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快消
文 | 納蘭醉天
這個春節,銀鷺要這樣幹!!
隨著雀巢官宣原銀鷺創始人陳清水團隊接手銀鷺,這部年度大戲《銀鷺去哪兒》也正式收官了。雖然還有一些尚未披露的細節,但對整個劇已沒有太多影響。那麼,創始人回歸這一個月都有哪些動作;今年的春節,銀鷺將做哪些變化,來迎接第一場大考呢?
01「回購」價
就如同沒人知道當年雀巢收購銀鷺最後的40%股份所付的金額一樣,陳清水家族收購雀巢的價格也一直沒有披露。雖然雀巢之前一直要求售價10億美元,但難度非常大。畢竟,雀巢在2011年收購銀鷺60%股份時,只付了15億人民幣,在2013年銀鷺銷售金額達111億後,2015年銀鷺業績就開始下滑,尤其是2016年出現了雙位數下滑。
雀巢在2017年、2018年分兩批收購剩餘40%的股份,自然也不可能出太高的價錢。這一點就說明了雀巢的精明之處,我先買漲,而後在你要跌的時候再出一部分錢,如果我的介入挽救不了下滑的勢頭,就直接清倉。
要知道,這些年,外企在中國市場收購可沒少啞巴吃黃連啊。比如,某外資巨頭,收購了一健康飲品公司,那公司一年1億的銷量,硬吹成一年12億,就這樣掉進了一個坑;還有好時收購金絲猴,也是相似的故事,好時發現金絲猴數據造假,曾一度延遲付款,最後還是含著淚走完了收購路;至於美妝品牌愛呵,當年更是從創業之初就為了被強生收購,那數據更是做的,強生都看哭了。
雀巢還是很精明的,先代工再收購,看你業績下滑了,再完成剩餘的收購——被騙也騙不了幾個錢。最騷的操作就是業績不行了,明明都要甩賣了,依然報出個天價10億美金。
「最後的成交價在6億美金吧,其中3-4億美金是首付款,剩餘的尾款會以銀鷺公司未來的發展,以及雀巢與銀鷺合作的一些項目達到一定的條件,來陸續支付。」就此次「回購」的價格,某知情人士透露(這個收購金額可能不準確,如果有人知道準確的,盼告之。雀巢或銀鷺投訴的話,也請證明這個金額是假的)。
這與最早傳出來的、銀鷺另兩位創始人陳清淵,蔡學彥主導收購銀鷺時的價格差不多。當時,蔡學彥這一方與雀巢的「差距」就在價格上,後來才會冒出一堆「有興趣收購」的公司。如此看來,是雙方都各讓了一步。雀巢未要求全部付清,給了銀鷺喘息之機,這對銀鷺公司是個好事。
當然,雀巢在這件事上也不虧,6億美金絕對比其收購價格高,即便是最後沒達到6億,一是擺脫了銀鷺這個拖油瓶;二來,這些年的經營利潤也算是回了本。
陳清水團隊能以這個價格來收回銀鷺,也說明當年銀鷺賣的很「良心」。銷售數據還是很真的,即便如今已跌去一半市場,他們也有信心讓銀鷺奪回一些市場。所以,陳清水也沒有落井下石,把價格壓的更低。
如果再拖一兩年,雖然收購價會低,但銀鷺這個品牌顯然會更不值錢。
2020年這場疫情,讓大量資本湧入快消行業,讓快消尤其是食品行業的市場價值水漲船高,所以,明年銀鷺休整一年,2022爭取上市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02三把火
創始人團隊回歸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暫停目前的線路調整——也就是暫停裁員。據了解,在交接之前一兩個月內,銀鷺已經開始調整線路,一些沒有線路的人就要去調崗或者流失。
有信源稱,線路重新調整會在明年3月,在春節大戰打完,費用核銷完,根據實際銷售情況再進行調整。
當然,這個決定即有驚喜又有小傷心。據之前的規劃,2021年銀鷺的員工目標控制在4000人左右,可在2020年初時,銀鷺有員工就達8000餘人,如今自然流失再加某些軟動作,銀鷺已經流失了2000餘人。這樣的流失率也算是正常,畢竟這兩年快消行業都不景氣,幾乎每個企業都有人員流失。
隨著新線路暫停調整,一些員工想拿補償走人的願望也就難以實現了。所有銀鷺員工表示,無比羨慕當年金絲猴、百事的員工,因為大部分人都在收購時,拿到了新東家給予的補償,可雀巢收購銀鷺時,銀鷺員工都沒拿到補償。說是員工籤約主體沒變,大家籤的還是銀鷺,不是雀巢。同樣的,這次銀鷺被創始人團體重新買回來,員工的合同主體依然沒有改變,所以,也不存在賠款一說。
相反,當初康師傅飲品與百事建立合作時,讓百事員工從百事變成康師傅賠了一批,被康師傅裁掉又賠了一次。基本都是賠兩次,不得不說是賠款小能手。
雖然,整個2020年,銀鷺員工都處在「無心建設」的半「停工狀態」。想想,房都要塌了,讓大家再談建設、談奉獻,確實不太現實。雖然,大家的狀態不好,但整個銀鷺表現的銷售數字也還算可以。截止11月底,整個銀鷺的銷售數字還略有上升。即便被送禮壓的喘不氣來的河南市場也只有3個點的下滑,這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
只是,在這樣的數字背後,經銷商承擔了更多壓力,部分經銷商表示,「今年沒掙錢」。或許是雀巢一直在找銀鷺接盤俠原因,或認為產品2年保質期還可以分賣一些,雀巢並沒有給經銷商額外費用。大部分經銷商選擇自己貼補費用來處理舊貨,把送禮產品重新拆裝,變成常規包裝來銷售。
而風雨中抱團的經銷商和員工,也給了銀鷺老闆信心。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陳清水團隊回歸後,分別針對員工和經銷商制定了相應的政策。
比如,每個員工發放1000元,作為表彰以及小補償。
這與很多員工想要的離職補償差了很遠,但在整個快消行業的寒冬時期,工作機會明顯是少於求職人員的,所以,能保證工作崗位還有一些補償,也算一點小溫暖。
也有員工表示,這12月發的工資應該是11月份的,按理應該是雀巢出的,莫非這次1000元的獎勵也是雀巢出的?對於這樣的探案小能手,老納只想說「且享受且珍惜,哪來那麼多為什麼」。
針對經銷商今年壓貨較多的狀況,銀鷺規定,2021年開始,所有經銷商的庫存周轉天數不得超過25天。不止於此,2020年這幾個月,如果經銷商的庫存周轉天數在40天以上,經銷商都開不出單子,發不出貨。什麼時候庫存正常,什麼時候排單發貨。
雖然這個不壓貨政策較好,但明年對員工還有25%的增長考核,低於25%的,工作都不被認可。這樣的情況,是不是會導致員工和經銷商思考一下移庫(增加倉庫)的情況呢?畢竟,KPI為導向,大家都想拿更高一點的工資,所以,政策是好的,但最後執行起來總會有各種差別。
當然,全體經銷商大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無論是做春節前的動員之戰還是向經銷商傳遞銀鷺回歸後,讓經銷商安心、定心、並重燃戰心,這場全員大會必不可少。
在12月中旬,數百名經銷商參與了銀鷺回歸即春節大戰的動員會。在會上銀鷺制定了相應的目標:
兩個數字都比較有壓力,但也表明了團隊對銀鷺還是有信心的,數字是有理有據的,並不是拍腦袋的推理。
考慮到一季度的數字確實有一定的壓力,尤其是春節對銀鷺的重要性,在此次大會上,銀鷺公司把此前制定的一些政策,又增加了點數,尤其是八寶粥增加了2個點的費用支持。
與銀鷺經銷商在廈門開會不同,雀巢咖啡的代理商在北京開了春節動員會,會上明確了明年雀巢團隊19個省,銀鷺負責12個省的經營思路不變。而銀鷺、雀巢團隊各自製定自己的策略。
如今各區域經銷商的細緻動員會也會一一展開,即將到來的春節,那個出走了多年的少年又回來了,只是,這個世界已經改變,大家還能找回當年的彼此嗎?
最後:
很多常看老納文章的人都能感覺到,老納總想回到快消圈裡。按理說,寫文是老納的愛好,在粉絲圈裡有一定知名度,待遇也尚可。回到快消行業裡,還不是苦逼的一線負責人,還要常常被人批評、嘲笑、工資還低,為什麼就那麼想回到「那裡」呢。
其實,銀鷺創始人們應該有相似的心境。按理說,他們都已經財富自由了,如今銀鷺可以說有點「小問題」。為何要回來呢?因為,「有些人說不清哪好,但就是誰都代替不了」,一個人的牛逼,怎麼都不如曾經一群人的苦逼,不是嗎?
唯願,未來都好吧,銀鷺,奧利給!!
另外,因老納在快消圈裡人脈有限,並不認識雀巢的大中華區負責人以及銀鷺的創始人團隊什麼的,暫時無法跟這些大牛聊一聊。所以,老納寫的都是些只要有心,就能查到的,可能有些媒體不太關注這些小細節,但老納認為,一線的員工、經銷商的心聲,才是構成快消行業最美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