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拉麵歷史被改寫 最初吃拉麵的不是水戶黃門

2021-01-08 日本頻道

人民網東京7月14日電(許永新)據《體育報知》報導,此前在日本通常認為第一個吃拉麵的人是水戶黃門,但這個說法卻被新發現的歷史資料否定,這些資料14日起在新橫濱拉麵博物館進行展示。此前一直認為水戶黃門在江戶時代的1697年吃拉麵是最早記錄,但在新資料中明確記載,室町時代的1488年京都的僧侶曾吃 「經帶面」(一種拉麵)。博物館相關人士驚呼「這是改寫歷史的大發現」。

完全改寫日本拉麵史的新事實浮出水面。據新橫濱拉麵博物館介紹,最近發現室町時代的僧侶日記《蔭涼軒日錄》有記載稱,1488年,日記作者參考中國書籍《居家必要事類》中的菜譜製作「經帶面」,由來客分享。

起源於中國的「中國面」需要使用「鹼水」。《居家必要事類》裡明確記載「經帶面」的做法為「材料是小麥粉與鹼水」,因此被認定為「拉麵」。不過該書中只說「湯汁任意」,究竟使用的是什麼湯汁及配菜是個謎。博物館負責人推測,根據室町時代的飲食文化,可能是拌著香菇、海帶、梅子的湯汁來吃的。

此前關於拉麵的最早記錄是江戶時代僧侶寫的「日乘上人日記」。其中記載,1697年,水戶黃門根據明朝儒學家朱舜水傳授的拉麵做法,自己製作並分給家臣。

(責編:張麗婭、陳建軍)

相關焦點

  • 原來中國才是日本拉麵的發源地!
    拉麵是日本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眾面試,無論男女老少都對它青睞有佳。可或許你不知道,所謂的日本拉麵的發源地其實在中國。在明末清初的動亂年代。一心恢復明朝的朱舜水,最終壯志未酬,不願接受清廷的統治而流亡日本,在那裡他用麵條款待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國,這也是日本最早關於中國麵條的記載。
  • 真的是朱舜水發明了日本拉麵嗎?
    日本第一位中國廚師是朱舜水?為了了解諸如朱舜水這樣的中國儒家學者,對日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們需要抽絲剝繭地解開影響中日政治關係,從而影響到日本麵食演變的複雜歷史之網。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我們必須深入研究現代社會為水戶黃門這一真實歷史人物塑造出的固定形象。
  • 你真的吃懂日式拉麵了嗎?
    一進門說,最愛吃的日本美食是拉麵。我聽到很開心。的確,在日本眾多的美食裡,拉麵應該算是首選的平民美食,有肉有湯有面有溫度。記得16年前第一次來日本時,因為不會日語,只會一句「拉麵」,於是吃了好幾日拉麵。還有」麻婆豆腐「「擔擔麵」(日語發音也是和中文一樣的)。這次來到日本長住終於有時間扯清楚拉麵的歷史,到底拉麵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
  • 「中華面」是如何變成日本拉麵的
    由慶祝稻米豐收而來的「踐祚大嘗祭」,至今仍是天皇即位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正如傳統是可以想像或再造的,稻米並不是全部的日本,儘管它可以被看作一面鏡子,照見平安時代以來的日本歷史,但鏡子有時會失真,傳統會隱沒會重現。簡體中文版的封面設計師或許就陰差陽錯地撞破了稻米在當代日本文化中的窘境:那枝綴在旭日旁的並不是稻穗,而是麥穗。
  • 《蒲公英》日本拉麵的爺爺竟然是陽春麵
    不知道當年傳到日本的,是否是真正的中式拉麵。但從現在日本手工或機制的拉麵來看,日本拉麵的爸爸不是中國拉麵,而更像中國的切面。叫做拉麵,更有可能是人傳人中產生了錯變,有以訛傳訛之嫌。不過,不管怎樣,拉麵來自中國,一點不假。
  • 日本拉麵的歷史,了解一下?
    日本拉麵最初源自中國,在日本史記中最早記載的是明朝遺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以後,使用麵條來款待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國。在傳入日本之後,拉麵成為了當地的一個代表性的大眾麵食。最開始的時候日本拉麵普通的做法是在裡面加入叉燒肉、筍子的醬油口味,但是現在拉麵的口味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也越來越多樣化。在明治時代早期,中華大地有很多地方都盛行拉麵,在1900年代,部分中國人開始在日本售賣切面,那時候主要搭配的湯底和配料都非常的簡單,在昭和年間,拉麵開始在日本中獲得廣泛關注。
  • 原來日本拉麵還有這樣一段歷史!
    大家來到日本之後,一定會品嘗日本當地的美食。那大家都喜歡吃什麼呢?是壽司嗎?是天婦羅嗎?是會席料理嗎?還是,一碗筋道彈牙、濃厚鮮美的拉麵呢?很多人知道日本的拉麵都是通過日本的動漫,很多動漫作品中的主角都喜歡吃拉麵,並且能連著吃好幾碗(比如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有不少小夥伴就從這個時候開始對拉麵充滿了嚮往。濃濃的湯頭,怎麼看都讓人很有食慾。
  • 《康熙微服私訪記》的原型,日本家喻戶曉的「水戶黃門」是什麼
    這個鏡頭「套路性」太強,太老土了,不過因為戲劇衝突性確實強,所以看著嘛也能解悶,當然,既然是這麼有「套路性」的情節,自然不是中國獨有的,咱們的鄰居日本也有類似的打臉劇情,而且,東亞地區這種影視情節就是和日本影視劇學的,而且在日本,這個劇情算是人盡皆知,這就是在日本著名的「水戶黃門」的故事。什麼是「水戶黃門」呢?
  • 去日本旅遊,日本拉麵種類繁多,有沒有一款適合你
    去日本旅遊,日本拉麵種類繁多,有沒有一款適合你拉麵的故鄉毫無疑問是中國大陸,在日語中也寫拉麵,如今早已成為日本民眾的摯愛,是與咖喱飯齊名的國民食品,日本拉麵不斷進化,味道愈加醇厚,種類不斷增加,而且還打入了歐美各國的餐飲市場,如今又衣錦還鄉,在他的故鄉中國也很受歡迎。
  •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三十二)日本拉麵
    日本最早關於中國麵條的記載是明朝遺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後,用麵條來款待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國。「ラーメン」(日語羅馬字:ramen)的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說法。被最多人認同的說法是來自漢語的「拉麵」,所以漢字寫做「拉麵」。另外的說法包括:老面、滷麵、柳面(一個姓柳的中國人拉麵師傅)。
  • 日本拉麵談(二)拉麵派系大全,看完可以拿去吹逼的
    《水戶黃門的食桌》《餐桌上的日本文化史》《日料的故事》《日本麵食文化的1300年》《Lucky peach》知乎蘇菲知乎朱七七因為手頭積壓了南京目前許多自家熬製湯底的日本拉麵店的素材因為日本拉麵談沒有寫完所以一直沒法開始寫我看下目前已經有哪些已經去過了的啊
  • 江戶幕府的水戶藩主德川光圀為什麼被稱為「水戶黃門」?
    《水戶黃門》是日本TBS電視臺製作的一部從1969年播放至今的經典長壽電視劇,在日本的知名度極高。
  • 山西拉麵的做法 家常 山西大把拉麵的做法
    這種楨條面就是現在山西的拉麵。拉麵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風味。拉麵這種食物,其實當年是由中國流傳到日本去的,事實上,在日本的三大面(烏龍,拉拉,蕎麥)中,只有蕎麥麵勉強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傳統麵食,而中華料理中為人所熟知的拉麵,正是現今日本拉麵的原身。
  • 沒什麼東西比一碗「地獄拉麵」更能說明日本哥們的味覺底限了
    在開始我的臭現之前,我們先來普及一下到底何為「地獄拉麵」。日本拉麵這種食物,其實當年是由中國流傳到日本去的,事實上,在日本的三大面(烏龍麵,拉麵,蕎麥麵)中,只有蕎麥麵勉強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傳統麵食,而中華料理中為人所熟知的拉麵,正是現今日本拉麵的原身。在日本對拉麵最早的歷史記載,是在一七零四年,一位名叫安積覺的歷史學者在「舜水朱式談綺」書中提到中華面,以及水戶黃門曾經吃過類似烏龍麵的麵食。
  • 日本電視臺人氣劇《水戶黃門》換將(圖)
    雛形明子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丁虹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5月27日,日本娛樂圈傳出消息,日本著名女演員雛形明子(32歲)將取代由美燻(59歲),預計於2010年秋天,從日本TBS電視臺製作的人氣歷史劇《水戶黃門》第42部開始正式參演。而在《短命阿銀》裡扮演疾風阿娟一角、有25年藝齡的由美燻,也將在本期播出劇集後「畢業」。
  • 日本拉麵為啥也能叫拉麵?
    說起日本的代表性食物,除了壽司和天婦羅,拉麵也是少不了要提到的。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拉麵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動漫《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日本的拉麵,源自於中國的湯麵,傳入日本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88年的室町時代,但直到明治時期開放港口,隨著中國人來日的數量增多,大量中餐館裡物美價廉的中式湯麵便得以快速在日本普及開來。
  • 想吃拉麵又嫌熬湯麻煩,只要加了它湯肉一鍋出,醬油味噌叉燒拉麵
    日本的拉麵源自中國,最早的記載是明朝遺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後,用麵條來款待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國。而到了明治時代,拉麵已經是橫濱中華街最常見的食品之一了。1900年代,來自上海和廣東的中國人在日本賣切面,配以簡單的湯底和配料。在昭和年間,拉麵在日本開始流行。
  • 《半澤直樹》原作者表示想要寫到100卷 致敬《水戶黃門》
    目前超人氣日劇《半澤直樹》正在熱播中,收視率屢次衝高,近日原作者池井戶潤表示願意寫到100卷,向著有「日本的包青天」之稱的日劇經典《水戶黃門》的目標前進。·《半澤直樹》日劇改編自直木獎獲得者池井戶潤的小說《我們是泡沫入行組》和《我們是花樣泡沫組》。
  • 不用拉的日本拉麵,為什麼叫拉麵?
    說起日本的代表性食物,除了壽司和天婦羅,拉麵也是少不了要提到的。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拉麵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 《水戶黃門》時隔四年再復活 主要卡司全數回歸
    《水戶黃門》今夏復活  搜狐娛樂訊(編譯/Domino)2011年為42年間歷史性的播出畫上句號的經典時代劇《水戶黃門》日前宣布時隔四年再次回歸。在劇中飾演水戶黃門的裡見浩太朗等主要卡司再次集結,將在今年夏季檔推出全新的2小時SP特別劇。>>>>>了解更多日娛資訊,請進入搜狐視頻日劇頻道  《水戶黃門》至今還保持著民放臺連續劇歷史收視排名第二位的成績,1979年2月5日播出的單集收視曾一度高達43.7%。在該系列劃上句號之後,一直有觀眾期待這一國民人氣時代劇能夠再次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