    背著消毒桶正在消毒的何曉東摔倒了,右腳腳踝挫傷,即便是這樣,他還依然坐在送餐車上忙碌地指揮著集中隔離留觀點的防疫工作。有著13年黨齡的何曉東是南崗區文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疫情防控總指揮。他是職工眼中的好幹部,更是居民眼中的健康守門人。
  • 綏芬河:「80後」義務送餐員的最後一班崗
    疫情發生以來,兩人成了義務送餐員,負責給醫護人員暫住的五個酒店送餐。為了保證醫護人員及時吃上三餐,他們早上四點半起床出門,五點半到達取餐點裝車,用最快的速度送達。回到休息點簡單休息一會,十點半又要趕到取餐點,直到送完晚餐才能回家。4月22日,他們接到通知,要到新的志願者崗位工作。來不及當面道謝的醫護人員在微信群裡向他們發來感謝的話。新華社發(張濤 攝)
  • 在這條生命轉運線上 他抓起患者的手掌 「把你的手放在我的掌心裡...
    從1月22日到2月18日,類似這樣的轉運情形,吳波相繼完成13人次,其中,疑似新冠肺炎患者4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9例。這條路被人們稱為生命轉運線,在這條路上,吳波說他並不孤單,在他的身旁是瀋陽急救中心數以百計的醫護人員。
  • 「武漢清零」背後的「國寶級轉運」
    「國寶級轉運」:用江鈴,我心裡有底!清零之日,回顧在武漢期間緊張膠著的抗疫戰鬥,身在吉林的賈冶內心依然難以平靜!賈冶是吉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2月21日來漢馳援,3月24日返回吉林。在漢期間,他擔任吉林省紅十字會援鄂重症患者轉運隊隊長,安排調運救護車輛,轉運1040人次,隨車醫護人員無一感染!
  • 凝心聚力 乘勢而上,走近送餐機器人全球標杆企業擎朗智能
    科沃斯於2010年在上海成立,最初以教育機器人起家,2013年全面戰略轉型,開始涉足商用服務機器人領域,產品涵蓋送餐機器人、導引機器人等,其第二代純雷射導航送餐機器人,銷售額過千萬,並得到了市場廣泛的好評。2016年發布第三代送餐機器人Peanut以後,擎朗智能開始了商用服務機器人量產下線進程及規模化商業場景應用。
  • 生活不易之《最強送餐員》
    故事的開始是一個女孩騎著摩託車送餐的背影。李丹雅,25歲,是一個有著5年送外賣經驗的送餐員,沒有遲到和早退的記錄,勤勤懇懇,風雨無阻,不辭辛苦。女生做送餐員不常見,就像我們常喊「外賣小哥」,沒怎麼聽過外賣小姐姐吧。大家不管是在生活還是網絡上,都應該有送餐不易,心疼送餐員的體會吧,可想而知,丹雅的不易。或許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非要做送餐員呢?
  • 《藍精靈3》有望超3億,為了挽回《藍精靈2》的滑鐵盧,索尼終於找到了竅門
    經過了四年的等待,兩度延期上映之後,電影「藍精靈」系列的最新電影《藍精靈:尋找神秘村》(簡稱《藍精靈3》)終於要來了。 吉諾密歐與朱麗葉》(2011) 的導演凱利·阿斯博瑞執掌」藍精靈「系列第三部《藍精靈3》,新作將專注於藍精靈的起源,並摒棄真人動畫形式,採用全動畫模式。
  • 戰友|戰「疫」面前有戰友
    接下來,我們一起認識一位年過花甲的老兵:戰友紅色志願突擊隊長馮建國。個子不高卻精神抖擻的這位老者,就是湖北戰友集團駐武漢優撫醫院志願突擊隊隊長馮建國。在這個收治院區,馮建國和志願突擊隊員們嚴陣以待。無論院區消殺還是物資配送,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 「新華網連線湖北」「我們既是父子,也是『戰友』」
    高儀一家四口都是醫護工作者,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儀選擇奔赴武漢一線與病毒正面交鋒;父親高博在新餘市緊急救援中心負責新冠肺炎疑似和確診患者的調度轉運;母親周愛星在當地醫院負責抗疫後勤保障工作……全家總動員,在戰「疫」中詮釋使命,在戰「疫」中傳承擔當。圖為高儀在抗疫一線。
  • 謝雙莉:給前線戰友送「方言小貼士」
    新華社武漢4月27日電 題:謝雙莉:給前線戰友送「方言小貼士」  新華社記者侯文坤  「搞么子:幹什麼」「哪裡不須服:哪裡不舒服」「活水:喝水」……從稱謂、身體部位名稱,到溫馨問候語、接診對話,得知醫院要派醫護人員前往家鄉湖北荊州支援,32歲的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急診科護士謝雙莉連夜搜集整理出一份
  • 大溫40家餐廳齊上陣為前線醫護送餐!
    連華人自己也鮮少踏入中餐廳用餐尤其是從前最熱鬧列治文食街在疫情初期就已經變得空蕩蕩雖然一早就已經做了預防措施但情況還是絲毫沒有好轉加拿大封國、衛生部發布社交禁令後很多餐廳選擇了暫時歇業小部分餐廳還靠外賣硬撐著但即使重重打擊下當得知溫哥華綜合醫院(VGH)的前線醫護人員因為加班加點奮戰在抗疫第一線而缺少餐飲保障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