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多點」解決零售數位化「痛點」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優化服務能力——

「物美+多點」解決零售數位化「痛點」

物美北京三裡河店開通「自助購」結算通道便利消費者。經濟日報 記者 楊學聰 攝

近年來,物美集團通過做強數位化技術、融合線上線下業務,努力提升消費體驗,打造良好購物環境,鞏固了自己作為國內大型連鎖超市的地位。通過培育多點Dmall全渠道零售平臺,物美打開了線上業務渠道,理順了線下業務管理條塊,逐漸實現全場景覆蓋、全渠道經營、全鏈條聯通,推動傳統實體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並解決了物流效率、貨物管理、成本控制等一系列零售業痛點和難題。

「零售,就是高科技。」物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文中早在上世紀末作出的這一論斷正在成為現實。由於超前布局,當電商不斷搶佔傳統超市門店市場份額時,物美集團卻逆勢而上,以「物美+多點」模式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科技零售集團。

數位技術解決難題

研究物美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用信息化、數位化技術解決零售痛點」是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誕生之日起就認準的一條路。也正因為具備這樣敏銳的商業嗅覺,物美似乎總能「先行一步」。

張文中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系統工程學院的留美博士後,上世紀90年代回國創業時,他創立了一家信息技術公司,主營業務從為企業做系統集成項目發展到自主開發一套專為超市設計的管理信息MIS系統和POS系統。不過,由於當時門店管理系統在國內外都剛剛起步,缺乏市場認知度,因此業務進展並不順利。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開家超市展示信息系統的應用場景。

1994年,第一家物美超市在北京市公主墳翠微大廈後一個租用的車間裡誕生了。靠著先進的POS機系統,告別了算盤珠子手工記帳的物美,第一年單店流水就超過1億元。這樣的成績在當時零售業內堪稱奇蹟,賣POS機四處碰壁的張文中無心插柳地收穫了「第一桶金」。

當時,傳統的櫃檯式銷售舉步維艱。創造了銷售奇蹟的物美託管、兼併、收購了不少經營困難的國有店鋪。同時,封閉式櫃檯漸漸變成開放式貨架,物美的招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北京街頭。

「張文中當時就提出『零售,就是高科技』,在那個時代是非常超前的理念。」物美集團黨委書記許麗娜舉例,物美最初選擇了第三方物流,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南皋村建立了華北地區最先進的物流系統,實現貨物按店鋪分揀,並將這種方式沿用至今。

技術不斷進步,物美也緊跟潮流。2014年,在做好線下零售的同時,物美開始探索數位化轉型。2015年4月,張文中與另外兩名投資人創辦了一家全新企業——全渠道零售平臺多點Dmall,並擔任董事長。在物美的配合下,多點開始尋找實體零售業的數位化改造方案。

此時,國內零售企業也面臨著各種難題。比如,超市賣場想搞促銷,員工就得忙活一夜,人力成本、流通損耗居高不下;不少外資超市在短暫興盛後也出現經營困難,甚至退出中國市場。張文中期待「多點」成為傳統零售業擺脫困境的「發動機」。

按照多點Dmall總裁張峰的說法,多點「聚焦場、連接人、協同貨」實現全場景覆蓋、全渠道經營、全鏈條聯通,驅動實體零售加快數位化轉型。通過多點,物美將會員、員工、商品、服務和管理全盤在線化,並通過多點門店和電商通用的APP,將線上線下合二為一,「兩條腿走路」讓物美在電商時代實現了傳統零售的逆勢成長。

併購整合德國麥德龍、英國百安居的中國業務,完成對西南地區最大流通企業重慶商社集團的混改。如今,物美集團已成長為擁有1800多家商場,年銷售額逾千億元的頭部零售企業。

線上線下互相賦能

提到物美近年來持續推進的數位化轉型,許麗娜坦言,剛開始很多人不理解,但現在發現,線上線下業務齊頭並進並沒有讓工作量翻番,流程優化了,成本反而降了下來。「『物美+多點』的模式之所以能成功,因為這是一個線上線下互相賦能的過程。」許麗娜說,通過深度合作,物美利用自身豐富的商超經驗,推動多點系統功能不斷優化,多點則用數位化幫助物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

對於物美的數位化轉型,劉兆文是眾多物美基層店長中感觸最深的一個。2018年初,劉兆文調任年虧損數百萬元的北京物美聯想橋店任店長。上任沒幾天,張文中就來到店裡,提出取消散裝蔬果,全面標品化。

此前,多點以「店中店」形式進駐物美已有3年,並實行「雙店長」制,即物美店長負責實體店運營,多點店長負責APP地推、揀貨、自提和配送業務。聯想橋店是物美和多點業務真正一體化的開始,劉兆文成為店裡線上線下業務唯一的負責人。「當時大量老年客戶是奔著散裝蔬果來的,如果將散裝蔬果變為標品肯定會影響業績。」但劉兆文明白,標品是提升配送效率的關鍵,這件事早晚得幹,總要有人蹚出一條路來。

標品化實施首月,劉兆文驚訝地發現,雖然客流量下降了,但以前每月虧損15萬元的蔬果櫃檯卻減虧12萬元。標品送達後可以直接上排面,節省了打理散菜的麻煩,清潔工都能少請兩個。購買力更強的年輕顧客漸漸多了,線下銷售保持穩定,線上則貢獻了難得的增量。

這一年,從賣場出入口設計、揀貨籃開口朝向到「自助購」落地,為了讓掃描更快、顧客體驗更好,超市裡每一項變革都反覆推敲。2018年,曾經在北京地區業績墊底的聯想橋店憑藉線上線下的成功探索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這時,我感到數位化的時代真的來了。」劉兆文感慨道。

從此,物美線上線下業務全面提速。2018年年中,物美物流的配送時間從2小時縮短到90分鐘。今年起,多點OS系統覆蓋了物美所有店面。這套系統讓店長不用再為各種報表忙碌,事務性工作通過手機就能搞定。不管是員工、促銷員、小時工,只要在手機上安裝這套系統,就可以利用電子價籤實現查詢進銷存、商品售價、價籤綁定等。通過這套系統,搞線下的「秒殺」活動時,門店很快就能實現價格更新。

數位化不僅讓工作條分縷析,也倒逼門店加速推進新技術應用。通過標品化、自助購、電子價籤應用,聯想橋店員工人數從150多人降到90人左右。2019年,物美全部門店到家訂單增長49%,庫存周轉期降至21天。

作為開放性平臺,多點的成長速度更快。目前,多點已與120個零售企業達成合作,服務近30個省份1.3萬多家門店,用戶數達到1.5億,月活用戶數達1800萬,在全國移動APP電商排名中名列前茅。

優化管理創新服務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物美+多點」構築數位化零售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許麗娜講述了這樣一段經歷,除夕夜,她飛抵韓國採購口罩,此後一個月,她分8批把1300萬隻口罩發回北京。貨到了怎樣才能公平合理地發售出去?多點平臺的大數據讓物美能做到每天定時定量把口罩分配給有需求的市民,防止重複購買。

在線上業務加速發展的同時,物美線下門店也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疫情期間,北京800多家物美超市門店正常營業,保障米麵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不斷貨、不漲價,在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保安全同時,還創新服務方式,設立社區提貨站,實行無接觸配送。

無論是「自助購」、智能購物車,還是保價保供、進口冷鏈產品「一碼溯源」,物美用數位技術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心、更舒心的購物環境。「物美一直走在不斷迭代的路上,未來也會如此。」劉兆文說。

當前,物美又提出新的應用方向。比如,用多點實現老年卡、養老助殘卡支付;加入競爭激烈的拼團業務;線上業務從注重APP下載量轉移到注重APP復購;此外,還與麥德龍合作推出針對食堂的團膳業務。

對實體店的未來,張文中有3點判斷:「第一,從用戶需求和供應鏈角度看,實體店有存在的必要性;第二,實體店必須進行徹底的數位化轉型,提升管理效能,滿足市場需求;第三,實體店能提供30分鐘配送到家、堂食、理髮、洗衣修鞋等服務,提供線上不具備的消費場景。」沿著這個思路,11月29日,物美集團又將「狗不理」品牌全面引入物美實體店終端和多點線上平臺,並在門店開設狗不理聯營現制專賣店,將餐飲老字號的消費場景與超市賣場相融合。

如今,千店千面的物美正通過全面數位化回歸商業本質,不斷充實完善自身服務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也在零售業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潮頭。(經濟日報 記者 楊學聰)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物美為何春節前夕強推多點APP?
    投稿來源:零售老闆內參核心導讀1、物美為什麼選擇春節前夕推廣多點APP?2、為什麼用多點APP掃碼取購物車備受質疑?3、物美做數位化轉型真正需要關注的是什麼?零售老闆內參實地探訪幾家物美超市發現,目前物美超市內的購物車分為兩類,一類是上鎖的購物車,這類購物車需要下載多點APP掃碼使用;另一類則不上鎖,用戶可以隨意使用,還有專員在存放購物車的區域幫助消費者解決掃碼拿購物車等問題。
  • 物美為何春節前夕強推多點APP
    物美做數位化轉型真正需要關注的是什麼?近日,據多家媒體報導,物美超市的手推車,需要下載多點APP掃碼才能獲得,否則用戶只能空手或者使用較小的手提筐進行購物,這一舉措無疑給消費者帶來很多不便。零售老闆內參實地探訪幾家物美超市發現,目前物美超市內的購物車分為兩類,一類是上鎖的購物車,這類購物車需要下載多點APP掃碼使用;另一類則不上鎖,用戶可以隨意使用,還有專員在存放購物車的區域幫助消費者解決掃碼拿購物車等問題。
  • 留量時代,零售數位化的「密碼鑰匙」
    遍布於全國各地的大小超市賣場,又該如何進行數位化呢?行業痛點明顯,數位化程度良莠不齊2015年,多點Dmall創立。緊接著2016年,新零售的概念應運而生,各實體零售商便也開始數位化轉型,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等業態紛紛出現,數位化轉型成為行業共識。
  • 韓樹人:數位化是解決行業痛點的必由之路
    原標題:湧金樓·浙商內部講話丨韓樹人:數位化是解決行業痛點的必由之路   日前,鮮豐水果內部開了一場數位化共識會。
  • 多點Dmall數位化集齊市場「第一手」信息 助力茅臺瓶瓶流向可追溯
    全程數位化、可追溯的銷售方式為企業掌握數據提供了方向。在這條路徑中,以數位化銷售茅臺的物美+多點Dmall模式已在這一年多時間裡蹚出「模板」。物美與茅臺的合作始於2019年7月。當時物美集團與貴州茅臺集團達成合作成為茅臺酒全國商超經銷商,成為首批被茅臺選定的六家直營商超之一。
  • 實體商超+多點Dmall 疫情中突顯數位化供應鏈韌性
    「6月12日晚上,我們多點、物美就緊急聯動,對產地直採的一些蔬菜水果,都做好了『原產地直採』的標識,讓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數字零售平臺多點Dmall的相關負責人,描述了對這波疫情的應對。隨後多點公告,多點App在北京市場上供應的蔬果肉禽主要來自物美和麥德龍,大部分來自產地直採,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安全送達到家。
  • 多點Dmall司紅凱:技術賦能零售創新,數據驅動業績增長
    在今年舉辦的易觀A10數據智能峰會上,作為本次峰會的特邀嘉賓,多點Dmall戰略發展總經理司紅凱親臨現場,從人、貨、場三個維度分享了多點的數位化實踐過程,為零售行業數位化提供了新思路。此外,線下數據的監測也力不從心,加快數位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是當前零售企業轉型的重中之重。多點Dmall助力超商數位化轉型舉措司紅凱表示,以上的問題多點都在嘗試解決,並從人、貨、場全方位進行數位化管理,在降低管控成本的同時,優化客戶體驗。
  • 多點Dmall改造超市:從聯想橋到全國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鄭淯心 北京報導 11月末,雙十一剛結束雙十二未至,走進多點Dmall北京辦公室,每個人都來去匆匆,牆上掛著「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零售解決方案服務商」橙色標語,鼓舞著每一個人。多點認為這種橙色象徵著一種生機,傳統的超市形態已經保持了十幾年未變,現在正是零售的變革之際,而數位化正為超市的變革插上翅膀,從全場景覆蓋、全渠道經營到全鏈條聯通,多點用數位化手段推動傳統實體零售企業轉型升級,並解決了物流效率、貨物管理、成本控制等一系列零售業痛點和難題。
  • 中國新零售電商的痛點究竟在哪裡?
    隨著社交電商的發展及消費需求的多元化升級,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新零售電商要想在數位化經濟發展中獲得長久的發展,需要了解清楚當前新零售電商的痛點。 如何挖掘出新零售電商的痛點,講好2020年下半場後的新零售商業故事,關鍵在於對新零售電商的理解。 新零售業的本質是什麼?零售業決策者要考慮的平衡有哪些?新零售有哪三大特徵?
  • 物美集團和百事公司舉行「物美扶農,多點樂事」捐贈儀式,助力扶農...
    (北京,10月29日)今日,在第三屆北京消費品博覽暨數字零售峰會上,百事公司大中華區(以下簡稱「百事公司」)聯合物美集團、多點平臺和中國扶貧基金會舉行了「物美扶農,多點樂事」公益活動的捐贈儀式。物美集團創始人、多點DMALL董事長張文中,中國扶貧基金副秘書長秦偉、百事公司大中華區集團事務副總裁張詠清等嘉賓出席了捐贈儀式。「物美扶農,多點樂事」公益項目是全國消費者扶貧月活動的一部分。
  • 多點便利要開出150家店,張文中給它一年時間
    今天再看北京零售市場,堅挺依舊的仍然是物美、超市發、華冠、首航這些深耕數十年的零售企業。他們堅守零售的普世價值觀,同時有與時俱變把握時代脈搏。在2019物美年會上,物美集團COO於劍波博士披露,多點便利店作為物美多點數位化的高端便利店,2019年在北京開店目標150家,屆時將為更多北京百姓的美好生活提供直接感受和直接獲得感。
  • 多點+物美的超市「戰疫」創新:新推「菜肉套餐」,到家訂單飆漲
    來源: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作者:王彥麗,零售老闆內參經授權轉載核心導讀物美的「菜肉套餐」為何引來搭售質疑?疫情壓力下,物美和多點如何保供應?如今,物美推出的「肉菜套餐」也算是一種新的探索,而「菜肉套餐」背後,物美+多點採用多種模式保供應,也成為傳統商超應對疫情的一個縮影。「菜肉套餐」為何引來搭售質疑?對於物美和多點來說,「菜肉套餐」引來「搭售」質疑,有點始料未及。
  • 多點Dmall多措並舉幫助老年群體融入智能時代
    數字零售平臺多點Dmall與線下連鎖商超深入合作的模式,決定了相對於其他買菜APP,多點APP的註冊用戶中,年長群體是更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讓他們能夠用得順手用得放心,多點Dmall有責任也有義務。  1月8日,為了給年長用戶提供更加簡潔、易用、友好的服務,多點Dmall攜手合作商家,在北京地區尋找60歲以上「買菜體驗官」,在老年群體與商超、數字零售平臺之間搭建一座橋梁,傾聽他們的心聲,改善他們的使用體驗。  據了解,「買菜體驗官」最主要的任務是對多點Dmall在線下商超提供的數位化服務中「找茬」、「挑刺」、提意見。
  • 多點Dmall總裁張峰:具備數位化能力的商超企業抗疫相對從容
    由於廣大民眾不再主動選擇外出到餐館就餐,為了解決「吃」的問題,消費者的消費重心以更大比重轉向了超市,在補充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同時,購買生鮮肉菜等食材。為實體商超提供生鮮快消數位化零售平臺與解決方案的多點Dmall,與包括物美、新華百貨、麥德龍在內的 108 家商超企業展開著合作,覆蓋著全國範圍內13, 000 餘家超市門店,其APP註冊用戶超過8, 500 萬。
  • 喝茅臺過大年 物美10萬瓶茅臺迎年貨盛宴
    1月11日至21日,物美推出「喝茅臺 過大年」活動,10萬瓶53度500ml飛天茅臺酒將投放到北京市場,以滿足春節期間首都消費者的需求。喝茅臺過大年活動不僅將物美「年貨盛宴」推向高潮,更是物美數位化實力的一種體現。
  • 抗疫痛點,投資重點
    半月談記者 高少華 新冠肺炎疫情給社會經濟生活帶來諸多不利影響,但在抗疫期間,網絡購物、網上教學、網絡醫療、遠程辦公等在線新經濟逆勢而起,有效緩解了人們的需求痛點。 面對「雲消費」帶來的發展契機,零售業紛紛加大數位化建設,完善線上服務能力。德勤亞太消費品及零售行業主管合伙人張天兵認為:「『雲消費』將成為零售行業的新常態,而零售行業的運營、銷售和供應鏈模式也將進一步向數位化轉型。」 本次疫情也成為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催化劑。
  • 遠瞻資本投資組合|秉坤科技:一站式服務 為新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
    但企業在面對數位化轉型普遍面臨緊迫壓力和巨大挑戰,包括流程和管理挑戰、技術挑戰、文化挑戰等。「比如剛啟動數位化轉型的中小型企業面臨的更多是來自技術層面的痛點;已在轉型進程中的或大中型企業面臨的痛點則更多來自運營層面。」 秉坤科技的創始人楊剛跟我們介紹說,而秉坤科技正是一家為零售企業、連鎖門店提供一站式數位化解決方案的公司。
  • 張文中:數位化和實體經濟如何結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樂居財經訊 12月23日,物美集團創始人、多點Dmall董事長、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輪值主席張文中在2020崇禮論壇發表演講。他表示,數位化時代是大勢所趨,但數位化和實體經濟如何結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疫情加速傳統賣場數位化,央視點讚蘇寧家樂福轉型
    疫情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理念與生活方式,也倒逼零售服務商的應變與升級。受疫情影響,我國零售行業發生深刻變革,有的傳統商場超市到店客流急劇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寧家樂福等傳統賣場抓住機會加速推進數位化,大幅提升到家服務能力,疫情之中逆勢上揚,在實現自身蛻變的同時也給整個行業帶來啟示。
  • 老酒行業也能玩轉新零售,數位化融合線上線下提升消費體驗
    新零售概念來襲,茅友公社貢獻數位化樣本近些年,隨著網際網路、電子商務以及AI、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新零售行業也正在大跨步邁進。玩轉零售數位化,線上線下新融合首先,在技術方面,茅友公社利用數位化解決了茅臺老酒市場鑑真溯源需求的痛點,同時利用「門店管家」為線下店提升了獲客營銷與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