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八佰》造夢師的創作信念

2020-09-30 新京報

大家好,我是林木,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的美術系,從事電影的美術指導和造型指導工作,參與過《殺生》,《北京愛情故事》,《火鍋英雄》,《一齣好戲》,《八佰》等影片的製作。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我對電影美術創作的心得。

生活中總有人問我,電影美術究竟是做什麼的?在我的理解裡有一種概括的說法,就是在電影畫面中,除了演員的表演以外,其它所有的元素都和美術有關。比如說最直觀的場景環境,時代背景,色彩和質感的處理。還有演員在環境中的造型,所有陳設或接觸的道具,以及雨雪風沙等氣氛的營造,這些都是需要美術師去設計和把控的。

拍南極絕戀的時候,故事從頭至尾幾乎都發生在南極。導演吳有音從一開始就有一個念想,要去南極實地拍攝。

看著地圖上那一片雪白神秘的大陸,每個人似乎都有了一種信念,這讓我們有機會去經歷劇中人所經歷的體驗。很多時候我們是在用鏡頭偽造一種真實,通過電影表達某種情感或者信念。

說到信念呢,一定要說到《八佰》。拍攝場地一直是個難題,因為主場景不僅需要足夠開闊的空地,便捷的交通與施工條件,還需要附近有天然的水源,來解決挖掘人工河道引水的需求。

美術組先是用電腦建立了3D的場景模型,包括四行倉庫的一個可拆解的模型,倉庫的每一層都可以拆分,這樣的話就可以逐層打開,讓導演和主創們在模型裡更直觀的來討論空間關係,研究演員的調度和拍攝方案。

南北岸從設計原則上並不完全一樣,北岸大的設計原則是更偏重於寫實的,力求還原戰爭的殘酷性。而南岸為了表現它與戰爭的反差,更偏向於寫意風格。 為了考證倉庫內部結構,我們去現存的四行倉庫原址尋找答案,但它內部經過解放後多次的改建、裝修,早已面目全非,倉庫的內部資料完全沒有線索可循。於是我索性根據故事劇情和人物的角度出發,打破常規倉庫單調的結構,重新設計了四行倉庫的內部空間。

真實的四行倉庫是一個整體,中間並沒有空隙。但我把倉庫分成了東、西兩部分。西樓更偏重於戰鬥,幾次慘烈的攻堅戰都是發生在西樓。而東樓設定為銀行辦公區,而不是倉庫。東樓更多是傳達精神層面的戲份,在功能上偏重於謝晉元的指揮部,比較內心、抒情的戲都發生二層,一層大堂被用做傷員手術療傷和安放陣亡戰士屍體的區域,有情感暗示的皮影戲也是在這裡。

《八佰》不僅僅是為了再現歷史上蘇州河北岸的這場戰鬥,對南岸旁觀者的刻畫,可能在某種意義上更重要。只要在街道上可以看到的門窗或店鋪,我們都做了內景,這讓演員和工作人員進入現場就會有一種歸屬感,包括那些沒有臺詞的群眾演員們,都相信自己就是身處那個時代那個地點的一分子。

美術另一個繁雜的任務是道具的設計。尤其像《八佰》這樣大體量的寫實風格影片,涉及到的道具是海量的。你所有能想到和想不到的生活細節都離不開道具的設計。而戰爭片還有一個挑戰,就是武器裝備。武器細節一直是國產片的軟肋,以往的很多影視作品不太考證準確的資料,比如說像日軍的99式輕機槍經常會在抗戰前期的作品中出現,但實際上,99式輕機槍是在1939年才開始服役。所以我們專門復原了96式和大正十一式輕機槍。這種細節可能普通觀眾不會在意,但是看電影的會有很多軍迷和專業人士,他們會關注這些細節,所以我們希望每個道具都經得起推敲。 包括94式輕裝甲車,我們完整復原了兩輛,可以在戰場上行使、有爆破場面也可以遙控,所有的細節都是一比一還原。94式戰車在以往戰爭片也出現過,但幾乎沒有等比例還原過,因為它實在太小了,幾乎超出了對坦克的認知。正是有這樣的真實數據支撐,我們才有把握去還原歷史。

《八佰》在抒情的段落有一場夢境,小湖北恍惚中看到哥哥化身為趙子龍,義無反顧地衝向千軍萬馬。原本的設計我想像是劇中人穿著古代戰場真實的鎧甲與敵軍對峙的寫實畫面,在拍攝過程中這個橋段曾經為取捨動搖過,我特別喜歡這個夢境的情感表達,堅持希望把它拍出來,後來跟老虎逐步地討論,導演直接採用了南岸戲臺上的國粹京戲造型,更加完美地把皮影戲,京戲和古戰場串聯起來,完成了主人公精神層面蛻變的寫意影像。當創作者集體注入了情感它呈現的結果就一定會很動人。

節目的時間有限,就不在這裡講解太多美術設計的細節了,我更想說的是兩次幸運的記憶,一次是在寧波拍攝城市廢墟的時候,為了那場景,我們大膽的利用市中心的一個拆遷小區改造成了1937年的上海戰場。這個奇思妙想的難度是非常大的,但為劇組節省了很多預算和時間。到了拍攝那天,氣象預報寧波突然有颱風來襲,我們當時非常緊張,因為拍到一半的時候如果颱風來了我們的場景就毀了,包括在樓頂做的飛機殘骸也會被吹散,大家提心弔膽的搶拍,颱風之前的雨先下起來了,正好是我們希望的雨量,現場負責雨效的部門都省了,而颱風卻神奇的繞過了市區,躲開了!這場戲順利拍完。仿佛老天都在保佑著《八佰》。同樣神奇的是,拍結尾衝橋的重場戲的氣氛,拍攝方案是人工造雪,蘇州往年極少會降雪,雪效團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難把那麼大的場面下均勻,如果出現失誤可能會影響整場戲的效果,重新拍一條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成本。然而到了實拍的時候,突然天降大雪,望著漫天飄落的雪花,我們真的感覺上蒼有靈,是先輩和英烈在冥冥之中幫助《八佰》,我們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經過累計三年多時間的創作和堅持,讓我看到了一個龐大團隊為一部電影付出的情感和心血。大家通過參與了解了這段歷史,深深地被真實的故事和鮮活的人物所打動。大家投入到工作,似乎都帶有一種信念和使命感。從主創到工人,從明星到群眾演員,每個人都忘掉了日常的標籤,完全進入到角色,這種情感和信念會感染到周圍的人,使整個團隊形成一種凝聚力。

《八佰》公映後,形成很大的社會反響和話題。有一天在新聞裡,我注意到在上海四行倉庫舊址的牆腳下,擺滿了鮮花,蠟燭,還有菸捲和酒。人們從各地來到這裡,自發的去緬懷英雄,紀念館門口參觀的人排起了長隊。看到這些我特別欣慰,感到自己做的這件事特別有意義,無論電影票房高低,能夠帶給觀眾客觀的思考,帶給下一代孩子積極的正能量,那麼我們付出的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都說電影是造夢的工程,美術師們就是夢境的設計者。記得每次到了電影殺青的時候,我心裡都會有種失落,不希望夢就此突然結束。因為我們真實地投入了情感,因為我們抱有信念。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八佰》設計理念分享,專訪美術指導林木
    在美術製作方面,《八佰》真的可以說是非常考究。用美術指導林木老師的話說,他說這是接過的所有項目中,最漫長、最複雜,也是美術團隊最龐大的劇組。《八佰》在蘇州按照1:1的比例,複製了「四行倉庫」,建造了68棟建築、完成了30多萬平方米的搭建,並挖出一條長達200米的「蘇州河」,這也為這部電影視聽語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八佰》幕後|美術指導林木:這是我參與時間跨度最長的一部電影
    美術指導林木說,早在2013年第一次籌備時,他就曾規划過整個拍攝場景。當時還沒有一個成型的劇本,那時候林木和一部分美術組每天跟導演管虎聊四行倉庫的故事。2020年上映的《八佰》中,很多創意和靈感都是在那個時候就產生的,「有些東西還一直延用到最後。」
  • 《八佰》幕後|美術指導林木:這是我參與時間跨度最長的一部電影
    美術指導林木說,早在2013年第一次籌備時,他就曾規划過整個拍攝場景。當時還沒有一個成型的劇本,那時候林木和一部分美術組每天跟導演管虎聊四行倉庫的故事。2020年上映的《八佰》中,很多創意和靈感都是在那個時候就產生的,「有些東西還一直延用到最後。」
  • 《八佰》這部片的美術指導是位潮二代,三十而已便屢獲大獎
    觀眾無不為「八佰壯士」抗戰的壯舉所感動,也為國產戰爭片走上高峰而喝彩。《八佰》劇組在上海留影,左1導演管虎,左2林木獲「金馬」獎之後,片約不斷他料定是林木他們乘坐的郵輪,手機沒有信號,十分焦急。當即電告兒媳,經網上查證,方知是另一艘郵輪,一場虛驚。管虎籌拍《八佰》,再次邀請林木合作。影片《八佰》對林木更具挑戰性。這部片謳歌淞滬戰役國民黨軍「八百壯士」抗擊日寇的英雄事跡,表現各階層民眾對戰爭的認知和家國情懷的激發,是一次歷史胸懷的拓展和對人性的挖掘,一旦搬上銀幕,將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 《八佰》火了!這部片的美指原來是位潮二代,三十而已便屢獲大獎
    正在全國上映的電影《八佰》火了!觀眾無不為「八佰壯士」抗戰的壯舉所感動,也為國產戰爭片走上高峰而喝彩。《八佰》劇組在上海留影,左1導演管虎,左2林木獲「金馬」他料定是林木他們乘坐的郵輪,手機沒有信號,十分焦急。當即電告兒媳,經網上查證,方知是另一艘郵輪,一場虛驚。管虎籌拍《八佰》,再次邀請林木合作。影片《八佰》對林木更具挑戰性。這部片謳歌淞滬戰役國民黨軍「八百壯士」抗擊日寇的英雄事跡,表現各階層民眾對戰爭的認知和家國情懷的激發,是一次歷史胸懷的拓展和對人性的挖掘,一旦搬上銀幕,將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 《八佰》的幕後數字遠遠不止「八佰」| 周末談
    個子彈炸點數量、2000多名化妝師、2400多盞燈、近5000多群演、50多公裡長的電線……今天,從《八佰》幕後製作數據的角度,與傳媒君(ID:xjbcmyj)一起走進這部電影。△點擊查看H5專題【揭秘《八佰》,一部抗戰電影的工業製造與家國情懷】《八佰》在2013年立項時,與管虎在《殺生》中曾合作過的美術指導林木就已經進組,他說這是接過的所有項目中,最漫長、最複雜的。林木清楚記得,《八佰》中的大量造型,包括道具,以及記者手裡的相機、攝像機、腳架,還有老百姓手裡把玩的東西,都可能是個古董。
  • 獨家|《八佰》票房一路狂飆 幕後十年全揭秘
    戰爭的地獄,人間的天堂 「《八佰》很坎坷」,拍完《殺生》,管虎和美術指導林木說他很想拍《八佰》,這個項目待在他腦子裡很久了。《八佰》最早在2013年啟動籌備,美術組是第一個成立的部門。林木和他的團隊用半年時間做了一個沙盤模型,初步建立起蘇州河南北兩岸和四行倉庫的布局。
  • 希望《八佰》多少年以後回頭看,都有價值
    管虎和劇組經過多年詳細籌劃,在蘇州某地幾乎原比例複製出四行倉庫、蘇州河和多處戰場,用眾多敬業演員,相當於好幾個劇組體量的燈光和子彈點,在大銀幕上精準還原出「八百壯士」的英勇不屈和悲壯。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導演管虎、美術指導林木,聽他們講述電影創作的幕後故事。
  • 影評《八佰》,先烈已去、信念永存
    近期《八佰》熱映,但是我看到的不是《八佰》的影評。更多的是華誼兄弟能否靠著《八佰》翻身的新聞。說實話,我不在乎華誼兄弟是否翻身。我更在乎這是否是個好片。受華誼兄弟負面新聞影響,筆者其實一直如鯁在喉,直到昨天才動身看了這部電影。
  • 《八佰》點映破2億,幕後十年全揭秘
    01戰爭的地獄,人間的天堂「《八佰》很坎坷」,拍完《殺生》,管虎和美術指導林木說他很想拍《八佰》,這個項目待在他腦子裡很久了。《八佰》最早在2013年啟動籌備,美術組是第一個成立的部門。林木和他的團隊用半年時間做了一個沙盤模型,初步建立起蘇州河南北兩岸和四行倉庫的布局。
  • 白馬、皮影戲、趙子龍……《八佰》超現實主義鏡頭有何深意
    在導演管虎的心中,《八佰》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一次對歷史的回望。但《八佰》又不是一部純寫實的戰爭片,「在寫實的基礎上,稍微帶一點魔幻感的創作理念」,美術指導林木和管虎在最初創作時就統一了意見,攝影指導曹鬱似乎走得更遠,詩意的攝影更是在增加了影片的超現實感的同時,又增加了隱喻色彩。
  • 白馬、皮影戲、趙子龍……《八佰》超現實主義鏡頭有何深意
    在導演管虎的心中,《八佰》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一次對歷史的回望。但《八佰》又不是一部純寫實的戰爭片,「在寫實的基礎上,稍微帶一點魔幻感的創作理念」,美術指導林木和管虎在最初創作時就統一了意見,攝影指導曹鬱似乎走得更遠,詩意的攝影更是在增加了影片的超現實感的同時,又增加了隱喻色彩。
  • 獨家|《八佰》點映票房狂破2億,幕後十年全揭秘!
    1戰爭的地獄,人間的天堂「《八佰》很坎坷」,拍完《殺生》,管虎和美術指導林木說他很想拍《八佰》,這個項目待在他腦子裡很久了。《八佰》最早在2013年啟動籌備,美術組是第一個成立的部門。2016年《八佰》重啟,離開機還約有一年時間,林木在《一齣好戲》和《八佰》之間兩頭跑,先幫黃渤完成了他的導演處女作。美術指導林木當時《八佰》劇本還沒有細化,只有約1500字的故事梗概。依照大綱,重新組建的美術組延續上一次籌備的設定構想,確定了主場景的整體基調。
  • 獨家 揭秘:《八佰》點映票房狂破2億 幕後十年全起底
    戰爭的地獄,人間的天堂「《八佰》很坎坷」,拍完《殺生》,管虎和美術指導林木說他很想拍《八佰》,這個項目待在他腦子裡很久了。《八佰》最早在2013年啟動籌備,美術組是第一個成立的部門。2016年《八佰》重啟,離開機還約有一年時間,林木在《一齣好戲》和《八佰》之間兩頭跑,先幫黃渤完成了他的導演處女作。
  • 導演管虎,十年《八佰》一夢
    點映過後,《八佰》豆瓣評分達到8.3分,獲得良好口碑。《八佰》取材自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講述「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在籌備《八佰》時,管虎有一個紀錄片組,做了大量採訪調查。他印象最深的是一系列街頭採訪。組員們跑了10座城市,採訪了四五百人,知道淞滬戰役的年輕人已經不多,知道四行倉庫和謝晉元的更少。很多人因為這個調查對《八佰》的受眾廣度心存擔憂,但管虎愈發堅定要做這樣一部電影。
  • 獨家 |《八佰》點映票房狂破2億,幕後十年全揭秘
    1 戰爭的地獄,人間的天堂「《八佰》很坎坷」,拍完《殺生》,管虎和美術指導林木說他很想拍《八佰》,這個項目待在他腦子裡很久了。《八佰》最早在2013年啟動籌備,美術組是第一個成立的部門。2016年《八佰》重啟,離開機還約有一年時間,林木在《一齣好戲》和《八佰》之間兩頭跑,先幫黃渤完成了他的導演處女作。美術指導林木當時《八佰》劇本還沒有細化,只有約1500字的故事梗概。
  • 《金剛川》《八佰》《決勝時刻》《1917》...戰爭題材美術製作內幕解讀
    尤其是今年林木老師的《八佰》,在美術創作方面都初步形成了中國電影工業化的趨勢。在較短的時期內完成如此龐大的製作,肯定有和以往電影不同的創作思路和方法,但是不論是在技術上還是藝術上,都是中國視覺美學上的重大突破。」
  • 《八佰》發布「信念」版特別視頻密鑰延期至11月21日感動繼續
    正在熱映的電影《八佰》發布「信念」版特別視頻,聚焦小人物在戰場上視死如歸的眾生相。《八佰》也宣布延期上映至11月21日。目前電影累計票房已破30.88億,觀影人次超8066萬,上映以來連破多項紀錄,進入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影史票房前十,密鑰延期後《八佰》也將繼續陪伴觀眾。
  • 《八佰》幕後概念圖
    400多名中國士兵駐守四行倉庫,誓死抵抗,對外號稱「八百壯士」。 83年後,導演管虎在電影《八佰》中詮釋了他所理解的「四行倉庫守衛戰」。3次重啟、40次改稿、18個月搭實景、1500名劇組人員、7個月演員軍事訓練、499天籌備、230天拍攝…… 《八佰
  • 管虎:希望《八佰》多少年以後回頭看,都有價值
    管虎和劇組經過多年詳細籌劃,在蘇州某地幾乎原比例複製出四行倉庫、蘇州河和多處戰場,用眾多敬業演員,相當於好幾個劇組體量的燈光和子彈點,在大銀幕上精準還原出「八百壯士」的英勇不屈和悲壯。劇本採用群像敘事都是主角《八佰》最早的劇本僅停留在熱血、英雄、壯士這些層面上,隨著創作的不斷深入,管虎想讓故事上升到精神、社會學,甚至哲學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