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學院:實施人才集聚行動計劃 博士最高120萬元/年

2020-12-27 網易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12月22日,安順學院召開人才工作會,會議強調:要大力實施人才集聚行動計劃,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安順學院

  

  安順學院2020年人才工作會

  發展大計、人才為本;興校強校,唯才是舉。會議強調:強化「全員引才、全員愛才、全員用才」的人才觀念,完善「識才、招才、用才、聚才」的人才工作機制。

  加強人才工作頂層設計,深入實施人才強校主戰略

  全面升級現有人才計劃、人才政策、人才平臺,引人才、爭人才、搶人才,打贏人才引培新戰役。打出人才政策組合拳,付出真情實意、投入真金白銀。

  

  安順學院博物館

  ——穩定人才。根據學校實際,穩步提高高層次人才待遇,按照基本補貼與業績貢獻相結合的方式,按照每月(1800 N)元普遍提高博士人才待遇,激發博士人才創造性。對於學校服務期滿的博士人才,推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制定《安順學院博士人才年薪制實施方案》,實行20-50萬元人民幣的年薪,在住房安置、子女入學、平臺支持、定期座談等方面出實招,不斷提升對高層次人才的人文關懷。

  ——重點培養。以學校2022年碩士授予權建設任務為目標導向,重點培養農業資源與環境、旅遊管理、教育學、材料與航空等重點學科領域高層次人才。學校出臺《安順學院中青年教師赴海外攻讀博士學位管理辦法》,遴選一大批愛國愛校,師德師風優良的中青年教師赴海外攻讀博士學位,在規定年限內正常享受除獎勵性績效外工資及其它福利待遇,按時獲得博士學位者學校給予一定的補助。同時支持鼓勵教師自願自行聯繫國內外高校攻讀博士學位,按照學校相關管理辦法執行。

  ——大力引進。圍繞學校緊缺專業及與學校未來發展契合度高的學科專業領域,採取「國內引進、海外引進、分類引進、全員引進」等多種引進形態,按照「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的引才宗旨,為博士人才提供「菜單式」人才待遇保障,引進費用最高120萬元人民幣。

  下一步,學校將出臺《安順學院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安順學院2021年博士人才引進辦法》《安順學院2021年博士人才年薪制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通過「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吸引高層次人才向安順學院匯集,大力支持學校既有人才層次提升,厚實安順學院高層次人才資源。

  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打造人才成長和發展的軟環境

  會議指出,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環境不好,則人才散、事業衰。全校上下要積極營造渴求人才、重視人才的強烈氛圍,構建良好的人才發展生態;要健全機制、匹配待遇、提高溫度,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打造人才成長和發展的一流軟環境。

  

  安順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轉變觀念。全體教職員工,必須牢固樹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大人才觀」,營造「人人愛才、人人護才、人人惜才」的人才文化和校園風氣。

  ——尊重規律。人才成長和發展有其規律可循,如人才成長過程中的揚長避短規律,發展成才過程中的最佳年齡規律,人才管理過程中的期望效應規律等。

  ——分類用才。人才工作要統籌抓,但決不能搞一刀切。要關注個體差異,堅決克服用「一把尺子」量所有人才的弊端,進一步為人才「鬆綁」,讓政策有的放矢,而不是讓政策成為眾矢之的。

  ——穩步養才。我們要努力推動「量」與「質」的相互促進的人才觀—既要全力完成碩士授權單位達標建設的任務,更要關注學校長遠發展的結構性需要,要堅持學科牽引,為學校辦學層次提升提供強大支撐。

  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提高教學科研水平

  

  安順學院特教樓

  

  安順學院綜合教學樓

  ——著力抓好領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擴大視野、創新制度,實施師資隊伍拔尖人才集聚工程。營造有利於領軍人才施展才能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領軍人才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形成若干在本學科具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創新團隊,提高學校的競爭實力。

  ——著力打造優秀團隊。以高水平課程建設、國家級教學成果培育為目標,以教學名師、優秀骨幹教師為核心,建立優勢互補、團結協作的優秀教學團隊,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以特聘教授、優秀學科帶頭人為核心,重點支持並建設一批省內領先的具有解決重大問題能力的科技創新團隊,使人才隊伍建設和重點學科、新興交叉學科建設緊密結合,提升教師隊伍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

  ——著力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重視對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優化青年教師導師制,通過助教、助研等制度,使青年教師儘快勝任教育教學工作。大力推進青年教師博士化工作,進一步加大對教師考博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讀博期間的福利待遇。積極創造條件,選送優秀青年教師到境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訪學深造。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增強師資隊伍活力

  

  安順學院綜合實驗樓

  ——探索教師分類管理及評價機制。進一步完善校內崗位聘任辦法,面向高層次人才合理設置教學科研系列專業技術崗位,以任務為導向,設置佔教師崗位數一定比例的教學科研崗,提升學校科研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

  ——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穩步推進教師績效工資改革,逐步建立體現崗位特點和業績的薪酬制度。結合學科建設需要,積極探索建立高層次人才的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度,將高層次人才工資待遇與工作業績掛鈎,以實績定待遇。穩步提高青年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讓青年教師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設立榮譽獎項。設立安順學院「優秀教師獎」,用於表彰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為學校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建立安順學院資深教授榮譽制度,對一直潛心教學科研工作、為學校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教授給予特別獎勵。進一步完善我校特聘教授聘任制度,培養、造就高水平學科帶頭人。

  會議強調,根據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總體目標,優先把師資隊伍建設經費列入學校經費預算,確保經費足額到位。未來兩年,全力打造農學、旅遊管理2個優勢學科的人才高峰,重點培養教育學、材料與航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人才梯隊;到2025年,建設一批具有比較優勢的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和「科技創新團隊」,形成學校獨特的人才支撐體系,為學校學科發展及各項事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安順學院供稿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青島打造一流工業網際網路人才集聚生態
    近日,青島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打造工業網際網路人才集聚高地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實施十百千萬人才培養、人才生態優化提升等行動,全力打造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人才高地。
  • 成都市金牛區實施「俊彥計劃」進一步發揮專家人才作用
    近期,成都市金牛區制定出臺《關於實施「俊彥閃耀行動計劃」進一步發揮專家人才作用的工作方案》(簡稱「俊彥計劃」),開展「俊彥說」「俊彥show」「俊彥享」「俊彥伯樂」「俊彥輩出」「俊彥公益」等系列俊彥活動,引導專家人才發揮引領作用,助推金牛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江蘇聚焦「高精尖缺」、面向經濟主戰場打造博士後人才集聚「強...
    近年來,江蘇省以提升博士後培養質量為核心,不斷完善博士後工作體制機制,博士後人才集聚培養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省建成省級以上博士後載體1461個、累計招收2.4萬人、在站8003人,站均招收17人。2019年,江蘇新當選兩院院士中具有該省博士後經歷的,佔比33.33%,創歷史新高。
  • 東莞南城獲「東莞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集聚區」 稱號
    1月5日,東莞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集聚區授牌儀式在東莞南城天安數碼城舉行,南城街道辦事處被授予「東莞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稱號。同時,天安數碼城、高盛科技園區、聯科國際信息產業園、南城宏遠國際人工智慧(AI)產業中心、南信產業園區等5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試點園區獲得授牌。現場還舉行了國家超算廣州中心東莞分中心、東莞市博士創業促進會人才基地揭牌儀式。
  • 重引資更重「引智」 安徽亳州人才集聚效應顯現
    安徽省亳州市不斷完善引才政策,建立健全引才機制,多措並舉推進招才引智,引進人才數量連年遞增,人才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2020年,全市共全職引進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或博士研究生學歷的高層次人才47人,較2019年增加6.8%,全職引進具有中級職稱或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急需緊缺人才339人,較2019年增加37.8%。  亳州市在引才範圍、引才待遇、鼓勵柔性引才等方面制定了極具吸引力的政策,對來亳的高層次人才最高給予420萬元補助。
  • 觀山湖區人才集聚效應凸顯
    本報訊 (記者 何欣)2020年12月24日,記者從觀山湖區獲悉,該區「十三五」期間積極利用人博會、黔歸人才計劃等平臺引進人才,共圍繞重點產業引進高層次與急需緊缺人才643名。引才人數逐年遞增,從2016年引才49名增長至2020年333名,5年增長5.8倍。
  • 鹽城團組織:打造青年人才集聚的強磁場
    自2019年7月鹽城黃海溼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來,「生態引人」成為鹽城政府招才引智的一大招牌。多年來,他們一直以各種舉措「種好梧桐引鳳棲」。「我們會張開雙臂、敞開胸懷,用我們最高的禮遇、最深的情誼和最好的政策,歡迎大家到鹽城來,鹽城的C位留給你們、等待你們!」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在活動中說。
  • 最高安家費200萬!菏澤學院2021年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
    會議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甲亮 菏澤報導  12月24日,菏澤學院2021年人才招聘新聞發布會舉行,公布了菏澤學院2021年人才招聘政策和招聘計劃,2021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博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
  • 近三年引進300餘名博士教師,台州學院成人才聚集新高地
    12月中旬,國家級人才Jon將正式加盟台州學院。Jon選擇台州學院的理由很簡單:「台州的醫化產業很吸引我,台州學院對人才的服務很打動我。而且,老師們都會講英文,溝通沒有障礙,真好!」隨著人才強校戰略的深入實施,台州學院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加強,成為一大批高層次人才聚集的新高地。
  • 昆明市首屆「春城計劃」高層次人才出爐,有你認識的嗎?
    他表示,2020年是昆明市人才工作服務提升年,要緊緊圍繞「服務提質」這個關鍵,著力強化「落實推進」這個核心,推動人才制度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以優質服務強化政治引領和團結吸納,切實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昆明市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中來,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 我校13人入選博士後「博新計劃」和「派出項目」
    「博新計劃」旨在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是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舉措。2020年該計劃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遴選40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國內博士後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3萬元的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後日常經費,20萬元為博士後科學基金,3萬元為國際交流經費。學校為入選「博新計劃」人員提供博士後公寓。
  • 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
    童欣教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散裂中子源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理學博士,2018年全職加入中國散裂中子源,組建了一支極化中子國際團隊,並擔任極化中子中心暨樣品環境系統負責人。今年9月,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鄭琳走訪聯繫高層次人才童欣博士,詳細了解他在莞創新創業情況,並聽取意見建議。
  • 菏澤學院「重金」引才,最高安家費200萬元
    12月24日,菏澤學院2021年人才招聘新聞發布會舉行,公布了學院2021年人才招聘政策和招聘計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菏澤學院不惜「重金」面向社會公開招招才引智,其中,第一層次人才可獲得200萬元安家費,實驗學科科研啟動經費1000萬。
  • 關於2020年「崑崙英才」行動計劃技能人才項目評審結果公示
    關於2020年「崑崙英才」行動計劃技能人才項目評審結果公示根據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印發「崑崙英才」行動計劃8個專項實施方案的通知》(青人才字〔2020〕9號)、省人才辦《關於開展2020年度「崑崙英才」行動計劃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青人才字
  • 濰坊科技學院: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建設應用型特色高校
    做好高校的人才工作,關鍵就是要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濰坊科技學院作為壽光市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本科高校,在壽光市委、市政府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通過引進、培養、柔性引進與校企人才共享等不同形式,不斷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實現了教師隊伍數量、結構、素質的全面提升。
  • 安家費:博士45~80萬,高端人才70~300萬+年薪80-300萬
    2006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201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中獲專家組好評;2016年成為「十三五」國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2018年順利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2020年,學校「免疫與模式動物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獲批國家「111計劃」。
  • 最高70萬元安家費!
    二、招聘計劃詳見《阜陽師範大學高層次人才(團隊)招聘計劃匯總表》(附件1)。均納入事業編制。三、人才待遇(一)傑出人才(團隊):待遇面議。(二)博士、教授:1.教授:安家費70萬元,科研啟動費分文科類、理科類和工科類,對應的費用分別為8萬、10萬和20萬。
  • 政府補貼給力 企業引進人才積極……保定高新區打造人才高地
    近年來,保定高新區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以政策吸引人才,以環境留住人才,搭乘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快車,堅持「產業集聚、創新驅動、高端引領」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保定中國電谷」新能源與智能電網產業為主導,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優勢補充的「2+N」高新技術產業體系特色,以產業為主導、以項目為抓手,主動對接整合人才,建立並完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發展環境,相繼出臺《保定高新區關於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 「劇美江蘇」電視劇三年行動計劃發布,單個項目扶持最高可達1000萬元
    日前,江蘇省廣播電視局發布《「劇美江蘇」電視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對未來三年江蘇電視劇行業創新創優高質量發展做出了全面規劃和具體部署。在《行動計劃》中,對推動精品創作的扶持政策有清晰表述,「按照『扶強扶優、帶動創作』的原則,每年對3-6部電視劇精品進行事中扶持,單個項目扶持資金一般不超過1000萬元,重大項目可以『一事一議』」。同時提高精品成果獎勵的額度,對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和「飛天獎」的電視劇給予300萬元的獎勵,對獲得電視劇「金鷹獎」、「白玉蘭獎」和江蘇電視劇一等獎的電視劇給予100萬元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