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日本拉麵還有這樣一段歷史!

2021-02-28 japanembassy
大家來到日本之後,一定會品嘗日本當地的美食。那大家都喜歡吃什麼呢?是壽司嗎?是天婦羅嗎?是會席料理嗎?還是,一碗筋道彈牙、濃厚鮮美的拉麵呢?很多人知道日本的拉麵都是通過日本的動漫,很多動漫作品中的主角都喜歡吃拉麵,並且能連著吃好幾碗(比如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有不少小夥伴就從這個時候開始對拉麵充滿了嚮往。濃濃的湯頭,怎麼看都讓人很有食慾。

很多人都在問,日本的拉麵有中國的蘭州拉麵好吃嗎?其實,日本的拉麵和中國的蘭州拉麵完全不同,從製作方法到配料,可以說是各有各的特色。另外,日本拉麵其實不是「拉麵」,因為並不是像蘭州拉麵那樣,真的用麵團「拉」出一碗麵,而是用已經加工好的生麵條,拿過來直接煮就可以了,因此,日本的拉麵對於味道、湯料的要求就會更高,甚至把調味用的底湯稱為「拉麵的靈魂」。

這樣一碗熱騰騰的、能讓人吃出幸福感的拉麵,是怎樣在日本誕生並且發展到今天的呢?咱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日本拉麵背後的歷史故事吧!

說到拉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65年,把它帶到日本的是中國人朱之瑜。朱之瑜致力於反清復明,南朝滅亡後他不願意降清,於是東渡到了日本,給自己改名為舜水,意為「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國故土之情。朱舜水到日本後,受到了當時德川御三家,水戶藩德川第二代當主德川光圀的賞識,有一次他設宴款待德川光圀的時候,做了中國的湯麵,這就是日本文獻中記載的最早的拉麵。

德川光圀

拉麵開始在民間普及,是在1872年,有幾家中華料理店開在了現在橫濱中華街的位置,店裡就會提供「湯麵」,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的中華料理店都會賣日本拉麵的原因。1884年,在北海道的函館出現了「南京面」的廣告,這是日本第一次正式在廣告中宣傳中華面,也就是現代日本拉麵的前身了。直到1910年,在東京的淺草開了一家路邊攤「來來軒」,成了日本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拉麵店,專賣醬油味拉麵,從此,拉麵開始在日本全國發展和普及起來。

1947年,在福岡出現了第一家豬骨拉麵,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一蘭拉麵」的前身;1955年,在北海道札幌市「味之三平」拉麵店誕生了味增拉麵;同年,在東京的池袋的「大勝軒」誕生了日式蘸面。到了90年代,各地都開始推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拉麵,除了以往濃厚風味的拉麵,還出現了比較清爽的鹽味拉麵,以雞湯或海鮮湯作湯底的拉麵等等,口味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有地方特色。

日本各地的拉麵都很有特色,熱愛美食的你一定要多吃幾碗哈~

相關焦點

  • 原來中國才是日本拉麵的發源地!
    拉麵是日本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眾面試,無論男女老少都對它青睞有佳。可或許你不知道,所謂的日本拉麵的發源地其實在中國。在明末清初的動亂年代。一心恢復明朝的朱舜水,最終壯志未酬,不願接受清廷的統治而流亡日本,在那裡他用麵條款待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國,這也是日本最早關於中國麵條的記載。
  • 日本拉麵的歷史,了解一下?
    日本拉麵最初源自中國,在日本史記中最早記載的是明朝遺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以後,使用麵條來款待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國。在傳入日本之後,拉麵成為了當地的一個代表性的大眾麵食。最開始的時候日本拉麵普通的做法是在裡面加入叉燒肉、筍子的醬油口味,但是現在拉麵的口味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也越來越多樣化。在明治時代早期,中華大地有很多地方都盛行拉麵,在1900年代,部分中國人開始在日本售賣切面,那時候主要搭配的湯底和配料都非常的簡單,在昭和年間,拉麵開始在日本中獲得廣泛關注。
  • 日本拉麵歷史被改寫 最初吃拉麵的不是水戶黃門
    人民網東京7月14日電(許永新)據《體育報知》報導,此前在日本通常認為第一個吃拉麵的人是水戶黃門,但這個說法卻被新發現的歷史資料否定,這些資料14日起在新橫濱拉麵博物館進行展示。
  •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歷史新高
    據悉這樣可以減少食材的損耗,同時也能節約電費。據東京商工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9月,共有23家壽司店倒閉,是去年同期的1.5倍。如若照此勢頭發展下去,預計會有共30家壽司店倒閉。  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歷史新高  拉麵是日本美食的一張名片。由於競爭激烈和疫情打擊,一些老牌知名的拉麵店也面臨淘汰。
  • 日本拉麵為啥也能叫拉麵?
    說起日本的代表性食物,除了壽司和天婦羅,拉麵也是少不了要提到的。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拉麵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動漫《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日本的拉麵,源自於中國的湯麵,傳入日本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88年的室町時代,但直到明治時期開放港口,隨著中國人來日的數量增多,大量中餐館裡物美價廉的中式湯麵便得以快速在日本普及開來。
  •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三十二)日本拉麵
    在日本對拉麵最早的歷史記載,是在一七零四年,一位名叫安積覺的歷史學者在「舜水朱式談綺」書中提到中華面,以及水戶黃門曾經吃過類似烏龍麵的麵食。就一般的認定,拉麵的技術是在一九一二年時由日本人自中國引進到橫濱。
  • 【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歷史新高】 據日本雅虎網站11日報導...
    【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歷史新高】 據日本雅虎網站11日報導,根據市場調查公司「日本帝國數據銀行」的調查顯示,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34家拉麵店倒閉。這是2000年後,首次有超過30家拉麵店在不到一年內倒閉。這一情況若持續下去,日本今年倒閉的拉麵店數量將創歷史新高。
  • 一碗脫胎換骨的拉麵:日本深遠的拉麵文化
    編者按:日本是全球食客心中的一大聖地,米其林餐廳數量居世界之首,匠心獨運的無名小店更是數不勝數。美食作家馬特·古爾丁走訪東京、大阪、福岡等七座日本飲食重鎮,品嘗每個城市的代表性食物,並將城市的歷史文化也融入飲食觀察中。
  • 近日,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歷史新高
    日本拉麵店生意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但是近日有媒體稱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歷史新高,這究竟是什麼情況?據日本雅虎網站11日報導,根據市場調查公司「日本帝國數據銀行」的調查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34家拉麵店倒閉。這是2000年後,首次有超過30家拉麵店在不到一年內倒閉。這一情況若持續下去,日本今年倒閉的拉麵店數量將創歷史新高。據報導,儘管長期受到食客喜愛,但在福岡市等地經營豬骨拉麵品牌「長濱將軍」的蒙基食品(音譯)公司、主營橫濱家庭拉麵的老牌店鋪「六角家」在今年紛紛倒閉。
  • 日本著名連鎖拉麵店,吃了才發現是這樣的拉麵
    但去過九州旅遊的人一定知道,「一蘭」在當地其實只是一間知名度高的豚骨拉麵連鎖店,並非人氣拉麵店。不過,話說回頭,在日本這個拉麵店林立的國家,分店可以遍布全國,也有一定的實力。之前多次想光顧香港分店試一試味道到底是否有分別,但每次見到長長的人龍就會打退堂鼓。難得今日星期五路經銅鑼灣」一蘭「,又是下午兩點,過了午飯尖峰時段,一看店內還有座位終於可以試到啦!
  • 日本拉麵哪家強?
    味道:味噌配料:叉燒、大蔥、竹筍、魚板、蒜辣味噌醬、海苔粉知名店家:龍上海喜多方拉麵小鎮喜多方自誇是全日本拉麵與居民人口比最高的地方,約300名居民就有一家拉麵店。當地聞名的還有居民吃清淡乾淨的醬油拉麵當早餐,還發明用鐵板把拉麵煎成焦香硬殼夾著豬肉餡料的拉麵漢堡。
  • 「中華面」是如何變成日本拉麵的
    由慶祝稻米豐收而來的「踐祚大嘗祭」,至今仍是天皇即位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正如傳統是可以想像或再造的,稻米並不是全部的日本,儘管它可以被看作一面鏡子,照見平安時代以來的日本歷史,但鏡子有時會失真,傳統會隱沒會重現。簡體中文版的封面設計師或許就陰差陽錯地撞破了稻米在當代日本文化中的窘境:那枝綴在旭日旁的並不是稻穗,而是麥穗。
  • 【日本】梅光軒,50年的日本拉麵味道
    現在日本有好多家分店,曾獲得包括旭川市拉麵大賽最佳拉麵金獎、《北海道米芝蓮指南 2012》推介食肆等在內的榮譽。旭川這一家,是最早的本店,跟隨CHAMA一家人,品一下這個擁有近50年歷史的著名拉麵店。
  • 拉麵史上的華人系列鹽味拉麵始祖陳南養與日本最早拉麵店
    1 鹽味拉麵(塩ラーメン)鹽味拉麵也叫「函館拉麵」或「函館鹽味拉麵」,是業界公認發祥最早的日本拉麵,也最接近中國麵食傳入日本時的做法,一百多年來傳統的鹽味拉麵在烹飪技法上改變最少。用豬骨或雞骨做成清澈的湯底,調味以鹽為主導,配菜除了叉燒、筍乾、大蔥,還有一種叫做「麩」的食物,麩就是我們說的麵筋,明朝初期由僧侶傳到日本。鹽味拉麵和豚骨拉麵、醬油拉麵、味噌拉麵齊名,要是在函館市及其周邊地區的拉麵店說來碗面,不用解釋那就是鹽味拉麵。
  • 日本神奇的拉麵店——拉麵二郎的那些事兒
    日本拉麵二郎每個店供應的拉麵量都不一樣,在有的店吃拉麵很快就會吃完,而有的店你很努力地吃很努力地吃還是很長時間才吃完,差別非常大。
  • 這才是正宗日本拉麵!《陰陽師:百聞牌》商店街上的王牌拉麵
    眾所周知,日本人十分愛吃拉麵,醬油拉麵、清湯拉麵、雞湯拉麵……還有最為出名的豚骨拉麵,其配料精細、湯底濃鬱、麵條勁道的特色,連許多不愛麵食的人都讚不絕口。正宗的日本拉麵更是巷裡飄香,時常令人聞味兒就垂涎,好吃到甚至有了「去日本旅遊不吃拉麵等於沒去」的說法。
  • 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歷史新高#】在日本,受到新...
    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歷史新高#】在日本,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拉麵館客流量驟減,原本紅火的拉麵生意隨之一落千丈。據日本一家主流市場調研公司統計,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國內拉麵館破產倒閉數量達34家,創下自2000年以來的同期新高。此外,還有大量門店因不看好經營前景而主動關門。目前日本全國可查詢到的拉麵館數量約為25800家。
  • 從拉麵到泡麵,中日韓歷史全在面裡
    這不禁讓人好奇,拉麵日本化的過程是如何完成的?為了解答這個疑問,《拉麵:食物裡的日本史》的作者顧若鵬(Barak Kusherner)梳理中日食麵的歷史,廣泛採訪喜劇演員、餐飲專家、娛樂經歷、拉麵店主、食客以及食物史學者,講述了一個有關食品與時代變革的有趣故事。一碗熱騰騰的日式拉麵,它的原料麵條、肉以及各種調味料無不是日本與東亞各國政治、文化互相影響的結晶。
  • 不用拉的日本拉麵,為什麼叫拉麵?
    說起日本的代表性食物,除了壽司和天婦羅,拉麵也是少不了要提到的。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拉麵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 《火影忍者》鳴人這麼愛吃拉麵,原來是...
    2009年第一家雷神拉麵在東京開業,至今在日本已經有40家分店了!現在這個在日本大街小巷都熟知的拉麵,已經來到了深圳 !         創始人(大下智也)曾跟拉面前輩山頭火和沾面鼻祖大勝軒拜師學藝,為了將這一碗正宗的日式拉麵呈現給更多的拉麵迷,湯底選用的原材料和拉麵都是從日本空運而來,製作過程更是一絲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