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超市客流量少一半!|物美超市|線上銷售|經濟半小時|家樂福

2020-12-27 騰訊網

疫情發生以來,商品銷售的方式發生了一次深刻的轉變,線下線上銷售商品,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傳統的商場超市到店客流,幾乎下降了近一半,生意慘澹。

但有一家超市,卻在疫情中逆勢上揚,不僅生意紅火,還成為了百姓在疫情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幫手。

1

線上送貨到門、線下自助支付

物美超市自救見成效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4月中旬的一個工作日,《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了物美超市北京大興龍湖店。

在2月份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這裡到店客流量下滑了40%以上。即便進入4月,到店客流量有所回升,但和去年相比到店的客流量還是下滑了20%以上。

物美超市北京大興龍湖店

相比於線下的冷清,這家店的線上業務呈現出火爆的局面。在超市專門服務線上訂單的前置倉,揀貨員杜苗介紹說,每天早上6點半到中午12點是線上訂單的高峰期,她一上午就要揀300品貨物,連喝口水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緊張的狀況已經持續了2個多月。

前置倉

2015年,多點生活(中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峰和物美超市的原董事長張文中一起,創辦了多點公司。他們推出了線上購物客戶端,和物美等全國各地的傳統超市合作,開展線上銷售。

疫情發生後,他們在全國線上訂單一下子增長到之前的232%,配送成了擺在大家面前共同的難題。於是,他們專門為拓展線上業務設立了疫情作戰指揮室。

疫情期間,配送員無法正常進入小區,有些小區物業提供了貨架用於快遞存貨,這給了張峰啟發——廣泛鋪設提貨站。

多點生活(中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張峰

從2月10日開始,多點與合作企業在全國鋪設了6000多個提貨站,其中北京就有約3400個。這些提貨點的合作方大多是各小區原有的小超市或者是便利店,每單貨小超市能分到2元錢。這些提貨點服務了物美超市60%以上的線上訂單。

北京市提貨站點分布圖

位於北京海澱區的物美超市北京聯想橋店,2012年剛開業的時候生意火爆。但是到了2015年,超市的到店客流接連下降,面臨嚴重虧損。

痛則思變,2015年,多點公司開發了線上購物客戶端,他們把客戶端的支付也引到了線下的超市。在超市裡,顧客們可以通過手機掃碼完成支付,整個過程十分便捷。

自助支付結帳

線上和線下的融合,也讓超市降低了人工成本。這家超市的人工收銀員從原來的40人減到現在的15人。

線上業務做加法的同時,物美在給線下門店做減法,他們通過大數據分析,將這家物美超市的低銷量商品淘汰,把這家門店的商品總類從17000萬種減少到9500種,既節省了營業面積,又減少了庫存成本。

疫情期間,這家超市在線下銷售額大幅下降的情況下,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126%,總體銷售額同比增長6%。

物美超市北京聯想橋店

2

用數據跑腿代替人工跑腿

提前用大數據進行預測

蘇寧實現半日達業務!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1995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家樂福曾經是超市裡的標杆企業,然而從2012年開始,家樂福的業績和利潤雙雙下滑,甚至在2017和2018年出現了資不抵債的情況。2019年,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後,也加速了家樂福超市的線上業務轉型。

蘇寧家樂福北京中關村店,在疫情發生後,到店客流量明顯下降。負責酒水區的促銷員王桂琴的銷售業績嚴重下滑。原來每天能賣15-20瓶酒,現在只有3-5瓶了。

與此同時,超市的線上訂單卻增長了4倍,線上業務人手緊張。王桂琴只要有線上訂單,就會搶單揀貨,給自己增加一份收入。但要在面積約11000平米、近3萬種商品中揀貨並非易事。

揀貨的王桂琴

這天,超市新上線了一套名叫「微倉」的手機軟體。王桂琴第一次用手機代替傳統的紙質揀貨單,上面清楚地顯示了每一件商品的圖片、所在位置,還提供了最短的揀貨路線。

王桂琴說,過去,一張20件商品的揀貨單,她需要用15分鐘,現在,有了軟體上的揀貨路線,21個商品,她只用了7分50秒。

「微倉」軟體

除了設計指引揀貨路線的軟體,家樂福超市還專門設置了快揀區,網上暢銷的6000多種商品在這裡提前存放,生鮮食品做好預包裝。

有了微倉軟體和快揀倉,王桂琴這樣的揀貨員平均每天可以多揀30多單,效率提升了40%。同時這個「微倉」還能自動提示缺貨,方便了店鋪管理。

快揀區

在數位化轉型中,2019年第四季度,家樂福中國實現7年來首次單季盈利。眼下,蘇寧科技正在研發智能供應鏈系統,通過大數據模型推導出產品的需求預測,實現倉儲的自動預測補貨和智能調撥。

半小時觀察

適者生存是市場最殘酷的法則之一,一場疫情,對多種商業運行模式,來了一次全面的考試。

誰能夠在最極端的市場環境中,應對危機,誰就能贏得市場,贏得消費者的依賴。尼爾森的數據顯示,家庭採購小型化趨勢明顯,66%的消費者在購買生鮮、食品時,傾向於「網上下單,2小時送達」,購物也傾向於「按日補貨,少量採購」的即時消費模式。

表面上看,這是一家超市轉型的成功案例,但更多的,是中國經濟在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物流基礎設施上巨大的投入,最終產生的實際效果。但這些優勢,誰能夠運用自如、深度開發,誰也將贏得未來更大的市場。

新的零售主體和新的零售方式,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市場運行的規則。數位技術在這場疫情的考驗中,已經顯示了它強大的魅力,危難之時抓住機遇,未來的道路,就能走得更遠、更穩健。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你會關注

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監製:哈學勝

本文編輯:劉麗珂

在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相關焦點

  • ...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物美、永輝、家樂福等7家大型連鎖超市開展...
    原標題:防止哄抬價格,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物美、永輝、家樂福等7家大型連鎖超市開展提醒告誡【防止哄抬價格,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物美、永輝、家樂福等7家大型連鎖超市開展提醒告誡】據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消息,6月1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
  • 疫情下的超市:到家標配碰撞社區風口
    在疫情刺激下,超市線上訂單瞬間激增並成為常態。多家超市的線上業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爆單、不能及時配送等情況。以盒馬為例,由於外賣量的激增,平臺部分時間段出現無法下單的情況。 據了解,沃爾瑪、盒馬、家樂福、物美、華冠等多家超市的線上訂單需求也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 十大超市企業三季度開店56家、關店8家 外資超市或迎來新一輪洗牌
    此外,10月19日,阿里宣布擬斥280億港元控股高鑫零售,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大潤發將會更注重銷售增長,並加快多業態門店擴張。   門店布局:永輝、步步高加快全國布局,物美堅守京津冀   家樂福、麥德龍改造工作有階段性進展   自家樂福、麥德龍分別聯姻蘇寧、物美後,他們之間的業務融合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從蘇寧公布的數據來看,雙方整合較為順利,家樂福中國在2019年Q4扭虧為盈,首次實現7年來單季度盈利。疫情衝擊下,家樂福上半年仍能盈利超1億元,現金流也已轉正。
  • 2020商業成長記|超市:到家標配碰撞社區風口
    在疫情刺激下,超市線上訂單瞬間激增並成為常態。多家超市的線上業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爆單、不能及時配送等情況。以盒馬為例,由於外賣量的激增,平臺部分時間段出現無法下單的情況。據了解,沃爾瑪、盒馬、家樂福、物美、華冠等多家超市的線上訂單需求也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 2020年中國連鎖超市百強經營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2020年11月12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連鎖超市經營情況報告(2020)》發布。參與調研的超市企業銷售規模合計達9792億元(2019年 超市百強),門店總數2.6萬個,覆蓋中國大陸除西藏以外的其他省級行政區域。
  • 連鎖超市產品抽檢「黑榜」,永輝超市、聯華超市、大潤發居前三
    和去年相比一個新現象是:監管部門加強了線上生鮮平臺的抽檢力度,叮咚買菜、每日優鮮、菜管家、多點購物等線上平臺在監管公告中被曝光。連鎖超市哪家強?2020年6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曾發布了《2019年中國超市百強》。
  • 疫情加速傳統賣場數位化,央視點讚蘇寧家樂福轉型
    疫情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理念與生活方式,也倒逼零售服務商的應變與升級。受疫情影響,我國零售行業發生深刻變革,有的傳統商場超市到店客流急劇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寧家樂福等傳統賣場抓住機會加速推進數位化,大幅提升到家服務能力,疫情之中逆勢上揚,在實現自身蛻變的同時也給整個行業帶來啟示。
  • 北京超市連夜下架三文魚不再銷售蔬菜肉類貨源充足
    媒體周六(13日)指,超市發、物美集團旗超市已連夜下架三文魚產品,不再銷售。,但日料櫃檯上也已看不見三文魚產品。除北京外,有媒體發現安徽合肥多間日料店,都已下架了三文魚產品,有商家有關疫情的消息傳出後,周六的營業額大幅下跌;南京餐飲商會周六下午亦發布了防疫倡議書,要求南京各餐飲企業將食品充分熟化,要求暫停供應生食類的畜、禽、海鮮水產等相關菜品;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也在周六,全面下架三文魚產品,具體再銷售時間待定。
  • 多點+物美的超市「戰疫」創新:新推「菜肉套餐」,到家訂單飆漲
    多點新增註冊用戶同比猛增236.3%2月4日,物美超市聯合多點推出「菜肉套餐」,包含7種蔬菜、1公斤肉類,以及價值89元的5片韓國進口KF94口罩,總價值為199元,套餐一經上線,立刻被搶購一空。「菜肉套餐」的推出,本來是物美超市應對疫情的一種創新舉措。
  • 餐館招牌菜超市也能買 連鎖餐飲迷你店開進商超
    而這種餐超跨界合作新方式在方便市民消費的同時,也成為提振線下消費的新動力。■餐館招牌菜超市也能買上周六,家樂福雙井店歷經20多天的裝修改造後重新亮相。已有百年歷史的紫光園出現在生鮮區旁製售特色小吃,幾十平方米的「店中店」裡充溢著肉香餅香,古法醬燜手撕雞、醬牛肉、芝麻燒餅的香味兒,饞得人立刻排起了隊。
  • 賭疫情過後你還線上搶菜,超市巨頭趁機推自家APP,一箱牛奶打6折賣
    趕在過年期間突然出現的線上渠道不止「永輝生活」。2月5日,合肥生鮮傳奇APP緊急上線了,這個兩年前開發的APP在以往只是用作會員管理、售後服務、價格承諾和保障。突發疫情後,生鮮傳奇創始人王衛決定,要靈活應對變化,加強網上售賣的力度,於是轉向線上銷售,「優化了訂貨模塊,並且強化了這個模塊的宣傳,讓消費者知道以及便於使用。」
  • 2020年中國連鎖超市百強經營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運營質量有所提升
    中國超市前20強變動明顯2020年6月29日晚間,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了《2019年中國超市百強》。華潤、大潤發、永輝、沃爾瑪、聯華、盒馬鮮生、物美、家樂福、家家悅、步步高位列榜單前10位。華潤以951億的銷售規模位居榜首,大潤發以947億元的銷售規模位居榜單第二,永輝以931.5億元的銷售規模位居第三。前三甲均以900億以上規模存在,無千億規模企業。2019年中國超市百強銷售規模近9792億元,同比增長4.1%約佔全年社會食品零售總額的18.1%;超市百強企業門店總數為2.6萬個,比上年增長6.6%。
  • 黃瓜88元一斤 大批超市被重罰:家樂福、大潤發
    在全國人民共克疫情之時,不僅哄抬口罩價格被罰,蔬菜漲價也要被罰!  最近疫情蔓延減少流動,一方面造成人們對食材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也給供給帶來不便,加之春節休假,新鮮蔬菜更是供不應求。  基金君所在的北京,春節期間綠葉蔬菜「一棵難求」,買白菜跟買口罩一樣難。
  • 家樂福首家精品超市將亮相,落戶重慶渝北區
    圖/聯商圖庫《聯商網》從家樂福方面獲悉,5月1日,位於重慶市渝北區匯流路1號的「家樂福精選」店將開業,其為蘇寧入主家樂福後的第一家新開門店,是家樂福第一家精品超市,也是第一家入駐蘇寧易購廣場的超市業態目前,蘇寧家樂福在中國擁有209大賣場,24家便利店,精品超市的業態暫時空白。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均GDP不斷增加,新中產階層悄然崛起,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據了解,家樂福所在的51個城市中,新中產階級中三分之一是家樂福會員,他們對店面形象、購物體驗、商品品質有著更高的要求。
  • 「物美+多點」解決零售數位化「痛點」
    經濟日報 記者 楊學聰 攝 近年來,物美集團通過做強數位化技術、融合線上線下業務,努力提升消費體驗,打造良好購物環境,鞏固了自己作為國內大型連鎖超市的地位。由於超前布局,當電商不斷搶佔傳統超市門店市場份額時,物美集團卻逆勢而上,以「物美+多點」模式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科技零售集團。數位技術解決難題 研究物美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用信息化、數位化技術解決零售痛點」是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誕生之日起就認準的一條路。
  • 鎖定單品價格上調幅度,北京各大超市繼續實行價格監控
    今年6月新發地出現疫情後,北京各大超市及時鎖定蔬菜價格,承諾一個月不漲價,如今一個月期限已過,各大超市蔬菜價格如何?記者了解到,目前京城各大超市依舊實行價格監控,保持商品價格穩定。京客隆計劃未來單筆次單品上調不超5%,家樂福、物美、超市發、永輝等企業也繼續保持價格監控穩菜價。
  • 「貓狗」線上超市激戰正酣,傳統超市哭了
    天貓京東激戰正酣看了多次「貓狗」大戰發現每次的經過都大致相同,口水戰、價格戰、資源戰節節升級的老套路,同樣體現在這次線上超市的市場爭奪之中,只是「交戰」雙方的策略不同。再加上戰略投資天天果園、投資永輝超市持10%股份,與沃爾瑪達成戰略合作,通過投資併購的方式逐步打通了商超品類線上線下運營模式。
  • 線下營業額減少 線上銷售額激增 商超模式面臨轉型升級
    為了迎接庚子鼠年,各大商超備貨充足,希望在節日期間能夠實現營業額激增,但疫情卻使得原本熱鬧無比的商超變得冷冷清清。從爆發疫情到現在,疫情對商超造成的影響究竟多大?他們又是如何藉助本次疫情實現轉型升級的?
  • 北京各大超市加倍備貨,市民按需購買不必囤積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家樂福、物美、超市發、盒馬、沃爾瑪等超市,已連夜將超過3000噸的果蔬運到京城,今天超市果蔬上市量遠超平時,市民可按需購買,不必囤積,以免浪費。雙井家樂福超市,店員幫顧客挑選蔬菜。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寧超市內蔬菜供應充足,顧客按需購買。
  • 多點Dmall改造超市:從聯想橋到全國
    此前,多點以「店中店」形式進駐物美已有3年,並實行「雙店長」制,即物美店長負責實體店運營,多點店長負責APP地推、揀貨、自提和配送業務。在數位化之後,劉兆文成為店裡線上線下業務唯一的負責人。剛開始推進數位化時,很多模塊推入超市後,需要頻繁的調試和修改。