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酥是我們常見的小點心,主要有清酥版和混酥版,今天分享混酥版蛋黃酥。
#蛋黃酥#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清酥版蛋黃酥和混酥版蛋黃酥,清酥和混酥主要是說蛋黃酥的皮,清酥版是用清酥面做的蛋黃酥的皮,向我們吃的葡式蛋撻殼,榴槤酥的皮都是屬於清酥麵團製作的。混酥版是用混酥面製作的蛋黃酥的皮,我們常見的蘋果派,水果塔,黃油餅乾都是屬於混酥麵團製作的。
清酥麵團和混酥麵團的區別:首先體現在製作配方上,清酥面是水油麵團加上起酥油,混酥面是在麵粉中加入黃油,雞蛋,糖等原料和成的麵團。其次製作手法上有所區別:清酥面相對來說更加複雜,需要用水油皮包入酥油進行開酥,混酥面則相對簡單,把所有原料混合在一起就可以了,黃油打發與否都可以。
====蛋黃酥家庭版====
【製作配方】:黃油67克,白砂糖20克,雞蛋0.5個,低筋麵粉120克,鹹蛋黃6個,牛奶,奶粉適量(牛奶和奶粉是調節鹹蛋黃的軟硬度的)
【製作方法】:1.所有原料稱量完畢,再次確認無誤,開始製作,低筋麵粉過篩。
2.黃油和白砂糖放在一起打發,黃油需要室溫化軟,不要讓黃油化成液態。
3.打發到顏色泛白細膩即可,打發黃油時要注意翻底,因為底部經常有攪拌機打不到的地方。
4.加入雞蛋液拌勻,雞蛋是半個雞蛋,不能放一個,西點不能隨意改變配方。攪拌至黃油中的表砂糖融化即可。
5.加入過篩後的低筋麵粉,這個麵團不能用中筋麵粉或者高筋麵粉。
6.攪拌成均勻的小顆粒,這個麵團最好不要揉很容易揉出麵筋,把這些小碎粒捏到一起就成麵團了。
7.鹹蛋黃放在蒸鍋中蒸一下,開鍋後蒸十分鐘左右即可,蒸好放涼在搗成碎末,加入適當的牛奶,避免蛋黃餡太幹,也可以用整顆蛋黃來製作。
8.再加入適量的奶粉,這個是蛋黃中主要的奶味來源,會使蛋黃餡更加鬆軟好吃。
9.取下一小塊混酥麵團,先揉成圓球形再拍扁。中間稍微按壓一下。
10.包入適量的蛋黃餡,慢慢的收緊收口,用虎口的部分慢慢夾,和包豆包一樣的手法。
11.做好的蛋黃酥均勻的擺在烤盤上,用牙籤刺出小洞,多刺幾個再蛋黃酥的表面。
12.蛋黃酥表面刷上全蛋液,用純蛋黃顏色上會更加好看,配方中剛好剩了半個雞蛋,就刷全蛋液不浪費,再撒上白芝麻。
13.烤箱預熱190度,放入做好的蛋黃酥進行烘烤,烤至表面金黃出現少許裂痕即可。
14.烤13分鐘左右即可,顏色金黃,外酥裡嫩,蛋黃味香濃的蛋黃酥就做好了。
【溫馨小提示】:1.蛋黃酥製作時不能用富強粉(中筋麵粉)或者高筋粉。因為麵粉筋度越高和面的時候越容易上勁,如果麵團上勁,烤的時候就會漏油,麵粉無法吸收配方中的黃油,烤好的蛋黃酥烤盤是非常乾爽的。
2.打發黃油中加入雞蛋,攪拌的時間不能太長,攪拌時間越長會造成雞蛋消泡,出現油水分離的情況,要保證加入雞蛋攪拌後還是打發黃油的狀態就對了,如果出現油水分離,加入麵粉後就更容易和出麵筋。
【製作總結】:1.蛋黃酥用混酥面製作是最簡單的做法,鹹蛋黃是購買的成品,製作的時候先要蒸一下,這樣才能讓蛋黃餡更軟,加入牛奶也是為了增加蛋黃餡的柔軟度,不會讓蛋黃餡經過烘烤流失太多水份,使其口感邊幹變硬。
2.包入蛋黃的時候要注意,用手的虎口部位慢慢的夾,把手收口收緊,不能用手指捏,捏出來的蛋黃酥內部組織不夠均勻,有的地方皮薄,烤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較大的裂痕。
3.烘烤之前一定要在蛋黃酥表面刺出小洞,因為蛋黃中加入了牛奶,烘烤時會有很多水汽,不刺出小洞水汽無法排出,會造成蛋黃酥破裂,影響成品的美觀。蛋黃餡中加牛奶香味不夠濃厚,加入適量的奶粉才能做成奶香味的蛋黃餡。
4.在家製作蛋黃酥時,最好先把麵團和蛋黃分成小份,這樣可以讓每個蛋黃酥中的餡料都很均勻,配方中的6個蛋黃可以做十個蛋黃酥,所以麵團和蛋黃都分成十份,這樣技能均勻地包裹蛋黃餡,又不會造成浪費。
5.蛋黃酥烘烤之前刷純蛋黃顏色會更加好看,表面撒上白芝麻或者椰蓉都可以,如果都沒有也可以什麼都不放。烘烤時蛋黃酥的周圍不能出現油脂,如果出現漏油就去看看小提示,兩個導致漏油的原因,看看是哪一步沒有做好。
以上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蛋黃酥混酥版製作教程。我是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的老王,一個愛做飯愛烘焙的老王。看了我的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喜歡烘焙和做飯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很多烘焙和家常菜視頻教程等你來看。如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交流。本文章是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老王美食坊,專業烘焙和日常美食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