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
「這應該是我參與時間跨度最長的一部電影。」美術指導林木說,早在2013年第一次籌備時,他就曾規划過整個拍攝場景。當時還沒有一個成型的劇本,那時候林木和一部分美術組每天跟導演管虎聊四行倉庫的故事。2020年上映的《八佰》中,很多創意和靈感都是在那個時候就產生的,「有些東西還一直延用到最後。」
最開始劇本沒有細化的時候,給了林木很大的創作空間,這個歷史事件對他來說本身就有很多的興奮點,尤其是蘇州河南北岸的關係以及歷史時期的特殊性,都極具戲劇化。為了最大程度還原三十年代的狀況,美術組進行了大量考證,雖然關於四行倉庫的記載很多,但有價值的圖片信息並不多。「我們在各種網站挖掘當年四行倉庫周邊到底是什麼樣子,找的資料可以用海量來形容,隨便有個跟30年代、上海、淞滬戰役、環境之類的相關信息,大家都會記錄下來,每個人的硬碟裡都存滿了。」
劇組所選定外景的有效面積其實並不大,林木和美術組首先去探討怎麼利用才最科學,他們必須要搭建出南北兩岸足夠的空間來為電影服務。為了更科學地利用場地,在做沙盤之前,美術組先在電腦裡三維搭建了一個虛擬的南北岸,然後在虛擬場景上模擬了一些鏡頭,配上音樂等要素,預覽效果十分震撼。「我們自己做完也被感染到了,當時覺得如果真的把這個事件還原出來,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在創作過程中,都自然而然地被吸引進去。」林木坦言,「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的故事對所有主創來說,都是很大的魅力。
真正創作時,美術組強化了蘇州河南北岸的兩個世界的反差:北岸是被戰火洗禮過後的殘骸,只有一片倉庫還在頑強固守;而一河之隔的南岸租界,完全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人們歌舞昇平,隔岸觀火。「這種天堂和地獄的對比給我們的創作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但確實是一個強烈的興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