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物美的超市「戰疫」創新:新推「菜肉套餐」,到家訂單飆漲

2020-12-25 未來消費

來源: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作者:王彥麗,零售老闆內參經授權轉載

核心導讀

物美的「菜肉套餐」為何引來搭售質疑?

疫情壓力下,物美和多點如何保供應?

多點新增註冊用戶同比猛增236.3%

2月4日,物美超市聯合多點推出「菜肉套餐」,包含7種蔬菜、1公斤肉類,以及價值89元的5片韓國進口KF94口罩,總價值為199元,套餐一經上線,立刻被搶購一空。

「菜肉套餐」的推出,本來是物美超市應對疫情的一種創新舉措。但讓物美和多點沒有想到的是,在該套餐推出第一天快速售罄的同時,爭議也隨之而來。

不少消費者認為該套餐價格過高。而更多的爭議則聚焦在,物美或許有藉助口罩這個「硬通貨」,綁定搭售售肉、菜商品的嫌疑。

1月30日,物美宣布,用專項基金採購的首批進口300萬隻KF94口罩已經到店,將同時在門店和多點APP發售,每日限量供應,每位消費者限購10隻。在口罩緊俏的當下,物美的這批進口口罩可以說十分搶手。

但對於這種「搭售」質疑,多點聯合創始人劉桂海,5日晚間在朋友圈裡表達了不解:「現在送到家的肉幾乎買不到,菜也是最近搶手剛需,口罩不用說了。三大剛需,一次搞定。而且都可以單獨購買,組合價格更便宜,更省運費,去店自提也是避免買完口罩還得排隊買肉菜,最大化減少聚集。這種良苦用戶還有人說搭售?」

多點的意思很直接,就是都是當前重要保障物質,一起售賣,減少多點運力成本和頻次,將履約資源投入到其他緊缺的地方。

儘管如此,消費者的爭議還是讓這個商品組合受到一定影響。5日晚間,多點APP顯示,這一活動頁面已變成主推價值110元的「菜肉組合」,同時也有「菜肉組合」加89元的菜肉套餐,還展示了每件商品的具體價格,以此來證明套餐定價並非虛高。

6日早晨,《零售老闆內參》發現,數量5000份、售價110元的菜肉組合已經售罄。另外,同樣是5000份的「菜肉套餐」,也早已賣光。

對於在疫情期間承擔保供應、保安全、保價格使命的零售商超,為了全力滿足用戶需求,自然會有很多創新,盒馬的「共享員工」就是成功案例之一。如今,物美推出的「肉菜套餐」也算是一種新的探索,而「菜肉套餐」背後,物美+多點採用多種模式保供應,也成為傳統商超應對疫情的一個縮影。

「菜肉套餐」為何引來搭售質疑?

對於物美和多點來說,「菜肉套餐」引來「搭售」質疑,有點始料未及。

劉桂海告訴零售老闆內參,之所以推出這個套餐,是分析消費數據,應對消費者需求的一個結果。春節以來,多點的消費者數據顯示,因為疫情的爆發,剛開始銷售火爆的主要是衛生防疫用品,如口罩、消毒液等,緊接著就是蔬菜,而隨著返京潮的到來,很多返京人員也開始有了買肉品的需求。

因此,多點方面認為,當前北京消費者迫切需要的三類商品,就是菜、肉和口罩了。這是促使多點和物美推出「菜肉套餐」的原始動力,即將用戶的三大剛需一網打盡,實現用戶的一站式購齊。

在產品設計層面,據劉桂海介紹,一個蔬菜盒子希望滿足用戶3天左右的生鮮需求,因此,套餐中包含7種生鮮商品,以及至少1千克的肉類,一方面要保證生鮮商品的新鮮度,另一方面,「菜肉套餐」將通過次日達的模式配送到家,可以減少用戶到店採購。

無論如何,這樣的套餐組合還是切中了一些人的需求,否則,「菜肉套餐」不會火速售罄,而且,即便後來多點補充了只有蔬菜和肉的組合,依然很快賣光,說明北京市民對這樣的生鮮組合還是有需求的。

但這並不影響菜肉套餐迎來搭售質疑。《零售老闆內參》看來,剛開始售價199元的「菜肉套餐」確實具有一定風險。

首先,套餐上線第一天,多點APP中的商品展示頁,沒能將套餐中每件商品的價格明確展現出來,導致用戶認為199元有價格虛高之嫌。

事實上,在第一天上線的套餐中,每件生鮮商品都在多點有售,我們統計了每件商品在多點的實際價格,發現7種蔬菜的價格為47.49元,1千克月盛齋牛肉塊為70.4元,再加上價值89元的口罩,商品總價值為206.89元,相比199元的套餐價是略有優惠的。

5日晚間,多點顯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明確展示套餐中每件商品的價格,而且也支持用戶單獨購買,調整後的7種蔬菜的實時價格為53.85元,肉類依然搭配為1千克月盛齋牛肉塊,套餐商品的實時價格為213.25元,依然低於199元套餐價。

其次,199元的套餐價吃虧在消費者的「刻板印象」。對於北京消費者來說,一個家庭的日常生鮮採購,到店的單次消費通常為120元左右,線上則一般不超過100。因此,199元購買3天左右的生鮮食材,確實超過了用戶以往的消費水平。對於側重買肉菜的用戶來說,他們很容易忽視口罩的價格。

而對於完全是衝著口罩買套餐的用戶,為了五個口罩投入199元,顯然也不是他們願意接受的價位。因此,「菜肉套餐」就變成了消費者眼中的「搭售」。

在這種情況下,詳細展示套餐中每件商品的價格顯得十分重要。至少讓用戶覺得,這樣的一組商品在價格上是比單買划算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蔬菜價格方面,物美的蔬菜價格還是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例如套餐中1000克西紅柿售價,而在另一家知名電商平臺上,450g西紅柿售價7.9元;物美500g娃娃菜售價9.9元,另一家300g娃娃菜售價6.9元,總體生鮮價格較為平穩。

此外,物美售賣的5片裝韓國進口KF94口罩,售價89元,單片售賣17.8元,而該口罩目前在韓國市場的售價已經漲到23元/片。

總之,物美和多點推出的菜肉套餐,其實在價格方面並無虛高,但當菜和肉與口罩一起銷售時,對於這種消費者從未見過的商品搭配,如何快速打消消費者顧慮,就需要商家謹小慎微體察用戶心理了。

響應「保供應」的多種模式

事實上,對於當前的物美,保供應、保質量、保價格、保安全是其日常經營的第一考量因素,作為北京市場門店最多的連鎖商超,相關部門對物美保供應也寄予厚望,物美的壓力並不小。

「在當前這種情況下,賺錢肯定不是第一位的,如何保供應、保價格、保質量、保安全才是超市首要考慮的問題,為此,我們會嘗試多種渠道滿足用戶需求。」 劉桂海說道。

在保障商品供應方面,物美不斷加大生鮮採購規模。據了解,目前物美在北京地區的蔬菜日銷售已突破200萬公斤,比平時增長三倍。

保安全方面,賣場的安全自然是重點,如何保證賣場、店員和消費者處於安全的購物環境,是物美當前面臨的重大考驗。好在經過2003年非典一役,物美應對疫情的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賣場消毒、店員防護工作有序進行。

關鍵是如何保證消費者的安全?據劉桂海介紹,目前物美超市會要求所有進店用戶佩戴口罩,否則就會進行勸返。

保證用戶安全的另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分流,即用多種模式滿足用戶的購物需求,避免人流聚集、扎堆。

從春節到現在,物美超市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多點O2O配送到家滿足用戶足不出戶購買生鮮的需求,尤其是目前的剛需產品——口罩,物美超市採用兩種方式銷售,一種是到店購買,另一種是多點APP預約,然後到店自提。

劉桂海透露,採用到店自提的用戶,可以分時段自提,這樣就極大避免了排隊或者人流聚集的情況。

如今,肉菜套餐的推出,不僅一站式滿足用戶對於口罩、蔬菜、肉這三大剛需產品的一站式購齊,減少用戶到店採購頻次,而且是通過次日達的方式,減輕O2O即時配送的壓力。

於是,到店、到家和到店自提就成為物美當前並重的銷售模式,而在這三種不同的銷售模式下,物美的物流體系又分為O2O即時配送、次日達、倉庫直發用戶模式、倉到店的模式,以及到店自提等多種模式混合作業,通過多種模式來更好地實現保供應 。

為了最大限度滿足用戶需求,光靠多點的自營物流肯定是不夠的,以肉菜套餐的次日配送到家為例,多點已經在洽談多家第三方物流,儘管物流成本有所增加,但物美和多點更看重的是商品的快速、準時交付。

不遺餘力保供應、保價格、、保質量、保安全,應該是連鎖商超應對疫情的一個縮影。

逆勢爆發的到家業務

對於傳統商超來說,保供應的背後,還有多項成本的增加,採購成本、衛生防護成本、物流成本等,目前都有明顯上漲。

據了解,物美超市從韓國進口的首批300萬隻口罩,就是物美集團緊急支付1.03億元到中國銀行首爾支行,這給零售商的現金流無疑帶來了不小壓力。此外,O2O配送到家業務,不僅配送員的配送費在增加,第三方報價也在水漲船高。

短期來看,傳統商超勢必要承擔一定壓力,但長期來看,零售商在這次疫情中依然面臨一些發展機遇。

據多點披露的數據,多點在2020年春節期間,GMV同比增長232.2%,新增註冊用戶同比猛增236.3%,2020年1月,GMV超42億元,環比去年12月增長162.2%。

值得注意的是,多點的註冊用戶之所以猛增,與物美採購的口罩同步在多點發售有重要關係。在用戶「一罩難求」的情況下,口罩就成為多點的引流利器,在口罩的銷售方面,多點也複製了物美銷售茅臺的成功經驗,用戶需要在多點APP預約,然後到店自提,既為多點引流,也保證口罩銷售給更多普通消費者。

多點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口罩成為多點全平臺銷量最高的單品,2020年春節期間銷量超過了過去5年的銷量總和。

事實上,因為即時、配送到家這兩大要素,在疫情期間,很多生鮮電商平臺反倒迎來了訂單的爆發式增長。例如,叮咚買菜春節期間的訂單量增長了三、四倍,每日優鮮方面也告訴《零售老闆內參》,其訂單量增加三倍,客單價也由之前的85元增加到120元。

不過與傳統商超面臨的問題類似,雖然銷售額高漲,但由於成本的同步上漲,生鮮電商可能並不賺錢,但疫情可以考驗各家的供應鏈能力、緊急調貨的能力,以及智能派單等能力,真正接受住考驗的生鮮電商,或許會在疫情之後迎來銷量、用戶數的雙增長。

也因此,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認為,此次疫情會成為一個分水嶺,一部分生鮮電商會萎縮下去,而另一部分生鮮電商卻是愈挫愈勇。

《零售老闆內參》認為,真正優秀的企業總是能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疫情期間堅持營業且全力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的企業,註定會在未來一段時間迎來更加穩健的成長。

相關焦點

  • 物美為何春節前夕強推多點APP?
    近日,據多家媒體報導,物美超市的手推車,需要下載多點APP掃碼才能獲得,否則用戶只能空手或者使用較小的手提筐進行購物,這一舉措無疑給消費者帶來很多不便。零售老闆內參實地探訪幾家物美超市發現,目前物美超市內的購物車分為兩類,一類是上鎖的購物車,這類購物車需要下載多點APP掃碼使用;另一類則不上鎖,用戶可以隨意使用,還有專員在存放購物車的區域幫助消費者解決掃碼拿購物車等問題。
  • 物美為何春節前夕強推多點APP
    物美做數位化轉型真正需要關注的是什麼?近日,據多家媒體報導,物美超市的手推車,需要下載多點APP掃碼才能獲得,否則用戶只能空手或者使用較小的手提筐進行購物,這一舉措無疑給消費者帶來很多不便。零售老闆內參實地探訪幾家物美超市發現,目前物美超市內的購物車分為兩類,一類是上鎖的購物車,這類購物車需要下載多點APP掃碼使用;另一類則不上鎖,用戶可以隨意使用,還有專員在存放購物車的區域幫助消費者解決掃碼拿購物車等問題。
  • 「物美+多點」解決零售數位化「痛點」
    比如,超市賣場想搞促銷,員工就得忙活一夜,人力成本、流通損耗居高不下;不少外資超市在短暫興盛後也出現經營困難,甚至退出中國市場。張文中期待「多點」成為傳統零售業擺脫困境的「發動機」。按照多點Dmall總裁張峰的說法,多點「聚焦場、連接人、協同貨」實現全場景覆蓋、全渠道經營、全鏈條聯通,驅動實體零售加快數位化轉型。
  • 疫情下的超市:到家標配碰撞社區風口
    據了解,沃爾瑪、盒馬、家樂福、物美、華冠等多家超市的線上訂單需求也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其中,沃爾瑪京東到家的客單價和訂單量雙雙呈現出激增態勢;在客單價方面,沃爾瑪京東到家對比平日近翻倍增長;整體到家業務的訂單量每日以10%的速度遞增。家樂福在春節期間到家業務訂單量同比增長300%以上,且每日環比雙位數增長。
  • 多點Dmall改造超市:從聯想橋到全國
    從聯想橋出發位於北京海澱區中關村東路的物美聯想橋店,是多點數位化改造升級超市的開端。2018年初,劉兆文調任年虧損數百萬元的北京物美聯想橋店任店長,劉兆文回憶當時的情景,一開始的數位化只能用「難」來概括,2017年底多點和物美開始對聯想橋店進行數位化改造,同時,這也是多點第一次真刀實槍地改造一個超市。
  • 2020商業成長記|超市:到家標配碰撞社區風口
    在疫情刺激下,超市線上訂單瞬間激增並成為常態。多家超市的線上業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爆單、不能及時配送等情況。以盒馬為例,由於外賣量的激增,平臺部分時間段出現無法下單的情況。據了解,沃爾瑪、盒馬、家樂福、物美、華冠等多家超市的線上訂單需求也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 食點藥聞:物美超市強推APP引爭議 醫生配備報警手環
    食品方面:中國網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物美超市存在強推購物軟體「多點APP」的現象,物美超市購物手推車目前已從「壹元硬幣開鎖」變為「多點APP」掃碼開鎖,如用戶未下載該軟體,就無法解鎖使用超市購物手推車,堪稱「不下載就不給用」,這使得物美超市的主要用戶群體老年人在購物過程中備感困難
  • 物美超市給手推車上鎖,央視網:不下app不給用手推車,哪的道理
    1月19日,此前媒體報導過的「物美超市強推多點app,不下載就無法解鎖超市手推車」一事,央視網評欄目也就此事發聲。央視網評欄目表示,大家春節期間一大家子人一起去超市買年貨,不下一個app連手推車都用不了了,上哪說理去啊?
  • 疫情期間,超市客流量少一半!|物美超市|線上銷售|經濟半小時|家樂福
    物美超市北京大興龍湖店相比於線下的冷清,這家店的線上業務呈現出火爆的局面。在超市專門服務線上訂單的前置倉,揀貨員杜苗介紹說,每天早上6點半到中午12點是線上訂單的高峰期,她一上午就要揀300品貨物,連喝口水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緊張的狀況已經持續了2個多月。
  • 多點Dmall總裁張峰:具備數位化能力的商超企業抗疫相對從容
    為實體商超提供生鮮快消數位化零售平臺與解決方案的多點Dmall,與包括物美、新華百貨、麥德龍在內的 108 家商超企業展開著合作,覆蓋著全國範圍內13, 000 餘家超市門店,其APP註冊用戶超過8, 500 萬。據多點Dmall總裁張峰介紹,隨著疫情的持續,可以看到多種商超商品品類的需求增長明顯。其中,生鮮等易耗品增長最為明顯,成為消費者搶購的主要品類。
  • 物美超市購物車只能多點APP掃碼開鎖,不能一元硬幣開鎖,很不妥
    1月14日,據媒體報導,物美超市存在強推多點APP現象,即超市購物車由「一元硬幣」開鎖改為「多點APP」掃碼開鎖,未下載軟體的用戶無法解鎖使用購物車,為非多點APP用戶帶來不便。(1月14日《新京報網》)目前,物美方面回應記者稱:「我們絕不強制用戶下載APP,沒帶手機或者不下載APP也可以使用購物車。」但在一些物美超市網點,購物車只能使用APP掃碼開鎖。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和無現金時代的今天,超市購物車升級為APP掃碼開鎖,其初衷和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讓消費者享有更好的購物體驗,更方便使用購物車。
  • 物美強推多點app:下載後解鎖超市手推車,網友:考慮過老年人嗎
    1月14日,據媒體報導,現在物美超市有強推購物軟體「多點app」的現象。物美超市向顧客強行推銷多點app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物美超市將多點app設置成超市購物手推車的「鑰匙」,下載成功才能解鎖使用。如果用戶不下載就不能用手推車,這讓用戶非常不滿,尤其是住在物美超市附近的大爺大媽們特別牴觸物美超市這種強硬的行為,歲數大了,視力也減退了,智慧型手機並不是他們擅長的東西,下載app這種事情對他們來說難度係數很高的好嗎?何苦為難老人家。
  • 邊逛邊吃、生鮮不用挑、在線購買,物美這家店讓年輕人重新愛上超市
    物美金寶街店是繼聯想橋店之後,物美第二家與多點 Dmall 合作打造的新零售體驗店。這家佔地 4500 平米的超市,在物理空間的設計上就打破了傳統超市的老套路。「出入口」都有自助收銀臺,出入暢通無阻它的入口和出口都是開放式設計,顧客可以選擇從任何一個「看起來是出入口」的地方進入或離開超市,不用特意去找「收銀臺」在哪裡。
  • 物美和多點成河北三河首批線上生活必需品供應平臺
    新京報記者從物美集團獲悉,物美超市和多點App成為首批線上生活必需品供應平臺,消費者可以通過多點App下單,為居民進行無接觸配送。物美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物美超市的防疫指南已經升級到30版,多點Dmall首批開始無接觸配送,嚴格做好配送員測溫測核酸、配送箱消毒等工作,運用大數據進行全平臺的平價監測。
  • 十大超市企業三季度開店56家、關店8家 外資超市或迎來新一輪洗牌
    來源:攝圖網   今年4月,物美對麥德龍的收購正式完成股權交割,麥德龍門店陸續上線多點到家業務,低溫/冷凍商品開始也在線上售賣,部分門店配送範圍由原來3公裡擴大到7公裡,最快30分鐘,最遠3小時達。   9月底,物美和麥德龍結合新成果面世——麥德龍上海普陀商場升級為全國首家新概念商場,SKU精簡至1.2萬項,冷凍品區域增加30%,開放更多生鮮區域,支付方面既可進行掃碼購,也能通過多點自助購機器自助結帳。麥德龍中國計劃以普陀商場為模板,在全國布局新概念商場,預計2023年完成35家商場升級計劃。
  • 多點Dmall司紅凱:技術賦能零售創新,數據驅動業績增長
    此外,線下數據的監測也力不從心,加快數位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是當前零售企業轉型的重中之重。多點Dmall助力超商數位化轉型舉措司紅凱表示,以上的問題多點都在嘗試解決,並從人、貨、場全方位進行數位化管理,在降低管控成本的同時,優化客戶體驗。
  • 物美集團和百事公司舉行「物美扶農,多點樂事」捐贈儀式,助力扶農...
    (北京,10月29日)今日,在第三屆北京消費品博覽暨數字零售峰會上,百事公司大中華區(以下簡稱「百事公司」)聯合物美集團、多點平臺和中國扶貧基金會舉行了「物美扶農,多點樂事」公益活動的捐贈儀式。百事公司和物美集團聯合宣布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100萬元資金,用於支持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貧困農戶種植富鋅馬鈴薯,幫助農戶實現脫貧致富。物美集團將收購土豆並在物美商超售賣,打造創新型扶貧項目,不僅動員企業和消費者的參與,也助力農業可持續發展。
  • 超市推套餐服務,鼓勵生鮮直通車直達社區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7日訊(記者張維納)「今天上午還有一些個人顧客想進店採購,我們工作人員規勸後,大家基本都能理解」,17日開始,青山區所有大中超市及商業門店只接受團購客戶,不再對個人銷售生活物資。武商眾圓超級生活館店長毛雨香告訴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當日,超市近180名工作人員從早上一直忙碌到下午,為7個社區398份團購訂單打包分裝。當前,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各住宅小區已按照指揮部12號通告實行封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